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边框显示模组及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2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窄边框显示模组及显示器。



背景技术:

在显示器行业内,显示器的外观日新月异,显示器的轻薄化、窄边框是现代人审美的一种趋势。

参见图1所示,在现有的显示器的显示模组内部,前铁框、中框以及背板的连接方式是:中框留有凹槽结构,背板的竖板插入凹槽结构,然后中框和背板一起与前铁框连接,由于中框留有凹槽结构,凹槽两侧必须设置一定的厚度才能保证结构强度,这样就导致中框的整体宽度收到限制,进而中框与背板的连接结构的宽度收到限制,无法满足显示模组窄边框的设计需求,影响了显示器的外形美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窄边框显示模组及显示器,其能够缩短了中框与背板的连接结构的宽度,达到窄边框显示模组的窄边框设计要求,使得显示器的边框尺寸更加窄化。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窄边框显示模组,包括:

前铁框;

中框,其包括卡接部和与所述前铁框贴合的贴合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前铁框间隔设置并形成一收容腔,所述卡接部上设有卡扣;

背板,其包括底板以及沿所述底板的边缘垂直延伸的竖板,所述竖板设有卡孔,所述竖板设于所述收容腔内,并通过所述卡孔与所述卡扣卡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中框边缘设有多个所述卡扣,且多个所述卡扣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中框边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接部一体成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前铁框与所述中框之间设有液晶面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中框与所述背板之间依次设有膜片、导光板和反射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还提供一种显示器,包括:

前铁框;

中框,其包括卡接部和与所述前铁框贴合的贴合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前铁框间隔设置并形成一收容腔,所述卡接部上设有卡扣;

背板,其包括底板以及沿所述底板的边缘垂直延伸的竖板,所述竖板设有卡孔,所述竖板设于所述收容腔内,并通过所述卡孔与所述卡扣卡接;

前框,其套设于所述前铁框上;

后壳,其套设于所述前框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中框边缘设有多个所述卡扣,且多个所述卡扣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中框边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接部一体成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前铁框与所述中框之间设有液晶面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中框与所述背板之间依次设有膜片、导光板和反射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窄边框显示模组及显示器,使背板的竖板与中框的卡接部卡接,缩短了中框与背板的连接结构的宽度,达到窄边框显示模组的窄边框设计要求,使得显示器的边框尺寸更加窄化,显示器外形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窄边框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前铁框;2’、中框;3’、背板;4’、液晶面板;5’、膜片;6’、导光板;7’、反射片;8’、前框;9’、后壳;

1、前铁框;2、中框;21、卡接部;22、贴合部;23、收容腔;24、卡扣;3、背板;31、底板;32、竖板;33、卡孔;4、液晶面板;5、膜片;6、导光板;7、反射片;8、前框;9、后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窄边框显示模组,包括:前铁框1、中框2、背板3、液晶面板4、膜片5、导光板6和反射片7。

中框2包括卡接部21和与所述前铁框1贴合的贴合部22,所述卡接部21与所述前铁框1间隔设置并形成一收容腔23,所述卡接部21上设有卡扣24;

背板3包括底板31以及沿所述底板31的边缘垂直延伸的竖板32,所述竖板32设有卡孔33,所述竖板32设于所述收容腔23内,并通过所述卡孔33与所述卡扣24卡接。

所述液晶面板4设于所述前铁框1与所述中框2之间,所述膜片5、导光板6和反射片7依次设于所述中框2与所述背板3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窄边框显示模组,去掉原先的凹槽结构,将原有中框2的宽度缩短,使背板3的竖板与中框2的卡接部21卡接,缩短了中框2与背板3的连接结构的宽度,达到窄边框显示模组的窄边框设计要求,使得显示器的边框尺寸更加窄化,显示器外形更加美观。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中框2边缘设有多个所述卡扣24,且多个所述卡扣24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中框2边缘,这样使得中框与背板连接更加稳固牢靠。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卡扣24与所述卡接部21为一体化成型件,加工方便,节约成本。

