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件多层叠放平台。
背景技术:
预制板就是20世纪早期建筑当中用的楼板,就是工程要用到的模件或板块。因为是在预制场生产加工成型的混凝土预制件,直接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所以叫预制板。制作预制板时,先用木板钉制空心模型,在模型的空心部分布上钢筋后,用水泥灌满空心部分,等干后敲去木板,剩下的就是预制板了。
如中国专利公开了“预制混凝土楼板的双层存放架”(专利号:cn207208751u),该专利包括底层存放架,分别固定于连接于底层存放架两端的侧面支撑架及固定于连接于侧面支撑架顶端的顶层存放架。上述专利在存放过程中整体移动存放位置,在运输时直接整体吊装,提高装车及卸车效率,节省操作时间,但是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底层横梁和侧面纵梁的连接处没有设置阻拦装置,同时底层横梁和侧面纵梁呈同一水平面上,导致位于其内部的楼板会从两侧漏出,同时一侧的侧面斜梁由于无法移动,从而位于其内部的预制楼板取拿十分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件多层叠放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预制件多层叠放平台,包括底部存放架和顶部存放架,所述底部存放架和顶部存放架相互靠近处设置有侧面支撑架,所述顶部存放架和底部存放架相互靠近的一侧上设置有限位侧杆,两个所述侧面支撑架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卡接装置,所述卡接装置包括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一侧的两个所述侧面支撑架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之间通过转轴相互连接,所述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的两端分别插接进两侧的第一滑槽内部,且固定连接有滑块,每个所述第一滑槽内部的两个滑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顶部存放架相互靠近的一侧上设置有顶部纵梁,所述底部存放架相互靠近的一侧上设置有底部纵梁,每个所述顶部纵梁底部分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相互靠近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顶部和顶部纵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接装置的设置,同时第一侧板板和第二侧挡板之间通过转轴相互连接,从而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的两端贯穿进第一滑槽的内部,同时第一滑槽内部的中部深度高于两端的深度,通过滑块和第一弹簧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可以上下的移动,从而便于放置在内部的预制楼板进行取拿,接着通过限位测杆的设置,同时限位侧杆呈交叉设置,从而可以对预制楼板的两侧起到很好的限位,防止预制楼板通过两侧的空槽滑出。
作为优选,所述侧面支撑架和底部存放架之间相互焊接,所述侧面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的顶部贯穿顶部存放架,所述插接杆的顶部通过螺栓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底部存放架和侧面支撑架的相互焊接,从而增加两者之间的稳定效果,同时又避免预制楼板过重导致底部存放架和侧面支撑架发生脱离,接着通过在插接杆的设置,同时插接杆通过螺帽进行限位,也可以方便顶部存放架的拆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的连接处通过轴承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轴承的一侧设置有踏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块,同时连接块远离连接处的一侧设置有踏板,通过踏板的设置可以便于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的上下移动,同时在连接处设置与轴承,避免在脚踏踏板时,使得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具有更好的转动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顶部存放架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顶部纵梁的两侧插接进第二滑槽的内部并与之相互滑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关过第二滑槽的设置,同时第二滑槽内部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块,可以对位于其内部的顶部纵梁起到限位的效果,防止其滑动的距离过大。
作为优选,所述顶部纵梁的两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和第二滑槽相互滑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顶部纵梁设置有滑轮,便于顶部纵梁在第二滑槽内部具有更好的滑动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顶部纵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加固条,所述加固条与第二滑槽相互滑动连接,两个所述顶部纵梁相互靠近的一侧上设置有吊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顶部纵梁的两侧设置有加固条,同时加固条也插接进第二滑槽的内部,增加顶部纵梁位于第二滑槽内部的强度,防止顶部纵梁的断裂,接着通过吊耳的设置,可以方便装置的上下搬运。
