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防护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排气全封闭连体医用防护服。
背景技术:
目前,全国正在进行疫情防控工作,大批医护工作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政府报告、新闻报道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1)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物资紧缺;(2)按照程序要求,防护服使用时间一般为四小时,工作人员应及时更换;(3)医护人员根据工作需要,穿两层防护服,空气流通不好,严重缺氧,增加工作压力;(4)按程序要求穿一次和脱一次,耗费时间1个小时左右,为节约宝贵时间,他们少喝水、少吃饭造成身心疲惫;(5)一般防护服、口罩、等不能重复使用;(6)防护服如果有疏忽不严密,医护人员被交叉传染的可能性大;(7)传染患者通过呼吸、接住性的传染时有发生。毒源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排气全封闭连体医用防护服,以解决现有防护服存在的防护不严密,易造成交叉感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排气全封闭连体医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还包括气密性呼吸面罩和控制面板,防护服本体是将头、躯干、四肢、手、足连为一体的全封闭整体,防护服本体上设有气密性拉链,防护服本体的面部处为透明材质,控制面板设在防护服本体外表面,控制面板上设有单向充气端口、单向吸气端口、单向排气端口和单向呼气端口,单向充气端口和单向排气端口均与防护服本体内腔相连通,气密性呼吸面罩设在防护服本体内腔口鼻处,气密性呼吸面罩上的吸气端通过吸气管与单向吸气端口相连,气密性呼吸面罩上的呼气端通过呼气管与单向呼气端口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控制面板上设有安全排气阀,安全排气阀与防护服本体内腔相连通。防护服本体内腔压力高时,可通过安全排气阀排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防护服本体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中设有气柱夹层,气柱夹层由多个环状气柱构成,环状气柱连接在双层结构之间,多个环状气柱分布于头部处、躯干处和四肢处,控制面板上设有气柱端口,多个环状气柱分别通过管路与气柱端口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控制面板上设有氧气检测模块,氧气检测模块的采样传感器端口位于防护服本体内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控制面板上设有压力检测模块,压力检测模块的采样传感器端口位于防护服本体内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连接在控制面板上,根据正压或负压需求,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的充气口与单向充气端口相连或充排气一体微型气泵的抽气口与单向排气端口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单向充气端口、单向吸气端口、单向排气端口、单向呼气端口、以及气密性呼吸面罩上的吸气端、呼气端均设有过滤器。穿着者吸入、呼出的气体,以及充入、排出防护服的气体均经过滤。过滤器的阻力小,不影响正常呼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控制面板上设有电源和开关,电源与氧气检测模块、压力检测模块和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分别相连,开关与氧气检测模块和压力检测模块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控制面板设在防护服本体的腹部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防护服本体采用pvc材料或tpu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防护服全封闭,且设置了供使用者呼吸的气密性呼吸面罩,气密性呼吸面罩于面部贴合完美,不漏气,吸气管通过单向吸气端口与外界相通,呼气管通过单向呼气端口与外界相通,使用者可顺畅呼吸,解决了现有防护服存在的易缺氧的问题,减轻体力负担;
2.本实用新型具有充气和排气功能,当医务人员穿着时,通过充气使防护服内腔保持正压,污染空气不能侵入,预防交叉传染、减轻心理负担;当传染病人穿着时,本实用新型用作隔离防护服,通过排气使防护服内腔保持负压,病毒污染的气体、飞沫不逸出,杜绝传染源外泄,解决交叉感染;
3.当防护服内腔保持负压时,为使穿着者穿着舒适,本实用新型将防护服本体设计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中设置了气柱夹层,此时,通过气柱端口向各环状气柱充气,充气后的环状气柱对防护服本体起到支撑作用,防止防护服贴于穿着者身体;
4.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作为加压氧舱使用,单向吸气端口连接氧气供氧,在正压状态下,减缓高原反应的症状;
5.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进行充气或抽气以保持防护服内腔的正负压,采用这种方式更方便人员灵活使用;
6.本实用新型具有检测功能,可检测防护服内腔的气压和氧气浓度,当任何数据超出规定的范围值时,均可提示报警;
7.本实用新型采用pvc或tpu材料制作,可以通过消杀喷淋重复使用,解决了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等防疫物资紧缺的问题;
