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预调直装置的钢筋拉直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预调直装置的钢筋拉直机。



背景技术:

在钢筋加工过程中,需要将盘圆钢筋或盘螺钢筋进行拉直、切断,然后再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在钢筋拉直时,为确保钢筋拉直过程中有足够的张力和富余量,盘圆钢筋或盘螺钢筋距拉直机进料口的距离一般达5米远,传统的加工方法是在盘圆钢筋或盘螺钢筋与拉直机进料口之间无任何约束装置,且使用钢筋拉直机对钢筋进行直接拉直。

但目前钢筋拉直机在使用过程中,一般直接采用对弯曲的钢筋进行拉直,这样就会导致钢筋拉直机内部的拉直装置负荷过大,造成钢筋拉直机使用寿命的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预调直装置的钢筋拉直机,减小了直接拉直钢筋的过程中对钢筋拉直机本身带来的负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有预调直装置的钢筋拉直机,包括钢筋拉直机,还包括支撑机构、动力机构和预调直机构,所述钢筋拉直机一侧上方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支撑机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钢筋拉直机一侧且所述进料口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之间,所述动力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构远离所述钢筋拉直机一侧的下方,所述预调直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远离所述钢筋拉直机的一侧,所述预调直机构包括转动环、隔离盘和限位组件,所述隔离盘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环内壁的中部,所述隔离盘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隔离靠近所述支撑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且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管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的一侧且所述连接管为转动设置,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为四个且所述四个限位组件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环的内壁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盘圆钢筋或盘螺钢筋的一头通过连接管拉入到钢筋拉直机的进料口中,接着启动四个限位组件中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伸展带动限位板向前运动,当四个限位板形成的通口略大于钢筋内径时停止气缸运作,之后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与之联动连接的齿轮一进行旋转,齿轮一带动与之啮合连接的齿轮二和齿轮三开始旋转,进而使得转动轮一和转动轮二旋转,因为转动轮一和传动轮二外表面的转动杆插接在转动孔中,所以当转动杆转动时,转动环便会同时旋转,弯曲度较大的钢筋受到来自四周限位板的压力会较为均匀,这样经过限位板预调直的钢筋在通过进料口进入到钢筋拉直机时会减小对钢筋拉直机内部拉直装置的压力。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气缸、限位板、固定杆一、固定杆二、垫片一和垫片二,所述气缸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环的内壁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限位板的一侧呈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一和所述固定杆二分别设置在所述气缸的两侧,所述固定杆一的上端面上开设有螺纹孔一,所述垫片一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孔一相匹配的通槽一,所述垫片一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气缸侧壁相匹配的凹槽一,所述固定杆一的顶部设置有螺栓一,所述螺栓一穿设于所述通槽一且与所述螺纹孔一呈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杆二的上端面上开设有螺纹孔二,所述垫片二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孔二相匹配的通槽二,所述垫片二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气缸侧壁相匹配的凹槽二,所述固定杆二顶部设置有螺栓二,所述螺栓二穿设于所述通槽二且与所述螺纹孔二呈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盘圆钢筋或盘螺钢筋的一头通过连接管拉入到钢筋拉直机的进料口中时,启动四个限位组件中的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伸展带动限位板向前运动,当四个限位板形成的通口略大于钢筋内径时停止气缸运作,同时气缸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杆伸展的长度来适应不同型号的钢筋;因为垫片的一侧开设有与气缸侧壁相匹配的凹槽,所以垫片一和垫片二可以卡住气缸侧壁的上部,使气缸在旋转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齿轮一、齿轮二、齿轮三、转动轮一和转动轮二,所述凹型板远离所述钢筋拉直机一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电机内设于所述支撑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设于所述支撑板且与所述齿轮一呈联动连接,所述齿轮一的一侧设置有“t”形板,所述“t”形板的竖向板与所述凹型板的下端呈固定连接,所述“t”形板横向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齿轮二和齿轮三,所述齿轮二与所述齿轮一呈啮合连接且所述齿轮二的连接轴穿设于所述“t”形板的横向板且与所述转动轮一的中部呈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三与所述齿轮一呈啮合连接且所述齿轮三的连接轴穿设于所述“t”形板的横向板且与所述转动轮二的中部呈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与之联动连接的齿轮一进行旋转,齿轮一带动与之啮合连接的齿轮二和齿轮三开始旋转,进而使得转动轮一和转动轮二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轮一和所述转动轮的外表面环设有若干个转动杆,所述转动环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若干个转动杆相匹配的若干个转动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转动轮一和传动轮二外表面的转动杆插接在转动孔中,当齿轮二和齿轮三带动转动轮一和转动轮二转动时,转动环便会同时旋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用于展示限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用于展示动力机构位置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用于展示动力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钢筋拉直机;2、进料口;3、凹型板;4、转动环;5、固定柱;6、限位组件;61、固定杆一;62、气缸;63、固定杆二;64、垫片二;65、螺栓二;66、限位板;67、垫片一;68、螺栓一;7、隔离盘;8、通孔;9、转动孔;10、连接管;11、电机;12、支撑板;13、齿轮二;14、转动轮一;15、转动杆;16、齿轮一;17、“t”形板;18、转动轮二;19、齿轮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带有预调直装置的钢筋拉直机,包括钢筋拉直机1,还包括支撑机构、动力机构和预调直机构,钢筋拉直机1一侧上方开设有进料口2,支撑机构包括凹型板3和固定柱5,凹型板3的横向板一和横向板二分别固定连接于进料口2的上部和下部,连接管10穿设于凹型板3的竖向板且连接管10为转动设置,固定柱5设置于钢筋拉直机1一侧且固定柱5的上端面与凹型板3的一侧呈固定连接。

