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勘探钻井定位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2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勘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油勘探钻井定位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在石油钻井中,石油钻机带动钻具破碎岩石,向地下钻进,钻出规定深度的井眼,供采油机或采气机获取石油或天然气,一部常用石油钻机一般有八大系统,包括起升系统、旋转系统、钻井液循环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和监测显示仪表、动力驱动系统、钻机底座、钻机辅助设备系统,要具备起下钻能力、旋转钻进能力、循环洗井能力;

常见的钻井定位检测设备中,都是根据钻杆配套生产的,具有局限性不能随着钻杆的直径改变而变化,影响作业效率,并且在钻井过程中,若钻杆发生偏移,很容易导致其液压系统中的活塞和筒壁之间产生间隙,造成磨损,缩短了钻杆的使用寿命,不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油勘探钻井定位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油勘探钻井定位检测设备,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支撑座的外侧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内壁通过螺钉锁紧有距离传感器,所述支撑座的顶端表面从左至右均开设有与内腔相通的第一插孔,所述支撑座的内腔底端表面从左至右均开设有与底端表面相通的螺孔,所述支撑座的内腔前后两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座的内腔中心位置插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侧设置有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的顶端表面开设有与底端表面相通的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的内腔插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端贯穿第二插孔、且螺纹旋进螺孔的内腔,所述弹簧座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所述弹簧座之间设置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撑座通过连接杆彼此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插孔间隙排列在支撑座的顶端表面,且相邻第一插孔之间的间距为2cm。

优选的,所述螺孔与第一插孔上下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外壁形状呈“t”字形。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内腔设置有四个滑块,且每两个滑块相对弹簧座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石油勘探钻井定位检测设备,通过外接控制器启动距离传感器,通过距离传感器对钻杆距离钻井内壁的距离进行测量,并将数据发送至外接控制器上进行显示,以便工作人员对钻杆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旋转螺杆,促使螺杆从螺孔的内腔旋转移出,施加给螺杆向上的外力,促使螺杆从第二插孔和第一插孔的内腔移出,将支撑座从钻杆的底端向上套至钻杆的外壁,将螺杆对准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的内腔插入,并旋转进相对应的螺孔的内腔,将支撑座固定在钻杆的外壁上,该装置可有效的实现了装置随着钻杆直径变化而改变的目的,提高了装置的使用范围和使用率,对钻杆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避免在钻井过程中,钻杆发生偏移,导致其液压系统中的活塞和筒壁之间产生间隙,造成磨损,延长了钻杆的使用寿命,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座左视图。

图中:1、支撑座,2、橡胶垫,3、凹槽,4、距离传感器,5、第一插孔,6、螺孔,7、滑槽,8、支撑板,9、弹簧,10、弹簧座,11、第二插孔,12、螺杆,13、滑块,14、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石油勘探钻井定位检测设备,包括支撑座1,通过将支撑座1从钻杆的底端向上套至钻杆的外壁,撤掉施加给支撑座1的外力,通过弹簧9恢复形变的弹力,拉动四个支撑座1向靠近的方向移动,与钻杆的外壁接触,并夹紧固定在钻杆的外壁上,支撑座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橡胶垫2,通过橡胶垫2提高了支撑座1与钻杆外壁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出现滑动,支撑座1的外侧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凹槽3,凹槽3的内腔内壁通过螺钉锁紧有距离传感器4,通过外接控制器启动距离传感器4,通过距离传感器4对钻杆距离钻井内壁的距离进行测量,并将数据发送至外接控制器上进行显示,以便工作人员对钻杆进行实时监测,支撑座1的顶端表面从左至右均开设有与内腔相通的第一插孔5,通过旋转螺杆12,促使螺杆12从螺孔6的内腔旋转移出,施加给螺杆12向上的外力,方便螺杆12从第二插孔11和第一插孔5的内腔移出,支撑座1的内腔底端表面从左至右均开设有与底端表面相通的螺孔6,通过将螺杆12对准第一插孔5和第二插孔11的内腔插入,并旋转进相对应的螺孔6的内腔,方便对弹簧座10进行固定,支撑座1的内腔前后两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7,支撑座1的内腔中心位置插接有支撑板8,支撑板8的外侧设置有弹簧9的一端,弹簧9为螺旋弹簧,弹性系数为19n/cm,弹簧9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弹簧9的另一端设置有弹簧座10,弹簧座10的顶端表面开设有与底端表面相通的第二插孔11,第一插孔5的内腔插接有螺杆12,通过旋转螺杆12,促使螺杆12从螺孔6的内腔旋转移出,施加给螺杆12向上的外力,促使螺杆12从第二插孔11和第一插孔5的内腔移出,将支撑座1从钻杆的底端向上套至钻杆的外壁,将螺杆12对准第一插孔5和第二插孔11的内腔插入,并旋转进相对应的螺孔6的内腔,将支撑座1固定在钻杆的外壁上,螺杆12的底端贯穿第二插孔11、且螺纹旋进螺孔6的内腔,弹簧座10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与滑槽7相匹配的滑块13,通过施加给四个支撑座1向外侧的拉力,促使四个支撑座1相对向外侧方向移动,使其支撑座1之间的距离增大,并带动连接杆14、弹簧座10和滑块13在滑槽7的内腔向外侧移动拉伸弹簧9,通过滑块13对弹簧座10在移动时起到稳定作用,弹簧座10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4。

下列为本案的各电器件型号及作用:

