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水盾构盾尾刷更换液氮冻结安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02


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泥水盾构盾尾刷更换液氮冻结安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泥水盾构盾尾刷更换液氮冻结安全保护装置是一种对盾构机进行保护的装置,通过向该装置中的盾尾刷的内部通入液氮或者油脂,能够通过液氮循环使泥水快速结冰,或者对泥水进行阻隔,防止泥水在高水压条件下进入到盾构机内部,从而延长盾构机的使用寿命。

目前常用的高水压条件下泥水盾构盾尾刷更换液氮冻结安全保护装置不仅不能够改变液氮流出的速度,也不能调节液氮供应的流量,进而影响液氮对泥水的冻结效果,而且不能够避免泥水在高水压条件下进入盾构机内部,盾构机的使用寿命因此而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水盾构盾尾刷更换液氮冻结安全保护装置,能够改变液氮流出的速度,调节液氮供应的流量,进而影响液氮对泥水的冻结效果,能够避免泥水在高水压条件下进入到盾构机内部,从而提高盾构机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泥水盾构盾尾刷更换液氮冻结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由外而内布置的盾构机壳体、盾构刷以及管片,还包括冻结部件,该冻结部件包括储液箱、若干个液氮循环回路以及通过相应所述液氮循环回路进行冷却的若干道冷却板,各所述冷却板布置在所述盾构机壳体上,所述储液箱内部布置相互平行的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一承载板布置有多个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承载板布置有多个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承载板固定在所述储液箱内,所述第一承载板通过调节组件可在所述储液箱内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储液箱内壁的连接套、部分插入该连接套内并可移动的伸缩块以及与该伸缩块固接的拉杆,所述第二承载板与所述连接套固接,所述第一承载板与所述伸缩块固接,所述储液箱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拉杆的限位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液箱呈箱体状,所述第一承载板和所述第二承载板均为方形板状结构,所述第一承载板的厚度方向定义为y向,所述第一承载板的长度方向定义为x向,所述连接套内设有供所述伸缩块沿x向和/或y向移动的伸缩空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杆具有伸向所述限位块的伸出臂,所述限位块设有供所述伸出臂插入的锁紧孔,该锁紧孔布置有用于压紧所述伸出臂的旋紧螺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第一限位孔在所述第一承载板均布,各所述第二限位孔在所述第二承载板均布,所述第一承载板和所述第二承载板贴合后,各所述第一限位孔和各所述第二限位孔一一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孔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限位孔直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液箱内设有用于托承所述第一承载板的底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液氮循环回路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各所述进液管和各所述出液管均连通所述储液箱,各所述冷却板与相应的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相连,各所述进液管均布置有增压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盾构机壳体内周面和外周面均布置有所述冷却板,所述盾构机壳体开设有供相应所述冷却板嵌入的卡板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盾构机壳体安装有用于固定管片的固定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储液箱,在其内布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液氮经过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再对冷却板进行冷却,而第一承载板布置有多个第一限位孔,第二承载板布置有多个第二限位孔,本实用新型能通过移动第一承载板,使液氮的流速发生变化,进而改变液氮对冷却板的冷却温度,改变冻结部件对泥水的冷冻效果,在高水压条件下,使泥水的冷冻效果可控,更换盾尾刷时,可避免泥水进入盾构机内部,从而提高盾构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是图1中a圈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圈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第一承载板的示意图;

图5是第二承载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参照图1至图5,一种泥水盾构盾尾刷更换液氮冻结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由外而内布置的盾构机壳体2、盾构刷3以及管片1,还包括冻结部件,该冻结部件包括储液箱8、若干个液氮循环回路以及通过相应液氮循环回路进行冷却的若干道冷却板4。其中,各冷却板4布置在盾构机壳体2上,作为优选,盾构机壳体2内周面和外周面均布置有冷却板4,盾构机壳体2开设有供相应冷却板4嵌入的卡板槽,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共有八道环状的冷却板4,盾构机壳体2内周面和外周面分别布置四道。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共有三个液氮循环回路,如图1所示,各液氮循环回路包括进液管6和出液管7,各进液管6和各出液管7均连通储液箱8,各冷却板4与相应的进液管6和出液管7相连,各进液管6均布置有增压泵15。各进液管6上的增压泵15将液氮输送至相应冷却板4处,各冷却板4冷却后,达到设定的标准后,对泥水进行冻结,泥水冻结后,可对各道盾尾刷3进行更换,具体的更换步骤和方法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进行赘述。另外,盾构机壳体2安装有用于固定管片1的固定杆5,便于盾尾刷3的拆除和安装。

储液箱8内部布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承载板10和第二承载板14,第一承载板10布置有多个第一限位孔16,第二承载板14布置有多个第二限位孔18,第二承载板14固定在储液箱8内,第一承载板10通过调节组件可在储液箱8内移动。

具体而言,作为优选,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储液箱8内壁的连接套11、部分插入该连接套11内并可移动的伸缩块17以及与该伸缩块17固接的拉杆12,第二承载板14与连接套11固接,第一承载板10与伸缩块17固接,储液箱8安装有用于固定拉杆12的限位块13。进一步的,储液箱8呈箱体状,第一承载板10和第二承载板14均为方形板状结构,第一承载板10的厚度方向定义为y向,第一承载板10的长度方向定义为x向,连接套11内设有供伸缩块17沿x向和/或y向移动的伸缩空间。更进一步的,各第一限位孔16在第一承载板10均布,各第二限位孔18在第二承载板14均布,第一承载板10和第二承载板14贴合后,各第一限位孔16和各第二限位孔18一一对应。