预调直机构包括转动环4、隔离盘7和限位组件6,隔离盘7固定连接于转动环4内壁的中部,隔离盘上开设有通孔8,隔离盘靠近支撑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0且通孔8与连接管10的内腔相连通,连接管10的另一端设置于支撑机构的一侧且连接管10为转动设置,限位组件6包括气缸62、限位板66、固定杆一61、固定杆二63、垫片一67和垫片二64,气缸62的一侧固定连接于转动环4的内壁上,气缸62的活塞杆与限位板66的一侧呈固定连接,固定杆一61和固定杆二63分别设置在气缸62的两侧,固定杆一61的上端面上开设有螺纹孔一,垫片一67上开设有与螺纹孔一相匹配的通槽一,垫片一67的一侧开设有与气缸62侧壁相匹配的凹槽一,固定杆一61的顶部设置有螺栓一68,螺栓一68穿设于通槽一且与螺纹孔一呈螺纹连接,固定杆二63的上端面上开设有螺纹孔二,垫片二64上开设有与螺纹孔二相匹配的通槽二,垫片二64的一侧开设有与气缸62侧壁相匹配的凹槽二,因为垫片的一侧开设有与气缸62侧壁相匹配的凹槽,所以垫片一67和垫片二64可以卡住气缸62侧壁的上部,使气缸62在旋转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稳定性,固定杆二63顶部设置有螺栓二65,螺栓二65穿设于通槽二且与螺纹孔二呈螺纹连接,限位组件6设置为四个且四个限位组件6分别固定连接于转动环4的内壁上。

如图3和图4所示,动力机构包括电机11、齿轮一16、齿轮二13、齿轮三19、转动轮一14和转动轮二18,凹型板远离钢筋拉直机1一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电机11内设于支撑板12,电机11的输出轴穿设于支撑板12且与齿轮一16呈联动连接,齿轮一16的一侧设置有“t”形板17,“t”形板17的竖向板与凹型板3的下端呈固定连接,“t”形板17横向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齿轮二13和齿轮三19,齿轮二13与齿轮一16呈啮合连接且齿轮二13的连接轴穿设于“t”形板17的横向板且与转动轮一14的中部呈固定连接,齿轮三19与齿轮一16呈啮合连接且齿轮三19的连接轴穿设于“t”形板17的横向板且与转动轮二18的中部呈固定连接,转动轮一14和转动轮的外表面环设有若干个转动杆15,转动环4的内壁上开设有与若干个转动杆15相匹配的若干个转动孔9。

