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模杯式文胸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34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胸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无模杯式文胸。



背景技术:

文胸起到保护女性胸部、防止胸部下垂及调整胸部形状的目的,是女性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衣物。为了实现胸部聚拢,一般的文胸会在侧托及夹弯部位使用定型纱、丈根、支撑骨等材料,同时填充较厚的模杯达到聚拢效果,多层材料叠加会使女性有较强的压迫感,穿着体验不佳;并且该类型的文胸生产工序极其复杂,至少要40道以上的工序,生产效率低。为了达到舒适的效果,出现了无模杯的文胸,传统无模杯的文胸一般有两种版型,一种是无模杯,杯面单层面料,通过钢圈、丈巾、胶骨等材料达到聚拢和支持胸部效果,但是会使女性有较强的压迫感,穿着体验不佳;另一种是无模杯,舒适透气,杯面单层,无钢圈,完全舒适型,但集中效果不好,且包裹性差,挑胸型,挑人群穿着。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无模杯式文胸,兼具舒适及集中效果。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模杯式文胸,包括文胸本体、定型件及内托件,所述文胸本体为一片式裁切结构,且所述文胸本体形成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比位、罩杯位及第二比位,所述罩杯位包括下趴以及压模成型的第一罩杯与第二罩杯,所述下趴位于所述第一罩杯及第二罩杯的下方,所述定型件黏附在所述下趴处,所述内托件黏附在所述罩杯位的反面。

上述无模杯式文胸,采用一片式裁切结构的文胸本体,文胸本体一体成型有第一比位、罩杯位及第二比位,完全实现一体式无缝对接,简洁舒适,省去了传统文胸的丈巾及侧骨,提高舒适性,而罩杯位的下趴处黏附的定型件,能有效避免下趴被拉伸变形,下趴受力部位变成无弹,起到了很好的受力效果,不影响舒适度的情况下,防止了文胸上身跑位变形,达到了更好的聚拢效果,同时内托件黏附在所述罩杯位的反面,可以让胸部更好的聚拢起来,并有良好的支撑力,实现了无模杯也能达到良好的包裹性、集中性及支撑性。该无模杯式文胸上身后,均匀受力,不压迫身体,兼具舒适及集中效果。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内托件包括与第一罩杯对应的第一内托及与第二罩杯对应的第二内托,所述第一内托与第二内托呈“w”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罩杯与第二罩杯连接处的下方区域为鸡心,所述内托件的中部内侧向所述鸡心延伸,所述内托件的中部内侧的最高点为a点,所述内托件的中部外侧的中点为b点,所述第一内托与第二内托以a点与b点的连线为对称线左右对称,所述第一内托的最高点与所述第一罩杯的顶部处的肩带的受力点连接,所述第二内托的最高点与所述第二罩杯的顶部处的肩带的受力点连接,所述第一内托外侧边缘延伸出所述第一罩杯的底端边缘,所述第二内托外侧边缘延伸出所述第二罩杯的底端边缘。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托的内侧边缘延伸至所述第一罩杯的杯内,所述第一内托的外侧边缘底端靠近所述文胸本体的底端,所述第二内托的内侧边缘延伸至所述第二罩杯的杯内,所述第二内托的外侧边缘底端靠近所述文胸本体的底端。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托内侧最高点为c点,所述第二内托内侧最高点为d点,所述第一内托最外侧为e点,所述第二内托最外侧为f点,经过a点的水平直线与第一内托及第二内托的内侧交点均为g点,所述第一内托内侧的最低点为h点,经过h点的竖直线与所述第一内托外侧的交点为i点,其中:a点至b点的直线长度为8cm-10cm;c点至d点的直线长度为11cm-18cm;e点至f点的直线长度为23cm-31cm;a点至g点的直线长度为5cm-11cm;h点至i点的直线长度为2cm-7cm。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定型件的中部内侧向所述鸡心所在方向凸出,所述定型件的中部内侧的最高点为a点,所述定型件的中部外侧的中点为b点,所述定型件以a点与b点的连线为对称线左右对称,所述定型件的左半部最外侧为c点,所述定型件的右半部最外侧为d点,所述定型件的左半部内侧最低点为e点,经过e点的竖直线与所述定型件的左半部外侧的交点为f点,其中:a点至b点的直线长度为2cm-5cm;c点至d点的直线长度为10cm-22cm;e点至f点的直线长度为1cm-4cm。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内托件与所述罩杯位相对的表面具有点胶定位面,和/或所述罩杯位反面具有点胶定位面,所述点胶定位面位于沿第一罩杯及第二罩杯的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的区域,所述内托件与所述罩杯位通过所述点胶定位面黏结,所述定型件位于所述内托件及所述文胸本体之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点胶定位面的中部内侧向所述鸡心所在方向凸出,所述点胶定位面的中部内侧的最高点为a’点,所述点胶定位面的中部外侧的中点为b’点,所述点胶定位面以a’点与b’点的连线为对称线左右对称,所述点胶定位面的左半部最外侧为c’点,所述点胶定位面的右半部最外侧为d’点,所述点胶定位面的左半部内侧最低点为e’点,经过c’点的竖直线与所述点胶定位面的左半部外侧的交点为f’点,其中:a’点至b’点的直线长度为4.5cm-10cm;c’点至d’点的直线长度为23cm-31cm;e’点至f’点的直线长度为1.5cm-6cm。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无模杯式文胸还包括第一乳贴及第二乳贴,所述第一乳贴黏附在所述第一罩杯的杯内乳点处,所述第二乳贴黏附在所述第一罩杯的杯内乳点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文胸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相配合的两背扣,所述第一比位及第二比位的顶端和后端分别通过肩带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所述的无模杯式文胸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所述的无模杯式文胸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所述的无模杯式文胸的文胸本体的裁片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所述的无模杯式文胸的内托件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所述的无模杯式文胸的点胶定位面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所述的无模杯式文胸的定型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文胸本体,102、折边,110、第一比位,120、罩杯位,122、下趴,1222、鸡心,124、第一罩杯,126、第二罩杯,130、第二比位,20、定型件,30、内托件,310、第一内托,320、第二内托,40、肩带,50、点胶定位面,61、第一乳贴,62、第二乳贴,71、背扣,81、前耳仔,82、后耳仔,91、八扣,92、九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设置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优选采用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参照图1、2,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模杯式文胸,包括文胸本体10、定型件20及内托件30,所述文胸本体10为一片式裁切结构,且所述文胸本体10形成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比位110、罩杯位120及第二比位130,所述罩杯位120包括下趴122以及压模成型的第一罩杯124与第二罩杯126,所述下趴122位于所述第一罩杯124及第二罩杯126的下方,所述定型件20黏附在所述下趴122处,所述内托件黏附在所述罩杯位的反面。罩杯位120的第一罩杯124与第二罩杯126采用高温压模技术在文胸本体10上压模成型,无需缝合,舒适性更好。

