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拉直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电缆的拉直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类似于绳索,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某些时候需要生产一定长度的电缆,并且需要这些一定长度的电缆尽量的直,而将电缆拉直需要相应的拉直装置。
现有技术中电缆的拉直装置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底座,底座下端安装有滚轮,滚轮右侧安装有滚轮锁止装置,底座内部安装有电动机,电动机上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底座上表面左侧安装有电缆活动拉直装置,底座上表面右侧安装有电缆固定拉直装置,电缆活动拉直装置和电缆固定拉直装置之间安装有支撑架,电缆活动拉直装置包括固定块,固定块上端固定连接有电缆夹紧块,电缆夹紧块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块。该装置通过电缆夹紧块将电缆夹紧,然后对电缆进行拉直。
但是,上述电缆拉直装置在拉直电缆前没有对电缆矫直,使得被拉直的电缆在某些小部位上存在褶皱,从而影响到电缆的使用。因此,我们迫切的需要一种可以减少电缆上褶皱的电缆矫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缆的拉直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电缆在拉直前没有进行矫直,从而使被拉直的电缆上任然有较多褶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电缆在被拉直之前,通过上矫直辊和下矫直辊对电缆进行矫直后再进行拉直,这样被拉直的电缆上的褶皱就会得到极大的减少,且更容易将电缆拉直。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缆的拉直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安装有相对设置的左支座和右支座,所述左支座和右支座间在竖直方向上安装有前挡板和后挡板,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间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下矫直轴、上矫直轴和动力轴,所述动力轴上安装有动力辊,所述动力轴的一端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上矫直轴上安装有上矫直辊,所述下矫直轴上安装有下矫直辊,所述左支座的侧面还安装有水平气缸,所述水平气缸上安装有电缆夹紧装置,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间还安装有可剪断电缆的剪断机构。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电缆拉直时,将需要拉直的电缆缠绕在动力辊上或者将带有电缆的动力辊安装在动力轴上,然后人工将电缆穿过上矫直辊的上部,再穿过下矫直辊的下部,再将电缆的一端固定在电缆夹紧装置内,然后启动水平气缸,水平气缸的活塞向回收缩,水平气缸再带动电缆夹紧装置向远离动力辊的方向移动,由于动力轴与旋转电机连接,在旋转电机不旋转的情况下动力辊就不会旋转,从而使得电缆在动力辊上也固定不动,所以当电缆夹紧装置向远离动力辊的方向移动时就会将电缆拉直,由于电缆在被拉直之前经过上矫直辊和下矫直辊对电缆进行矫直,这样被拉直的电缆上的褶皱就会得到极大的减少,且更容易将电缆拉直。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电缆夹紧装置包括相互成型为一体的连接板和夹紧头,所述连接板与水平气缸固定连接,所述夹紧头上通过固定机构固定电缆。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开在夹紧头上的深入孔,所述夹紧头的顶面开有与深入孔相通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有固定螺栓。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左支座和右支座间还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安装在左支座和右支座间的多根滑杆,所述滑杆上安装有多个可沿滑杆滑动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中部开有被电缆穿过的导向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电缆夹紧装置被滑杆穿过,且电缆夹紧装置可沿滑杆滑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剪断机构包括安装在前挡板侧上的前气缸和安装在后挡板侧面的后气缸,所述前气缸和后气缸上分别连接有前连接块和后连接块,所述前连接块和后连接块上分别安装有相互铰接的前夹刀和后夹刀。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前夹刀包括相互成型为一体的前夹板和前刀片,所述后夹刀包括相互成型为一体的后夹板和后夹刀,所述前夹板和后夹板间通过转轴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中电缆在被拉直之前,通过上矫直辊和下矫直辊对电缆进行矫直后再进行拉直,这样被拉直的电缆上的褶皱就会得到极大的减少,且更容易将电缆拉直。