本实施例的原理如下,将盘圆钢筋或盘螺钢筋的一头通过连接管10拉入到钢筋拉直机1的进料口2中,接着启动四个限位组件6中的气缸62,气缸62的活塞杆伸展带动限位板66向前运动,当四个限位板66形成的通口略大于钢筋内径时停止气缸62运作,此时若存在不同型号钢筋需要通过限位组件6时,只需气缸62调节活塞杆伸展的长度来适应不同型号的钢筋即可,之后启动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轴带动与之联动连接的齿轮一16进行旋转,齿轮一16带动与之啮合连接的齿轮二13和齿轮三19开始旋转,进而使得转动轮一14和转动轮二18旋转,因为转动轮一14和传动轮二外表面的转动杆15插接在转动孔9中,所以当转动杆15转动时,转动环4便会同时旋转,弯曲度较大的钢筋受到来自四周限位板66的压力会较为均匀,这样经过限位板66预调直的钢筋在通过进料口2进入到钢筋拉直机1时会减小对钢筋拉直机1内部拉直装置的压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预调直装置的钢筋拉直机,包括钢筋拉直机(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机构、动力机构和预调直机构,所述钢筋拉直机(1)一侧上方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支撑机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钢筋拉直机(1)一侧且所述进料口(2)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之间,所述动力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构远离所述钢筋拉直机(1)一侧的下方,所述预调直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远离所述钢筋拉直机(1)的一侧,所述预调直机构包括转动环(4)、隔离盘(7)和限位组件(6),所述隔离盘(7)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环(4)内壁的中部,所述隔离盘(7)上开设有通孔(8),所述隔离盘(7)靠近所述支撑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0)且所述通孔(8)与所述连接管(10)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连接管(10)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的一侧且所述连接管(10)为转动设置,所述限位组件(6)设置为四个且所述四个限位组件(6)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环(4)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预调直装置的钢筋拉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6)包括气缸(62)、限位板(66)、固定杆一(61)、固定杆二(63)、垫片一(67)和垫片二(64),所述气缸(62)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环(4)的内壁上,所述气缸(62)的活塞杆与所述限位板(66)的一侧呈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一(61)和所述固定杆二(63)分别设置在所述气缸(62)的两侧,所述固定杆一(61)的上端面上开设有螺纹孔一,所述垫片一(67)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孔一相匹配的通槽一,所述垫片一(67)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气缸(62)侧壁相匹配的凹槽一,所述固定杆一(61)的顶部设置有螺栓一(68),所述螺栓一(68)穿设于所述通槽一且与所述螺纹孔一呈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杆二(63)的上端面上开设有螺纹孔二,所述垫片二(64)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孔二相匹配的通槽二,所述垫片二(64)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气缸(62)侧壁相匹配的凹槽二,所述固定杆二(63)顶部设置有螺栓二(65),所述螺栓二(65)穿设于所述通槽二且与所述螺纹孔二呈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预调直装置的钢筋拉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凹型板(3)和固定柱(5),所述凹型板(3)的横向板一和横向板二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进料口(2)的上部和下部,所述连接管(10)穿设于所述凹型板(3)的竖向板且所述连接管(10)为转动设置,所述固定柱(5)设置于所述钢筋拉直机(1)一侧且所述固定柱(5)的上端面与所述凹型板(3)的一侧呈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预调直装置的钢筋拉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11)、齿轮一(16)、齿轮二(13)、齿轮三(19)、转动轮一(14)和转动轮二(18),所述凹型板(3)远离所述钢筋拉直机(1)一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所述电机(11)内设于所述支撑板(12),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穿设于所述支撑板(12)且与所述齿轮一(16)呈联动连接,所述齿轮一(16)的一侧设置有“t”形板(17),所述“t”形板(17)的竖向板与所述凹型板(3)的下端呈固定连接,所述“t”形板(17)横向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齿轮二(13)和齿轮三(19),所述齿轮二(13)与所述齿轮一(16)呈啮合连接且所述齿轮二(13)的连接轴穿设于所述“t”形板(17)的横向板且与所述转动轮一(14)的中部呈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三(19)与所述齿轮一(16)呈啮合连接且所述齿轮三(19)的连接轴穿设于所述“t”形板(17)的横向板且与所述转动轮二(18)的中部呈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预调直装置的钢筋拉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轮一(14)和所述转动轮的外表面环设有若干个转动杆(15),所述转动环(4)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若干个转动杆(15)相匹配的若干个转动孔(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预调直装置的钢筋拉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8)的内径略大于钢筋的内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预调直装置的钢筋拉直机,包括钢筋拉直机,还包括支撑机构、动力机构和预调直机构,所述钢筋拉直机一侧上方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支撑机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钢筋拉直机一侧,所述动力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构远离所述钢筋拉直机一侧的下方,所述预调直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远离所述钢筋拉直机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减小了直接拉直钢筋的过程中对钢筋拉直机本身带来的负荷。

技术研发人员:何向群;严美勤;周跃影;徐华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歌山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93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