本实施例的无模杯式文胸,采用一片式裁切结构的文胸本体10,文胸本体10一体成型有第一比位110、罩杯位120及第二比位130,完全实现一体式无缝对接,简洁舒适,上身无痕,省去了传统文胸的丈巾及侧骨,提高舒适性,而罩杯位120的下趴122处黏附的定型件20,能有效避免下趴122被拉伸变形,下趴受力部位变成无弹,起到了很好的受力效果,不影响舒适度的情况下,防止了文胸上身跑位变形,达到了更好的聚拢效果,同时内托件30黏附在所述罩杯位120的反面,可以让胸部更好的聚拢起来,并有良好的支撑力,实现了无模杯也能达到良好的包裹性、集中性及支撑性。该无模杯式文胸上身后,均匀受力,不压迫身体,兼具舒适及集中效果。

文胸属于贴身衣物,市场上的种类繁多,消费者购买之前基本上都需要通过试穿,感受文胸上身后的效果才决定是否购买,因此试穿后消费者对文胸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随机寻找多名女性进行试穿,将该实施例的文胸与传统文胸进行比对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

在其中一实施中,所述内托件30同时满足以下要求:克重为230g/㎡~400g/㎡、拉伸度:以200n的力度拉伸,经向在180%-300%,纬向在140%-300%、缩水率在-7%~-1%。内托件30采用与文胸本体10相同的面料制作,具有与文胸本体10相同的性能,保证上身舒适度及支撑力,进一步提高侧推与上托的功效,集中性更好。