距离传感器4的型号为pmf-du40np1,通过外接控制器启动距离传感器4,通过距离传感器4对钻杆距离钻井内壁的距离进行测量,并将数据发送至外接控制器上进行显示,以便工作人员对钻杆进行实时监测。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支撑座1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撑座1通过连接杆14彼此相连接,通过将支撑座1从钻杆的底端向上套至钻杆的外壁,撤掉施加给支撑座1的外力,通过弹簧9恢复形变的弹力,拉动四个支撑座1向靠近的方向移动,与钻杆的外壁接触,并夹紧固定在钻杆的外壁上,通过外接控制器启动距离传感器4,通过距离传感器4对钻杆距离钻井内壁的距离进行测量,并将数据发送至外接控制器上进行显示,以便工作人员对钻杆进行实时监测。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一插孔5间隙排列在支撑座1的顶端表面,且相邻第一插孔5之间的间距为2cm,通过旋转螺杆12,促使螺杆12从螺孔6的内腔旋转移出,施加给螺杆12向上的外力,方便螺杆12从第二插孔11和第一插孔5的内腔移出。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螺孔6与第一插孔5上下相对设置,通过将螺杆12对准第一插孔5和第二插孔11的内腔插入,并旋转进相对应的螺孔6的内腔,方便对弹簧座10进行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螺杆12的外壁形状呈“t”字形,通过旋转螺杆12,促使螺杆12从螺孔6的内腔旋转移出,施加给螺杆12向上的外力,促使螺杆12从第二插孔11和第一插孔5的内腔移出,将支撑座1从钻杆的底端向上套至钻杆的外壁,将螺杆12对准第一插孔5和第二插孔11的内腔插入,并旋转进相对应的螺孔6的内腔,将支撑座1固定在钻杆的外壁上。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支撑座1的内腔设置有四个滑块13,且每两个滑块13相对弹簧座10对称设置,通过施加给四个支撑座1向外侧的拉力,促使四个支撑座1相对向外侧方向移动,使其支撑座1之间的距离增大,并带动连接杆14、弹簧座10和滑块13在滑槽7的内腔向外侧移动拉伸弹簧9,通过滑块13对弹簧座10在移动时起到稳定作用。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使用时,使用者旋转螺杆12,促使螺杆12从螺孔6的内腔旋转移出,施加给螺杆12向上的外力,促使螺杆12从第二插孔11和第一插孔5的内腔移出,施加给四个支撑座1向外侧的拉力,促使四个支撑座1相对向外侧方向移动,使其支撑座1之间的距离增大,并带动连接杆14、弹簧座10和滑块13在滑槽7的内腔向外侧移动拉伸弹簧9,弹簧9受力形变收紧给弹簧座10反向的拉力,将支撑座1从钻杆的底端向上套至钻杆的外壁,撤掉施加给支撑座1的外力,通过弹簧9恢复形变的弹力,拉动四个支撑座1向靠近的方向移动,与钻杆的外壁接触,并夹紧固定在钻杆的外壁上,通过橡胶垫2提高了支撑座1与钻杆外壁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出现滑动,将螺杆12对准第一插孔5和第二插孔11的内腔插入,并旋转进相对应的螺孔6的内腔,对弹簧座10进行固定,通过外接控制器启动距离传感器4,通过距离传感器4对钻杆距离钻井内壁的距离进行测量,并将数据发送至外接控制器上进行显示,以便工作人员对钻杆进行实时监测,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可有效的实现了装置随着钻杆直径变化而改变的目的,对钻杆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有”、“轴接”、“插接”、“焊接”、“卡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石油勘探钻井定位检测设备,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橡胶垫(2),所述支撑座(1)的外侧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的内腔内壁通过螺钉锁紧有距离传感器(4),所述支撑座(1)的顶端表面从左至右均开设有与内腔相通的第一插孔(5),所述支撑座(1)的内腔底端表面从左至右均开设有与底端表面相通的螺孔(6),所述支撑座(1)的内腔前后两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7),所述支撑座(1)的内腔中心位置插接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的外侧设置有弹簧(9)的一端,所述弹簧(9)的另一端设置有弹簧座(10),所述弹簧座(10)的顶端表面开设有与底端表面相通的第二插孔(11),所述第一插孔(5)的内腔插接有螺杆(12),所述螺杆(12)的底端贯穿第二插孔(11)、且螺纹旋进螺孔(6)的内腔,所述弹簧座(10)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与滑槽(7)相匹配的滑块(13),所述弹簧座(10)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勘探钻井定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支撑座(1)通过连接杆(14)彼此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勘探钻井定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孔(5)间隙排列在支撑座(1)的顶端表面,且相邻第一插孔(5)之间的间距为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勘探钻井定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孔(6)与第一插孔(5)上下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勘探钻井定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2)的外壁形状呈“t”字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勘探钻井定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内腔设置有四个滑块(13),且每两个滑块(13)相对弹簧座(10)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油勘探钻井定位检测设备,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支撑座的外侧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内壁通过螺钉锁紧有距离传感器,所述支撑座的顶端表面从左至右均开设有与内腔相通的第一插孔,所述支撑座的内腔底端表面从左至右均开设有与底端表面相通的螺孔,所述支撑座的内腔前后两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座的内腔中心位置插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侧设置有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弹簧座。该石油勘探钻井定位检测设备,该装置可有效的实现了装置随着钻杆直径变化而改变的目的,对钻杆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陆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957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