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开挖用的工作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滑动平台的隧道开挖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电站建设过程中,伴随大量对山体结构改造的工程,其中就有隧道开挖工程,在隧道开挖一般由挖机进行挖掘,隧道顶壁需要人工修整,每开挖一段距离,就需要用锚杆支护对隧道壁进行支护,对隧道进行加固,即隧道开挖工程同时包含了开挖、修整和支护三种作业。工人依托由型钢和钢筋等建材架设而成的工作台对隧道顶顶壁进行修整,修整完成后,钻斜孔,再将锚杆支护的头部固定于斜孔内,锚杆支护的尾端与地面或相对侧的隧道壁固定。
由于工作台的高度位置固定,导致工作台与隧道顶壁之间的空间高度固定,工人进行修整时要求空间高度较高,工人进行钻斜孔时要求空间高度较低,现有工作台无法同时满足两种不同的要求,导致修整或打斜孔时会存在操作较为困难的情况。此外,在安装锚杆支护时,由于斜孔位置在于工作台的上方,锚杆支护的安装位置位于工作台的正上方,锚杆支护的一端插入到斜孔后,另一端可能难以避开工作台与地面或相对侧的隧道壁固定,导致锚杆支护的安装也较为困难。
因此,现有的工作台存在高度不可调的缺陷,无法同时满足修整和钻斜孔时的高度需求;还存在可能会干涉锚杆支护的缺陷,会导致锚杆支护的安装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滑动平台的隧道开挖支护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高度可调的优点,可同时满足修整和钻斜孔时的高度需求;还具有不会干涉锚杆支护的优点,不会导致锚杆支护的安装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滑动平台的隧道开挖支护装置,包括框架,框架的顶部设有工作台板,工作台板的两侧均向外延伸超过框架,工作台板上设有横向移动平台,横向移动平台上设有纵向移动平台,纵向移动平台上设有升降台。
前述的具有滑动平台的隧道开挖支护装置中,所述横向移动平台包括横向移动板,横向移动板的两侧均设有l形的第一转接板,第一转接板的下端位于工作台板的下方,第一转接板的水平臂上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通过第一滑轨连接工作台板,第一滑轨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橡胶挡泥板,第一滑轨位于两片第一橡胶挡泥板合围形成的通道内。
前述的具有滑动平台的隧道开挖支护装置中,所述纵向移动平台包括纵向移动板,纵向移动板的两侧均设有l形的第二转接板,第二转接板的下端位于横向移动板的下方,第二转接板的水平臂上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通过第二滑轨连接横向移动板,第二滑轨的两侧均设有第二橡胶挡泥板,第二滑轨位于两片第二橡胶挡泥板合围形成的通道内。
前述的具有滑动平台的隧道开挖支护装置中,所述升降台包括位于纵向移动板上方的升降板,升降板的底部设有轴套,轴套内设有与纵向移动板固定的导向轴,导向轴的侧壁上至上而下设有多个定位孔,导向轴通过定位销连接轴套,所述定位销穿过轴套后插入到定位孔内。
前述的具有滑动平台的隧道开挖支护装置中,所述横向移动板的底部设有与工作台板连接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工作台板上增加了可水平自由移动的升降台,工人站位于升降台上进行修整或钻斜孔,升降台的高度可调,可满足工人修整和钻斜孔时对空间高度的不同需求。此外,升降台可横向平移超过工作台板,工人打完斜孔后,再将升降台移动回工作台板的正上方,此时,斜孔位于工作台板的一侧,安装锚杆支护时,锚杆支护不会与本实用新型发生干涉,使得锚杆支护的安装较为简单。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高度可调的优点,可同时满足修整和钻斜孔时的高度需求;还具有不会干涉锚杆支护的优点,不会导致锚杆支护的安装困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打斜孔时的状态图。
图4是安装锚杆支护时的正视图。
图5是安装锚杆支护时的俯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框架,2-工作台板,31-横向移动板,32-第一转接板,33-第一滑块,34-第一滑轨,35-第一橡胶挡泥板,41-纵向移动板,42-第二转接板,43-第二滑块,44-第二滑轨,45-第二橡胶挡泥板,51-升降板,52-轴套,53-导向轴,54-定位孔,55-定位销,6-脚轮,7-锚杆支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具有滑动平台的隧道开挖支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框架1,框架1的顶部设有工作台板2,工作台板2的两侧均向外延伸超过框架1,工作台板2上设有横向移动平台,横向移动平台上设有纵向移动平台,纵向移动平台上设有升降台。
