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羽绒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羽绒服用冲孔面料。
背景技术:
现有羽绒服为了防止羽绒因重力等原因发生移位,均是采用横向、纵向或格子式的明线方式将面布和底布缝合,然后再填充羽绒,这虽然能够起到限制羽绒移位的作用,但采用横向、纵向或格子式明线方式的羽绒服表面形成凸凹非常明显的沟壑状,造型不美观且形式单一、呆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立体感强的羽绒服用冲孔面料。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羽绒服用冲孔面料,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包括底布和面布,所述底布和面布之间形成有用于填充羽绒的容置空间,所述底布和面布之间设有多个粘合部,多个所述粘合部间隔分布并将容置空间划分为多个容置单元,所述面布上对应每个粘合部位置均开设有多个冲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多个粘合部对底布和面布进行连接,不需要使用纱线对其进行缝合,使得面料上不会产生额外的缝合孔隙,避免羽绒从缝合孔隙挤出,能使得羽绒被更好地固定于底布和面布之间,也能避免缝合纱线被刮开而造成面料破裂的情况,提升产品的质量,而且底布和面布采用不同颜色,在面布上对应每个粘合部位置设置冲孔,可以将底布的颜色很好地展现出来,且多个冲孔可以组合成不同图案,使得图案多样化,具有很好的立体感,避免羽绒服颜色单调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粘合部沿面料主体径向形成有多排,相邻两排所述粘合部错位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面料主体经向设置多排错位分布的粘合部,能使得容置单元分布更加明晰,能对容置单元内的羽绒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使得羽绒在容置单元内的固定更加稳定,且能防止羽绒因重力或其它外力作用发生移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粘合部沿面料主体纬向形成有多列,相邻两列所述粘合部错位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面料主体纬向设置多排错位分布的粘合部,能进一步对容置单元进行分隔,排布更加分明,羽绒在容置单元内的固定也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合部呈树叶状,所述粘合部倾斜设置,且其与水平面之间的最小夹角为30~70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粘合部呈树叶状,使得面料表面呈现出多个树叶状的凹陷处,进一步提高面料主体表面的立体感,而且将粘合部倾斜设置,能提高面料主体的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排所述粘合部的倾斜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相邻两排粘合部的倾斜方向相反,能对容置空间进行有效分隔从而形成多个容置单元,多个容置单元相通但会有一定阻挡,能防止羽绒因重力或其它外力作用发生移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合部呈点状,所述点状呈圆形或方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粘合部呈点状,排布更加分明清楚,而且便于充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同排或同列相邻两个所述粘合部之间的距离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相邻粘合部之间的距离相同,使得羽绒在面料主体内分布更加均匀,提高羽绒服的保暖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合部采用热熔胶材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粘合部采用热熔胶材料,热熔胶是一种可塑性的粘合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物理状态随温度改变而改变,而化学特性不变,其无毒无味,属于环保型化学产品,使得面料主体更加绿色环保。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面料为二层结构,其中底布和面布之间通过热熔胶粘合形成有多个粘合部,该粘合部呈树叶状或点状在面料主体的纬向和径向成排成列分布,相邻粘合部之间形成有容置单元,使得底布和面布之间构成一个整体连通的容置空间,设计新颖,羽绒填充方便,只需将羽绒直接装入连通的容置空间中即可,且不需要缝合,使得面料上不会产生额外的缝合孔隙,避免羽绒从缝合孔隙挤出,能使得羽绒被更好地固定于底布和面布之间,也能避免缝合纱线被刮开而造成面料破裂的情况,提升产品的质量,而且底布和面布采用不同颜色,在面布上对应每个粘合部位置设置冲孔,即不会钻绒,又可以将底布的颜色很好地展现出来,且多个冲孔可以组合成不同图案,使得图案多样化,具有很好的立体感,避免羽绒服颜色单调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羽绒服用冲孔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羽绒服用冲孔面料中粘合部呈树叶