具体地,在其中一实施中,所述文胸本体10同时满足以下要求:克重为320g/㎡、氨纶含量有35%、拉伸度:以200n的力度拉伸,经向是210%,纬向是170%、缩水率:经向、纬向皆为-7%~-2%。该文胸本体10能提供好的支撑力及弹力,达到省略丈巾,侧骨等辅助材料的目的。该文胸本体10采用40针以上的机台织造。

具体地,在其中一实施中,内托件30同时满足以下要求:克重为320g/㎡、氨纶含量有35%、拉伸度:以200n的力度拉伸,经向是210%,纬向是170%、缩水率:经向、纬向皆为-7%~-2%。该内托件30能提供好的支撑力及弹力,达到舒适塑型支撑上托效果。该内托件30采用40针以上的机台织造。

可选地,在其中一实施中,所述文胸本体10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锦纶50%~74%、氨纶含量在26%~50%。和/或,所述内托件30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锦纶50%~74%、氨纶含量在26%~50%。该组分范围的文胸本体10,支撑力及弹力均满足要求,提供支撑,从而能省略丈巾,侧骨等辅助材料,实现了上身后,均匀受力,不压迫身体;该组分范围的内托件30,支撑力及弹力均满足要求,提供支撑及上托功效,到达胸部集中的目的。具体地,所述文胸本体10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锦纶64%、氨纶36%。具体地,所述内托件30的组成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锦纶64%、氨纶36%。

参照图1、2、3,在其中一实施中,所述罩杯位120包括所述下趴122以及压模成型的第一罩杯124与第二罩杯126。所述下趴位于所述第一罩杯124及第二罩杯126的下方,所述第一罩杯124与第二罩杯126连接处的下方区域为鸡心1222。所述内托件30包括与第一罩杯124对应的第一内托310及与第二罩杯126对应的第二内托320。所述第一内托310与第二内托320呈“w”状。

通过第一内托310与第一罩杯124配合,第二内托320与第二罩杯126配合,对胸部进行承托,让胸部更好的聚拢起来,并有很好的支撑力,同时夹弯也有收副乳的作用。第一内托310与第二内托320呈“w”状,为一体成型结构,中部区域朝鸡心1222凸出,在胸部外周形成支撑,包裹性及集中性更好。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定型件20为定型纱。所述定型件20黏合在所述内托件30与所述下趴122之间。内托件30与皮肤接触,定型件20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定型作用的同时,不影响舒适度,

在其中一实施中,所述内托件30的中部内侧向所述鸡心124延伸,所述内托件30的中部内侧的最高点为a点,所述内托件30的中部外侧的中点为b点,所述第一内托310与第二内托320以a点与b点的连线为对称线左右对称,所述第一内托310的最高点与所述第一罩杯124的顶部处的肩带40的受力点连接,所述第二内托320的最高点与所述第二罩杯126的顶部处的肩带40的受力点连接,所述第一内托310外侧边缘延伸出所述第一罩杯124的底端边缘,所述第二内托320外侧边缘延伸出所述第二罩杯126的底端边缘。参照图1,虚线为第一罩杯124与第二罩杯126的边缘,虚线下方为下趴,虚线仅为示意出第一罩杯124与第二罩杯126的轮廓。该结构的内托件30,最高点分别位于第一罩杯124、第二罩杯126顶部的肩带40受力点,最低点延伸至下趴,由上至下整个内托件30具有上推和侧托的作用,有效的防止胸部外扩与下垂,进一步提升聚拢效果。

以文胸使用状态为参照,更靠近v区的一侧为内侧,反之则为外侧,v区是指人体左右乳房之间的区域。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中,所述第一内托310的内侧边缘312延伸至所述第一罩杯124的杯内,所述第一内托310的外侧边缘底端靠近所述文胸本体10的底端,所述第二内托320的内侧边缘延伸至所述第二罩杯126的杯内,所述第二内托320的外侧边缘底端靠近所述文胸本体10的底端。内托件30起到支撑胸部的同时,由于内托件30延伸至杯内,在第一罩杯124与第二罩杯126的边缘形成过渡,保护胸部,进一步提高舒适性。

