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乳制品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吸管的酸奶瓶。
背景技术:
酸奶是以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在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剂),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目前市场上酸奶制品多以凝固型、搅拌型和添加各种果汁果酱等辅料的果味型居多。目前,酸奶已经成为人们常用的有益营养饮品,它粘稠且可口健康。但正是由于酸奶粘稠的特点而导致用户在利用吸管吸食酸奶瓶内的酸奶之后,酸奶瓶内侧仍会残留有大量的酸奶,从而导致了酸奶的大量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过改进的带吸管的酸奶瓶,该酸奶瓶能够将残留在酸奶瓶内侧壁上的残留酸奶刮至瓶底以便于用户通过吸管吸食,有效的避免了因酸奶瓶内部的酸奶残留而导致酸奶大量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吸管的酸奶瓶,包括瓶体、装设于上述瓶体顶部的瓶盖及穿设于上述瓶盖的吸管,上述瓶体的内底朝向上述瓶盖的一侧呈凹型;上述瓶盖包括装设于上述瓶体顶部的密封盖、紧贴于上述瓶体内侧壁并能够沿上述瓶体的内侧壁竖直滑动的刮板及可活动式装设于上述密封盖与刮板之间的若干限位件,上述限位件的一端穿出至上述密封盖背向上述刮板的一侧,上述限位件的另一端与上述刮板相卡接配合,上述限位件能够将上述刮板限位于上述瓶体顶部,操作所述限位件的一端可释放刮板使其沿瓶体内侧壁竖直滑动。
优选地,上述限位件朝向上述刮板的一端形成一卡接部,上述刮板朝向上述密封盖的一侧设有卡槽,上述卡接部能够与上述卡槽相卡接配合,限位件为多个,且上述卡槽的数量与上述限位件的数量相同。
优选地,所述刮板为平面板状或向上凸起的圆弧板状。
优选地,上述吸管包括进液管、弹性弯管及出液管,上述进液管的一端穿过上述密封盖并与上述弹性弯管相连通,上述进液管的另一端穿过上述刮板并能够与上述瓶体的内底相紧贴;上述出液管与上述弹性弯管相连通。
优选地,上述进液管穿过上述刮板的一端与上述瓶体的内底相连接,且上述进液管穿过上述刮板的一端开设有多个进液孔,上述进液管通过上述进液孔与上述瓶体相连通。
优选地,上述瓶盖还包括第一弹性件,上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上述密封盖朝向上述刮板的一侧,上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上述刮板朝向上述密封盖的一侧。
优选地,上述密封盖背向上述刮板的一侧开设一与上述出液管的形状相匹配的凹槽,上述出液管能够放置于上述凹槽内;上述密封盖装设一可活动的遮盖件,上述遮盖件能够将上述吸管与外部环境相隔离。
优选地,上述密封盖背向上述刮板的一侧装设一第二弹性件,上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设于上述凹槽内,上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能够与上述出液管相抵接。
优选地,上述遮盖件背向上述密封盖的一侧装设一用于拉动上述遮盖件的提拉件。优选地,所述瓶盖与瓶体一体成型。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一种带吸管的酸奶瓶,通过瓶盖中的密封盖、刮板及限位件的共同作用下将酸奶瓶内侧壁上的残留酸奶刮至瓶体的内底处,并最终被用户通过吸管吸食,能够有效的避免了因瓶体内部的酸奶残留而导致酸奶浪费的问题,同时将吸管的出液管设计为可遮盖并弹出的结构形式,避免用户接触吸管,提高了酸奶吸食的洁净程度,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带吸管的酸奶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所述带吸管的酸奶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三所述带吸管的酸奶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带吸管的酸奶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酸奶瓶;10、瓶体;11、内底;20、瓶盖;21、密封盖;211、凹槽;212、遮盖件;213、第二弹性件;214、提拉件;22、刮板;221、卡槽;23、限位件;231、卡接部;232、旋钮;24、第一弹性件;30、吸管;31、进液管;311、进液孔;32、弹性弯管;33、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经过改进的带吸管的酸奶瓶100,能够将酸奶瓶100内侧壁上所残留的酸奶液体刮至酸奶瓶100的底部以便于用户能够充分吸食酸奶,能够有效地避免因酸奶瓶100内的酸奶残留而导致酸奶大量浪费的问题。