(2)本实用新型中电缆夹紧装置包括相互成型为一体的连接板和夹紧头,连接板与水平气缸固定连接,夹紧头上通过固定机构固定电缆,固定机构包括开在夹紧头上的深入孔,夹紧头的顶面开有与深入孔相通的固定孔,固定孔内设有固定螺栓。当需要固定电缆时,将电缆的一端放在深入孔内,然后通过固定螺栓旋转到固定孔中,直到电缆被固定螺栓固定住,这样对电缆的固定较为简便。
(3)本实用新型中左支座和右支座间还设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安装在左支座和右支座间的多根滑杆,滑杆上安装有多个可沿滑杆滑动的导向板,导向板的中部开有被电缆穿过的导向孔。待拉直的电缆穿过导向板的导向孔,并且导向板除了沿滑杆的长度方向没有被限制之外,其他方向都被限制,所以电缆在被拉直的过程中不会向滑杆长度的其他方向移动,对电缆起到限位的作用,更有利于电缆被拉直。
(4)本实用新型中电缆夹紧装置被滑杆穿过,且电缆夹紧装置可沿滑杆滑动。使得电缆夹紧装置在水平方向的移动更加稳定,从而对电缆的拉直也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缆夹紧装置的正面剖视结构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紧机构的俯视结构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夹紧机构的侧面结构简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导向板的正面剖视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1底座,2左支座,3滑杆,4水平气缸,5电缆夹紧装置,51连接板,52夹紧头,521深入孔,522固定孔,53固定螺栓,6电缆,7导向板,71导向孔,8剪断机构,81前气缸,82前连接块,83前夹刀,831前夹板,832前刀片,84后夹刀,841后夹板,842后刀片,85后连接块,86后气缸,9下矫直辊,10下矫直轴,11上矫直辊,12上矫直轴,13动力轴,14动力辊,15右支座,16前挡板,17后挡板,18旋转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电缆的拉直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面安装有相对设置的左支座2和右支座15,左支座2和右支座15间在竖直方向上安装有前挡板16和后挡板17,前挡板16和后挡板17间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下矫直轴10、上矫直轴12和动力轴13,动力轴13上安装有动力辊14,动力轴13的一端安装有旋转电机18,上矫直轴12上安装有上矫直辊11,下矫直轴10上安装有下矫直辊9,左支座2的侧面还安装有水平气缸4,水平气缸4上安装有电缆夹紧装置5,前挡板16和后挡板17间还安装有可剪断电缆6的剪断机构8。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电缆6拉直时,将需要拉直的电缆6缠绕在动力辊14上或者将带有电缆6的动力辊14安装在动力轴13上,然后人工将电缆6穿过上矫直辊11的上部,再穿过下矫直辊9的下部,再将电缆6的一端固定在电缆夹紧装置5内,然后启动水平气缸4,水平气缸4的活塞向回收缩,水平气缸4再带动电缆夹紧装置5向远离动力辊14的方向移动,由于动力轴13与旋转电机18连接,在旋转电机18不旋转的情况下动力辊14就不会旋转,从而使得电缆6在动力辊14上也固定不动,所以当电缆夹紧装置5向远离动力辊14的方向移动时就会将电缆6拉直,由于电缆6在被拉直之前经过上矫直辊11和下矫直辊9对电缆6进行矫直,这样被拉直的电缆6上的褶皱就会得到极大的减少,且更容易将电缆6拉直。
值得注意的是:旋转电机18是常规的电机,水平气缸4也是常规的气缸,因此对他们的电路连接、具体结构和型号等不作赘述。
实施例2:
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给出了电缆夹紧装置的一种优选机构,即电缆夹紧装置5包括相互成型为一体的连接板51和夹紧头52,连接板51与水平气缸4固定连接,夹紧头52上通过固定机构固定电缆6,固定机构包括开在夹紧头52上的深入孔521,夹紧头52的顶面开有与深入孔521相通的固定孔522,固定孔522内设有固定螺栓53。当需要固定电缆6时,将电缆6的一端放在深入孔521内,然后通过固定螺栓53旋转到固定孔522中,直到电缆6被固定螺栓53固定住,这样对电缆6的固定较为简便。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如图1-6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给出了导向机构的一种优选结构,即左支座2和右支座15间还设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安装在左支座2和右支座15间的多根滑杆3,滑杆3上安装有多个可沿滑杆3滑动的导向板7,导向板7的中部开有被电缆6穿过的导向孔71。待拉直的电缆6穿过导向板7的导向孔71,并且导向板7除了沿滑杆3的长度方向没有被限制之外,其他方向都被限制,所以电缆6在被拉直的过程中不会向滑杆3长度的其他方向移动,对电缆6起到限位的作用,更有利于电缆6被拉直。