作为优选,所述底部纵梁的顶部设置有垫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底部纵梁的顶部设置有垫片,同时垫片可以增加和预制楼板之间的摩擦效果,避免预制楼板的滑动,同时也可以防止预制楼板对底部纵梁造成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部纵梁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部存放架;2、侧面支撑架;3、顶部存放架;4、第一滑槽;5、第二滑槽;61、第一侧挡板;62、第二侧挡板;63、滑块;64、第一弹簧;7、滑轮;8、加固条;9、吊耳;10、垫片;11、插接杆;12、限位块;13、限位侧杆;14、顶部纵梁;15、底部纵梁;16、连接座;17、压板;18、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预制件多层叠放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存放架1和顶部存放架3,底部存放架1和顶部存放架3相互靠近处设置有侧面支撑架2,侧面支撑架2和底部存放架1之间相互焊接,侧面支撑架2的顶部设置有插接杆11,插接杆11的顶部贯穿顶部存放架3,插接杆11的顶部通过螺栓螺纹连接。
如图1至图3所示、顶部存放架3和底部存放架1相互靠近的一侧上设置有限位侧杆13,两个侧面支撑架2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卡接装置,卡接装置包括第一侧挡板61和第二侧挡板62,一侧的两个侧面支撑架2上开设有第一滑槽5,第一侧挡板61和第二侧挡板62之间通过转轴相互连接,第一侧挡板61和第二侧挡板62的连接处通过轴承设置有连接块19,连接块19远离轴承的一侧设置有踏板20,第一侧挡板61和第二侧挡板62的两端分别插接进两侧的第一滑槽5内部,且固定连接有滑块63,每个第一滑槽5内部的两个滑块63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64。
如图1至图3所示、述顶部存放架3相互靠近的一侧上设置有顶部纵梁14,底部存放架1相互靠近的一侧上设置有底部纵梁15,底部纵梁15的顶部设置有垫片10,顶部存放架3上设置有第二滑槽4,第二滑槽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12,顶部纵梁14的两侧插接进第二滑槽4的内部并与之相互滑动连接,顶部纵梁14的两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滑轮7,滑轮7和第二滑槽4相互滑动连接,顶部纵梁1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加固条8,加固条8与第二滑槽4相互滑动连接,两个顶部纵梁14相互靠近的一侧上设置有吊耳9。
如图1至图3所示、每个顶部纵梁14底部分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座16,两个连接座16相互靠近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压板17,压板17的顶部和顶部纵梁14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8。
1.一种预制件多层叠放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存放架(1)和顶部存放架(3),所述底部存放架(1)和顶部存放架(3)相互靠近处设置有侧面支撑架(2),所述顶部存放架(3)和底部存放架(1)相互靠近的一侧上设置有限位侧杆(13),两个所述侧面支撑架(2)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卡接装置,所述卡接装置包括第一侧挡板(61)和第二侧挡板(62),一侧的两个所述侧面支撑架(2)上开设有第一滑槽(5),所述第一侧挡板(61)和第二侧挡板(62)之间通过转轴相互连接,所述第一侧挡板(61)和第二侧挡板(62)的两端分别插接进两侧的第一滑槽(5)内部,且固定连接有滑块(63),每个所述第一滑槽(5)内部的两个滑块(63)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64),所述顶部存放架(3)相互靠近的一侧上设置有顶部纵梁(14),所述底部存放架(1)相互靠近的一侧上设置有底部纵梁(15),每个所述顶部纵梁(14)底部分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座(16),两个所述连接座(16)相互靠近的一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压板(17),所述压板(17)的顶部和顶部纵梁(14)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件多层叠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支撑架(2)和底部存放架(1)之间相互焊接,所述侧面支撑架(2)的顶部设置有插接杆(11),所述插接杆(11)的顶部贯穿顶部存放架(3),所述插接杆(11)的顶部通过螺栓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件多层叠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挡板(61)和第二侧挡板(62)的连接处通过轴承设置有连接块(19),所述连接块(19)远离轴承的一侧设置有踏板(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件多层叠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存放架(3)上设置有第二滑槽(4),所述第二滑槽(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12),所述顶部纵梁(14)的两侧插接进第二滑槽(4)的内部并与之相互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制件多层叠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纵梁(14)的两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滑轮(7),所述滑轮(7)和第二滑槽(4)相互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件多层叠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纵梁(1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加固条(8),所述加固条(8)与第二滑槽(4)相互滑动连接,两个所述顶部纵梁(14)相互靠近的一侧上设置有吊耳(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件多层叠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纵梁(15)的顶部设置有垫片(10)。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