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羽绒服用冲孔面料中粘合部呈点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羽绒服用冲孔面料中底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羽绒服用冲孔面料中面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布;2、面布;3、容置空间;4、粘合部;5、容置单元;6、冲孔;7、第一经纱;8、第一纬纱;9、第二经纱;10、第二纬纱;11、保暖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一种羽绒服用冲孔面料,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包括底布1和面布2,底布1和面布2之间形成有用于填充羽绒的容置空间3,底布1和面布2之间通过热熔胶粘合形成有多个粘合部4,多个粘合部4沿面料主体径向形成有多排,相邻两排粘合部4错位分布,多个粘合部4沿面料主体纬向形成有多列,相邻两列粘合部4错位分布,同排或同列相邻两个所述粘合部4之间的距离相等,粘合部4呈点状或树叶状,点状可以是圆形或方形,当粘合部4呈树叶状时,粘合部4倾斜设置,且其与水平面之间的最小夹角为30~70度,且相邻两排粘合部4的倾斜方向相反,多个粘合部4间隔分布并将容置空间3划分为多个容置单元5,面布2上对应每个粘合部4位置均开设有多个冲孔6,冲孔6的形状可变,底布1和面布2的颜色不同,底布1采用第一经纱7和第一纬纱8编织而成,面布2采用第二经纱9和第二纬纱10编织而成,第一经纱7和第二经纱9均为涤纶低弹丝,能使得底布1和面布2均具有一定的弹性,防止羽绒服钻绒,第一纬纱8采用棉纤维,棉纤维是天然纤维,绿色环保,且可纺性高,具有优良的上染性能,容易染色,第二纬纱10采用锦纶纤维,锦纶纤维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能,能提高面料主体表面的耐磨效果,提高使用寿命,并且在相邻第二经纱9之间编织有保暖纱线11,保暖纱线11采用羊绒纤维,羊绒纤维是动物纤维中最细的一种,自然卷曲度高,在纺纱织造中排列紧密,抱合力好,因而保暖性好,能进一步提高该面料的保暖性。
该面料为二层结构,其中底布1和面布2之间通过热熔胶粘合形成有多个粘合部4,该粘合部4呈树叶状或点状在面料主体的纬向和径向成排成列分布,相邻粘合部4之间形成有容置单元5,使得底布1和面布2之间构成一个整体连通的容置空间3,设计新颖,羽绒填充方便,只需将羽绒直接装入连通的容置空间3中即可,且不需要缝合,使得面料上不会产生额外的缝合孔隙,避免羽绒从缝合孔隙挤出,能使得羽绒被更好地固定于底布1和面布2之间,也能避免缝合纱线被刮开而造成面料破裂的情况,提升产品的质量,而且底布1和面布2采用不同颜色,且热熔胶是透明的,在面布2上对应每个粘合部4位置设置冲孔6,即不会钻绒,又可以将底布1的颜色很好地展现出来,且多个冲孔6可以组合成不同图案,使得图案多样化,具有很好的立体感,避免羽绒服颜色单调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羽绒服用冲孔面料,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包括底布(1)和面布(2),所述底布(1)和面布(2)之间形成有用于填充羽绒的容置空间(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布(1)和面布(2)之间设有多个粘合部(4),多个所述粘合部(4)间隔分布并将容置空间(3)划分为多个容置单元(5),所述面布(2)上对应每个粘合部(4)位置均开设有多个冲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绒服用冲孔面料,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粘合部(4)沿面料主体径向形成有多排,相邻两排所述粘合部(4)错位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羽绒服用冲孔面料,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粘合部(4)沿面料主体纬向形成有多列,相邻两列所述粘合部(4)错位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羽绒服用冲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部(4)呈树叶状,所述粘合部(4)倾斜设置,且其与水平面之间的最小夹角为30~70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羽绒服用冲孔面料,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排所述粘合部(4)的倾斜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羽绒服用冲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部(4)呈点状,所述点状呈圆形或方形。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羽绒服用冲孔面料,其特征在于:同排或同列相邻两个所述粘合部(4)之间的距离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羽绒服用冲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部(4)采用热熔胶材料。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