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保护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0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示器保护装置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各种显示技术不断地蓬勃发展,在经过持续地研究开发之后,如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产品,已逐渐地商业化并应用于各种尺寸以及各种面积的显示设备。

在结构上,大屏幕显示屏普遍由多块显示屏模组拼装而成,将多块显示屏模组固定在同一个框架箱体上,形成大块显示屏。

但是,目前显示屏箱体模块在搬运或安装过程中,四周模块直接暴露在外,易被碰坏,造成显示模块四角显示单元损坏,从而影响显示效果,对于像素密度更小的显示单元,不单影响显示效果,而且维修困难,费用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保护装置及显示装置,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显示屏箱体模块在搬运或安装过程中,显示模块四角易被碰坏,从而影响显示效果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器保护装置,包括:显示箱体、防护组件和显示模块;

所述防护组件设置于所述显示箱体上,所述显示模块安装于所述显示箱体的一侧,所述防护组件与所述显示模块抵接,所述防护组件用于保护所述显示模块的边角。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部和弹性部;

所述弹性部的一端与所述防护部连接,所述显示箱体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弹性部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孔伸入到所述连接部内,所述弹性部用于使所述防护部具有靠近所述连接部的运动趋势,以使所述防护部与所述显示模块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部包括连接杆和弹性件;

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防护部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防护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抵接端;

所述抵接端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防护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抵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部上设置抵接边;

所述抵接边与所述显示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器保护装置还包括吊装组件;

所述吊装组件设置于所述显示箱体上,所述吊装组件与所述显示箱体连接,所述吊装组件用于将所述显示箱体安装在墙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器保护装置还包括连接盖;

所述连接盖设置于所述显示箱体远离所述显示模块的一侧,所述连接盖与所述显示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器保护装置还包括连接组件;

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盖远离所述显示箱体的一侧,所述连接组件用于将所述连接盖固定于所述显示箱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组件设置有多个;

多个所述防护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显示箱体上,以保护所述显示模块的四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显示器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器保护装置,包括:显示箱体、防护组件和显示模块;防护组件设置于显示箱体上,显示模块安装于显示箱体的一侧,防护组件与显示模块抵接,防护组件用于保护显示模块的边角。通过在显示箱体上设置防护组件,显示模块与显示箱体连接,利用防护组件将显示模块的四角进行包裹,有效保护显示模块,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显示屏箱体模块在搬运或安装过程中,显示模块四角易被碰坏,从而影响显示效果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保护显示模块,避免显示模块损坏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保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保护装置护角打开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保护装置中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保护装置中连接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保护装置中显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保护装置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显示箱体;110-连接部;111-固定孔;200-防护组件;210-防护部;211-抵接边;220-弹性部;221-连接杆;222-弹性件;223-抵接端;300-显示模块;310-信号排针;320-电源排针;400-吊装组件;500-连接盖;510-转接板;520-信号排母;530-电源排母;600-连接组件;610-旋转把手;620-螺栓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保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保护装置护角打开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保护装置中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保护装置中连接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保护装置中显示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保护装置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保护装置,包括:显示箱体100、防护组件200和显示模块300;防护组件200设置于显示箱体100上,显示模块300安装于显示箱体100的一侧,防护组件200与显示模块300抵接,防护组件200用于保护显示模块300的边角。

具体的,显示模块300固定安装在显示箱体100上,在显示箱体100的四角上均设置防护组件200,防护组件200与显示箱体100连接,当需要保护显示模块300时,防护组件200将显示模块300和显示箱体100的四角包裹,有效保护显示模块300,当显示模块300安装完成后,防护组件200收回到显示箱体100内,防护组件200不与显示模块300接触,解除显示模块300的保护。

