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的铺设设备,具体为一种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
背景技术:
隧道为了避免漏水都要进行防水材料的铺设,防水板是防水材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防水板的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隧道是否漏水的问题。现在通常所用的防水板铺设台架只给施工工人提供了可以站立的平台,由于防水板比较沉重,施工过程中工人的劳动强度太大,往往违规操作,保证不了施工质量,造成隧道漏水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包括:台架、铺设系统、施工平台、行走系统、平移系统;
所述台架包括底座、平行设于所述底座上的中层联接梁、平行设于所述中层联接梁上的上层工作梁以及工作梯,所述底座与中层联接梁之间以及中层联接梁与上层工作梁之间通过垂直支撑梁进行固定;
所述铺设系统包括弧形轨道、传动链、传动链轮箱、防水布卷轴以及防水布压紧装置,所述弧形轨道包括平等设置的前弧轨道与后弧轨道,其中,所述前弧轨道与所述台架的前端固定连接以构成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的头部,所述后弧轨道与所述台架的后端固定连接以构成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的尾部,所述传动链穿设于所述后弧轨道内且通过链条支撑轮在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的尾部形成一个可环向转动的链圈,所述传动链轮箱固定设于所述防水板铺设台车的尾部的台架之上且与所述传动链相配合,所述防水布卷轴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前弧轨道、后弧轨道上,所述防水布压紧装置包括两个防水布压紧小车与防水布压紧杆,其中,所述防水布压紧小车中的前车滑动设置于所述前弧轨道上,所述防水布压紧小车中的后车滑动设置于所述后弧轨道上且与所述传动链配合,所述防水布压紧杆的两个端头分别与所述前车、后车的顶部连接且可轴向转动;
所述施工平台的一端固定设于所述台架上,另一端可以相对于所述台架水平滑出或滑入;
所述行走系统、平移系统分别设于所述台架底部。
优化的,所述工作梯设置于所述台架头部与所述中层联接梁与上层工作梁之间。
优化的,所述中层联接梁的层数为2层以上。
优化的,所述台架的后端底座与连接其与相邻的中层联接梁的垂直支撑梁之间设置立柱斜方支撑。
优化的,所述相邻两层中层联接梁之间设置斜支撑。
优化的,所述防水布压紧小车包括车体、走轮、顶杆,其中所述走轮设于所述车体底部且与所述弧形轨道滑动连接,所述顶杆的一端设于所述车体头部且所述顶杆的杆体能相对于所述车体垂直伸缩,所述压紧杆相对于所述顶杆的另一端轴向转动连接。
优化的,所述车体头部设置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弹簧,所述顶杆的一端设于所述套筒内并与所述弹簧接触。
优化的,所述行走系统包括被动行走机构与主动行走机构,所述被动行走机构包括滚轮,所述滚轮安装于所述台架前端底座的底部;所述主动行走机构包括车轮、将所述车轮安装于所述台架后端底座底部的固定连接部件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连接部件上且与所述车轮配合的电动机。
优化的,所述平移系统包括平移滑座、套设于所述平移滑座上的竖向伸缩套以及设于所述竖向伸缩套内部的竖向伸缩油缸,其中,所述竖向伸缩套的上端与所述台架底部的底座的端部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在弧形轨道上设置可沿弧形轨道周向移动的、传动链、防水布卷轴与防水布压紧杆,通过传动链轮箱来带动传动链转动,从而带动防水布卷轴与防水布压紧杆移动以完成防水布的机动化铺设。其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克服了现有防水板铺设时存在劳动强度大导致施工质量低下的问题,大大的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保证了施工质量和效率,对施工环境要求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人力消耗,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整体示意图;
图2为台架与行走系统示意图;
图3为防水布压紧小车示意图;
图4为防水布压紧小车的后车与后弧轨道连接关系示意图;
其中,1为台架,11为底座,12为中层联接梁,13为上层工作梁,14为工作梯,15为垂直支撑梁,16为立柱斜方支撑,17为斜支撑,2为铺设系统,21为弧形轨道,21b为后弧轨道、22为传动链,23为传动链轮箱,24为防水布卷轴,25为防水布压紧小车,25b为后车、251为车体,252为走轮,253为顶杆,254为套筒,255为弹簧,26为防水布压紧杆,3为施工平台,4为行走系统,41为滚轮,42为车轮,43为固定连接部件,44为电动机,5为平移系统,51为平移滑座,52为竖向伸缩套,53为竖向伸缩油缸,6为防水布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包括:台架1、铺设系统2、施工平台3、行走系统4、平移系统5;
台架1包括底座11、平行设于底座11上的中层联接梁12、平行设于中层联接梁12上的上层工作梁13以及工作梯14,底座11与联结中层联接梁12以及中层联接梁12与上层工作梁13之间通过垂直支撑梁15进行固定;台架1的后端底座11与连接其与相邻的中层联接梁12的垂直支撑梁15之间设置立柱斜方支撑16,相邻两层中层联接梁12之间设置斜支撑17,工作梯设置于台架1头部与中层联接梁12与上层工作梁13之间