所述横向移动平台包括横向移动板31,横向移动板31的两侧均设有l形的第一转接板32,第一转接板32的下端位于工作台板2的下方,第一转接板32的水平臂上设有第一滑块33,第一滑块33通过第一滑轨34连接工作台板2,第一滑轨34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橡胶挡泥板35,第一滑轨34位于两片第一橡胶挡泥板35合围形成的通道内。所述第一滑块33和第一滑轨34位于工作台板2的下方,可避免渣土直接掉落在第一滑轨34上造成卡滞,所述第一橡胶挡泥板35进一步避免灰尘掉落在在第一滑轨34上造成升降台横向移动卡滞。为防止第一滑块33滑出第一滑轨34,可在第一滑轨34的两端设有限位挡块。
所述纵向移动平台包括纵向移动板41,纵向移动板41的两侧均设有l形的第二转接板42,第二转接板42的下端位于横向移动板31的下方,第二转接板42的水平臂上设有第二滑块43,第二滑块43通过第二滑轨44连接横向移动板31,第二滑轨44的两侧均设有第二橡胶挡泥板45,第二滑轨44位于两片第二橡胶挡泥板45合围形成的通道内。所述第二滑块43和第二滑轨44位于横向移动板31的下方,可避免渣土直接掉落在第二滑轨44上造成卡滞,所述第二橡胶挡泥板45进一步避免灰尘掉落在在第二滑轨44上造成升降台纵向移动卡滞。为防止第二滑块43滑出第二滑轨44,可在第二滑轨44的两端设置限位挡板。
所述升降台包括位于纵向移动板41上方的升降板51,升降板51的底部设有轴套52,轴套52内设有与纵向移动板41固定的导向轴53,导向轴53的侧壁上至上而下设有多个定位孔54,导向轴53通过定位销55连接轴套52,所述定位销55穿过轴套52后插入到定位孔54内。
所述横向移动板31的底部设有与工作台板2连接脚轮6,所述脚轮6用于对横向移动板31的支撑,防止横向移动板31中部向下弯曲。
工作原理:升降板51的横向移动:如图2所示,横向推动升降板51,升降板51依次带动轴套52、导向轴53、纵向移动板41、第二转接板42、第二滑块43、第二滑轨44、横向移动板31、第一转接板32和第一滑块33沿第一滑轨34横向移动。
升降板51的纵向移动:纵向推动升降板51,升降板51依次带动轴套52、导向轴53、纵向移动板41、第二转接板42和第二滑块43沿第二滑轨44纵向移动。
升降台的高度调节:抽出定位销55,抬升或降低升降板51,使升降板51处于工人想要其处于的高度后,重新将定位销55穿过轴套52与对应的定位孔4连接。
工人打斜孔时:推动升降板51的横向移动,使升降板51的一部分伸出工作台板2,如图3所示,工人站在升降板51的伸出部分上打斜孔,打完斜孔后,将升降板51回移一段距离,让出锚杆支护17的安装空间,如图4和图5所示,此时安装锚杆支护17,锚杆支护17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干涉。
本实用新型具有高度可调的优点,可同时满足修整和钻斜孔时的高度需求;还具有不会干涉锚杆支护的优点,不会导致锚杆支护的安装困难。
1.一种具有滑动平台的隧道开挖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框架(1)的顶部设有工作台板(2),工作台板(2)的两侧均向外延伸超过框架(1),工作台板(2)上设有横向移动平台,横向移动平台上设有纵向移动平台,纵向移动平台上设有升降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滑动平台的隧道开挖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平台包括横向移动板(31),横向移动板(31)的两侧均设有l形的第一转接板(32),第一转接板(32)的下端位于工作台板(2)的下方,第一转接板(32)的水平臂上设有第一滑块(33),第一滑块(33)通过第一滑轨(34)连接工作台板(2),第一滑轨(34)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橡胶挡泥板(35),第一滑轨(34)位于两片第一橡胶挡泥板(35)合围形成的通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滑动平台的隧道开挖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平台包括纵向移动板(41),纵向移动板(41)的两侧均设有l形的第二转接板(42),第二转接板(42)的下端位于横向移动板(31)的下方,第二转接板(42)的水平臂上设有第二滑块(43),第二滑块(43)通过第二滑轨(44)连接横向移动板(31),第二滑轨(44)的两侧均设有第二橡胶挡泥板(45),第二滑轨(44)位于两片第二橡胶挡泥板(45)合围形成的通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滑动平台的隧道开挖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包括位于纵向移动板(41)上方的升降板(51),升降板(51)的底部设有轴套(52),轴套(52)内设有与纵向移动板(41)固定的导向轴(53),导向轴(53)的侧壁上至上而下设有多个定位孔(54),导向轴(53)通过定位销(55)连接轴套(52),所述定位销(55)穿过轴套(52)后插入到定位孔(5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滑动平台的隧道开挖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板(31)的底部设有与工作台板(2)连接脚轮(6)。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