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料隧道混凝土喷射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45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混凝土上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上料隧道混凝土喷射机。



背景技术:

现有隧道喷射混凝土的施工作业,通常采用人工从料袋中取料,现场添加外加剂、现场拌料、现场工作人员上料等原始作业模式,不但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混合料的质量指标差别较大,有时甚至难以保证喷射混凝土的拌合质量,现场产生大量粉尘、严重污染环境,影响工人身体健康,容易造成工人“肺矽病”等职业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上料隧道混凝土喷射机,集混凝土拌合料自动取料、上料和喷射作业于一体,功能齐全、结构紧凑、移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上料隧道混凝土喷射机,包括底盘支架、驱动组件、混凝土喷射机、滚筒输料组件和储料斗,所述底盘支架底部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前轮驱动机构和后轮驱动机构,所述前轮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和安装于驱动轴两端的前轮轮胎,所述后轮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和安装于驱动轴两端的后轮轮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前轮驱动机构的驱动轴或后轮驱动机构的驱动轴转动的驱动动力装置;所述底盘支架顶部后半部固定有若干个储料斗定位支架,所有储料斗定位支架上支撑固定安装有储料斗;所述底盘支架顶部前半部固定有放置钢板,所述放置钢板顶部安装有混凝土喷射机,所述混凝土喷射机具有进料口,所述滚筒输料组件包括筒体、滚筒驱动轮、滚筒叶片驱动动力装置、原料调节器和滚筒主动轴,所述滚筒主动轴一端转动安装于定位座上,所述滚筒主动轴另一端转动安装于原料调节器底部,所述滚筒主动轴另一端端部贯穿原料调节器底部且固定安装有滚筒驱动轮,所述滚筒驱动轮与滚筒叶片驱动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动力连接,所述滚筒主动轴安装于筒体内部,所述滚筒主动轴外部固定安装有滚筒叶片,所述储料斗顶部为进料口,所述储料斗底部为出料口,所述储料斗的出料口与滚筒输料组件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原料调节器的出料口与混凝土喷射机的进料口密闭连通。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动力装置安装于放置钢板上,所述驱动动力装置用于驱动前轮驱动机构的驱动轴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底盘支架包括四个底盘主钢架和若干个底盘辅助钢架,四个底盘主钢架共同固定组成一个长方形框架,所有底盘辅助钢架固定安装于底盘辅助钢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滚筒输料组件的筒体外部设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连接有振动调节器。

作为优选,所述放置钢板顶部固定有操作控制板,所述操作控制板分别与混凝土喷射机、驱动动力装置、滚筒叶片驱动动力装置、振动电机、振动调节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动力装置为发动机或驱动马达。

作为优选,所述放置钢板底部设有液压伸缩支座。

作为优选,所述原料调节器位于滚筒输料组件的输出端位置处。

作为优选,所述滚筒驱动轮与滚筒叶片驱动动力装置之间的传动装置为皮带轮或齿轮。

作为优选,所述储料斗顶部的进料口处安装有储料斗封盖。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集混凝土拌合料自动取料、上料和喷射作业于一体,功能齐全、结构紧凑、移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

(2)本实用新型在施工现场需要工作人员少,节省劳动力,同时降低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施工现场不需要拌合混合料,粉尘少,减少工人吸尘量,减少矽肺病等职业病发。

(3)本实用新型混凝土原料从储料斗运输至喷射机的过程中,全封闭,无外露,有效地控制了过程中的粉尘;本实用新型不需要等待原料的现场拌合和配合比的调整,施工效率高,有效地缩短了喷射混凝土的施作时间。

(4)本实用新型隧道洞外统一拌合原料,有利于提高拌合质量,进而提高喷射混凝土的性能;洞内工作人员减少,自动上料隧道混凝土喷射机移动方便,机动性强,有利于隧道施工组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盘支架、驱动组件配合安装后的结构简图;

图4为滚筒输料组件的工作示意图;

图5为图3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底盘主钢架,2-底盘辅助钢架,3-驱动组件,4-储料斗,5-储料斗定位支架,6-放置钢板,7-液压伸缩支座,8-混凝土喷射机,9-原料调节器,10-筒体,11-滚筒叶片驱动动力装置,12-驱动马达,13-振动调节器,14-操作面板,15-储料斗封盖,16-滚筒叶片,17-滚筒主动轴,18-进料口,19-滚筒驱动轮,20-定位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一种自动上料隧道混凝土喷射机,包括底盘支架、驱动组件3、混凝土喷射机8、滚筒输料组件和储料斗4,底盘支架包括四个底盘主钢架1和若干个底盘辅助钢架2,底盘支架起到整个工作平台和连接各部件的支撑作用。四个底盘主钢架1共同固定组成一个长方形框架,所有底盘辅助钢架2固定安装于底盘辅助钢架2上。底盘支架底部安装有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包括前轮驱动机构和后轮驱动机构,驱动组件3起到控制台架主体在隧道内短途运输行走的作用。前轮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和安装于驱动轴两端的前轮轮胎,后轮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和安装于驱动轴两端的后轮轮胎,驱动组件3还包括用于驱动前轮驱动机构的驱动轴或后轮驱动机构的驱动轴转动的驱动动力装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驱动动力装置为发动机或驱动马达12。底盘支架顶部后半部固定有若干个储料斗定位支架5,所有储料斗定位支架5上支撑固定安装有储料斗4,储料斗4用于将混凝土储存并通过滚筒输料组件进行传输。

