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服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4


本实用新型属于降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服。



背景技术:

空调服是一种新型降温装置,它通过产生冷液或者冷气输送至体表,带走人体产生的热量,从而实现降温的目的。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空调服主要是利用压缩式制冷降温系统来产生冷液,其中,压缩式制冷降温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微型水泵、冷液管道组成,降温系统通过可充电电池或其他电源供电,微型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制备低温的冷液,微型水泵将冷液注入液冷服的冷液管道内,液冷服与人体贴身穿着发生热交换,带走人体所产生的热量,从而将人体温度保持在一个舒适的范围内。

传统空调服的降温系统以微型压缩机为核心,不仅体积大、重量大、耗电多,而且系统结构复杂、可靠性低、易于损坏,其适用的环境受到诸多限制,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型空调服,以解决传统空调服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服,该空调服以蓄冷模块作为冷源,摒弃了笨重的压缩机制冷系统,降低了电池容量要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服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服,包括衣物、送风管、回风管、蓄冷模块、风机和电池,所述送风管及回风管设置在所述衣物内表面,所述送风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蓄冷模块连接,第二端及管壁上设置有送风口,所述回风管的第一端设置有回风口,第二端与所述蓄冷模块连接,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送风管、所述回风管及所述蓄冷模块三者中的任意一个处,用于驱动空气流动,所述电池用于为所述风机供电,其中,所述蓄冷模块包括壳体和蓄冷箱,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回风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送风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蓄冷箱设置有多个通风孔,多个所述通风孔贯穿所述蓄冷箱,所述壳体和所述蓄冷箱上设置有连接机构,两者通过所述连接机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送风管、所述回风管及所述蓄冷模块三者中的任意一个处。

进一步的,所述蓄冷模块设置有入风口,所述入风口处设置有单向阀,空气通过所述入风口进入所述蓄冷模块内。

进一步的,所述入风口处设置有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孔沿所述蓄冷箱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蓄冷箱,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当所述蓄冷箱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时,所述通风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相对。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孔呈圆筒状,直径为3~10mm。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通风孔呈网格状排列,数量为9×5。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为凹槽和滑块,所述凹槽和所述滑块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两者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所述蓄冷箱上,所述蓄冷箱和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凹槽和所述滑块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蓄冷箱上。

进一步的,所述蓄冷箱为铝合金材质,所述蓄冷箱上设置有把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服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服的蓄冷模块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服的蓄冷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衣物、2.送风管、21.送风口、3.回风管、31.回风口、4.蓄冷模块、41.壳体、411.出风口、412.进风口、413.入风口、414.单向阀、415.过滤器、42.蓄冷箱、421.通风孔、422.把手、43.连接机构、431.凹槽、432.滑块、5.风机、6.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服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服的蓄冷模块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服的蓄冷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调服,包括衣物1、送风管2、回风管3、蓄冷模块4、风机5和电池6,其中,衣物1的领口、袖口和下端处设置有松紧带或者绳带,能够将衣物1密封,减少空气溢出,送风管2及回风管3均设置在衣物1的内表面;送风管2的第一端与蓄冷模块4连接,第二端及管壁上设置有多个送风口21,用于将经过蓄冷模块4冷却的空气输送至空调服内;回风管3的第一端设置有回风口31,第二端与蓄冷模块4连接,用于将升温后的空气输送回蓄冷模块4;蓄冷模块4包括壳体41和蓄冷箱42,壳体41上设置有出风口411和进风口412,进风口412与回风管3的第二端连接,出风口411与送风管2的第一端连接,蓄冷箱42设置有多个通风孔421,多个通风孔421贯穿蓄冷箱42,蓄冷箱42内灌装有冷液或者填充有相变材料;在本实施例中,通风孔421沿蓄冷箱42的宽度方向贯穿蓄冷箱42,出风口411和进风口412设置于壳体41宽度方向的两侧,当蓄冷箱42安装在壳体41内时,通风孔421的两端分别与出风口411和进风口412相对,从进风口412进入壳体41内的空气能够从通风孔421快速通过蓄冷箱42,然后从出风口411排出,从而提高空气流通的效率。优选地,通风孔421呈圆筒状,其直径为3~10mm;进一步的,多个通风孔421呈网格状排列,数量为9×5。蓄冷箱42选用导热性良好的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蓄冷箱42为铝合金材质,以提高热传导效率。

壳体41和蓄冷箱42上设置有连接机构43,两者通过连接机构43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机构43为凹槽431和滑块432,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机构43可以为卡钩卡槽、磁铁、魔术贴等。凹槽431和滑块432中的一个设置于壳体41上,两者中的另一个设置于蓄冷箱42上,蓄冷箱42和壳体41通过凹槽431和滑块432活动连接;优选地,凹槽431设置于壳体41上,滑块432设置于蓄冷箱42上。进一步的,蓄冷箱42上设置有把手422,以方便拿取。

