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测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油井产液剖面测试示踪剂短节。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水平井作为油田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的重要手段,应用规模逐渐扩大,但随生产时间延续,受储层非均质性和注水开发的影响,水平井见水后形成注水井与生产井的地下大循环,含水量不断增加,降低了油井的生产能力,导致在地下形成一些死油区,缩短油井寿命,增加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于水平井的生产动态评价,尤其是对水平井段分段产出情况的监测,对今后水平井的设计、改造及生产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
水平井产液剖面测试技术是油藏地质工程师的“眼睛”,起到对油井诊断的作用,是指导油田开发的重要手段。传统水平井产液剖面测试技术通过获取井下流量、含水等参数,得到分段产液剖面,其需要解决测井工艺、传感系列选择及资料评价三个方面的问题,存在测井仪器无法下入指定层位、测试数据不准确等问题。示踪剂技术利用其在不同介质中的分散系数的差异性,可实现对特定介质的示踪,尤其可将井下各段产水及时变信息准确无误的携带出井,经解释系统呈现的功能,但常规技术需将示踪剂注入地层。因此,提供一种用于油井产液剖面测试示踪剂短节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油井产液剖面测试示踪剂短节,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水平井分段产液剖面测试,无需将示踪剂注入地层的油井产液剖产液剖面测试的示踪剂短节;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作业安全且作业成本低的油井产液剖产液剖面测试的示踪剂短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油井产液剖面测试示踪剂短节,包括:
短节本体,短节本体的下端的外缘设有油管公扣,短节本体的上端的内缘设有油管母扣;
短节外套,短节外套连接在短节本体中部外侧壁且短节外套的外径与油管的外径相同,短节外套的内侧壁沿轴向开有卡槽;
示踪剂贴片,示踪剂贴片连接在卡槽内。
所述的短节外套通过螺纹与短节本体连接。
所述的短节外套上的卡槽开有三道,每道卡槽槽口弧线所对的圆心角为55°-65°。
所述的每道卡槽槽口弧线所对的圆心角为60°。
所述的三道卡槽在短节外套的内侧壁均匀分布。
所述的示踪剂贴片包括贴片示踪基质和固体示踪剂;所述的贴片示踪基质预制,固体示踪剂预置入基质中。
所述的贴片示踪基质为网状结构。
所述的示踪剂贴片通过固定销钉与短节外套的卡槽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端的外缘设有油管公扣及上端的内缘设有油管母扣的短节本体、连接在短节本体中部外侧壁且外径与油管的外径相同、内侧壁沿轴向开有卡槽的短节外套和嵌入短节外套卡槽内的示踪剂贴片的有机设置,无需将示踪剂注入地层,就能够准确的将井下各段产水及时变信息准确无误的携带出井。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有效的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且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操作,作业成本较低。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示踪剂贴片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短节外套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短节本体;2-固定销钉;3-短节外套;4-油管公扣;5-油管母扣;6-卡槽;7-示踪剂贴片;71-贴片示踪基质;72-固体示踪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油井产液剖面测试示踪剂短节,包括:
短节本体1,短节本体1的下端的外缘设有油管公扣4,短节本体1的上端的内缘设有油管母扣5;
短节外套3,短节外套3连接在短节本体1中部外侧壁且短节外套3的外径与油管的外径相同,短节外套3的内侧壁沿轴向开有卡槽6;
示踪剂贴片7,示踪剂贴片7嵌入卡槽6内。
测试前,根据测试段数,将载有不同示踪剂贴片7的短节本体1通过其下端外缘设有的油管公扣4、其上端内缘设有的油管母扣5,方便的将短节本体与油管进行连接,随油管一起下放到指定层段生产,开井生产。不同层段的流体流经对应的示踪剂短节,示踪剂扩散量与该段产出量呈线性关系,井口采样分析可量化各段产油和产水量,实现了水平井产液剖面测试。测试试压完成之后,将测试管柱提出,并拆卸示踪剂短节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测试时不需要增加作业流程,也无需将示踪剂注入地层,有效的提高了测试作业的安全性,且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操作,作业成本较低。
实施例二:
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油井产液剖面测试示踪剂短节,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短节外套3通过螺纹与短节本体1连接。
