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货物周转箱体,属于钉子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卷钉在转运中需要使用周转设备,当前卷钉转运中采用的周转设备系顶部为水平面的转运架,转运架的底部开有用于与叉车的货叉相配合的货叉通道,这种转运架在使用时,将卷钉放置于其上,由于转运架四周没有支撑,需采用缠绕膜缠绕卷钉,防止其在转运过程中从转运架上掉落,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卷钉转运的成本和人力投入,降低卷钉转运的效率,而且缠绕膜本身属于不易降解的白色污染物,其使用对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不符合环保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货物周转箱体,解决现有技术中卷钉在转运过程中需要用缠绕膜缠绕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货物周转箱体,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所述的底座呈方形,所述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分别与底座的三个边沿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分别位于第二支撑板的两侧并且与第二支撑板的两端固定连接形成“匚”形的箱体结构,所述的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叉车的货叉相配合的货叉通道,所述的货叉通道的方向与箱体水平开口方向平行。本实用新型在底座上设置由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围成的箱体,可有效的防止卷钉从底座上掉落,本实用新型中箱体的开口结构,便于将卷钉放置在箱体内,在使用叉车挑动本实用新型时,将叉车的货叉从远离箱体开口的一端插入货叉通道内,利用叉车货叉本身的倾斜角度,使本实用新型在移动过程中朝着远离箱体开口的方向略微倾斜,卷钉不会从箱体开口处掉落,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无需用缠绕膜缠绕卷钉,即减少了缠绕卷钉的时间和工序,也避免了由于使用缠绕膜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第一竖直支撑板和连接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的第二竖直支撑板,所述的第一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三竖直支撑板和第四竖直支撑板。本实用新型设置四根竖直支撑板,增强本实用新型箱体整体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水平支撑板,所述的第一水平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竖直支撑板与第三竖直支撑板的顶端,所述的第二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水平支撑板,所述的第二水平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竖直支撑板与第二竖直支撑板的顶端,所述的第三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第三水平支撑板,所述的第三水平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竖直支撑板与第四竖直支撑板的顶端。本实用新型设置三根水平支撑板,进一步的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强度和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的第一加强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第一水平支撑板和底座,第二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二加强板,所述的第二加强板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连接第二水平连接板和底座,所述的第三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三加强板,所述的第三加强板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第三水平支撑板和底座。本实用新型设置加强板,增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的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底座包括底板和两根以上的横杆,所述的横杆平行设置并且所述的横杆的上表面与底板的下表面固定,相邻的两根横杆之间形成货叉通道。本实用新型中的底座由两部分构成,方便底座的制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竖直支撑板与第二竖直支撑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竖直支撑板包括第一竖直单元和第二竖直单元,所述的第一竖直单元与第二竖直单元固定。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竖直支撑板与第二竖直支撑板由两部分构成,便于将箱体拐角处设置为直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竖直单元与第二竖直单元上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l形的连接片,所述的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竖直单元和第二竖直单元固定。本实用新型采用连接片,确保第一竖直支撑板与第二竖直支撑板整体的稳定性和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转运卷钉时不需使用缠绕膜,一方面提高卷钉转运的效率,另一方面避免由于使用缠绕膜而带来的污染问题,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箱体开口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5、货叉通道;6、第一竖直支撑板;7、第二竖直支撑板;8、第三竖直支撑板;9、第四竖直支撑板;10、第一水平支撑板;11、第二水平支撑板;12、第三水平支撑板;13、第一加强板;14、第二加强板;15、第三加强板;16、底板;17、横杆;18、第二竖直单元;19、连接片;20、第一竖直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的货物周转箱体,包括底座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和第三支撑板4,所述的底座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和第三支撑板4均为木质结构,所述的底座1呈方形,所述的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3的底部分别与底座1的三个边沿采用钉子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和第三支撑板4均与底座垂直,所述的第一支撑板2与第三支撑板4分别位于第二支撑板3的两侧并且与第二支撑板3的两端固定连接形成横截面为“匚”形的箱体结构,所述的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叉车的货叉相配合的货叉通道5,所述的货叉通道5的方向与箱体水平开口方向平行,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卷钉放置在箱体内,叉车的货叉从第二支撑板3一侧伸入货叉通道内,将本实用新型叉起移动至预定位置,由于叉车的公货叉本身具有一定的斜度,叉车在挑起本实用新型时,箱体的开口处略微向上倾斜,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卷钉不会从箱体的开口掉落,箱体另外三侧分别由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和第三支撑板4挡着,卷钉也不会掉落,因此本实用新型在移动卷钉时无需采用缠绕膜缠绕卷钉,本实用新型中箱体一侧开口,放便卷钉放置于箱体内。