8.本实用新型方便穿脱,节约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充排气全封闭连体医用防护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气密性呼吸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气柱夹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面板;2-气密性拉链;3-电源;4-开关;5-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6-气柱端口;7-氧气检测模块;8-单向吸气端口;9-防护服本体;10-单向排气端口;11-单向呼气端口;12-单向充气端口;13-安全排气阀;14-气密性呼吸面罩;15-吸气管;16-呼气管;17-环状气柱;18-压力检测模块;19-吸气端;20-呼气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充排气全封闭连体医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9,还包括气密性呼吸面罩14和控制面板1,防护服本体9是将头、躯干、四肢、手、足连为一体的全封闭整体,如同一个封闭的气囊,包裹整个人体,防护服本体9上设有气密性拉链2,气密性拉链2可设在胸部处或背部处,防护服本体9的面部处为透明材质,控制面板1设在防护服本体9外表面,控制面板1上设有单向充气端口12、单向吸气端口8、单向排气端口10和单向呼气端口11,单向充气端口12和单向排气端口10均与防护服本体9内腔相连通,气密性呼吸面罩14设在防护服本体9内腔口鼻处,气密性呼吸面罩14上的吸气端19通过吸气管15与单向吸气端口8相连,气密性呼吸面罩14上的呼气端20通过呼气管16与单向呼气端口11相连。
控制面板1上设有安全排气阀13,安全排气阀13与防护服本体9内腔相连通。
防护服本体9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中设有气柱夹层,气柱夹层由多个环状气柱17构成,环状气柱17连接在双层结构之间,多个环状气柱17分布于头部处、躯干处和四肢处,控制面板1上设有气柱端口6,多个环状气柱17分别通过管路与气柱端口6连通。
控制面板1上设有氧气检测模块7,氧气检测模块7的采样传感器端口位于防护服本体9内腔。
控制面板1上设有压力检测模块18,压力检测模块18的采样传感器端口位于防护服本体9内腔。
还包括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连接在控制面板1上,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的充气口与单向充气端口12相连或充排气一体微型气泵5的抽气口与单向排气端口10相连。需要正压时,就将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的充气口与单向充气端口12相连;需要负压时,就将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的抽气口与单向排气端口10相连。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是对防护服保持一定压力的补充。穿上防护服后,首先利用医院设备带上的正压气源或纤维压缩气罐对防护服充气到一定压力,或利用医院设备带上的负压气源对防护服抽气到一定压力。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因漏气压力发生变化,可以通过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进行充气或抽气。也可通过其它外部正负压气源来恢复保持防护服内腔气压,采用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的优点是便携,可随时使用。
单向充气端口12、单向吸气端口8、单向排气端口10、单向呼气端口11、以及气密性呼吸面罩14上的吸气端19、呼气端20均设有过滤器。
控制面板1上设有电源3和开关4,电源3与氧气检测模块7、压力检测模块18和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分别相连,为其供电,开关4与氧气检测模块7和压力检测模块18相连,控制氧气检测模块7和压力检测模块18的启停。
控制面板1设在防护服本体9的腹部处。
防护服本体9采用pvc材料、tpu材料或其他环保材料制作。
防护服本体9可制作成大、中、小号。气密性拉链2长约17厘米。
电源3采用锂电池。
所使用的氧气检测模块7、压力检测模块18、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气密性拉链2、气密性呼吸面罩14均为十分成熟的技术,均为市场商购。其中,氧气检测模块7购自ecsense公司,型号为tb600-wq-02-25;压力检测模块18购自江苏恒升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型号为hs-ymq-16;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购自深圳威曼斯特科技有限公司,型号vnstr-tm;气密性拉链2采用气密性双封橡胶拉链,购自无锡市西奥气密拉链有限公司;气密性呼吸面罩14可采用麻醉用硅胶呼吸面罩,购自泰州美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a型过滤器及呼吸面罩mnyx-010。此处所列举的氧气检测模块7和压力检测模块18均自带显示和报警功能。
人经气密性拉链2处进入防护服本体9,气密性呼吸面罩14置于口鼻处,穿好后拉好气密性拉链2。
打开开关4,氧气检测模块7和压力检测模块18与电源3接通,氧气检测模块7检测氧气浓度压力检测模块18检测防护服本体9内腔气体压力,若上述检测数据超出规定的范围则进行报警提醒,需要进行充气或排气以保持正压或负压。
使用结束后,拉开气密性拉链2,把防护服进行消杀喷淋以备重复使用。
实施例1、作为医务人员防护服使用。
