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电容器件引脚折弯整形的工装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13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整形工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管状电容器件引脚折弯整形的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行业蓬勃发展,电子器件大量被使用,其中电容器是最为常见的电子元件,电容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两个引脚与电路板接触焊在一起,因实际生产的电容的两个引脚都是直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引脚的形状适当做出调整来配合电路板接线孔,按照既定的需求来整形电容引脚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而目前的引脚整形工装大多很复杂,成本很高,使用不方便,效率也不是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管状电容器件引脚折弯整形的工装,其设计简单、加工方便,不仅使用安全有效,而且易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管状电容器件引脚折弯整形的工装,用于加工管状电容器,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整形下模和导柱,所述导柱上套接有复位弹簧和整形压座,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整形压座、底座过盈配合,所述整形压座上设有整形上模,所述整形下模与整形上模正对。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电容引脚挡板,所述电容引脚挡板与整形下模的引脚端正对。这样的结构可以起到防错的效果,由于电容正负极有不同长短的引脚,这样可以使得挡板短的一侧放入,长的一侧无法放入。

更进一步地,所述整形下模上设有电容定位座,所述电容定位座设置在整形下模的电容头端。这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电容定位座,使各种不同型号的电容器可以设置在整形下模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柱有两个,所述两个导柱对称设置在整形下模两侧,所述整形压座两端分别套接在两个导柱上,所述导柱上还分别设有垫圈,所述整形压座设置在垫圈与复位弹簧之间。这样,在操作时,整形压座只能上下移动,保证了工作的有效性。

更进一步地,所述整形压座上设有操作手柄。这样的结构在使用时操作更为便利。

作为优选项,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设置在导柱旁的底座侧面,所述紧固螺钉与导柱紧靠。这样,在使用时可以加固导柱,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设计简单、操作方便,使得繁琐的管状电容器件引脚整形加工工序简单、高效,不仅使用安全,而且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正视示意图。

图中:底座1、整形下模2、导柱3、复位弹簧4、整形压座5、整形上模6、电容引脚挡板7、电容定位座8、垫圈9、操作手柄10、紧固螺钉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规定如图1至3,构造一种管状电容器件引脚折弯整形的工装,用于加工管状电容器,其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整形下模2和导柱3,所述导柱3上套接有复位弹簧4和整形压座5,所述复位弹簧4两端分别与整形压座5、底座1过盈配合,所述整形压座5上设有整形上模6,所述整形下模2与整形上模6正对。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电容引脚挡板7,所述电容引脚挡板7与整形下模2的引脚端正对。所述整形下模2上设有电容定位座8,所述电容定位座8设置在整形下模2的电容头端。所述导柱3有两个,所述两个导柱3对称设置在整形下模2两侧,所述整形压座5两端分别套接在两个导柱3上,所述导柱3上还分别设有垫圈9,所述整形压座5设置在垫圈9与复位弹簧4之间。所述整形压座5上设有操作手柄10。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紧固螺钉11,所述紧固螺钉11设置在导柱3旁的底座1侧面,所述紧固螺钉11与导柱3紧靠。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

先按需要调整好电容引脚挡板7和电容定位座8,然后将待整形引脚的管状电容器放置在整形下模2上,管状电容器引脚穿过下模的引脚槽,通过电容引脚挡板7防止管状电容器正负极放错,管状电容器的引脚负极对应电容引脚挡板7,如果放入的是正极则无法放入;待整形引脚的管状电容器放好后,操作人员握住操作手柄10压下整形压座5,从而使得整形下模2与整形上模6合模,这样管状电容器的引脚即按照需求完成整形,完成后整形压座5在复位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复位,然后取下管状电容器,依次进入下一个操作。

其在使用时需要保证整形下模2放置电容引脚的两个引脚槽的距离需要和实际电容一致,且整形下模2中电容引脚整形的高度需要和实际需求一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管状电容器件引脚折弯整形的工装,用于加工管状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整形下模(2)和导柱(3),所述导柱(3)上套接有复位弹簧(4)和整形压座(5),所述复位弹簧(4)两端分别与整形压座(5)、底座(1)过盈配合,所述整形压座(5)上设有整形上模(6),所述整形下模(2)与整形上模(6)正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状电容器件引脚折弯整形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电容引脚挡板(7),所述电容引脚挡板(7)与整形下模(2)的引脚端正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状电容器件引脚折弯整形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下模(2)上设有电容定位座(8),所述电容定位座(8)设置在整形下模(2)的电容头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状电容器件引脚折弯整形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3)有两个,所述两个导柱(3)对称设置在整形下模(2)两侧,所述整形压座(5)两端分别套接在两个导柱(3)上,所述导柱(3)上还分别设有垫圈(9),所述整形压座(5)设置在垫圈(9)与复位弹簧(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管状电容器件引脚折弯整形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压座(5)上设有操作手柄(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状电容器件引脚折弯整形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紧固螺钉(11),所述紧固螺钉(11)设置在导柱(3)旁的底座(1)侧面,所述紧固螺钉(11)与导柱(3)紧靠。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状电容器件引脚折弯整形的工装,用于加工管状电容器,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整形下模和导柱,所述导柱上套接有复位弹簧和整形压座,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整形压座、底座过盈配合,所述整形压座上设有整形上模,所述整形下模与整形上模正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设计简单、操作方便,使得繁琐的管状电容器件引脚整形加工工序简单、高效,不仅使用安全,而且易于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程鑫;陈威;陈强;韩屏;黄涛;王翔;邓伟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至驱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941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