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针织衫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6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针织衫。



背景技术:

织衫是利用织针把各种原料和品种的纱线构成线圈、再经串套连接成针织物的工艺产物,针织衫质地松软,有良好的抗皱性与透气性,并有较大的延伸性与弹性,穿着舒适。

传统针织衫的结构单一,导致透气效果并不明显,导致外形结构过于呆板,无法满足部分穿着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针织衫,能够提高针织衫的透气效果,且改善传统针织衫结构过于呆板的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针织衫,包括衣身和衣袖,所述衣身的颈部位置设置有透气网,所述衣袖朝衣身的一侧开叉设置,所述衣袖的开叉处设置有将其闭合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绳套和与绳套配合连接的搭扣,所述绳套设置在衣袖开叉处的一侧,所述搭扣设置在衣袖开叉处的另一侧,所述衣袖的袖口处环形设置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一端固接在衣袖上,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延伸至袖口处,所述连接带上开设有穿口,所述衣袖靠近衣身的一侧设置有与穿口配合连接的纽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衣身对应颈部位置设置有透气网,能够提高人体背后的透气效果,减少后背汗液的产生,且衣袖的开叉处上通过连接组件将其连接,通过连接组件中的绳套和搭扣进行配合连接,使得绳套与绳套之间形成间隙,能够提高穿着者手臂的透气效果,适合于春秋季节穿着,且使得针织衫的表面具有结构特点,改善传统针织衫结构呆板的问题,其次,衣袖的袖口处设有连接带,连接带上设有穿口,当衣袖向上翻折时,可通过将连接带上的穿口套设在衣袖靠近衣身一侧设置的纽扣,使得衣袖的位置得到固定,防止掉落,且能够进一步提高透气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网由经线和纬线交错编织而成,且编织形成若干个网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经线和纬线交错编织成的透气网,结构稳定,且编织后能够形成若干个网孔,实现透气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经线由苎麻纤维、涤纶纤维和竹炭纤维缠绕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利用苎麻纤维的高强度,保证了该透气网经向的强度,同时涤纶也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而且竹炭纤维具有抗菌抑菌作用,使得透气网具有抗菌的效果,通过将三种纤维缠绕在一起,结合三种纤维的各自特性,增大了该透气网的强度和抗菌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纬线由氨纶纤维和芳纶纤维缠绕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合芳纶纤维具有的较大耐磨性和结构强度,通过与氨纶纤维的缠绕,能够大大增加该透气网中纬线的强度,从而增大了该透气网在纬向方向上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经线和纬线上均涂覆有耐磨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该透气网的经线和纬线具有耐磨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该透气网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网的下端边缘设置有吸湿条,所述吸湿条包括位于衣身外侧的第一吸汗条和位于衣身内侧的第二吸汗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吸汗条和第二吸汗条的设置,在未能及时被透气网散出的汗气会受到第二吸汗条的阻隔,而不会直接流至穿着者的后背上,这样设置可以增加针织衫的穿着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吸汗条和第二吸汗条内均填充有抗菌颗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吸汗条和第二吸汗条内均填充的抗菌颗粒用于减少细菌附着在第一吸汗条和第二吸汗条,提高第一吸汗条和第二吸汗条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吸汗条和第二吸汗条内开设有出汗孔,所述出汗孔的横截面呈x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x形结构的出汗孔能够提高第一吸汗条和第二吸汗条汗液的挥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衣身对应颈部位置设置有透气网,能够提高人体背后的透气效果,减少后背汗液的产生,而且衣袖的开叉处上通过连接组件将其连接,既可以提高透气效果,且改善针织衫的过于呆板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针织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经线与纬线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经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纬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吸湿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衣身;2、衣袖;3、透气网;4、绳套;5、搭扣;6、连接带;7、穿口;8、纽扣;9、经线;10、纬线;11、网孔;12、苎麻纤维;13、涤纶纤维;14、竹炭纤维;15、氨纶纤维;16、芳纶纤维;17、第一吸汗条;18、第二吸汗条;19、抗菌颗粒;20、出汗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一种新型针织衫,参照图1至图6所示,包括衣身1和衣袖2,通过在衣身1对应人体颈部位置设置有透气网3,其中,透气网3由经线9和纬线10交错编织而成,使得透气网3的结构强度稳定,不易损坏,且编织形成若干个网孔11,能够通过多个网孔11实现透气网3的透气效果,进而提高颈部位置的透气效果,该经线9由苎麻纤维12、涤纶纤维13和竹炭纤维14缠绕而成,通过利用苎麻纤维12的高强度,保证了该透气网3经向的强度,同时涤纶也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而且竹炭纤维14具有抗菌抑菌作用,使得透气网3具有抗菌的效果,通过将三种纤维缠绕在一起,结合三种纤维的各自特性,增大了该透气网3的强度和抗菌效果,该纬线10由氨纶纤维15和芳纶纤维16缠绕而成,结合芳纶纤维16具有的较大耐磨性和结构强度,通过与氨纶纤维15的缠绕,能够大大增加该透气网3中纬线10的强度,从而增大了该透气网3在纬向方向上的强度,通过经线9和纬线10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透气网3的整体结构强度,同时,在经线9和纬线10上均涂覆有耐磨涂层,耐磨涂层为cn103740150a中公开的现有技术,能够使得该透气网3的经线9和纬线10具有耐磨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该透气网3的强度;然后将衣袖2朝衣身1的一侧开叉设置,衣袖2的开叉处设置有将其闭合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绳套4和与绳套4配合连接的搭扣5,绳套4设置在衣袖2开叉处的一侧,搭扣5设置在衣袖2开叉处的另一侧,通过绳套4和搭扣5进行配合连接,使得绳套4与绳套4之间形成的间隙,能够提高穿着者手臂的透气效果,适合于春秋季节穿着,且使得针织衫的表面具有结构特点,改善传统针织衫结构呆板的问题,而且在衣袖2的袖口处环形设置有连接带6,该连接带6的一端固接在衣袖2上,另一端延伸至袖口处,使得袖口能够形成花边的效果,提高美观,然后在连接带6上开设有穿口7,衣袖2靠近衣身1的一侧设置有与穿口7配合连接的纽扣8,使得当衣袖2向上翻折时,可通过将连接带6上的穿口7套设在衣袖2靠近衣身1一侧设置的纽扣8,使得衣袖2的位置得到固定,防止掉落,且能够进一步提高透气效果。