如图1所示,底盘支架顶部前半部固定有放置钢板6,放置钢板6顶部安装有混凝土喷射机8,混凝土喷射机8具有进料口18,滚筒输料组件包括筒体10、滚筒驱动轮19、滚筒叶片驱动动力装置11、原料调节器9和滚筒主动轴17,滚筒输料组件可以将混凝土拌合成品料从储料斗4底部均匀地运输到原料调节器9中。滚筒主动轴17一端转动安装于定位座20上,滚筒主动轴17另一端转动安装于原料调节器9底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原料调节器9位于滚筒输料组件的输出端位置处,原料调节器9是具有一定容量的罐体,罐体顶部有观察孔,并且可以打开,将筒体10传输而来的原料进行适当调节后输送到喷射混凝土机8的进料口18中;在混凝土喷射机8的进料口18和筒体10相连的部位增设了原料调节器9,原料调节器9保证喷混作业时混凝土拌合原料的充足性,同时混凝土拌合原料又不至于出现过度压实而难以进料的现象),滚筒主动轴17另一端端部贯穿原料调节器9底部且固定安装有滚筒驱动轮19,滚筒驱动轮19与滚筒叶片驱动动力装置11通过传动装置动力连接,滚筒驱动轮19与滚筒叶片驱动动力装置11之间的传动装置为皮带轮或齿轮。滚筒主动轴17安装于筒体10内部,滚筒主动轴17外部固定安装有滚筒叶片16。储料斗4顶部为进料口,储料斗4底部为出料口,储料斗4的出料口与滚筒输料组件的输入端相连通,储料斗4中的原料在重力作用下沿料斗内壁滑向滚筒输料组件的输入端,并进入筒体10内部,在滚筒叶片16的驱动下进入原料调节器9,然后运输到混凝土喷射机8的进料口18,进而吸入混凝土喷射机8中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原料调节器9的出料口与混凝土喷射机8的进料口18密闭连通。

为保证储料斗4的内壁光滑,储料斗4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储料,4顶部采用方形,有利于储存混凝土拌和原料,底部采用梯形漏斗,有利于出料。

如图1所示,驱动组件3的驱动动力装置安装于放置钢板6上,本实用新型优选的驱动动力装置用于驱动前轮驱动机构的驱动轴转动。

如图1所示,滚筒输料组件的筒体10外部设有振动电机,振动电机连接有振动调节器13。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储料斗4靠近筒体10的侧面布设了震动调节器,储料斗4中的原料在自重作用下无法进入筒体10时,震动调节器的作用是保证将原料在震动作用下顺利进入筒体10,进而进入筒体10内部。放置钢板6顶部固定有操作控制板14,操作控制板14分别与混凝土喷射机8、驱动动力装置、滚筒叶片驱动动力装置11、振动电机、振动调节器13电连接。为了便于集中操作,增设了操作控制板14,各仪器和机械的开关均在此处操作。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放置钢板6底部设有液压伸缩支座7,当然液压伸缩支座7也可以固定安装于底盘支架的底盘主钢架1底部。为了防止放置喷射混凝土机8一端的台架主体基础不稳固,影响施工作业,在底盘主钢架1靠近喷射混凝土机8一端,增加了液压伸缩支座7。

