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树油嘴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9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油工业采油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油树油嘴装置。



背景技术:

采油树油嘴装置是起着控制油井生产的作用,改变油嘴的大小,就可以控制和调节油井生产的压差和产量。

现有的采油树油嘴装置包括油嘴本体,在油嘴本体上设置多个不同孔径的油嘴流道,并通过相应规格的螺栓将每个油嘴流道堵塞住。使用时,选择合适孔径的油嘴流道,将其对应的螺栓拆卸,即可实现采油树油嘴装置的出油。

然而,当需要改变采油树油嘴装置的出油量时,需要先通过螺栓将正在出油的油嘴流道,然后再拆卸需要出油的油嘴流道对应的螺栓,整个过程较为繁琐,不能快速调整采油树油嘴装置的出油量,增长关井时间,从而影响油井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油树油嘴装置,可以快速的调节油井的出油量。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油树油嘴装置,所述采油树油嘴装置包括:油嘴管柱、油嘴管帽和调节组件,所述油嘴管柱与所述油嘴管帽的一端安装在一起且相互连通,所述油嘴管帽的另一端密封安装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多个孔径互不相同的油嘴流道,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旋板和旋杆,所述旋杆可转动地同轴插装在所述端盖上,所述旋板同轴固定在所述旋杆的一端且位于所述油嘴管帽内,所述旋板与所述端盖的内壁密封配合,所述旋板上设置有用于选择性的连通任意一个油嘴流道的开口。

可选地,所述旋杆上可转动地套装有密封片,所述密封片与所述旋杆密封配合,所述密封片固定设置在所述端盖的内壁上,所述密封片与所述旋板的朝向所述端盖的一侧密封配合,所述密封片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各所述通孔分别与各所述油嘴流道一一对应布置。

可选地,所述旋杆的一端同轴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与所述旋板的背向所述端盖的一侧相抵,所述旋板夹装在所述密封片和所述挡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旋杆的一端外壁为多棱柱,所述旋板上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边缘为与所述旋杆相匹配的多棱柱,所述旋杆插装在所述插孔内。

可选地,挡板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挡板中心设置有开孔,所述旋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手柄。

可选地,所述开口为扇形,且所述开口与所述旋板同心布置。

可选地,所述油嘴管柱和所述油嘴管帽之间螺纹装配,且所述油嘴管柱和所述油嘴管帽之间同轴布置。

可选地,所述油嘴管柱和所述油嘴管帽之间涂设有密封胶。

可选地,所述油嘴管帽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对配合凹面,同一对所述配合凹面中的两个所述配合凹面相互平行布置。

可选地,所述端盖和所述油嘴管帽为一体式结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采油树油嘴装置时,先将油嘴管柱与井口装置装配在一起,接着将油嘴管帽与油嘴管柱装配在一起,然后通过旋杆带动旋板转动,使得旋板上的开口可以连通一个孔径合适的油嘴流道,该油嘴流道即可以通过油嘴管帽和油嘴管柱与井口装置连通,从而实现采油树油嘴装置的喷油。也就是说,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采油树油嘴装置时,通过旋转旋板,即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油嘴流道,免除了更换螺栓的繁琐操作,实现了快速调节油嘴装置的出油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采油树油嘴装置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旋杆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油嘴管柱;11、外螺纹;2、油嘴管帽;21、内螺纹;22、配合凹面;3、调节组件;31、旋板;311、开口;312、插孔;32、旋杆;321、指针;322、挡板;323、螺孔;324、螺栓;325、手柄;4、端盖;41、油嘴流道;5、密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油树油嘴装置,该装置可以适用于采油井,即安装在油井的采油树上,以实现原油的喷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采油树油嘴装置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该采油树油嘴装置包括:油嘴管柱1、油嘴管帽2和调节组件3,油嘴管柱1与油嘴管帽2的一端安装在一起且相互连通,油嘴管帽2的另一端密封安装有端盖4,端盖4上设置有多个孔径互不相同的油嘴流道41(参见图2),调节组件3包括旋板31和旋杆32,旋杆32可转动地同轴插装在端盖4上,旋板31同轴固定在旋杆32的一端且位于油嘴管帽2内,旋板31与端盖4的内壁密封配合,旋板31上设置有用于选择性的连通任意一个油嘴流道41的开口311(参见图3)。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采油树油嘴装置时,先将油嘴管柱1与井口装置(图未示)装配在一起,接着将油嘴管帽2与油嘴管柱1装配在一起,然后通过旋杆32带动旋板31转动,使得旋板31上的开口311可以连通一个孔径合适的油嘴流道41,该油嘴流道41即可以通过油嘴管帽2和油嘴管柱1与井口装置连通,从而实现采油树油嘴装置的喷油。也就是说,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采油树油嘴装置时,通过旋转旋板31,即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油嘴流道41,免除了更换螺栓的繁琐操作,实现了快速调节采油树油嘴装置的出油量。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在无原油喷出时,操作人员也可以知晓开口311与哪个油嘴流道41连通,在旋杆32上可以固定套装有指针321,指针321位于油嘴管帽2的外部,指针321与油嘴管帽2的朝向相同且同步旋转。也就是说,当开口311与某一个油嘴流道41连通时,指针321则同步指向该油嘴流道41,从而可以使得操作人员知晓此时开口311与该油嘴流道41连通,增加了采油树油嘴装置的可操作性。

