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兼容多款座舱总成件的旋转锁紧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8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舱料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兼容多款座舱总成件的旋转锁紧结构。



背景技术:

座舱是汽车的重要零件部,不同型号汽车的座舱是不一样的。一个汽车生产基地,会同时生产多种车型,需要使用多种座舱,在输送座舱时需要用到座舱料架。而目前固定式的座舱料架只能适用于一种座舱,每次切换产品型号将逐步回收所有在用的座舱料架,整个过程相当繁琐,耗时费力,难以管理,已无法满足汽车厂的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适用于多种座舱的可兼容多款座舱总成件的旋转锁紧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兼容多款座舱总成件的旋转锁紧结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折叠机构,所述第一折叠机构一侧的机架上设有第二折叠机构,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一侧的机架上设有第三折叠机构,所述机架的中部设有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折叠机构、第二折叠机构、第三折叠机构、翻转机构、支撑组件分别用于支撑不同座舱总成件的底部。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折叠机构包括第一折叠杆,所述第二折叠机构包括第二折叠杆,所述第三折叠机构包括第三折叠杆,所述第一折叠杆、第二折叠杆、第三折叠杆的底部分别设有连接所述机架的u型结构的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折叠杆、第二折叠杆、第三折叠杆分别设有上下间隔布置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连接套设有与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适配的第一开口槽、第一腰形孔,所述第一连接套设有防跳动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叠杆顶部设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设有v型定位槽,所述第一支撑杆上下两侧的第一折叠杆上分别设有可以水平伸缩的第一锁杆、第二锁杆,所述第二锁杆下方的第一折叠杆上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锁杆、第二锁杆分别设有防跳动销。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折叠杆顶部设有并列设置的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四支撑杆的长度,所述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折叠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的另一端均设有v型定位槽,所述第三支撑杆顶部设有第一限位销,所述第二折叠杆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四支撑杆对应的第二限位销、第三限位销,所述第二限位销与第三限位销之间的第四支撑杆上设有贯穿其上下两侧的防翻转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折叠杆顶部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合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均为v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杆,所述翻转杆底部设有连接所述机架的中空结构的连接座,所述翻转杆设有上下间隔布置的第三转轴、第四转轴,所述连接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三转轴、第四转轴配适的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之间为竖直布置的结构,所述连接座还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三转轴、第四转轴配适的第三定位槽、第四定位槽,所述第三定位槽、第四定位槽之间为倾斜布置的结构,所述第一定位槽、第三定位槽为开口结构的凹槽,所述第二定位槽、第四定位槽通过连接槽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杆顶部设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通过合叶连接所述翻转杆,所述第三支撑板为v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多个与不同型号座舱总成件对应的支架,各所述支架底部分别设有连接所述机架的安装座,各所述支架设有第五转轴、第六转轴,各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五转轴、第六转轴适配的第二开口槽、第二腰形孔。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架上设置第一折叠机构、第二折叠机构、第三折叠机构、翻转机构和支撑组件,第一折叠机构、第二折叠机构、第三折叠机构、翻转机构、支撑组件分别用于支撑不同座舱总成件的底部,通过切换不同的折叠机构或翻转机构可以适用多款座舱总成件的安装,可以避免切换产品型号时回收所有在用的座舱料架而产生耗时费力、难以管理的问题,可以有效满足汽车厂的实际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折叠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折叠机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d处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折叠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折叠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折叠机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8中e处的放大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折叠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折叠机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架、2-第一折叠机构、3-第二折叠机构、4-第三折叠机构、5-翻转机构、6-支撑组件、7-第一折叠杆、8-第二折叠杆、9-第三折叠杆、10-第一连接套、11-第一转轴、12-第二转轴、13-第一开口槽、14-第一腰形孔、15-防跳动销、16-第一支撑杆、17-v型定位槽、18-第一锁杆、19-第二锁杆、20-第二支撑杆、21-第三支撑杆、22-第四支撑杆、23-第一限位销、24-第二限位销、25-第三限位销、26-防翻转销、27-第一支撑板、28-第二支撑板、29-合叶、30-翻转杆、31-连接座、32-第三转轴、33-第四转轴、34-第一定位槽、35-第二定位槽、36-第三定位槽、37-第四定位槽、38-连接槽、39-第三支撑板、40-支架、41-安装座、42-第五转轴、43-第六转轴、44-第二开口槽、45-第二腰形孔、46-防跳动转销、47-翻转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1-14,一种可兼容多款座舱总成件的旋转锁紧结构,包括机架1,机架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折叠机构2,第一折叠机构2一侧的机架1上设有第二折叠机构3,机架1的一侧设有翻转机构5,翻转机构5一侧的机架1上设有第三折叠机构4,机架1的中部设有支撑组件6,第一折叠机构2、第二折叠机构3、第三折叠机构4、翻转机构5、支撑组件6分别用于支撑不同座舱总成件的底部。

