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钢筋拉拔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4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程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钢筋拉拔装置。



背景技术:

交通工程是把人、车、路、环境及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个统一体中进行研究,以寻求出行效率最大、交通事故最少、通行速度最快、运输费用最省、环境影响最小、能源消耗最低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节能及降低公害的目的。

作为施工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原材料,钢筋的使用对于各种施工工程都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但是因为钢筋的重量较大,搬运不便,所以在施工时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而且仅仅依靠人力还很难将缠绕在一起的钢筋捋直并摆放到规定的位置上,极大的加大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钢筋拉拔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钢筋拉拔装置,包括底板和滑动箱,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插接有钢筋缠绕架,所述钢筋缠绕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底板上表面靠近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箱,所述滑动箱的内部卡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直齿轮,所述直齿轮的侧面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凹轮支架,所述凹轮支架的内侧面卡接有凹轮。

可选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设置有滚轮。

可选的,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贯穿定位孔与滑动箱活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转动杆贯穿滑动箱侧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的侧面插接有卡柱,所述滑动箱的侧面开设有卡孔,所述卡柱与卡孔卡接。

可选的,所述直齿轮和齿条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直齿轮和齿条以转动杆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呈对称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在电机箱的内部,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侧面与第一锥齿轮啮合。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钢筋拉拔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交通工程施工用钢筋拉拔装置,通过滑动箱、转动杆、直齿轮、齿条、凹轮支架和凹轮的设置,滑动箱可以在底板上来回滑动,转动杆和直齿轮的转动能带动齿条上下运动,不仅方便了施工人员调整凹轮与钢筋缠绕架的距离,还可以调整凹轮的高度,凹轮则减少了与钢筋的摩擦力,两个凹轮还可以将穿过的钢筋捋直,方便了施工人员拉拔钢筋和后续的使用。

2、该交通工程施工用钢筋拉拔装置,通过第一锥齿轮、电机和第二锥齿轮的设置,电机运转,第二锥齿轮便会带动第一锥齿轮和钢筋缠绕架转动,减轻了施工人员拉拔钢筋所用的力气,加快了施工人员拉拔和摆放钢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滚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滑动箱;3、支架;4、钢筋缠绕架;5、第一锥齿轮;6、电机箱;7、电机;8、第二锥齿轮;9、滑块;10、转动杆;11、直齿轮;12、齿条;13、凹轮支架;14、凹轮;15、套筒;16、弹簧;17、滚轮;18、旋钮;19、卡柱;20、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钢筋拉拔装置,包括底板1和滑动箱2,底板1上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架3,支架3的顶端插接有钢筋缠绕架4,钢筋缠绕架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底板1上表面靠近支架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箱6,电机箱6的内部设置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8,通过第一锥齿轮5、电机7和第二锥齿轮8的设置,电机7运转,第二锥齿轮8便会带动第一锥齿轮5和钢筋缠绕架4转动,减轻了施工人员拉拔钢筋所用的力气,加快了施工人员拉拔和摆放钢筋;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9,滑块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箱2,滑动箱2的内部卡接有转动杆10,转动杆10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直齿轮11,直齿轮11的侧面啮合有齿条12,齿条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凹轮支架13,凹轮支架13的内侧面卡接有凹轮14,通过滑动箱2、转动杆10、直齿轮11、齿条12、凹轮支架13和凹轮14的设置,滑动箱2可以在底板1上来回滑动,转动杆10和直齿轮11的转动能带动齿条12上下运动,不仅方便了施工人员调整凹轮14与钢筋缠绕架4的距离,还可以调整凹轮14的高度,凹轮14则减少了与钢筋的摩擦力,两个凹轮14还可以将穿过的钢筋捋直,方便了施工人员拉拔钢筋和后续的使用;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筒15,套筒15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弹簧16,弹簧16的底端设置有滚轮17,弹簧16能够有效的减缓该装置在移动时产生的震动,增加了该装置的稳定性,滑块9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贯穿定位孔与滑动箱2活动连接,对滑动箱2起到了定位和固定的作用,转动杆9贯穿滑动箱2侧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18,旋钮18的侧面插接有卡柱19,滑动箱2的侧面开设有卡孔20,卡孔20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卡孔20呈环行阵列设置,卡柱19与卡孔20卡接,对直齿轮11起到了固定作用,防止齿条12下落,直齿轮11和齿条12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直齿轮11和齿条12以转动杆10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呈对称设置,第一锥齿轮5设置在电机箱6的内部,第二锥齿轮8的侧面与第一锥齿轮5啮合。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该交通工程施工用钢筋拉拔装置,使用时,施工人员可以将滑动箱2可以在底板1上来回滑动,转动杆10和直齿轮11的转动能带动齿条12上下运动,不仅方便了施工人员调整凹轮14与钢筋缠绕架4的距离,还可以调整凹轮14的高度,凹轮14则减少了与钢筋的摩擦力,两个凹轮14还可以将穿过的钢筋捋直,方便了施工人员拉拔钢筋和后续的使用,电机7运转,第二锥齿轮8便会带动第一锥齿轮5和钢筋缠绕架4转动,钢筋缠绕架4上缠绕的钢筋便可以从凹轮14穿出,减轻了施工人员拉拔钢筋所用的力气,加快了施工人员拉拔和摆放钢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钢筋拉拔装置,包括底板(1)和滑动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架(3),所述支架(3)的顶端插接有钢筋缠绕架(4),所述钢筋缠绕架(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底板(1)上表面靠近支架(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箱(6),所述电机箱(6)的内部设置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8),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箱(2),所述滑动箱(2)的内部卡接有转动杆(10),所述转动杆(10)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直齿轮(11),所述直齿轮(11)的侧面啮合有齿条(12),所述齿条(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凹轮支架(13),所述凹轮支架(13)的内侧面卡接有凹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钢筋拉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筒(15),所述套筒(15)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的底端设置有滚轮(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钢筋拉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9)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贯穿定位孔与滑动箱(2)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钢筋拉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0)贯穿滑动箱(2)侧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18),所述旋钮(18)的侧面插接有卡柱(19),所述滑动箱(2)的侧面开设有卡孔(20),所述卡柱(19)与卡孔(20)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钢筋拉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齿轮(11)和齿条(12)的数量均为两个,且所述两个直齿轮(11)和齿条(12)以转动杆(10)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呈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钢筋拉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齿轮(5)设置在电机箱(6)的内部,所述第二锥齿轮(8)的侧面与第一锥齿轮(5)啮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钢筋拉拔装置,包括底板和滑动箱,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插接有钢筋缠绕架,所述钢筋缠绕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底板上表面靠近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设置有电机。该交通工程施工用钢筋拉拔装置,通过滑动箱、转动杆、直齿轮、齿条、凹轮支架和凹轮的设置,滑动箱可以在底板上来回滑动,转动杆和直齿轮的转动能带动齿条上下运动,不仅方便了施工人员调整凹轮与钢筋缠绕架的距离,还可以调整凹轮的高度,凹轮则减少了与钢筋的摩擦力,两个凹轮还可以将穿过的钢筋捋直,方便了施工人员拉拔钢筋和后续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淑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淑惠
技术研发日:2019.10.2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93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