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钢卷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钢卷长途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带钢连续热镀锌生产线,在上世纪30年代由波兰工程师森吉米尔率先实现了工业应用。它将带钢清洗、退火、热浸镀锌、光整、表面自动检测、涂油、重卷或剪切等多个工艺处理过程集成为一个完整的生产机组,能够使带钢获得无粘结、无沙粒压入等缺陷且表面质量良好的热镀锌产品。
部分下游冲压厂客户因技术改进或工艺改进,要求钢带材料卸货时,必须立式摆放(卷心朝左右),方便行车或叉车卸货。目前操作模式为:材料较宽500mm以上,下垫个“井”字型木架,使用打包带将钢带与木架固定,立式方向装车;材料较窄500mm以下,则下垫“井”字型木架,使用打包带将钢带与木架固定,立式方向装车。
以上方法长途运输时存在以下问题:
1.材料直接与车厢接触,容易磕碰造成压伤或酸洗材料层与层之间摩擦产生摩擦黑斑;
2.长途运输,路况复杂,急转弯或者颠簸,材料存在侧翻的风险。
3.不同规格钢带材料需要的木架规格不一样,对木架钉制尺寸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在钢带材料运输时,材料直接与车厢接触,容易磕碰造成压伤或产生摩擦伤害;
(2)钢带材料固定效果差,材料存在侧翻的风险;
(3)不同规格钢带材料需要的木架规格不一样,对木架钉制尺寸要求较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
可以在长途运输中,对钢带材料更好的进行保护,能够适应多种不同规格卷料运输,达到客户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钢卷长途运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立式钢卷长途运输装置设置有底板;
卡槽,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侧;
圆管,插装在所述卡槽内;
木板,卡装在所述圆管内侧的底板上。
通过在底板多个卡槽插入圆管,可保证各类规格钢卷的摆放,并通过圆管保证了立式钢卷不会侧翻;木板与钢卷下表面直接接触,木板高度超过插孔的底板,保护钢卷表面,能够适应多种不同规格卷料运输。
进一步,所述底板两侧均等距开设有多个圆形卡槽,所述卡槽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圆管上设置有与固定孔相匹配的凸起部。
通过设置相互匹配的卡槽和凸起部结构,可增加圆管在圆形卡槽内的安装稳定性,避免运输过程中圆管发生掉落。
进一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装订有橡胶体,所述底部的下表面焊接有加强筋。
通过安装橡胶体可有效吸收钢卷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震动,避免对钢卷进行磕碰。通过焊接加强筋装置,可提高底板的机械性能,增加了底板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进一步,所述卡槽外侧的底板上还设置有若干安装孔,若干包装带穿过至少两个安装孔捆绑设置。
通过在安装孔内插装包装带可实现对钢卷的捆绑,避免钢卷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横向的位移,有效的保障了运输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式钢卷长途运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卷放置后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卡槽;3、木板;4、圆管;5、钢卷。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1、附图2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底板1两侧均等距开设有多个圆形卡槽2,底板1两侧卡槽2内分别穿设有两个圆管4;底板1表面两侧在卡槽2内侧通过螺钉固定有木板3。木板3为梯形木板3,梯形木板3下端面积大于顶端面积。底板1为铁制固定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将钢卷5放置在梯形木板3的上端,在钢卷5两侧的卡槽2内插入四个圆管4,通过在底板1上设置的多个卡槽2插入圆管4,可保证各类规格钢卷5的摆放,并通过圆管4保证了立式钢卷5不会侧翻;木板3与钢卷5下表面直接接触,木板3高度超过底板1,保护钢卷5表面,能够适应多种不同规格卷料运输。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1.一种立式钢卷长途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钢卷长途运输装置设置有底板;
卡槽,对称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侧;
圆管,插装在所述卡槽内;
木板,卡装在所述圆管内侧的底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钢卷长途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两侧均等距开设有多个圆形卡槽,所述卡槽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圆管上设置有与固定孔相匹配的凸起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钢卷长途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装订有橡胶体,所述底板的下表面焊接有加强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钢卷长途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外侧的底板上还设置有若干安装孔,若干包装带穿过至少两个安装孔捆绑设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