参照图2、5,进一步地,所述内托件30与所述罩杯位120相对的表面具有点胶定位面50,和/或所述罩杯位120反面具有点胶定位面50,所述点胶定位面50位于沿第一罩杯124及第二罩杯126的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的区域,所述内托件30与所述罩杯位120通过所述点胶定位面50黏结。所述定型件20位于所述内托件30及所述文胸本体10之间。点胶定位面50为自定义的一个上点胶的区域,该区域位于沿第一罩杯124及第二罩杯126的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的区域,即下趴所在的区域。内托件30与下趴在点胶定位面50黏结,点胶定位面50为绕第一罩杯124与第二罩杯126的区域,该区域支撑力较其他区域更好,形成隐形稳固承托,避免胸部下垂与外扩。

可选地,在其中一实施中,所述点胶定位面50的中部内侧向所述鸡心124所在方向凸出,所述点胶定位面50的中部内侧的最高点为a’点,所述点胶定位面50的中部外侧的中点为b’点,所述点胶定位面50以a’点与b’点的连线为对称线左右对称,所述点胶定位面50的左半部最外侧为c’点,所述点胶定位面50的右半部最外侧为d’点,所述点胶定位面50的左半部内侧最低点为e’点,经过c’点的竖直线与所述点胶定位面50的左半部外侧的交点为f’点,其中:a’点至b’点的直线长度为4.5cm-10cm;c’点至d’点的直线长度为23cm-31cm;e’点至f’点的直线长度为1.5cm-6cm。对应不同型号,选择上述区间内不同尺寸。如m码的尺寸:a’点至b’点的直线长度为7.5cm;c’点至d’点的直线长度为26.8cm;e’点至f’点的直线长度为3.3cm。该点胶定位面50的形状及尺寸设计,使文胸聚拢、支撑及舒适性进一步提升。

参照图2、4,可选地,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托310内侧最高点为c点,所述第二内托320内侧最高点为d点,所述第一内托310最外侧为e点,所述第二内托320最外侧为f点,经过a点的水平直线与第一内托310及第二内托320的内侧交点均为g点,所述第一内托310内侧的最低点为h点,经过h点的竖直线与所述第一内托310外侧的交点为i点,其中:a点至b点的直线长度为8cm-10cm;c点至d点的直线长度为11cm-18cm;e点至f点的直线长度为23cm-31cm;a点至g点的直线长度为5cm-11cm;h点至i点的直线长度为2cm-7cm。对应不同型号,选择上述区间内不同尺寸。如m码的尺寸:a点至b点的直线长度为7.5cm;c点至d点的直线长度为14.2cm;e点至f点的直线长度为26.8cm;a点至g点的直线长度为7.7cm;h点至i点的直线长度为4.4cm。该内托件30的形状及尺寸设计,使文胸聚拢、支撑力及舒适性进一步提升。

参照图2、6,可选地,在其中一实施中,所述定型件20的中部内侧向所述鸡心124所在方向凸出,所述定型件20的中部内侧的最高点为a点,所述定型件20的中部外侧的中点为b点,所述定型件20以a点与b点的连线为对称线左右对称,所述定型件20的左半部最外侧为c点,所述定型件20的右半部最外侧为d点,所述定型件20的左半部内侧最低点为e点,经过e点的竖直线与所述定型件20的左半部外侧的交点为f点,其中:a点至b点的直线长度为2cm-5cm;c点至d点的直线长度为10cm-22cm;e点至f点的直线长度为1cm-4cm。对应不同型号,选择上述区间内不同尺寸。如m码可选a点至b点的直线长度为3.5cm;c点至d点的直线长度为15cm;e点至f点的直线长度为2cm。该定型件20的形状及尺寸设计,使文胸下部具有合适区域的无弹区,不易变形,聚拢、支撑力及舒适性进一步提升。

至少一实施例中,点胶定位面50的形状和尺寸、内托件30的形状和尺寸及定型件20的形状和尺寸配套设计,使文胸聚拢、支撑力及舒适等效果达到最佳。

进一步地,在其中一实施中,所述的无模杯式文胸还包括第一乳贴61及第二乳贴62,所述第一乳贴黏附在所述第一罩杯124的杯内乳点处,所述第二乳贴黏附在所述第一罩杯124的杯内乳点处。bp点位置,设计了乳贴,乳贴可采用功能面料贴肤,轻松的解决了女性穿单层文胸凸点的尴尬问题,功能面料有很好抑菌护肤功效。

参照图1-6,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模杯式文胸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文胸本体10、定型件20及内托件30层叠。