再次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开口311为扇形,且开口311与旋板31同心布置。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将开口311设计为扇形,可以提高开口311的面积,以便于开口311与油嘴流道41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开口311的圆心角α小于任意相邻两个油嘴流道41之间的夹角β,从而保证了在同一时间内,有且仅有一个油嘴流道41可以喷出原油。

继续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旋杆32上可转动地套装有密封片5,密封片5与旋杆32密封配合,密封片5固定设置在端盖4的内壁上,密封片5与旋板31的朝向端盖4的一侧密封配合,密封片5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各通孔分别与各油嘴流道41一一对应布置。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密封片5用于密封旋板31与各油嘴流道41之间的间隙,以确保在同一时间内,原油只可以通过开口311流至一个油嘴流道41,而不可以流至其余的油嘴流道41。也就是说,通过密封片5,进一步地确保了在同一时间内,有且仅有一个油嘴流道41喷油,提高了采油树油嘴装置的可靠性。

示例性地,密封片5可以为橡胶密封件,该橡胶密封件需要具有耐腐蚀、耐高温等性能,以确保采油树油嘴装置的可靠性。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其他材质的密封片5,本实用新型对密封片5的材质不做限制。

可选地,密封片5可以通过粘结剂粘贴在端盖4上,以避免密封片5出现不必要的晃动。并且,由于旋板31与密封片5相抵,所以旋板31可以将密封片5挤压在端盖4上,进一步地保证了密封片5不会产生不必要的晃动,提高了密封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旋板31与密封片5之间需要紧密相抵,以保证二者的密封性,但是当需要旋转旋板31时,操作人员通过旋转旋杆32,依然可以较为轻松的克服旋板31与密封片5之间的摩擦力,不会影响旋板31的正常旋转。为了实现这一效果,旋板31和密封片5相抵的一侧,以及密封片5和旋板31相抵的一侧,可以设计的较为光滑,从而既满足了二者之间的密封性能,又满足了二者之间的相对旋转。

继续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旋杆32的一端同轴固定有挡板322,挡板322的一侧与旋板31的背向端盖4的一侧相抵,旋板31夹装在密封片5和挡板322之间。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挡板322用于对旋板31起到限位的作用,以避免挡板322脱出旋杆32,提高了采油树油嘴装置的可靠性。

图4为旋杆的局部剖视图,结合图3,可选地,旋杆32的一端可以同轴设置有螺孔323,挡板322可以通过螺栓324固定安装在旋杆32的一端。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螺栓324安装挡板322,可以实现挡板322的可拆卸安装,进而可以便于旋板31与旋杆32之间的拆装。

可选地,旋杆32的一端外壁为多棱柱,旋板31上设置有插孔312,插孔312的内边缘为与旋杆32相匹配的多棱柱,旋杆32插装在插孔312内。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旋杆32的一端外壁为多棱柱,插孔312为与其相匹配的多棱柱,当旋板31插装在旋杆32上时,可以避免旋板31相对于旋杆32旋转,从而保证了旋杆32可以与旋板31同步旋转,提高了采油树油嘴的操作性。

示例性地,旋杆32的一端外壁可以为六棱柱,插孔312的内边缘也相应的为六棱柱。在其他实施例中,旋杆32的一端外壁也可以为其他多棱柱,例如四棱柱、五棱柱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再次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旋杆32的另一端设置有手柄325。

