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包装盒、置放盒、收纳盒大多是采用普通的瓦楞纸制作,盒的各个面均固定连接,盒子一旦制作完成,其形状固定不变,由于成型的盒子具有一定的空间,又不可变形或拆解,因此包装盒的收纳或运输都占据较大的空间;其次,现有的包装盒大多只做为存放功用,功能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盒,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折叠盒,由两片折叠板通过磁吸方式构成,其一折叠板包括依序并排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其中,第一侧板、第五侧板能和第三侧板相对而置,第二侧板能和第四侧板相对而置,第一侧板、第五侧板和第三侧板上均设有磁性体,其二折叠板包括依序并排连接的第六侧板、第七侧板、第八侧板、第九侧板和第十侧板,所述两两相邻的侧板之间可相对活动弯折,第六侧板、第八侧板、第十侧板上均设有磁性体,通过磁性体将第十侧板与第三侧板重叠相吸固定、第一侧板及第五侧板与第八侧板重叠相吸固定、第六侧板与第三侧板重叠相吸固定,围合成一中空的封闭的盒体。
一实施例之中:该盒体的内底部装设有一发光光源,该第七侧板中心为一透光部,采用透光材料形成,该发光光源可通过该透光部将光线透射到盒体之外。
一实施例之中:该透光部的形状为圆形。
一实施例之中:该透光部采用石绵纱形成。
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可置于盒体中发光光源上方的一可透光的隔层结构,该隔层结构包括形成多个分隔空间的分隔骨架和置于该分隔骨架中的置放小盒。
一实施例之中:该置放小盒采用透光材料制成。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两两相邻的侧板之间具有可相对活动弯折的折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一种折叠盒,由一围合板框和一折叠板通过磁吸方式构成,该围合板框包括首尾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其中,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相对而置,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相对而置,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上均设有磁性体,该折叠板包括依序并排连接的第六侧板、第七侧板、第八侧板、第九侧板和第十侧板,所述两两相邻的侧板之间可相对活动弯折,第六侧板、第八侧板、第十侧板上均设有磁性体,通过磁性体将第十侧板与第三侧板重叠相吸固定、第一侧板与第八侧板重叠相吸固定、第六侧板与第三侧板重叠相吸固定,围合成一中空的封闭的盒体。
一实施例之中:该盒体的内底部装设有一发光光源,该第七侧板中心为一透光部,采用透光材料形成,该发光光源可通过该透光部将光线透射到盒体之外。
一实施例之中:还包括可置于盒体中发光光源上方的一可透光的隔层结构,该隔层结构包括形成多个分隔空间的分隔骨架和置于该分隔骨架中的置放小盒。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本案所述的折叠盒通过磁吸拼接折叠成型,在收纳或运输时,可将其拆分为两片折叠板或一围合板框和一折叠板,其占用面积小,便于运输和收纳。
2、本案所述的折叠盒带有发光光源,且发光光源可透射到盒体之外,一方面增加盒体的美观性,另一方面,该盒体还可作为小夜灯等使用,丰富折叠盒的功用。
3、本案所述的折叠盒结构简单、新颖,设计巧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的折叠盒打开状态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的折叠盒的分解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所述的折叠盒闭合状态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请查阅图1至图3;
一种折叠盒,由两片折叠板通过磁吸方式构成,其一折叠板10包括依序并排连接的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13、第四侧板14和第五侧板15,其中,第一侧板11、第五侧板15能和第三侧板13相对而置,第二侧板12能和第四侧板14相对而置,第一侧板11、第五侧板15和第三侧板13上均设有磁性体,其二折叠板20包括依序并排连接的第六侧板21、第七侧板22、第八侧板23、第九侧板24和第十侧板25,所述两两相邻的侧板之间可相对活动弯折,第六侧板21、第八侧板23、第十侧板25上均设有磁性体,通过磁性体将第十侧板25与第三侧板13重叠相吸固定、第一侧板11及第五侧板15与第八侧板23重叠相吸固定、第六侧板21与第三侧板13重叠相吸固定,围合成一中空的封闭的盒体。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两相邻的侧板之间具有可相对活动弯折的折痕。
优选地,该盒体的内底部装设有一发光光源30(一般为灯源),该第七侧板22(第七侧板22为组装后的盒体的上顶盖)中心为一透光部221,采用透光材料形成,该发光光源30可通过该透光部221将光线透射到盒体之外。因此,该盒体还可作为灯使用,如小夜灯。该透光部221的形状为圆形或其他形状,根据形状的不同,在盒体的上顶盖上透射呈现出的光源图案也不同。
本实施例中,该透光部221采用石绵纱形成,还可采用其他可实现透光的材料制成。