进一步的,防护组件200设置有多个;多个防护组件200均设置于显示箱体100上,以保护显示模块300的四角。

具体的,防护组件200设置为四个,四个防护组件200分别设置在显示箱体100的四角上,以使四个防护组件200能够防护显示模块300的四角。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保护装置,包括:显示箱体100、防护组件200和显示模块300;防护组件200设置于显示箱体100上,显示模块300安装于显示箱体100的一侧,防护组件200与显示模块300抵接,防护组件200用于保护显示模块300的边角。通过在显示箱体100上设置防护组件200,显示模块300与显示箱体100连接,利用防护组件200将显示模块300的四角进行包裹,有效保护显示模块300,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显示屏箱体模块在搬运或安装过程中,显示模块300四角易被碰坏,从而影响显示效果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保护显示模块300,避免显示模块300损坏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保护装置中的防护组件200包括防护部210和弹性部220;弹性部220的一端与防护部210连接,显示箱体100上设置有连接部110,连接部110上设置有固定孔111,弹性部220的另一端穿过固定孔111伸入到连接部110内,弹性部220用于使防护部210具有靠近连接部110的运动趋势,以使防护部210与显示模块300抵接。

具体的,在显示箱体100上设置连接部110,连接部110上开设有固定孔111,弹性部220穿过固定孔111伸入到连接部110内,弹性部220伸出固定孔111的一端与防护部210连接,并且弹性部220上的弹簧与固定孔111连接,当需要对显示模块300的四角进行保护时,使用者将防护部210向远离连接部110的方向移动,并且防护部210向靠近显示模块300的方向移动,弹性部220上的弹簧压缩,使防护部210具有靠近显示模块300四角的运动趋势,松开防护部210,防护部210贴合显示模块300的四角,完成对显示模块300的防护,有效避免显示模块300的四角损坏。

进一步的,弹性部220包括连接杆221和弹性件222;连接杆221与防护部210连接,弹性件222套设于连接杆221的外表面上,弹性件222的一端与连接杆221远离防护部210的一端连接,弹性件222的另一端与固定孔111连接。

具体的,连接杆221的一端伸入到连接部110内,连接杆221的另一端与防护部210连接,在连接杆221上套设弹性件222,弹性件222具体设置为压缩弹簧,弹性件222的一端与连接杆221的一端固定,弹性件222的另一端与连接部110上的固定孔111连接,当连接杆221通过固定孔111伸出时,弹性件222压缩,使连接杆221具有伸入到连接部110内的运动趋势,此运动趋势使防护部210能够紧密贴合显示模块300的四角,有效防护显示模块300。

进一步的,连接杆221上设置有抵接端223;抵接端223与连接杆221远离防护部210的一端连接,弹性件222的一端与抵接端223连接。

具体的,在连接杆221的一端上设置抵接端223,抵接端223设置在连接管远离防护部210的一端,抵接端223的截面直径大于固定孔111的直径,保证抵接端223无法从固定孔111穿出,弹性件222设置在抵接端223和固定孔111之间,连接杆221具体设置为介子螺丝,抵接端223为介子螺丝上的盘头。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保护装置,通过弹性部220的设置,利用弹性部220使防护部210具有靠近连接部110的运动趋势,使防护部210与显示模块300紧贴,有效保护显示模块300的四角,避免显示模块300的损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保护装置中的防护部210上设置抵接边211;抵接边211与显示模块300连接。

具体的,在防护部210上设置抵接边211,抵接边211将显示模块300的四角包裹,有效保护显示模块300的四角。

进一步的,显示器保护装置还包括吊装组件400;吊装组件400设置于显示箱体100上,吊装组件400与显示箱体100连接,吊装组件400用于将显示箱体100安装在墙体上。

具体的,在显示箱体100的顶部设置吊装组件400,利用吊装组件400将显示箱体100固定,吊装组件400具体包括吊销和吊销锁,吊销固定在墙体上,吊销锁将吊销固定,以将显示箱体100固定在墙体上。

进一步的,显示器保护装置还包括连接盖500;连接盖500设置于显示箱体100远离显示模块300的一侧,连接盖500与显示模块300连接。

具体的,在显示箱体100远离显示模块300的一侧设置连接盖500,连接盖500与显示模块300连接固定,连接盖500与显示模块300连接,以将显示模块300固定安装在显示箱体100上。

在连接盖500内设置容置腔,容置腔内设置有转接板510,转接板510上设置信号排母520和电源排母530,在显示模块300上设置信号排针310和电源排针320,信号排针310插入到信号排母520中,电源排针320伸入到电源排母530中,实现连接盖500和显示模块300的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显示器保护装置还包括连接组件600;连接组件600设置于连接盖500远离显示箱体100的一侧,连接组件600用于将连接盖500固定于显示箱体100上。