其中所述文胸本体10同时满足以下要求:克重为230g/㎡~400g/㎡、拉伸度:以200n的力度拉伸,经向在180%-300%,纬向在140%-300%、缩水率在-7%~-1%。所述文胸本体10为一片式裁切结构,且所述文胸本体10形成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比位110、罩杯位120及第二比位130,将所述定型件20黏附在所述罩杯位120的下趴122处,将所述内托件30黏附在所述罩杯位120的反面。

b、将经步骤a得到的文胸本体10放置于压模设备中热压合,压模温度为150℃~200℃,压力为0.6mpa~1mpa,压合时间为40s~90s。热压时需要对位。

c、将背扣71缝制于所述文胸本体10的两端;将前耳仔81、后耳仔82枣车锁牢固。

通过背扣71与被背扣配合,实现文胸本体10两端的连接与分离,实现文胸的穿与脱。前耳仔81位于文胸本体10上顶点对应肩带40的受力点处,后耳仔82位于第一比位110或第二比位130后方对应肩带40受力点。

d、肩带40按尺寸剪长度,穿入八扣91、九扣92,枣车锁牢固,然后把肩带40钩入前耳仔及后耳仔里。

通过肩带40对文胸本体10进行提拉,同时使文胸能稳固地穿在身上。

该实施例的无模杯式文胸的制作方法,相比传统文胸的制作工艺,生产工序简单,生产效率高,生产加工成本低,通过上述参数下热压合在一起,工艺简单易实现。制作得到的文胸,无模杯,具有一片式裁切结构的文胸本体10,文胸本体10一体成型有第一比位110、罩杯位120及第二比位130,完全实现一体式无缝对接,简洁舒适,省去了传统文胸的丈巾及侧骨,提高舒适性,同时文胸本体10的克重为230g/㎡~400g/㎡、拉伸度:以200n的力度拉伸,经向在180%-300%,纬向在140%-300%及缩水率在-7%~-1%,能提供良好的支撑力与弹力,而罩杯位120的下趴122处黏附的定型件20,能有效避免下趴122被拉伸变形,下趴受力部位变成无弹,起到了很好的受力效果,不影响舒适度的情况下,防止了文胸上身跑位变形,达到了更好的聚拢效果,同时内托件30黏附在所述罩杯位120的反面,可以让胸部更好的聚拢起来,并有良好的支撑力,实现了无模杯也能达到良好的包裹性、集中性及支撑性。该无模杯式文胸通过面料及结构的配合改进,文胸上身后,均匀受力,不压迫身体,兼具舒适及集中效果。

具体地,在其中一实施中,步骤a具体包括:

a1、定型件20覆胶与内托件30定位黏合。

a2、内托件30的定位点胶面上点胶,和/或,罩杯位120的定位点胶面上点胶;其中,所述罩杯位120包括所述下趴以及压模成型的第一罩杯124与第二罩杯126,所述点胶定位面50位于沿第一罩杯124及第二罩杯126的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的区域。

a3、将内托件30与文胸本体10在定位点胶面黏合一起。

采用pur点胶技术,将各部位裁片高温黏合在一起,pur点胶可抗低温,也可抗高温消毒,安全健康,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实验数据表明:将pur点胶产品用100摄氏度的开水烫20分钟,用力拉扯,不脱胶;将pur点胶产品放入-17摄氏度冰冻室,冰冻2个半小时,用力拉扯,不脱胶。采用pur点胶技术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打破了常见的片胶技术的缺点。

可选地,在其中一实施中,无模杯式文胸的制作方法还包括:将文胸本体10的比角弯位缝制形成1cm厚的折边102。通过在文胸本体10的比角弯位缝制形成1cm厚的折边102,起到支撑与定型的作用。