在实际使用时,采用短节外套3通过螺纹与短节本体1连接的技术方案,能够方便的将短节外套3短节本体1进行连接。
实施例三:
根据图1和图3所示的一种用于油井产液剖面测试示踪剂短节,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短节外套3上的卡槽6开有三道,每道卡槽槽口弧线所对的圆心角为55°-65°。
优选的是所述的每道卡槽槽口弧线所对的圆心角为60°。
优选的是所述的三道卡槽6在短节外套3的内侧壁均匀分布。
在实际使用时,采用每道卡槽的圆心角55°-65°、三道卡槽6在短节外套3的内侧壁均匀分布的技术方案,使得短节径向无论处于什么位置,保证不同状态至少有一组贴片处于满液浸泡位置,从而克服了低液量井半管流测不出、测不准的问题。当每道卡槽的圆心角为60°时效果最好。
实施例四:
根据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油井产液剖面测试示踪剂短节,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示踪剂贴片7包括贴片示踪基质71和固体示踪剂72;所述的贴片示踪基质71预制,固体示踪剂72预置入基质中。
在实际使用时,将预制好的示踪剂贴片7直接放入短节外套3上的卡槽6后直接下井,非常便利,不仅节省时间,还能够根据不同需求放入不同的示踪贴片,操作方便且成本较低。本实施例中贴片示踪基质71采用聚合物预制而成。本实施例中贴片示踪基质71采用不溶于任何溶剂的聚合物,如酚醛树脂、聚邻苯二甲酸甘油酯预制而成,使得贴片示踪基质71具有一定的束缚力,从而保证示踪剂72具有稳定的溶解速度。
实施例五:
根据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油井产液剖面测试示踪剂短节,与实施例四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贴片示踪基质71为网状结构。
在实际使用时,贴片示踪基质71为网状结构便于贴片示踪基质71内的固体示踪剂72的扩散,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实施例六:
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油井产液剖面测试示踪剂短节,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示踪剂贴片7通过固定销钉2与短节外套3的卡槽6连接。
在实际使用时,所述短节外套卡槽6与所述示踪剂贴片7通过多个固定销钉2相连接,使得短节本体1与短节外套3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上述各示例中相关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以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具体对于各种组合情况在此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1.一种用于油井产液剖面测试示踪剂短节,其特征在于:包括
短节本体(1),短节本体(1)的下端的外缘设有油管公扣(4),短节本体(1)的上端的内缘设有油管母扣(5);
短节外套(3),短节外套(3)连接在短节本体(1)中部外侧壁且短节外套(3)的外径与油管的外径相同,短节外套(3)的内侧壁沿轴向开有卡槽(6);
示踪剂贴片(7),示踪剂贴片(7)连接在卡槽(6)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井产液剖面测试示踪剂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节外套(3)通过螺纹与短节本体(1)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井产液剖面测试示踪剂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节外套(3)上的卡槽(6)开有三道,每道卡槽槽口弧线所对的圆心角为55°-6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油井产液剖面测试示踪剂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道卡槽的槽口弧线所对的圆心角为6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油井产液剖面测试示踪剂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道卡槽(6)在短节外套(3)的内侧壁均匀分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井产液剖面测试示踪剂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示踪剂贴片(7)包括贴片示踪基质(71)和固体示踪剂(72);所述的贴片示踪基质(71)预制,固体示踪剂(72)预置入基质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油井产液剖面测试示踪剂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贴片示踪基质(71)为网状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用于油井产液剖面测试示踪剂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示踪剂贴片(7)通过固定销钉(2)与短节外套(3)的卡槽(6)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