参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器,包括:前铁框1、中框2、背板3、液晶面板4、膜片5、导光板6、反射片7、前框8和后壳9。

中框2包括卡接部21和与所述前铁框1贴合的贴合部22,所述卡接部21与所述前铁框1间隔设置并形成一收容腔23,所述卡接部21上设有卡扣24;

背板3包括底板31以及沿所述底板31的边缘垂直延伸的竖板32,所述竖板32设有卡孔33,所述竖板32设于所述收容腔23内,并通过所述卡孔33与所述卡扣24卡接。

所述液晶面板4设于所述前铁框1与所述中框2之间,所述膜片5、导光板6和反射片7依次设于所述中框2与所述背板3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器,将原有中框2的宽度缩短,去掉原先的凹槽结构,使背板3的竖板与中框2的卡接部21卡接,缩短了中框2与背板3的连接结构的宽度,达到窄边框显示模组的窄边框设计要求,使得显示器的边框尺寸更加窄化,显示器外形更加美观。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中框2边缘设有多个所述卡扣24,且多个所述卡扣24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中框2边缘,这样使得中框与背板连接更加稳固牢靠。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卡扣24与所述卡接部21为一体化成型件,加工方便,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窄边框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铁框(1);

中框(2),其包括卡接部(21)和与所述前铁框(1)贴合的贴合部(22),所述卡接部(21)与所述前铁框(1)间隔设置并形成一收容腔(23),所述卡接部(21)上设有卡扣(24);

背板(3),其包括底板(31)以及沿所述底板(31)的边缘垂直延伸的竖板(32),所述竖板(32)设有卡孔(33),所述竖板(32)设于所述收容腔(23)内,并通过所述卡孔(33)与所述卡扣(24)卡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边框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2)边缘设有多个所述卡扣(24),且多个所述卡扣(24)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中框(2)边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边框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24)与所述卡接部(21)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边框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铁框(1)与所述中框(2)之间设有液晶面板(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窄边框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2)与所述背板(3)之间依次设有膜片(5)、导光板(6)和反射片(7)。

6.一种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铁框(1);

中框(2),其包括卡接部(21)和与所述前铁框(1)贴合的贴合部(22),所述卡接部(21)与所述前铁框(1)间隔设置并形成一收容腔(23),所述卡接部(21)上设有卡扣(24);

背板(3),其包括底板(31)以及沿所述底板(31)的边缘垂直延伸的竖板(32),所述竖板(32)设有卡孔(33),所述竖板(32)设于所述收容腔(23)内,并通过所述卡孔(33)与所述卡扣(24)卡接;

前框(8),其套设于所述前铁框(1)上;

后壳(9),其套设于所述前框(8)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2)边缘设有多个所述卡扣(24),且多个所述卡扣(24)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中框(2)边缘。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24)与所述卡接部(21)一体成型。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铁框(1)与所述中框(2)之间设有液晶面板(4)。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2)与所述背板(3)之间依次设有膜片(5)、导光板(6)和反射片(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窄边框显示模组,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该窄边框显示模组包括前铁框、中框和背板。所述中框包括卡接部和与所述前铁框贴合的贴合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前铁框间隔设置并形成一收容腔,所述卡接部上设有卡扣;所述背板包括底板以及沿所述底板的边缘垂直延伸的竖板,所述竖板设有卡孔,所述竖板设于所述收容腔内,并通过所述卡孔与所述卡扣卡接。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显示器。本实用新型缩短了中框与背板的连接结构的宽度,达到窄边框显示模组的窄边框设计要求,使得显示器的边框尺寸更加窄化,显示器的外形更加美观。

技术研发人员:陈嘉明;傅世杰;李健铭;许守鹍;李燕武;吴佳;张钢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恒生光电产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95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