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井持水率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0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平井持水率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水平井的产量较大,通常是直井产量的3-5倍,因此,各大油田都很重视水平井的开发。但是,随着开采时间的增加,水平井出水情况严重,很多井因为水淹而关井,造成了油田损失。因此,为了降低油田的损失,需要找到水平井中的出水位置。

现有技术在寻找水平井中的出水位置时,一般是通过持水率测量仪器下入水平井中,以测量水平井各段的持水率情况,但是,目前的持水率测量仪器只能测量单点或测量空间的平均持水率,而水平井中的流体包括:水、油、气,对其进行持水率测量属于气液两相流测量,流型的变化将影响测量精度,现有的持水率测量仪器均无法保证持水率的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平井持水率测量装置,用以提高持水率测量精度,该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动力组件,以及多个支撑臂、多个持水率计;

所述动力组件与多个所述支撑臂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支撑臂伸展或收缩;

多个所述支撑臂用于在伸展后沿周向均匀设置在水平井的井筒内,且每个所述支撑臂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持水率计。

可选的,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传动轴、连接件;

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传动轴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用于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连接件沿轴向运动;

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撑臂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支撑臂伸展或收缩。

可选的,所述传动轴为丝杆,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连接件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撑臂为可拆卸连接。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扶正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与所述井筒的内壁相抵,对所述壳体进行扶正。

可选的,所述扶正器为滚轮扶正器。

可选的,每个所述支撑臂上的所述持水率计的数量为2个-4个。

可选的,所述支撑臂的数量为8个-12个。

可选的,所述持水率计为电容式持水率计。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电缆;

所述持水率计通过所述电缆与地面的信息采集设备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平井持水率测量装置,通过设置动力组件,可以控制多个支撑臂沿周向均匀地在水平井的井筒内伸展或收缩,进而使多个持水率计均匀地布设于井筒内的不同高度,实现了对水平井内不同液面高度流体的持水率的测量,使测量范围更加全面,提高了持水率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平井持水率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平井持水率测量装置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壳体,

2动力组件,

201电机,

202传动轴,

203连接件,

3支撑臂,

4持水率计,

5扶正器,

6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平井持水率测量装置,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动力组件2,以及多个支撑臂3、多个持水率计4。其中,动力组件2与多个支撑臂3连接,用于驱动支撑臂3伸展或收缩;多个支撑臂3用于在伸展后沿周向均匀设置在水平井的井筒内,且每个支撑臂3上设置有多个持水率计4。

当需要对水平井中待测井段的持水率进行测量时,将水平井持水率测量装置下入水平井中预设位置,利用动力组件2驱动支撑臂3沿周向均匀地在水平井的井筒内伸展(此时,支撑臂3的外壁与井筒的内壁相抵,每个支撑臂3上的持水率计4均处于不同的高度),进而使多个持水率计4均匀地布设于井筒内的不同高度。此时,利用多个持水率计4对该预设位置不同高度的流体的持水率进行测量即可。待一次测量结束后,利用动力组件2驱动支撑臂3收缩,并将该水平井持水率测量装置移动至下一待测位置进行持水率检测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平井持水率测量装置,通过设置动力组件2,可以控制多个支撑臂3沿周向均匀地在水平井的井筒内伸展或收缩,进而使多个持水率计4均匀地布设于井筒内的不同高度,实现了对水平井内不同液面高度流体的持水率的测量,使测量范围更加全面,提高了持水率测量精度。

其中,每个支撑臂3上的持水率计4的数量为2个-4个(如2个、3个等),每个支撑臂3上优选均匀设置两个持水率计4。

支撑臂3的数量为8个-12个(如8个、9个等)。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获取井筒某一预设位置截面的各项持率数据(如持水率,持油率,持气率等),可以将持水率计4设置为电容式持水率计。

在测量时,如果所处位置没有流体流动,则测量数据几乎不变,而如果所处位置有流体流动,则测量数据跳动变化。并且,测量的水介质、油介质和气介质的电容传感器测量数据有很大的不同,根据这些数据信息解释分析,最终可以得到该位置井筒截面内各相的持率数据。其中,油气的相对介电常数为1.0-4.0,而水的相对介电常数为60-80,用介电常数可识别流体特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在地面顺利获取持水率计4的测量数据,如附图1所示,该装置还包括:电缆6。持水率计4通过电缆6与地面的信息采集设备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动力组件2能够顺利带动支撑臂3伸展或收缩,如附图1所示,该动力组件2包括:电机201、传动轴202、连接件203。其中,电机201固定在壳体1内;传动轴202设置在电机201的输出端,用于在电机201的驱动下带动连接件203沿轴向运动;连接件203与支撑臂3连接,用于带动支撑臂3伸展或收缩。

其中,“轴向”与水平井井筒的轴向方向一致。电机201可以与地面下方的电缆连接。

可选的,传动轴202为丝杆,传动轴202与连接件203螺纹连接。

工作时,利用电机201带动传动轴202转动,由于传动轴202与连接件203为螺纹连接,且电机201是固定在壳体1内的,因此,此时连接件203会在传动轴202的转动下推或拉支撑臂3(例如,当传动轴202正向转动时,连接件203推动支撑臂3收缩,而在传动轴202反向转动时,连接件203则拉动支撑臂3伸展)。

为了保证连接件203与支撑臂3连接紧固,同时便于安装和拆卸,可以将连接件203与支撑臂3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具体地,举例来说,可以将连接件203与支撑臂3螺纹连接。

为了保证水平井持水率测量装置测量过程更加稳定,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如附图1所示,该装置还包括:扶正器5。该扶正器5设置在壳体1上,用于与井筒的内壁相抵,对壳体1进行扶正。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整个水平井持水率测量装置在井筒内自由运动,可以将扶正器5设置为滚轮扶正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平井持水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动力组件(2),以及多个支撑臂(3)、多个持水率计(4);

所述动力组件(2)与多个所述支撑臂(3)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支撑臂(3)伸展或收缩;

多个所述支撑臂(3)用于在伸展后沿周向均匀设置在水平井的井筒内,且每个所述支撑臂(3)上设置有多个所述持水率计(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持水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2)包括:电机(201)、传动轴(202)、连接件(203);

所述电机(201)固定在所述壳体(1)内;

所述传动轴(202)设置在所述电机(201)的输出端,用于在所述电机(201)的驱动下带动所述连接件(203)沿轴向运动;

所述连接件(203)与所述支撑臂(3)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支撑臂(3)伸展或收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平井持水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202)为丝杆,所述传动轴(202)与所述连接件(203)螺纹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平井持水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03)与所述支撑臂(3)为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持水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扶正器(5),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用于与所述井筒的内壁相抵,对所述壳体(1)进行扶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平井持水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器(5)为滚轮扶正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持水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臂(3)上的所述持水率计(4)的数量为2个-4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持水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3)的数量为8个-12个。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持水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持水率计(4)为电容式持水率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井持水率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缆(6);

所述持水率计(4)通过所述电缆(6)与地面的信息采集设备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平井持水率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动力组件,以及多个支撑臂、多个持水率计;动力组件与多个支撑臂连接,用于驱动支撑臂伸展或收缩;多个支撑臂用于在伸展后均匀设置在水平井的井筒内,且每个支撑臂上设置有多个持水率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动力组件,可以控制多个支撑臂沿周向均匀地在水平井的井筒内伸展或收缩,进而使多个持水率计均匀地布设于井筒内的不同高度,实现了对水平井内不同液面高度流体的持水率的测量,使测量范围更加全面,提高了持水率测量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军;张跃华;吕志武;黄丽;周艳平;岳鹏飞;邹振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95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