所述的第二支撑板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3的第一竖直支撑板6和连接第二支撑板3与第三支撑板4的第二竖直支撑板7,所述的第一支撑板2与第三支撑板4远离第二支撑板3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三竖直支撑板8和第四竖直支撑板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竖直支撑板6、第二竖直支撑板7、第三竖直支撑板8和第四竖直支撑板9均为木质结构,并且四者的底端均与底座采用钉子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支撑板3与第一竖直支撑板6和第二竖直支撑板7均采用钉子固定,所述的第一支撑板2与第一竖直支撑板6和第三竖直支撑板8均采用钉子固定,第三支撑板4与第二竖直支撑板7和第四竖直支撑板9均采用钉子固定。
所述的第一支撑板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水平支撑板10,所述的第一水平支撑板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竖直支撑板6与第三竖直支撑板8的顶端采用钉子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的第一水平支撑板10与第一支撑板2也采用钉子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支撑板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水平支撑板11,所述的第二水平支撑板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竖直支撑板6与第二竖直支撑板7的顶端采用钉子相固定,所述的第二水平支撑板11与所述的第二支撑板3的顶部采用钉子固定,所述的第三支撑板4的顶端设置有第三水平支撑板12,所述的第三水平支撑板1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竖直支撑板7与第四竖直支撑板9的顶端采用钉子固定,所述的第三水平支撑板12与第三支撑板4采用钉子固定。
所述的第一支撑板2上用钉子固定有第一加强板13,所述的第一加强板13竖直设置并且位于第一支撑板2的中间部位,所述的第一加强板1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水平支撑板10和底座1采用钉子固定,第二支撑板3上设置有第二加强板14,所述的第二加强板14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连接第二水平连接板和底座1,所述的第三支撑板4上设置有第三加强板15,所述的第三加强板15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第三水平支撑板12和底座1,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加强板14和第三加强板15的固定方式均与第一加强板13的固定方式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底座1包括底板16和两根以上的横杆17,所述的横杆17的纵截面为正方形并所述的横杆17平行设置,所述的横杆17的上表面与底板16的下表面固定,相邻的两根横杆17之间形成货叉通道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横杆17的数量为三根,所述的横杆17与底座采用钉子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竖直支撑板6与第二竖直支撑板7的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竖直支撑板6包括第一竖直单元20和第二竖直单元18,所述的第一竖直单元20与第二竖直单元18有用钉子固定,为增强连接的强度和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一竖直单元20与第二竖直单元18上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l形的连接片19,所述的连接片19的两端分别用钉子与第一竖直单元20和第二竖直单元18固定。
以上说明书中未做特别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既能实现。而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1.一种货物周转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和第三支撑板(4),所述的底座(1)呈方形,所述的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3)的底部分别与底座(1)的三个边沿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撑板(2)与第三支撑板(4)分别位于第二支撑板(3)的两侧并且与第二支撑板(3)的两端固定连接形成“匚”形的箱体结构,所述的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叉车的货叉相配合的货叉通道(5),所述的货叉通道(5)的方向与箱体水平开口方向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周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支撑板(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3)的第一竖直支撑板(6)和连接第二支撑板(3)与第三支撑板(4)的第二竖直支撑板(7),所述的第一支撑板(2)与第三支撑板(4)远离第二支撑板(3)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三竖直支撑板(8)和第四竖直支撑板(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物周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板(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水平支撑板(10),所述的第一水平支撑板(1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竖直支撑板(6)与第三竖直支撑板(8)的顶端,所述的第二支撑板(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水平支撑板(11),所述的第二水平支撑板(1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竖直支撑板(6)与第二竖直支撑板(7)的顶端,所述的第三支撑板(4)的顶端设置有第三水平支撑板(12),所述的第三水平支撑板(1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竖直支撑板(7)与第四竖直支撑板(9)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货物周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板(2)上设置有第一加强板(13),所述的第一加强板(1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第一水平支撑板(10)和底座(1),第二支撑板(3)上设置有第二加强板(14),所述的第二加强板(14)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连接第二水平连接板和底座(1),所述的第三支撑板(4)上设置有第三加强板(15),所述的第三加强板(15)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第三水平支撑板(12)和底座(1)。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货物周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包括底板(16)和两根以上的横杆(17),所述的横杆(17)平行设置并且所述的横杆(17)的上表面与底板(16)的下表面固定,相邻的两根横杆(17)之间形成货叉通道(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货物周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竖直支撑板(6)与第二竖直支撑板(7)的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竖直支撑板(6)包括第一竖直单元(20)和第二竖直单元(18),所述的第一竖直单元(20)与第二竖直单元(18)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货物周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竖直单元(20)与第二竖直单元(18)上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l形的连接片(19),所述的连接片(1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竖直单元(20)和第二竖直单元(18)固定。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