这样,可以便于操作人员对旋杆32进行旋拧。

示例性地,手柄325可以为环状的手轮,也可以为杆状的手杖,本实用新型对手柄325的形式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油嘴管帽2和端盖4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件。

这样,可以提高采油树油嘴的结构一体性,并便于采油树油嘴的制造生产。

在本实施例中,油嘴管柱1和油嘴管帽2之间螺纹装配,且油嘴管柱1和油嘴管帽2之间同轴布置。

这样,可以便于油嘴管柱1和油嘴管帽2之间的可拆卸装配。

可选地,油嘴管柱1和油嘴管帽2之间涂设有密封胶。

这样,可以提高油嘴管柱1和油嘴管帽2之间的密封性。

示例性地,油嘴管柱1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11,油嘴管帽2的内壁上设置有相匹配的内螺纹21。在安装油嘴管柱1和油嘴管帽2之前,可以先将密封胶涂设在油嘴管柱1的外螺纹11上,然后将油嘴管柱1和油嘴管帽2旋拧在一起,从而实现油嘴管柱1和油嘴管帽2之间的密封装配。

再次参加图2,在本实施例中,油嘴管帽2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对配合凹面22,同一对配合凹面22中的两个配合凹面22相互平行布置。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一对配合凹面22用于与扳手配合,以便于通过扳手对油嘴管帽2进行旋拧,从而提高了采油树油嘴装置的易操作性。

需要说明的是,油嘴管帽2的外壁上也可以设置有多对配合凹面22,例如两对、三对等,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采油树油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油树油嘴装置包括:油嘴管柱(1)、油嘴管帽(2)和调节组件(3),所述油嘴管柱(1)与所述油嘴管帽(2)的一端安装在一起且相互连通,所述油嘴管帽(2)的另一端密封安装有端盖(4),所述端盖(4)上设置有多个孔径互不相同的油嘴流道(41),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旋板(31)和旋杆(32),所述旋杆(32)可转动地同轴插装在所述端盖(4)上,所述旋板(31)同轴固定在所述旋杆(32)的一端且位于所述油嘴管帽(2)内,所述旋板(31)与所述端盖(4)的内壁密封配合,所述旋板(31)上设置有用于选择性的连通任意一个油嘴流道(41)的开口(3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树油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杆(32)上可转动地套装有密封片(5),所述密封片(5)与所述旋杆(32)密封配合,所述密封片(5)固定设置在所述端盖(4)的内壁上,所述密封片(5)与所述旋板(31)的朝向所述端盖(4)的一侧密封配合,所述密封片(5)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各所述通孔分别与各所述油嘴流道(41)一一对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油树油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杆(32)的一端同轴固定有挡板(322),所述挡板(322)的一侧与所述旋板(31)的背向所述端盖(4)的一侧相抵,所述旋板(31)夹装在所述密封片(5)和所述挡板(32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采油树油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杆(32)的一端外壁为多棱柱,所述旋板(31)上设置有插孔(312),所述插孔(312)的内边缘为与所述旋杆(32)相匹配的多棱柱,所述旋杆(32)插装在所述插孔(3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采油树油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杆(32)的另一端设置有手柄(325)。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采油树油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311)为扇形,且所述开口(311)与所述旋板(31)同心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采油树油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嘴管柱(1)和所述油嘴管帽(2)之间螺纹装配,且所述油嘴管柱(1)和所述油嘴管帽(2)之间同轴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采油树油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嘴管柱(1)和所述油嘴管帽(2)之间涂设有密封胶。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采油树油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嘴管帽(2)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对配合凹面(22),同一对所述配合凹面(22)中的两个所述配合凹面(22)相互平行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采油树油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4)和所述油嘴管帽(2)为一体式结构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油树油嘴装置,属于原油工业采油井领域。该采油树油嘴装置包括:油嘴管柱、油嘴管帽和调节组件,油嘴管柱与油嘴管帽的一端安装在一起且相互连通,油嘴管帽的另一端密封安装有端盖,端盖上设置有多个孔径互不相同的油嘴流道,调节组件包括旋板和旋杆,旋杆可转动地同轴插装在端盖上,旋板同轴固定在旋杆的一端且位于油嘴管帽内,旋板与端盖的内壁密封配合,旋板上设置有用于选择性的连通任意一个油嘴流道的开口。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的调节采油树油嘴装置的出油量。

技术研发人员:唐桂玲;张树起;干红霞;张润树;栗津瑶;刘瀚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97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