酸奶瓶100包括瓶体10、瓶盖20及吸管30,瓶体10的内底11朝向瓶盖20的一侧呈凹形设置,以便于用户利用吸管30吸食瓶体10内部的酸奶;瓶盖20装设在瓶体10的顶部以便于将瓶体10进行密封,从而防止瓶体10内部的酸奶溢出;吸管30穿设在瓶盖20上,且吸管30的一端伸入至瓶体10的内部并能够紧贴在内底11处。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瓶盖20包括密封盖21、刮板22和若干限位件23。
瓶盖20装设在瓶体10的顶部,密封盖21和刮板22分别密封设于瓶盖20的顶端和底端,密封盖21与刮板22之间设有限位空间,限位件23设于该限位空间内,限位件23的底部与刮板22卡接,限位件23的顶部穿过密封盖21设置,即:该限位件23的一端穿出至密封盖21背向刮板22的一侧,限位件23的另一端与刮板相卡接配合。吸管30穿过密封盖21和刮板22,并延伸至内底11处。
操作限位件23的顶部,可使限位件23与刮板22脱离,刮板22沿瓶体
10的内侧壁竖直向下滑动,从而能够将残留在瓶体10内侧壁处的酸奶刮至内底11处,由于内底11呈上凹形,因此,内底11与刮板22之间可形成残留酸奶集聚空间,且该空间内的中心区域,即吸管底部区域,酸奶最多,因此,便于用户对残留酸奶的吸食,实现酸奶无残留。
本实施例中,刮板22为平面板状,外径与瓶体10的内径相同,刮板22的边缘与瓶体10的内侧壁紧密贴合,并可沿瓶体10的内侧壁自由向下滑动,材质可选用具有一定重量和厚度且安全健康的塑料板或橡胶板,以防止刮板22在刮酸奶过程中变形,并保证刮板22本身的重力大于酸奶的阻力,以保证刮板22可下滑至瓶体10底部。当然,刮板的重量和厚度根据酸奶瓶制作标准而定,以保证酸奶瓶符合重量、厚度和安全饮用标准。
优选地,刮板22也可为向上凸起的圆弧板状,在刮板22向下滑动的过程中,残留酸奶不断增加,向上凸起的圆弧板状结构可增加残留酸奶的储存空间,避免酸奶过多而从刮板22边缘与内侧壁之间的缝隙中挤出。
限位件23为多个,均匀设于限位空间的圆周侧,每个限位件23朝向刮板22的一端形成有卡接部231,刮板22的顶部边缘向上设有相应卡槽221,初始状态下,卡接部231与卡槽221配合卡接,实现对刮板22的限位。限位件23的顶部伸出密封盖21,并设有旋钮232,用户旋转旋钮232即可使卡接部位脱离,解除限位件23对刮板22的限位。
吸管30包括进液管31、弹性弯管32及出液管33,进液管31的一端穿过密封盖21并与弹性弯管32的一端相连通,进液管31的另一端穿过刮板22并能够与瓶体10的内底11相紧贴;出液管33与弹性弯管32相连通,且该出液管33能够在弹性弯管32的配合下进行转动,能够有效提高用户的体验效果。
其中,进液管31穿过刮板22的一端与瓶体10的内底11相连接,并且进液管31穿过刮板22一端的底部为镂空设计,即:在进液管31穿过刮板22一端的底部开设有若干进液孔311,进液管31通过进液孔311与瓶体10相连通。
本实施例所述瓶盖20与瓶体10可一体成型,也可螺纹连接,瓶盖20的边缘向下伸出刮板22设置,并且瓶盖20边缘设有内螺纹,瓶体10的顶部外侧设有外螺纹,安装过程中,保证刮板22可沿瓶体10内壁自由滑动即可。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酸奶瓶100与实施例一相比,不同之处在于:瓶盖2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24,第一弹性件24的一端与密封盖21朝向刮板22的一侧相连接,第一弹性件24的另一端与刮板22朝向密封盖21的一侧相抵接。其中,当刮板22被限位件23限位在瓶体10的顶部时,该第一弹性件24处于压缩状态;当限位件23解除对刮板22的限位作用时,该第一弹性件24将在回复力的作用下由压缩状态恢复为初始状态,进而能够增加刮板22的初始滑动动力,加快刮板22的滑动速度,以有效减少刮板22滑动至内底11处的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弹性件24为具有回复力的弹性物体,如弹簧等;第一弹性件24可为一个或多个,选取弹性较大的弹簧或弹力条,以增加弹性恢复力;第一弹性件24的初始状态是指第一弹性件24在未受到外力作用时的状态。
实施例三
如图3和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密封盖21背向刮板22的一侧开设一与出液管33的形状相匹配的凹槽211,该出液管33能够放置在凹槽211内部;另外,在密封盖21背向刮板22的一侧还装设有可活动的遮盖件212,遮盖件212能够相对于密封盖21进行翻转,还能够将吸管30与外部环境相隔离。
其中,在密封盖21背向刮板22的一侧装设有第二弹性件213,该第二弹性件213的一端设置在凹槽211内,第二弹性件213的另一端能够与出液管33相抵接。可以理解的,在遮盖件212遮盖出液管33时,第二弹性件213处于压缩状态,当用户移动遮盖件212时,第二弹性件213在回复力的作用下将出液管33的一端弹出,从而令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吸管30而无需手动操作吸管30,防止手捏吸管时引起的卫生污染,具有较好的体验效果。优选地,第二弹性件213与出液管33抵接的一端设置一压板,压板与出液管抵接,当用户移动遮盖件212时,出液管33弹出,此时可操作压板将第二弹性件213压缩至凹槽211内,以免影响用户吸食酸奶,再次按压压板即可将第二弹性件213恢复至弹出状态,在保证下次遮盖件打开正常弹出吸管的同时,还增加了酸奶瓶的乐趣。