参照图1,并结合图3,在储液箱8内,液氮从下而上依次经过第一承载板10和第二承载板14,后由各进液管6输出。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承载板10沿x向移动,相当于第一承载板10作升降移动;将第一承载板10沿y向移动,相当于第一承载板10作左右滑移。在使用调节组件时,可通过拉杆12将第一承载板10朝第二承载板14方向移动,即沿y向移动,使第一承载板10和第二承载板14贴合,当第一承载板10和第二承载板14完全重叠,即各第一限位孔16和各第二限位孔18一一对应,第一限位孔16和各第二限位孔18所构成的导通孔,此时,导通孔的口径最大,液氮经过导通孔后的流速最大。另外,可通过拉杆12将第一承载板10左右滑移,即沿x向移动,此时,导通孔的口径逐渐变小,此时液氮经过导通孔后的流速逐渐降低。在调节完成后,需要对第一承载板10予以固定,此时,可通过限位块13固定拉杆12,从而固定第一承载板10,具体是,拉杆12具有伸向限位块13的伸出臂,限位块13设有供伸出臂插入的锁紧孔,该锁紧孔布置有用于压紧伸出臂的旋紧螺栓,即调整完毕后,拧紧旋紧螺栓,锁紧伸出臂。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孔16直径小于第二限位孔18直径。

另外,操作者可以将第一承载板10不紧贴第二承载板14,亦可改变液氮经过导通孔后的流速,为此,储液箱8内设有用于托承第一承载板10的底板9。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调节组件移动第一承载板10,改变导通孔的口径,从而改变液氮经过导通孔后的流速,调节液氮供应的流量,进而改变液氮对冷却板的冷却温度,改变冻结部件对泥水的冷冻效果,在高水压条件下,使泥水的冷冻效果可控,更换盾尾刷时,可避免泥水从盾构机壳体2进入盾构机内部,从而提高盾构机的使用寿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泥水盾构盾尾刷更换液氮冻结安全保护装置,包括由外而内布置的盾构机壳体(2)、盾构刷(3)以及管片(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冻结部件,该冻结部件包括储液箱(8)、若干个液氮循环回路以及通过相应所述液氮循环回路进行冷却的若干道冷却板(4),各所述冷却板(4)布置在所述盾构机壳体(2)上,所述储液箱(8)内部布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承载板(10)和第二承载板(14),所述第一承载板(10)布置有多个第一限位孔(16),所述第二承载板(14)布置有多个第二限位孔(18),所述第二承载板(14)固定在所述储液箱(8)内,所述第一承载板(10)通过调节组件可在所述储液箱(8)内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盾构盾尾刷更换液氮冻结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储液箱(8)内壁的连接套(11)、部分插入该连接套(11)内并可移动的伸缩块(17)以及与该伸缩块(17)固接的拉杆(12),所述第二承载板(14)与所述连接套(11)固接,所述第一承载板(10)与所述伸缩块(17)固接,所述储液箱(8)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拉杆(12)的限位块(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泥水盾构盾尾刷更换液氮冻结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8)呈箱体状,所述第一承载板(10)和所述第二承载板(14)均为方形板状结构,所述第一承载板(10)的厚度方向定义为y向,所述第一承载板(10)的长度方向定义为x向,所述连接套(11)内设有供所述伸缩块(17)沿x向和/或y向移动的伸缩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泥水盾构盾尾刷更换液氮冻结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2)具有伸向所述限位块(13)的伸出臂,所述限位块(13)设有供所述伸出臂插入的锁紧孔,该锁紧孔布置有用于压紧所述伸出臂的旋紧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泥水盾构盾尾刷更换液氮冻结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限位孔(16)在所述第一承载板(10)均布,各所述第二限位孔(18)在所述第二承载板(14)均布,所述第一承载板(10)和所述第二承载板(14)贴合后,各所述第一限位孔(16)和各所述第二限位孔(18)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泥水盾构盾尾刷更换液氮冻结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孔(16)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限位孔(18)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泥水盾构盾尾刷更换液氮冻结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8)内设有用于托承所述第一承载板(10)的底板(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盾构盾尾刷更换液氮冻结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液氮循环回路包括进液管(6)和出液管(7),各所述进液管(6)和各所述出液管(7)均连通所述储液箱(8),各所述冷却板(4)与相应的所述进液管(6)和出液管(7)相连,各所述进液管(6)均布置有增压泵(1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泥水盾构盾尾刷更换液氮冻结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构机壳体(2)内周面和外周面均布置有所述冷却板(4),所述盾构机壳体(2)开设有供相应所述冷却板(4)嵌入的卡板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水盾构盾尾刷更换液氮冻结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构机壳体(2)安装有用于固定管片(1)的固定杆(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泥水盾构盾尾刷更换液氮冻结安全保护装置,涉及盾构机技术领域,特包括由外而内布置的盾构机壳体、盾构刷以及管片,还包括冻结部件,该冻结部件包括储液箱、若干个液氮循环回路以及通过相应所述液氮循环回路进行冷却的若干道冷却板,各所述冷却板布置在所述盾构机壳体上,所述储液箱内部布置相互平行的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一承载板布置有多个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承载板布置有多个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承载板固定在所述储液箱内,所述第一承载板通过调节组件可在所述储液箱内移动。本实用新型改变冻结部件对泥水的冷冻效果,在高水压条件下,使泥水的冷冻效果可控,更换盾尾刷时,可避免泥水进入盾构机内部。

技术研发人员:董涛;赖伟文;易觉;廖鸿雁;詹海鸿;罗振平;王保磊;张焱;李云仙;陈杰华;石闯;张玉亮;方晓珊;王玉姮;韦成林;李晓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华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94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