如图1所示,储料斗4顶部的进料口处安装有储料斗封盖15。为防止喷射作业中储料斗4中的混凝土拌合原料的外扬,在储料斗4口端部增设了可以翻转的储料斗封盖15,避免了施工现场粉尘增多的现象,同时又可以防止异物掉入喷射混凝土拌合原料中的作用。储料斗封盖15用钢盖板制成,在装入喷射混凝土拌合原料时打开储料斗封盖15,其余工作时间均封盖。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混凝土拌合原料在隧道洞外拌合好后,运输到自动上料隧道混凝土喷射机的储料斗4,由储料斗4经滚筒输料组件运送到混凝土喷射机8的进料口18,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具体制作时,底盘主钢架1的长度为3.0m,宽度为2.0m,底盘主钢架1由i14工字钢进行焊接组成,根据需要布设底盘辅助钢架2,底盘辅助钢架2用i10工字钢焊接而成,共同构成底盘支架。底盘支架上设置四个轮,两个主动轮,两个从动轮,主动轮由整体驱动马达12电力驱动,在主动轮侧增设可伸缩的液压伸缩支座7,整个混凝土喷射机8也可拖挂在车辆后部进行长距离运输。底盘主钢架1上用i10工字钢焊接储料斗定位支架5,用斜钢板焊接于储料斗4,并支撑整个储料斗4。储料斗4底部的出料口焊接于底盘辅助钢架2上,并与筒体10内壁连接,保证焊缝均匀且光滑。筒体10及其滚筒主动轴17倾斜角度为20°,在滚筒叶片驱动动力装置11和滚筒驱动轮19的共同作用下,将混凝土拌合原料运输到筒体10端部的原料调节器9内。在滚筒端部原料调节器9的下部设置有混凝土喷射机8的进料口18,混凝土拌合原料经滚筒端部原料调节器9调节后进入混凝土喷射机8的进料口18。同时原料调节器9上部设置有开口,可以观察原料是否充分。如果原料过多,则降低滚筒叶片16的转动速度;如果原料不足,则加快滚筒叶片16的转动速度。储料斗封盖15由两块中间高,两侧低带转轴的钢板组成,具有阻止混凝土拌合原料外扬和防止其他异物掉入混凝土拌合原料中的作用。原料在混凝土喷射机8的作用下进行喷混作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上料隧道混凝土喷射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支架、驱动组件(3)、混凝土喷射机(8)、滚筒输料组件和储料斗(4),所述底盘支架底部安装有驱动组件(3),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前轮驱动机构和后轮驱动机构,所述前轮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和安装于驱动轴两端的前轮轮胎,所述后轮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轴和安装于驱动轴两端的后轮轮胎,所述驱动组件(3)还包括用于驱动前轮驱动机构的驱动轴或后轮驱动机构的驱动轴转动的驱动动力装置;所述底盘支架顶部后半部固定有若干个储料斗定位支架(5),所有储料斗定位支架(5)上支撑固定安装有储料斗(4);所述底盘支架顶部前半部固定有放置钢板(6),所述放置钢板(6)顶部安装有混凝土喷射机(8),所述混凝土喷射机(8)具有进料口(18),所述滚筒输料组件包括筒体(10)、滚筒驱动轮(19)、滚筒叶片驱动动力装置(11)、原料调节器(9)和滚筒主动轴(17),所述滚筒主动轴(17)一端转动安装于定位座(20)上,所述滚筒主动轴(17)另一端转动安装于原料调节器(9)底部,所述滚筒主动轴(17)另一端端部贯穿原料调节器(9)底部且固定安装有滚筒驱动轮(19),所述滚筒驱动轮(19)与滚筒叶片驱动动力装置(11)通过传动装置动力连接,所述滚筒主动轴(17)安装于筒体(10)内部,所述滚筒主动轴(17)外部固定安装有滚筒叶片(16),所述储料斗(4)顶部为进料口,所述储料斗(4)底部为出料口,所述储料斗(4)的出料口与滚筒输料组件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原料调节器(9)的出料口与混凝土喷射机(8)的进料口(18)密闭连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隧道混凝土喷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的驱动动力装置安装于放置钢板(6)上,所述驱动动力装置用于驱动前轮驱动机构的驱动轴转动。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隧道混凝土喷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支架包括四个底盘主钢架(1)和若干个底盘辅助钢架(2),四个底盘主钢架(1)共同固定组成一个长方形框架,所有底盘辅助钢架(2)固定安装于底盘辅助钢架(2)上。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隧道混凝土喷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输料组件的筒体(10)外部设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连接有振动调节器(13)。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隧道混凝土喷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钢板(6)顶部固定有操作控制板(14),所述操作控制板(14)分别与混凝土喷射机(8)、驱动动力装置、滚筒叶片驱动动力装置(11)、振动电机、振动调节器(13)电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隧道混凝土喷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动力装置为发动机或驱动马达(12)。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隧道混凝土喷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钢板(6)底部设有液压伸缩支座(7)。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隧道混凝土喷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调节器(9)位于滚筒输料组件的输出端位置处。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隧道混凝土喷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驱动轮(19)与滚筒叶片驱动动力装置(11)之间的传动装置为皮带轮或齿轮。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料隧道混凝土喷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斗(4)顶部的进料口处安装有储料斗封盖(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上料隧道混凝土喷射机,包括底盘支架和滚筒输料组件,底盘支架底部安装有驱动组件,底盘支架顶部后半部固定安装有储料斗;底盘支架顶部前半部固定有放置钢板,放置钢板顶部安装有混凝土喷射机,滚筒输料组件包括筒体、滚筒驱动轮、滚筒叶片驱动动力装置、原料调节器和滚筒主动轴,滚筒驱动轮与滚筒叶片驱动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动力连接,滚筒主动轴安装于筒体内部,滚筒主动轴外部固定安装有滚筒叶片,储料斗的出料口与滚筒输料组件的输入端相连通,原料调节器的出料口与混凝土喷射机的进料口密闭连通。本实用新型集混凝土拌合料自动取料、上料和喷射作业于一体,具有功能齐全、结构紧凑、移动方便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庞新刚;郭福;宿钟鸣;马艳平;程耀烜;薛鹏;牛东强;郑亚强;李磊;师永翔;朱清伟;王荣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93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