医务人员穿上后,首先将单向充气端口12连接到医院设备带上的正压空气端口,通过单向充气端口12对防护服进行充气,把防护服本体9内腔充气至需要压力即可使用。如果使用过程中压力不足,可以采用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高压纤维气罐或医院设备带正压空气端口再补充充气,以保持压力。污染空气不能侵入,预防交叉传染、减轻心理负担。
实施例2、作为传染病人隔离防护服使用。
传染病人穿上后,首先将单向排气端口10连接到医院负压端口,通过单向排气端口10进行排气,使防护服本体9内腔达到需要负压压力即可。如果使用过程中压力不足,可以采用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或医院负压端口再抽气,以保持负压压力。病毒污染的气体、飞沫不逸出,减少传染源外泄。
防护服本体9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中设置了气柱夹层,如图4所示。此时,通过气柱端口6向各环状气柱充气,充气后的环状气柱6对防护服本体9起到支撑作用,防止防护服贴于穿着者身体,增加舒适度。
实施例3、作为加压氧舱使用。
作为加压氧舱使用时,患者穿上防护服后,首先将单向充气端口12连接到医院设备带上的正压空气端口,通过单向充气端口12对防护服进行充气,把防护服本体9内腔充气至需要压力即可使用。同时将单向吸气端口8连接氧气,给患者供氧,在正压状态下,减缓高原反应的症状。如果使用过程中压力不足,可以采用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高压气罐或高压纤维瓶再补充充气,以保持压力。
1.一种充排气全封闭连体医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密性呼吸面罩(14)和控制面板(1),所述防护服本体(9)是将头、躯干、四肢、手、足连为一体的全封闭整体,防护服本体(9)上设有气密性拉链(2),防护服本体(9)的面部处为透明材质,所述控制面板(1)设在防护服本体(9)外表面,控制面板(1)上设有单向充气端口(12)、单向吸气端口(8)、单向排气端口(10)和单向呼气端口(11),所述单向充气端口(12)和单向排气端口(10)均与防护服本体(9)内腔相连通,所述气密性呼吸面罩(14)设在防护服本体(9)内腔口鼻处,气密性呼吸面罩(14)上的吸气端(19)通过吸气管(15)与单向吸气端口(8)相连,气密性呼吸面罩(14)上的呼气端(20)通过呼气管(16)与单向呼气端口(1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排气全封闭连体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1)上设有安全排气阀(13),所述安全排气阀(13)与防护服本体(9)内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充排气全封闭连体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本体(9)为双层结构,双层结构中设有气柱夹层,所述气柱夹层由多个环状气柱(17)构成,环状气柱(17)连接在双层结构之间,多个环状气柱(17)分布于头部处、躯干处和四肢处,所述控制面板(1)上设有气柱端口(6),多个环状气柱(17)分别通过管路与气柱端口(6)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排气全封闭连体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1)上设有氧气检测模块(7),所述氧气检测模块(7)的采样传感器端口位于防护服本体(9)内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排气全封闭连体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1)上设有压力检测模块(18),所述压力检测模块(18)的采样传感器端口位于防护服本体(9)内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充排气全封闭连体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所述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连接在控制面板(1)上,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的充气口与单向充气端口(12)相连或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的抽气口与单向排气端口(10)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充排气全封闭连体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充气端口(12)、单向吸气端口(8)、单向排气端口(10)、单向呼气端口(11)、以及气密性呼吸面罩(14)上的吸气端(19)、呼气端(20)均设有过滤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充排气全封闭连体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1)上设有电源(3)和开关(4),所述电源(3)与氧气检测模块(7)、压力检测模块(18)和充气抽气一体微型气泵(5)分别相连,所述开关(4)与氧气检测模块(7)和压力检测模块(18)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充排气全封闭连体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1)设在防护服本体(9)的腹部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充排气全封闭连体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本体(9)采用pvc材料或tpu材料制作。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