另外,在遮盖件212背向密封盖21的一侧还装设有提拉件214,如拉环等,该提拉件214的作用是便于用户拉开遮盖件212并进一步的使用吸管30。
为保证密封盖21的上述作用,密封盖21需具备一定厚度,其上部形成的凹槽211不影响密封盖21对瓶体10的密封,即凹槽211并不贯穿密封盖21设置。同时,为保证美观效果,出液管33放置于凹槽211内,且遮盖件212处于遮盖状态时,密封盖21的上表面平整,或略微突出于密封盖21设置,遮盖件212与易拉罐的操作方式相似,既美观又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1.一种带吸管的酸奶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装设于所述瓶体顶部的瓶盖及穿设于所述瓶盖的吸管,所述瓶体的内底朝向所述瓶盖的一侧呈凹型;所述瓶盖包括装设于所述瓶体顶部的密封盖、紧贴于所述瓶体内侧壁并能够沿所述瓶体的内侧壁竖直滑动的刮板及可活动式装设于所述密封盖与刮板之间的若干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一端穿出至所述密封盖背向所述刮板的一侧,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刮板相卡接配合,所述限位件能够将所述刮板限位于所述瓶体顶部,操作所述限位件的一端可释放刮板使其沿瓶体内侧壁竖直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吸管的酸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朝向所述刮板的一端形成一卡接部,所述刮板朝向所述密封盖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槽相卡接配合,所述限位件为多个,且所述卡槽的数量与所述限位件的数量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吸管的酸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为平面板状或向上凸起的圆弧板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吸管的酸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管包括进液管、弹性弯管及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密封盖并与所述弹性弯管相连通,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刮板并能够与所述瓶体的内底相紧贴;所述出液管与所述弹性弯管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吸管的酸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穿过所述刮板的一端与所述瓶体的内底相连接,且所述进液管穿过所述刮板的一端开设有多个进液孔,所述进液管通过所述进液孔与所述瓶体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吸管的酸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密封盖朝向所述刮板的一侧,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刮板朝向所述密封盖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吸管的酸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背向所述刮板的一侧开设一与所述出液管的形状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出液管能够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密封盖装设一可活动的遮盖件,所述遮盖件能够将所述吸管与外部环境相隔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吸管的酸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背向所述刮板的一侧装设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出液管相抵接。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带吸管的酸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盖件背向所述密封盖的一侧装设用于拉动所述遮盖件的提拉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吸管的酸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与瓶体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