第一折叠机构2包括第一折叠杆7,第二折叠机构3包括第二折叠杆8,第三折叠机构4包括第三折叠杆9,第一折叠杆7、第二折叠杆8、第三折叠杆9的底部分别设有连接机架1的u型结构的第一连接套10,第一连接套10套接在第一折叠杆7、第二折叠杆8、第三折叠杆9外围。第一折叠杆7、第二折叠杆8、第三折叠杆9分别设有上下间隔布置的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12,第一连接套10设有与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12适配的第一开口槽13、第一腰形孔14,第一开口槽13位于第一连接套10顶部,第一腰形孔14为竖直布置。当第一折叠杆7、第二折叠杆8、第三折叠杆9为竖直状态时,第一转轴11与第一开口槽13底部接触,第二转轴12与第一腰形孔14底部接触,实现卡紧。当第一折叠杆7、第二折叠杆8、第三折叠杆9向上提起,并使第一转轴11离开第一开口槽13,第一折叠杆7、第二折叠杆8、第三折叠杆9可以在第一腰形孔14内绕第二转轴12旋转至水平状态,如图6、10、12中的虚线示意图。竖直状态表示正在使用,水平状态表示不在使用,切换不同的座舱总成件时,只需要使对应的折叠杆转到竖直状态即可,操作简单方便。第一连接套10设有防跳动销15,如图7所示,防跳动销15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套10并插接于第一折叠杆7,另一端设有螺纹连接的手柄,防跳动销15靠近第一连接套10的一端设有环形凸台,手柄与环形凸台之间的防跳动销15外围套设有弹簧,弹簧外围套设有外壳,弹簧的两端分别顶紧外壳一端、环形凸台。防跳动销15可以防止折叠杆轴向移动,利用手柄将防跳动销15向外拉可以使防跳动销15离开第一连接套10和第一折叠杆7,松开后在弹簧的作用下防跳动销15的一端自动穿过第一连接套10并插接于第一折叠杆7。

第一折叠杆7顶部设有第一支撑杆16,第一支撑杆16一端设有v型定位槽17,第一支撑杆16上下两侧的第一折叠杆7上分别设有可以水平伸缩的第一锁杆18、第二锁杆19。座舱总成件放置在v型定位槽17后,第一锁杆18向外伸出可以限制座舱总成件在v型定位槽17内上下移动,第二锁杆19向外伸出可以插接到座舱总成件的定位孔,可以进一步限制座舱总成件移动。第二锁杆19下方的第一折叠杆7上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二支撑杆20,第二锁杆19的一侧设有用于保证第二支撑杆20旋转到水平位置的限位块,当第二锁杆19不使用时可以旋转到另外一侧,避免产生干涉,如图5中的虚线示意图。第一锁杆18、第二锁杆19分别设有防跳动销15。

