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步双液浆注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盾构施工掘进过程中,因刀盘开挖直径与管片外径之间存在建筑空隙,此建筑空隙需要用同步注浆浆液砂浆及时填充,避免地面下沉。同步注浆浆液由水泥、膨润土、粉煤灰、中砂和水按照一定的试验配合比搅拌而成,浆液初凝时间一般控制在4~6小时,但由于受地质、地层中有水等原因,往往会造成砂浆初凝时间无法控制,造成管片上浮。
管片上浮是指管片脱离盾尾后产生向上运动的现象。在盾构施工过程中,管片上浮在软土、砂砾层、硬岩中均有发生,而且地层越硬上浮情况越严重,并且是无法避免的,尤其在下坡段更为明显。管片上浮一是可造成盾构隧道的“侵限”,二是在管片的端面产生剪切应力,造成管片的错台、开裂、破损和漏水,降低管片结构的抗压强度和抗渗能力。因此盾构隧道管片上浮控制是确保隧道质量的重要环节。
因此,如何快速使同步注浆浆液能快速凝固,使管片不上浮是控制管片上浮的最主要手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同步双液浆注浆系统,能够使注入盾尾后的同步注浆浆液快速凝固,通过速凝浆液控制管片上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同步双液浆注浆系统,其包括:
用于容置第一浆液的第一浆液罐,所述第一浆液罐上设有第一注浆泵;
用于容置第二浆液的第二浆液罐,所述第二浆液罐上设有第二注浆泵;
双液注浆管路,包括并列设置的同步注浆管和备用注浆管,所述同步注浆管和备用注浆管分别安装于盾构机盾尾的注浆口,所述同步注浆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注浆泵,所述备用注浆管连接于所述第二注浆泵。
本实用新型同步双液浆注浆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浆液为砂浆,所述第二浆液为水玻璃液。
本实用新型同步双液浆注浆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浆液罐中设有砂浆搅拌器。
本实用新型同步双液浆注浆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浆液罐为水玻璃桶,盾构机中设有供安装所述水玻璃桶的支撑框架。
本实用新型同步双液浆注浆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以一所述同步注浆管和一所述备用注浆管为一组,沿盾构机盾尾周向均匀布置有多组所述同步注浆管和所述备用注浆管。
本实用新型同步双液浆注浆系统,利用盾构机上的双液注浆机和盾尾备用注浆管连接使用,通过盾尾备用注浆管注入水玻璃液使同步浆液砂浆快速凝固,此过程与同步注浆时间同步进行,外加剂为水玻璃,取材简单,提高施工效率,避免交叉作业,节省人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水玻璃注入系统构造图。
图2是备用注浆管在盾尾位置关系图。
图3是同步注浆管和备用注浆管的放大图。
图4是同步注浆系统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同步双液浆注浆系统,主要通过设置双液注浆管路,实现两种浆液,砂浆和水玻璃液的同步注浆,从而解决单砂浆浆液为惰性浆液,凝固时间慢,管片在砂浆浮力作用下上浮,管片上浮造成管片的错台、开裂、破损和漏水,降低管片结构的抗压强度和抗渗能力等问题。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同步双液浆注浆系统主要由同步注浆系统、水玻璃注入系统和管路三部分构成,图1所示为水玻璃注入系统构造图,图4所示为同步注浆系统构造图,图2和图3所示为双液注浆管路。
如图4所示,同步注浆系统由第一浆液罐11、砂浆搅拌器12和第一注浆泵13组成。其中,第一浆液罐11中容置有第一浆液,该第一浆液为砂浆,因此,该第一浆液罐11为砂浆罐,用于盛放同步浆液砂浆,容积8m。砂浆搅拌器12包括搅拌轴和设于搅拌轴周身的螺旋形叶片,搅拌轴横向贯通第一浆液罐11的左右两端,用于搅拌砂浆,防止浆液离析凝固。第一注浆泵13采用同步注浆泵,由4路组成,4路串联,用于往盾尾后地层输送同步浆液。
如图1所示,水玻璃注入系统由第二浆液罐21、注浆管22和第二注浆泵23构成。其中,第二浆液罐21采用水玻璃桶,盾构机中设有供安装水玻璃桶的支撑框架。第二注浆泵23采用双液注浆泵,将按配比稀释后的水玻璃通过注浆管22输送至盾尾备用注浆管处与同步注浆管混合后注入地层。
再配合图2和图3所示,双液注浆管路包括一一对应且毗邻设置的同步注浆管31和备用注浆管32,同步注浆管31和备用注浆管32分别安装于盾构机盾尾的注浆口。同步注浆管31连接于第一注浆泵13,用于从第一注浆泵13向盾尾同步注浆管31输送砂浆浆液。备用注浆管32连接于第二注浆泵23,用于从第二注浆泵23向盾尾备用注浆管6输送水玻璃液。备用注浆管与同步注浆管在盾尾上位置关系如图2所示,以一根同步注浆管31和一根备用注浆管32为一组,沿盾构机盾尾周向均匀布置有多组同步注浆管31和备用注浆管3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快速使同步浆液在盾尾后地层中快速凝固,填充盾尾建筑空隙。同步浆液中注入稀释后的35波美度水玻璃和砂浆的双液浆液,同步浆液砂浆通过盾尾注浆管注入地层,水玻璃通过盾尾备用注浆管注入地层,同步浆液砂浆和水玻璃在地层中混合,快速凝固对管片背部形成包裹,从而控制管片上浮。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安拆方便、效果明显、实用性好、应用前景广泛。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1.一种同步双液浆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容置第一浆液的第一浆液罐,所述第一浆液罐上设有第一注浆泵;
用于容置第二浆液的第二浆液罐,所述第二浆液罐上设有第二注浆泵;
双液注浆管路,包括并列设置的同步注浆管和备用注浆管,所述同步注浆管和备用注浆管分别安装于盾构机盾尾的注浆口,所述同步注浆管连接于所述第一注浆泵,所述备用注浆管连接于所述第二注浆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双液浆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浆液为砂浆,所述第二浆液为水玻璃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双液浆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浆液罐中设有砂浆搅拌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双液浆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浆液罐为水玻璃桶,盾构机中设有供安装所述水玻璃桶的支撑框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双液浆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以一所述同步注浆管和一所述备用注浆管为一组,沿盾构机盾尾周向均匀布置有多组所述同步注浆管和所述备用注浆管。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