通常情况下,还包括可置于盒体中发光光源30上方的一可透光的隔层结构40,本实施例中,该隔层结构40包括形成多个分隔空间的分隔骨架41和置于该分隔骨架41中的置放小盒42。为了使底下的发光光源30能够更有效地透射到盒体的上顶盖上,该置放小盒42最好采用透光材料制成。
实施实例二:
一种折叠盒,由一围合板框和一折叠板通过磁吸方式构成,该围合板框包括首尾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其中,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相对而置,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相对而置,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上均设有磁性体,该折叠板包括依序并排连接的第六侧板、第七侧板、第八侧板、第九侧板和第十侧板,所述两两相邻的侧板之间可相对活动弯折,第六侧板、第八侧板、第十侧板上均设有磁性体,通过磁性体将第十侧板与第三侧板重叠相吸固定、第一侧板与第八侧板重叠相吸固定、第六侧板与第三侧板重叠相吸固定,围合成一中空的封闭的盒体。
实施例二所述的折叠盒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一的第一侧板和第五侧板是两块分开的独立的侧板,其一折叠板可延展成一长方形板块,而实施例二是直接将实施例一的第一侧板和第五侧板做成一整体侧板(即实施例二的第一侧板),围合板框是一个四面框,不可拆开延展成一长方形板块,但由于两两相邻的侧板之间是可相对活动弯折的,因此该四面框可做平行四边形变形折叠压扁,即可减少收纳占用面积。除该区别结构外,实施例一所述的折叠盒与实施例二的折叠盒相同。
同实施例一,该盒体的内底部装设有一发光光源,该第七侧板中心为一透光部,采用透光材料形成,该发光光源可通过该透光部将光线透射到盒体之外。
同实施例一,还包括可置于盒体中发光光源上方的一可透光的隔层结构,该隔层结构包括形成多个分隔空间的分隔骨架和置于该分隔骨架中的置放小盒。
本案所述的折叠盒通过磁吸拼接折叠成型,在收纳或运输时,可将其拆分为两片折叠板或一围合板框和一折叠板,其占用面积小,便于运输和收纳。且本案所述的折叠盒带有发光光源,且发光光源可透射到盒体之外,一方面增加盒体的美观性,另一方面,该盒体还可作为小夜灯等使用,丰富折叠盒的功用。本案所述的折叠盒结构简单、新颖,设计巧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1.一种折叠盒,其特征在于:由两片折叠板通过磁吸方式构成,其一折叠板包括依序并排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其中,第一侧板、第五侧板能和第三侧板相对而置,第二侧板能和第四侧板相对而置,第一侧板、第五侧板和第三侧板上均设有磁性体,其二折叠板包括依序并排连接的第六侧板、第七侧板、第八侧板、第九侧板和第十侧板,所述两两相邻的侧板之间可相对活动弯折,第六侧板、第八侧板、第十侧板上均设有磁性体,通过磁性体将第十侧板与第三侧板重叠相吸固定、第一侧板及第五侧板与第八侧板重叠相吸固定、第六侧板与第三侧板重叠相吸固定,围合成一中空的封闭的盒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盒,其特征在于:该盒体的内底部装设有一发光光源,该第七侧板中心为一透光部,采用透光材料形成,该发光光源可通过该透光部将光线透射到盒体之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盒,其特征在于:该透光部的形状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盒,其特征在于:该透光部采用石绵纱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置于盒体中发光光源上方的一可透光的隔层结构,该隔层结构包括形成多个分隔空间的分隔骨架和置于该分隔骨架中的置放小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叠盒,其特征在于:该置放小盒采用透光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两相邻的侧板之间具有可相对活动弯折的折痕。
8.一种折叠盒,其特征在于:由一围合板框和一折叠板通过磁吸方式构成,该围合板框包括首尾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其中,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相对而置,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相对而置,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上均设有磁性体,该折叠板包括依序并排连接的第六侧板、第七侧板、第八侧板、第九侧板和第十侧板,所述两两相邻的侧板之间可相对活动弯折,第六侧板、第八侧板、第十侧板上均设有磁性体,通过磁性体将第十侧板与第三侧板重叠相吸固定、第一侧板与第八侧板重叠相吸固定、第六侧板与第三侧板重叠相吸固定,围合成一中空的封闭的盒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折叠盒,其特征在于:该盒体的内底部装设有一发光光源,该第七侧板中心为一透光部,采用透光材料形成,该发光光源可通过该透光部将光线透射到盒体之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折叠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置于盒体中发光光源上方的一可透光的隔层结构,该隔层结构包括形成多个分隔空间的分隔骨架和置于该分隔骨架中的置放小盒。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