第二折叠杆8顶部设有并列设置的第三支撑杆21、第四支撑杆22,第三支撑杆21的长度小于第四支撑杆22的长度,第三支撑杆21、第四支撑杆22的一端均与第二折叠杆8转动连接,第三支撑杆21、第四支撑杆22通过同一转动销安装在第二折叠杆8上。第三支撑杆21、第四支撑杆22的另一端均设有v型定位槽17,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第三支撑杆21或第四支撑杆22,当使用第三支撑杆21时,第四支撑杆22需旋转180°,避免发生干涉。同样的,当使用第四支撑杆22时,第三支撑杆21需旋转180°。第三支撑杆21顶部设有第一限位销23,第一限位销23为竖直布置。第二折叠杆8的两侧分别设有与第四支撑杆22对应的第二限位销24、第三限位销25,第二限位销24与第三限位销25之间的第四支撑杆22上设有贯穿其上下两侧的防翻转销26,防翻转销26的下端低于第三限位销25,防翻转销26位于转动销与第三限位销25之间,第四支撑杆22顶部还设有防跳动转销46。

第三折叠杆9顶部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板27、第二支撑板28,第二支撑板28通过合叶29连接第一支撑板27,第一支撑板27、第二支撑板28均为v型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用第一支撑板27或第二支撑板28,当使用第一支撑板27时,第二支撑板28需旋转到另一侧,避免发生干涉。

翻转机构5包括翻转杆30,翻转杆30底部设有连接机架1的中空结构的连接座31,翻转杆30设有上下间隔布置的第三转轴32、第四转轴33,连接座31分别设有与第三转轴32、第四转轴33配适的第一定位槽34、第二定位槽35,第一定位槽34、第二定位槽35之间为竖直布置的结构。连接座31还分别设有与第三转轴32、第四转轴33配适的第三定位槽36、第四定位槽37,第三定位槽36、第四定位槽37之间为倾斜布置的结构。第一定位槽34、第三定位槽36为开口结构的凹槽,第二定位槽35、第四定位槽37通过连接槽38连通。当翻转杆30为竖直状态时,第三转轴32、第四转轴33分别位于第一定位槽34、第二定位槽35。当翻转杆30为倾斜状态时,第三转轴32、第四转轴33分别位于第三定位槽36、第四定位槽37。翻转杆30顶部设有第三支撑板39,第三支撑板39通过合叶29连接翻转杆30,第三支撑板39为v型结构。翻转杆30倾斜状态为正在使用,翻转杆30竖直状态为不在使用,不使用时第三支撑板39需旋转到另一侧,避免发生干涉。

支撑组件6包括多个与不同型号座舱总成件对应的支架40,各支架40底部分别设有连接机架1的安装座41,各支架40设有第五转轴42、第六转轴43,各安装座41上设有分别与第五转轴42、第六转轴43适配的第二开口槽44、第二腰形孔45。各支架40都可以旋转至水平状态,需要用到哪个支架40时就将该支架40立起。

