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显示屏背光源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6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显示屏背光源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led显示屏背光源散热结构是用于对led显示屏背光源进行散热降温使用的散热结构,led显示屏背光源是液晶面板组成的一部分,液晶面板自身不会主动发光的,得用背光才能够进行显示发光,因此led显示屏背光源被大量的使用在各种电子显示器材当中,为液晶面板提供光源,而led显示屏背光源在通电时,会产生高温,因此需要led显示屏背光源散热结构对高温进行导出散热,使led显示屏背光源稳定的工作运行,随着led显示屏背光源的使用需求的增加,led显示屏背光源散热结构也被大量的使用,但现有的led显示屏背光源散热结构还无法满足使用的需求,因此需要散热降温效果更优秀的led显示屏背光源散热结构;在led显示屏背光源散热结构使用时,通常只是通过导热贴片的堆叠连接,使热量进行导出,降低了热量接触和传递的效果,从而无法进行快速的散热,其次,传统散热结构无法主动的产生风力进行冷却,只能够通过空气的接触进行散热,导致了散热散发速度慢,从而导致了散热冷却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显示屏背光源散热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降低了热量接触和传递的效果,无法主动的产生风力进行冷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led显示屏背光源散热结构,包括固定压板,所述固定压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压板固定架,所述压板固定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连接螺丝,所述压板固定架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背光源背板,所述固定压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导热铜管,所述导热铜管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导热鳍片,所述导热铜管远离固定压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散热冷排板,所述散热冷排板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风扇固定盒,所述风扇固定盒的内侧转动安装有冷盘散热风扇,所述导热铜管的后表面位于固定压板的后方位置固定安装有平面导热板。

优选的,所述散热冷排板位于背光源背板的一侧位置,所述导热铜管贯穿至散热冷排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螺丝贯穿压板固定架与背光源背板螺纹连接,所述压板固定架与平面导热板平行放置安装。

优选的,所述导热鳍片通过一体成型与导热铜管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导热鳍片围绕导热铜管的圆心排列安装。

优选的,所述固定压板位于背光源背板的前方位置,所述平面导热板与背光源背板的前表面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鳍片和散热冷排板均为铝合金材质构造设计,所述冷盘散热风扇位于散热鳍片的前方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led显示屏背光源散热结构,通过设置的导热铜管、导热鳍片和,通过导热铜管的设计,能够代替传统导热贴片堆叠的热量导出传递结构,使热量更快速的进行接收和传递,提高热量传递的效果,从而进行快速的散热,通过设置的散热冷排板、散热鳍片、风扇固定盒和冷盘散热风扇,能够在热量进行散热时,主动产生风力对传递的热量进行吹风降温,快速的实现热量散发,提高散热冷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led显示屏背光源散热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led显示屏背光源散热结构的散热冷排板和散热冷排板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led显示屏背光源散热结构的固定压板和导热铜管的侧面剖析图。

图中:1、固定压板;2、压板固定架;3、连接螺丝;4、背光源背板;5、导热铜管;6、导热鳍片;7、散热冷排板;8、散热鳍片;9、风扇固定盒;10、冷盘散热风扇;11、平面导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3所示,一种led显示屏背光源散热结构,包括固定压板1,所述固定压板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压板固定架2,所述压板固定架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连接螺丝3,所述压板固定架2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背光源背板4,所述固定压板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导热铜管5,所述导热铜管5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导热鳍片6,所述导热铜管5远离固定压板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散热冷排板7,所述散热冷排板7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散热鳍片8,所述散热鳍片8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风扇固定盒9,所述风扇固定盒9的内侧转动安装有冷盘散热风扇10,所述导热铜管5的后表面位于固定压板1的后方位置固定安装有平面导热板11;

所述散热冷排板7位于背光源背板4的一侧位置,所述导热铜管5贯穿至散热冷排板7的内部;所述连接螺丝3贯穿压板固定架2与背光源背板4螺纹连接,所述压板固定架2与平面导热板11平行放置安装;所述导热鳍片6通过一体成型与导热铜管5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导热鳍片6围绕导热铜管5的圆心排列安装;所述固定压板1位于背光源背板4的前方位置,所述平面导热板11与背光源背板4的前表面贴合连接;所述散热鳍片8和散热冷排板7均为铝合金材质构造设计,所述冷盘散热风扇10位于散热鳍片8的前方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led显示屏背光源散热结构,在使用时通过压板固定架2和连接螺丝3连接背光源背板4,对散热结构进行连接安装,压板固定架2连接后压紧固定压板1,固定压板1又压紧导热铜管5和平面导热板11与背光源背板4贴合连接,背光源背板4发热时,热量传递至铜材质的平面导热板11,平面导热板11再将热量通过两个导热铜管5传递至散热冷排板7,散热冷排板7通过表面的多个散热鳍片8增加空气接触面积进行热量的散发,从而进行散热,导热铜管5传递热量时,导热铜管5通过自身铜材质的构造,配合内部多个导热鳍片6,增加热量接触面积和传递的速度,使热量快速的传递至散热冷排板7,通过散热鳍片8进行散热时,散热鳍片8上方的两个风扇固定盒9,能够接通电源使内部的冷盘散热风扇10进行转动,通过冷盘散热风扇10的转动产生风力,风力吹至散热鳍片8,对散热鳍片8上传递的热量进行吹风降温,快速的实现热量散发,提高散热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led显示屏背光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压板(1),所述固定压板(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压板固定架(2),所述压板固定架(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连接螺丝(3),所述压板固定架(2)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背光源背板(4),所述固定压板(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导热铜管(5),所述导热铜管(5)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导热鳍片(6),所述导热铜管(5)远离固定压板(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散热冷排板(7),所述散热冷排板(7)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散热鳍片(8),所述散热鳍片(8)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风扇固定盒(9),所述风扇固定盒(9)的内侧转动安装有冷盘散热风扇(10),所述导热铜管(5)的后表面位于固定压板(1)的后方位置固定安装有平面导热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显示屏背光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冷排板(7)位于背光源背板(4)的一侧位置,所述导热铜管(5)贯穿至散热冷排板(7)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显示屏背光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丝(3)贯穿压板固定架(2)与背光源背板(4)螺纹连接,所述压板固定架(2)与平面导热板(11)平行放置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显示屏背光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鳍片(6)通过一体成型与导热铜管(5)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导热鳍片(6)围绕导热铜管(5)的圆心排列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显示屏背光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压板(1)位于背光源背板(4)的前方位置,所述平面导热板(11)与背光源背板(4)的前表面贴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显示屏背光源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8)和散热冷排板(7)均为铝合金材质构造设计,所述冷盘散热风扇(10)位于散热鳍片(8)的前方位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LED显示屏背光源散热结构,包括固定压板,所述固定压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压板固定架,所述压板固定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连接螺丝,所述压板固定架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背光源背板,所述固定压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导热铜管,所述导热铜管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导热鳍片,所述导热铜管远离固定压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散热冷排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LED显示屏背光源散热结构,能够代替传统导热贴片堆叠的热量导出传递结构,使热量更快速的进行接收和传递,提高热量传递的效果,从而进行快速的散热,能够在热量进行散热时,主动产生风力对传递的热量进行吹风降温,快速的实现热量散发,提高散热冷却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权;张培祖;刘文焕;周谋兴;杨荣辉;李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嘉禄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93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