风机5设置于送风管2、回风管3及蓄冷模块4三者中的任意一个处,用于驱动空气沿蓄冷模块4、送风管2、衣物1内及回风管3循环流动;优选地,蓄冷模块4还设置有入风口413,在入风口413处设置有单向阀414,外界的空气通过入风口413进入蓄冷模块4内,用于补充溢出的空气;进一步的,在入风口413处设置有过滤器415,过滤器415对进入蓄冷模块4内的空气进行过滤,防止灰尘、杂物等进入空调服内;电池6用于为风机5供电,电池6为可充电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服在工作时,经过冷冻处理的蓄冷箱42的滑块432卡接在壳体41的凹槽431中并沿凹槽431滑动,将蓄冷箱42放置于壳体41内,衣物1的领口、袖口和下端扎紧,蓄冷箱42将蓄冷模块4内的空气冷却,产生低温空气;风机5启动,驱动低温空气通过通风孔421穿过蓄冷箱42,通过出风口411进入送风管2,随后从送风管2的管壁和末端的多个送风口21进入空调服内;一方面,低温空气与穿着者的体表直接进行热交换,带走穿着者体表的显热,另一方面,快速流动的低温空气促使穿着者体表的汗液蒸发,带走潜热,从而降低空调服内的温度,为穿着者维持一个舒适的小环境;此时,低温空气受热升温,高温空气在风机5的驱动下从回风口31进入回风管3,再通过进风口412回到蓄冷模块4内,高温空气在通过通风孔421穿过蓄冷箱42的过程中与蓄冷箱42进行热交换,温度降低,低温空气再次通过出风口411进入送风管2,如此循环流动。在此期间,外界的空气依次通过过滤器415、单向阀414和入风口413进入蓄冷模块4内,以补充从衣领、袖口等处溢出的空气,维持空调服内的正压环境,同时促使体表的潮气排出,保持空调服内部的干爽。当蓄冷箱42温度升高后,通过抓取把手422沿滑槽431将蓄冷箱42取出,放入冷库或者冰柜等制冷设备中冷冻,以备下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服由于使用了可方便更换的蓄冷模块作为冷源,摒弃了笨重的压缩机制冷系统,结构简单,同时由于蓄冷箱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热传导效率高,使用方便。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服,包括衣物、送风管、回风管、蓄冷模块、风机和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及回风管设置在所述衣物内表面,所述送风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蓄冷模块连接,第二端及管壁上设置有送风口,所述回风管的第一端设置有回风口,第二端与所述蓄冷模块连接,所述风机用于驱动空气流动,所述电池用于为所述风机供电,所述蓄冷模块包括壳体和蓄冷箱,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回风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送风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蓄冷箱设置有多个通风孔,多个所述通风孔贯穿所述蓄冷箱,所述壳体和所述蓄冷箱上设置有连接机构,两者通过所述连接机构可拆卸连接。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送风管、所述回风管及所述蓄冷模块三者中的任意一个处。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模块设置有入风口,所述入风口处设置有单向阀,空气通过所述入风口进入所述蓄冷模块内。

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风口处设置有过滤器。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沿所述蓄冷箱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蓄冷箱,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壳体宽度方向的两侧,当所述蓄冷箱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时,所述通风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相对。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呈圆筒状,直径为3~10mm。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风孔呈网格状排列,数量为9×5。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为凹槽和滑块,所述凹槽和所述滑块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两者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所述蓄冷箱上,所述蓄冷箱和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凹槽和所述滑块活动连接。

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蓄冷箱上。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箱为铝合金材质,所述蓄冷箱上设置有把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温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空调服,包括衣物、送风管、回风管、蓄冷模块、风机和电池,送风管及回风管设置在衣物内表面,送风管的第一端与蓄冷模块连接,第二端及管壁上设置有送风口,回风管的第一端设置有回风口,第二端与蓄冷模块连接,风机用于驱动空气流动,电池用于为风机供电,其中,蓄冷模块包括壳体和蓄冷箱,壳体上设置有出风口和进风口,进风口与回风管的第二端连接,出风口与送风管的第一端连接,蓄冷箱设置有多个通风孔,多个通风孔贯穿蓄冷箱,壳体和蓄冷箱上设置有连接机构,两者通过连接机构可拆卸连接,当蓄冷模块温度升高后,可更换新的蓄冷模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服摒弃了笨重的压缩机制冷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范建国;贾庆贤;隋建才;孙翔;高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能源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956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