参照图5所示,其中,在透气网3的下端边缘设置有吸湿条,吸湿条包括第一吸汗条17和第二吸汗条18,第一吸汗条17位于衣身1外侧,第二吸汗条18位于衣身1内侧,当从颈部产生的汗气未能及时被透气网3散出时,可通过第二吸汗条18进行阻隔,能够避免直接流至穿着者的后背上,该设置能够可以增加针织衫的穿着舒适性,同时,在第一吸汗条17和第二吸汗条18内均填充有抗菌颗粒19,该抗菌颗粒19采用纳米银颗粒,其良好的抗菌作用能够减少细菌附着在第一吸汗条17和第二吸汗条18上,提高第一吸汗条17和第二吸汗条18的使用寿命,同时,在第一吸汗条17和第二吸汗条18内开设有出汗孔20,出汗孔20的横截面呈x形结构,使得该结构的出汗孔20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吸汗条17和第二吸汗条18汗液的挥发。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针织衫,包括衣身(1)和衣袖(2),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身(1)的颈部位置设置有透气网(3),所述衣袖(2)朝衣身(1)的一侧开叉设置,所述衣袖(2)的开叉处设置有将其闭合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绳套(4)和与绳套(4)配合连接的搭扣(5),所述绳套(4)设置在衣袖(2)开叉处的一侧,所述搭扣(5)设置在衣袖(2)开叉处的另一侧,所述衣袖(2)的袖口处环形设置有连接带(6),所述连接带(6)的一端固接在衣袖(2)上,所述连接带(6)的另一端延伸至袖口处,所述连接带(6)上开设有穿口(7),所述衣袖(2)靠近衣身(1)的一侧设置有与穿口(7)配合连接的纽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针织衫,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网(3)由经线(9)和纬线(10)交错编织而成,且编织形成若干个网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针织衫,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9)由苎麻纤维(12)、涤纶纤维(13)和竹炭纤维(14)缠绕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针织衫,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线(10)由氨纶纤维(15)和芳纶纤维(16)缠绕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针织衫,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9)和纬线(10)上均涂覆有耐磨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针织衫,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网(3)的下端边缘设置有吸湿条,所述吸湿条包括位于衣身(1)外侧的第一吸汗条(17)和位于衣身(1)内侧的第二吸汗条(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针织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汗条(17)和第二吸汗条(18)内均填充有抗菌颗粒(1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针织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汗条(17)和第二吸汗条(18)内开设有出汗孔(20),所述出汗孔(20)的横截面呈x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针织衫,属于服装技术领域,包括衣身和衣袖,衣身的颈部位置设置有透气网,衣袖朝衣身的一侧开叉设置,衣袖的开叉处设置有将其闭合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绳套和与绳套配合连接的搭扣,绳套设置在衣袖开叉处的一侧,搭扣设置在衣袖开叉处的另一侧,衣袖的袖口处环形设置有连接带,连接带的一端固接在衣袖上,连接带的另一端延伸至袖口处,连接带上开设有穿口,衣袖靠近衣身的一侧设置有与穿口配合连接的纽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针织衫能够提高针织衫的透气效果,且改善传统针织衫结构过于呆板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聂四喜;徐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南安市万家美针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97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