具体的,在显示箱体100的一侧设置连接盖500,将连接盖500贴合在显示箱体100的一侧,利用连接组件600将连接盖500固定在显示箱体100上,保证连接盖500不会从显示箱体100上脱落,显示模块300设置在显示箱体100远离连接盖500的一侧,显示模块300贴合在显示箱体100远离连接盖500的一侧,显示模块300与连接盖500连接,将显示模块300固定在显示箱体100远离连接盖500的一侧上,利用连接盖500将显示模块300快速安装在显示箱体100上。

连接组件600具体包括旋转把手610和螺栓杆620,旋转把手610与螺栓杆620连接,在连接盖500上设置通孔,在显示箱体100上设置连接孔,连接孔内设置有内螺纹,螺栓杆620远离旋转把手610的一端设置外螺纹,螺栓杆620伸入到连接孔内,螺栓杆620和连接孔的外螺纹和内螺纹相配合,使螺栓杆620与连接孔连接。

旋转把手610与螺栓杆620固定连接,手握旋转把手610圆周转动带动螺栓杆620沿自身轴线转动,控制螺栓杆620与连接孔之间的连接,当需要将连接盖500安装在显示箱体100上时,旋转把手610带动螺栓杆620转动,螺栓杆620伸入到连接孔内,完成连接盖500与显示箱体100的安装,当需要将连接盖500从显示箱体100上拆卸时,旋转把手610带动螺栓杆620转动,使螺栓杆620从连接孔内伸出,完成连接盖500与显示箱体100的拆卸。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保护装置,通过连接盖500的设置,将显示模块300固定在显示箱体100上,通过连接组件600将连接盖500固定在显示箱体100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的显示器保护装置。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技术效果与上述的显示器保护装置的技术效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箱体(100)、防护组件(200)和显示模块(300);

所述防护组件(200)设置于所述显示箱体(100)上,所述显示模块(300)安装于所述显示箱体(100)的一侧,所述防护组件(200)与所述显示模块(300)抵接,所述防护组件(200)用于保护所述显示模块(300)的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200)包括防护部(210)和弹性部(220);

所述弹性部(220)的一端与所述防护部(210)连接,所述显示箱体(100)上设置有连接部(110),所述连接部(110)上设置有固定孔(111),所述弹性部(22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孔(111)伸入到所述连接部(110)内,所述弹性部(220)用于使所述防护部(210)具有靠近所述连接部(110)的运动趋势,以使所述防护部(210)与所述显示模块(300)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220)包括连接杆(221)和弹性件(222);

所述连接杆(221)与所述防护部(210)连接,所述弹性件(222)套设于所述连接杆(221)的外表面上,所述弹性件(22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221)远离所述防护部(210)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件(222)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孔(1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21)上设置有抵接端(223);

所述抵接端(223)与所述连接杆(221)远离所述防护部(210)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件(222)的一端与所述抵接端(22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210)上设置抵接边(211);

所述抵接边(211)与所述显示模块(30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保护装置还包括吊装组件(400);

所述吊装组件(400)设置于所述显示箱体(100)上,所述吊装组件(400)与所述显示箱体(100)连接,所述吊装组件(400)用于将所述显示箱体(100)安装在墙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保护装置还包括连接盖(500);

所述连接盖(500)设置于所述显示箱体(100)远离所述显示模块(300)的一侧,所述连接盖(500)与所述显示模块(30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保护装置还包括连接组件(600);

所述连接组件(600)设置于所述连接盖(500)远离所述显示箱体(100)的一侧,所述连接组件(600)用于将所述连接盖(500)固定于所述显示箱体(100)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200)设置有多个;

多个所述防护组件(200)均设置于所述显示箱体(100)上,以保护所述显示模块(300)的四角。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器保护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器保护装置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器技术领域,包括:显示箱体、防护组件和显示模块;防护组件设置于显示箱体上,显示模块安装于显示箱体的一侧,防护组件与显示模块抵接,防护组件用于保护显示模块的边角。通过在显示箱体上设置防护组件,显示模块与显示箱体连接,利用防护组件将显示模块的四角进行包裹,有效保护显示模块,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显示屏箱体模块在搬运或安装过程中,显示模块四角易被碰坏,从而影响显示效果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保护显示模块,避免显示模块损坏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吕孔强;谢富松;曾剑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皇家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93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