可选地,在其中一实施中,无模杯式文胸的制作方法还包括:第一乳贴与第二乳贴上点胶;按指定位置将第一乳贴与第一罩杯124黏合一起,第二乳贴与第一罩杯124黏合一起。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无模杯式文胸,其特征在于,包括文胸本体、定型件及内托件,所述文胸本体为一片式裁切结构,且所述文胸本体形成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比位、罩杯位及第二比位,所述罩杯位包括下趴以及压模成型的第一罩杯与第二罩杯,所述下趴位于所述第一罩杯及第二罩杯的下方,所述定型件黏附在所述下趴处,所述内托件黏附在所述罩杯位的反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模杯式文胸,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托件包括与第一罩杯对应的第一内托及与第二罩杯对应的第二内托,所述第一内托与第二内托呈“w”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模杯式文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杯与第二罩杯连接处的下方区域为鸡心,所述内托件的中部内侧向所述鸡心延伸,所述内托件的中部内侧的最高点为a点,所述内托件的中部外侧的中点为b点,所述第一内托与第二内托以a点与b点的连线为对称线左右对称,所述第一内托的最高点与所述第一罩杯的顶部处的肩带的受力点连接,所述第二内托的最高点与所述第二罩杯的顶部处的肩带的受力点连接,所述第一内托外侧边缘延伸出所述第一罩杯的底端边缘,所述第二内托外侧边缘延伸出所述第二罩杯的底端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模杯式文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托的内侧边缘延伸至所述第一罩杯的杯内,所述第一内托的外侧边缘底端靠近所述文胸本体的底端,所述第二内托的内侧边缘延伸至所述第二罩杯的杯内,所述第二内托的外侧边缘底端靠近所述文胸本体的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模杯式文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托内侧最高点为c点,所述第二内托内侧最高点为d点,所述第一内托最外侧为e点,所述第二内托最外侧为f点,经过a点的水平直线与第一内托及第二内托的内侧交点均为g点,所述第一内托内侧的最低点为h点,经过h点的竖直线与所述第一内托外侧的交点为i点,其中:a点至b点的直线长度为8cm-10cm;c点至d点的直线长度为11cm-18cm;e点至f点的直线长度为23cm-31cm;a点至g点的直线长度为5cm-11cm;h点至i点的直线长度为2cm-7cm。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无模杯式文胸,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件的中部内侧向所述鸡心所在方向凸出,所述定型件的中部内侧的最高点为a点,所述定型件的中部外侧的中点为b点,所述定型件以a点与b点的连线为对称线左右对称,所述定型件的左半部最外侧为c点,所述定型件的右半部最外侧为d点,所述定型件的左半部内侧最低点为e点,经过e点的竖直线与所述定型件的左半部外侧的交点为f点,其中:a点至b点的直线长度为2cm-5cm;c点至d点的直线长度为10cm-22cm;e点至f点的直线长度为1cm-4cm。

7.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无模杯式文胸,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托件与所述罩杯位相对的表面具有点胶定位面,和/或所述罩杯位反面具有点胶定位面,所述点胶定位面位于沿第一罩杯及第二罩杯的边缘向下延伸形成的区域,所述内托件与所述罩杯位通过所述点胶定位面黏结,所述定型件位于所述内托件及所述文胸本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模杯式文胸,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定位面的中部内侧向所述鸡心所在方向凸出,所述点胶定位面的中部内侧的最高点为a’点,所述点胶定位面的中部外侧的中点为b’点,所述点胶定位面以a’点与b’点的连线为对称线左右对称,所述点胶定位面的左半部最外侧为c’点,所述点胶定位面的右半部最外侧为d’点,所述点胶定位面的左半部内侧最低点为e’点,经过c’点的竖直线与所述点胶定位面的左半部外侧的交点为f’点,其中:a’点至b’点的直线长度为4.5cm-10cm;c’点至d’点的直线长度为23cm-31cm;e’点至f’点的直线长度为1.5cm-6cm。

9.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无模杯式文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乳贴及第二乳贴,所述第一乳贴黏附在所述第一罩杯的杯内乳点处,所述第二乳贴黏附在所述第一罩杯的杯内乳点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无模杯式文胸,其特征在于,所述文胸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相配合的两背扣,所述第一比位及第二比位的顶端和后端分别通过肩带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模杯式文胸,包括文胸本体、定型件及内托件,所述文胸本体为一片式裁切结构,且所述文胸本体形成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比位、罩杯位及第二比位,所述定型件黏附在所述罩杯位的下趴处,所述内托件黏附在所述罩杯位的反面。实现了无模杯也能达到良好的包裹性、集中性及支撑性。该无模杯式文胸通过面料及结构的配合改进,文胸上身后,均匀受力,不压迫身体,兼具舒适及集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戴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戴薇
技术研发日:2019.07.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97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