机架1为矩形结构,四个角分别设有立柱,其中机架1远离翻转机构5一侧的两个立柱分别通过翻转套47连接机架1,该两个立柱可以旋转至水平状态,方便安装座舱总成件。立柱顶部设有锥形凸台,立柱底部设有与锥形凸台相适配的锥形凹槽,可以通过锥形凸台和锥形凹槽配合将两个或多个机架1叠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架上设置第一折叠机构、第二折叠机构、第三折叠机构、翻转机构和支撑组件,第一折叠机构、第二折叠机构、第三折叠机构、翻转机构、支撑组件分别用于支撑不同座舱总成件的底部,通过切换不同的折叠机构或翻转机构可以适用多款座舱总成件的安装,可以避免切换产品型号时回收所有在用的座舱料架而产生耗时费力、难以管理的问题,可以有效满足汽车厂的实际需要。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兼容多款座舱总成件的旋转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折叠机构(2),所述第一折叠机构(2)一侧的机架(1)上设有第二折叠机构(3),所述机架(1)的一侧设有翻转机构(5),所述翻转机构(5)一侧的机架(1)上设有第三折叠机构(4),所述机架(1)的中部设有支撑组件(6),所述第一折叠机构(2)、第二折叠机构(3)、第三折叠机构(4)、翻转机构(5)、支撑组件(6)分别用于支撑不同座舱总成件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兼容多款座舱总成件的旋转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机构(2)包括第一折叠杆(7),所述第二折叠机构(3)包括第二折叠杆(8),所述第三折叠机构(4)包括第三折叠杆(9),所述第一折叠杆(7)、第二折叠杆(8)、第三折叠杆(9)的底部分别设有连接所述机架(1)的u型结构的第一连接套(10),所述第一折叠杆(7)、第二折叠杆(8)、第三折叠杆(9)分别设有上下间隔布置的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12),所述第一连接套(10)设有与所述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12)适配的第一开口槽(13)、第一腰形孔(14),所述第一连接套(10)设有防跳动销(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兼容多款座舱总成件的旋转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杆(7)顶部设有第一支撑杆(16),所述第一支撑杆(16)一端设有v型定位槽(17),所述第一支撑杆(16)上下两侧的第一折叠杆(7)上分别设有可以水平伸缩的第一锁杆(18)、第二锁杆(19),所述第二锁杆(19)下方的第一折叠杆(7)上设有转动连接的第二支撑杆(20),所述第一锁杆(18)、第二锁杆(19)分别设有防跳动销(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兼容多款座舱总成件的旋转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叠杆(8)顶部设有并列设置的第三支撑杆(21)、第四支撑杆(22),所述第三支撑杆(2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四支撑杆(22)的长度,所述第三支撑杆(21)、第四支撑杆(22)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折叠杆(8)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21)、第四支撑杆(22)的另一端均设有v型定位槽(17),所述第三支撑杆(21)顶部设有第一限位销(23),所述第二折叠杆(8)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四支撑杆(22)对应的第二限位销(24)、第三限位销(25),所述第二限位销(24)与第三限位销(25)之间的第四支撑杆(22)上设有贯穿其上下两侧的防翻转销(2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兼容多款座舱总成件的旋转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折叠杆(9)顶部分别设有第一支撑板(27)、第二支撑板(28),所述第二支撑板(28)通过合叶(29)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7),所述第一支撑板(27)、第二支撑板(28)均为v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兼容多款座舱总成件的旋转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5)包括翻转杆(30),所述翻转杆(30)底部设有连接所述机架(1)的中空结构的连接座(31),所述翻转杆(30)设有上下间隔布置的第三转轴(32)、第四转轴(33),所述连接座(31)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三转轴(32)、第四转轴(33)配适的第一定位槽(34)、第二定位槽(35),所述第一定位槽(34)、第二定位槽(35)之间为竖直布置的结构,所述连接座(31)还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三转轴(32)、第四转轴(33)配适的第三定位槽(36)、第四定位槽(37),所述第三定位槽(36)、第四定位槽(37)之间为倾斜布置的结构,所述第一定位槽(34)、第三定位槽(36)为开口结构的凹槽,所述第二定位槽(35)、第四定位槽(37)通过连接槽(38)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兼容多款座舱总成件的旋转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杆(30)顶部设有第三支撑板(39),所述第三支撑板(39)通过合叶(29)连接所述翻转杆(30),所述第三支撑板(39)为v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兼容多款座舱总成件的旋转锁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6)包括多个与不同型号座舱总成件对应的支架(40),各所述支架(40)底部分别设有连接所述机架(1)的安装座(41),各所述支架(40)设有第五转轴(42)、第六转轴(43),各所述安装座(41)上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五转轴(42)、第六转轴(43)适配的第二开口槽(44)、第二腰形孔(4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兼容多款座舱总成件的旋转锁紧结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折叠机构,所述第一折叠机构一侧的机架上设有第二折叠机构,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一侧的机架上设有第三折叠机构,所述机架的中部设有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折叠机构、第二折叠机构、第三折叠机构、翻转机构、支撑组件分别用于支撑不同座舱总成件的底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切换不同的折叠机构或翻转机构可以适用多款座舱总成件的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陈爱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众志远(武汉)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97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