优选的,电缆夹紧装置5被滑杆3穿过,且电缆夹紧装置5可沿滑杆3滑动。使得电缆夹紧装置5在水平方向的移动更加稳定,从而对电缆6的拉直也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4:
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给出了剪断机构的一种优选结构,即剪断机构8包括安装在前挡板16侧上的前气缸81和安装在后挡板17侧面的后气缸86,前气缸81和后气缸86上分别连接有前连接块82和后连接块85,前连接块82和后连接块85上分别安装有相互铰接的前夹刀83和后夹刀84,前夹刀83包括相互成型为一体的前夹板831和前刀片832,后夹刀84包括相互成型为一体的后夹板841和后夹刀84,前夹板831和后夹板841间通过转轴铰接。当需要对被拉直后的电缆6剪断时,可以为前气缸81和后气缸86通电,前气缸81和后气缸86通电后其活塞相向移动,由于前夹板831和后夹板841间通过转轴铰接,所以前夹刀83和后夹刀84十字交叉,当前夹刀83和后夹刀84的下部在前气缸81和后气缸86的带动下相向移动时,前夹刀83和后夹刀84的上部也相向移动,从而可以使前刀片832和后刀片842将电缆6夹断。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如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实用新型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用于电缆的拉直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安装有相对设置的左支座(2)和右支座(15),所述左支座(2)和右支座(15)间在竖直方向上安装有前挡板(16)和后挡板(17),所述前挡板(16)和后挡板(17)间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下矫直轴(10)、上矫直轴(12)和动力轴(13),所述动力轴(13)上安装有动力辊(14),所述动力轴(13)的一端安装有旋转电机(18),所述上矫直轴(12)上安装有上矫直辊(11),所述下矫直轴(10)上安装有下矫直辊(9),所述左支座(2)的侧面还安装有水平气缸(4),所述水平气缸(4)上安装有电缆夹紧装置(5),所述前挡板(16)和后挡板(17)间还安装有可剪断电缆(6)的剪断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缆的拉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夹紧装置(5)包括相互成型为一体的连接板(51)和夹紧头(52),所述连接板(51)与水平气缸(4)固定连接,所述夹紧头(52)上通过固定机构固定电缆(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缆的拉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开在夹紧头(52)上的深入孔(521),所述夹紧头(52)的顶面开有与深入孔(521)相通的固定孔(522),所述固定孔(522)内设有固定螺栓(5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缆的拉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座(2)和右支座(15)间还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安装在左支座(2)和右支座(15)间的多根滑杆(3),所述滑杆(3)上安装有多个可沿滑杆(3)滑动的导向板(7),所述导向板(7)的中部开有被电缆(6)穿过的导向孔(7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缆的拉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夹紧装置(5)被滑杆(3)穿过,且电缆夹紧装置(5)可沿滑杆(3)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缆的拉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断机构(8)包括安装在前挡板(16)侧上的前气缸(81)和安装在后挡板(17)侧面的后气缸(86),所述前气缸(81)和后气缸(86)上分别连接有前连接块(82)和后连接块(85),所述前连接块(82)和后连接块(85)上分别安装有相互铰接的前夹刀(83)和后夹刀(8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缆的拉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夹刀(83)包括相互成型为一体的前夹板(831)和前刀片(832),所述后夹刀(84)包括相互成型为一体的后夹板(841)和后夹刀(84),所述前夹板(831)和后夹板(841)间通过转轴铰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