铺设系统2包括弧形轨道21、传动链22、传动链轮箱23、防水布卷轴24以及防水布压紧装置,弧形轨道21包括平等设置的前弧轨道与后弧轨道21b,其中,前弧轨道与台架1的前端固定连接以构成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的头部,后弧轨道21b与台架1的后端固定连接以构成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的尾部,传动链22穿设于后弧轨道21b内且通过链条支撑轮在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的尾部形成一个可环向转动的链圈,传动链轮箱23固定设于防水板铺设台车的尾部的台架1之上且与传动链22相配合,防水布卷轴24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前弧轨道、后弧轨道21b上,防水布压紧装置包括两个防水布压紧小车25与防水布压紧杆26,其中,如图4所示,防水布压紧小车25具体包括车体251、走轮252、顶杆253,其中走轮252设于车体251底部且与弧形轨道21滑动连接,车体251头部设置套筒254,套筒254内设置弹簧255,顶杆253的一端设于套筒254内并与弹簧255接触,在弹簧的作用下,顶杆253可沿套筒内伸缩,从而相对于车体251垂直伸缩,压紧杆26相对于顶杆253的另一端轴向转动连接,防水布压紧小车25中的前车滑动设置于前弧轨道上,防水布压紧小车25中的后车25b滑动设置于后弧轨道21b上且与传动链22配合,防水布压紧杆26的两个端头分别与前车、后车25b的顶部连接且可轴向转动;
施工平台3的一端固定设于台架1上,另一端可以相对于台架1水平滑出或滑入;
行走系统4、平移系统5分别设于台架1底部,其中,行走系统4包括被动行走机构与主动行走机构,被动行走机构包括滚轮41,滚轮41安装于台架1前端底座11的底部;主动行走机构包括车轮42、将车轮42安装于台架1后端底座11底部的固定连接部件43以及固定安装于固定连接部件43上且与车轮42配合的电动机44;
平移系统5包括平移滑座51、套设于平移滑座51上的竖向伸缩套52以及设于竖向伸缩套52内部的竖向伸缩油缸53,其中,竖向伸缩套52的上端与台架1底部的底座11的端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使用时通过电动机44驱动滚轮41、与车轮42转动并带动整个车体进入隧道,然后将防水布卷6穿设于防水布卷轴24上,将防水布的一端贴合于隧道上并采用两个防水布压紧小车25上设置的压紧杆254压紧防水布的一端,启动传动链轮箱23,传动链轮箱23带动传动链22转动,防水布卷轴24与防水布压紧小车25随着传动链22的转动而分别沿前弧轨道与后弧轨道21b周向移动,防水布卷轴24上的防水布不断被所述防水布压紧小车25压紧并贴合于隧道壁上,从而完成隧道防水板铺设,期间需要调整车体行走方向的时候,通过竖向伸缩油缸53来将车体后部抬起,然后推移车体后部即可。本实施例提供的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人力消耗,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1.一种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架(1)、铺设系统(2)、施工平台(3)、行走系统(4)、平移系统(5);
所述台架(1)包括底座(11)、平行设于所述底座(11)上的中层联接梁(12)、平行设于所述中层联接梁(12)上的上层工作梁(13)以及工作梯(14),所述底座(11)与中层联接梁(12)之间以及中层联接梁(12)与上层工作梁(13)之间通过垂直支撑梁(15)进行固定;
所述铺设系统(2)包括弧形轨道(21)、传动链(22)、传动链轮箱(23)、防水布卷轴(24)以及防水布压紧装置,所述弧形轨道(21)包括平等设置的前弧轨道与后弧轨道(21b),其中,所述前弧轨道与所述台架(1)的前端固定连接以构成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的头部,所述后弧轨道(21b)与所述台架(1)的后端固定连接以构成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的尾部,所述传动链(22)穿设于所述后弧轨道(21b)内且通过链条支撑轮在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的尾部形成一个可环向转动的链圈,所述传动链轮箱(23)固定设于所述防水板铺设台车的尾部的台架(1)之上且与所述传动链(22)相配合,所述防水布卷轴(24)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前弧轨道、后弧轨道(21b)上,所述防水布压紧装置包括两个防水布压紧小车(25)与防水布压紧杆(26),其中,所述防水布压紧小车(25)中的前车滑动设置于所述前弧轨道上,所述防水布压紧小车(25)中的后车(25b)滑动设置于所述后弧轨道(21b)上且与所述传动链(22)配合,所述防水布压紧杆(26)的两个端头分别与所述前车、后车(25b)的顶部连接且可轴向转动;
所述施工平台(3)的一端固定设于所述台架(1)上,另一端可以相对于所述台架(1)水平滑出或滑入;
所述行走系统(4)、平移系统(5)分别设于所述台架(1)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梯设置于所述台架(1)头部与所述中层联接梁(12)与上层工作梁(1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联接梁(12)的层数为2层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架(1)的后端底座(11)与连接其与相邻的中层联接梁(12)的垂直支撑梁(15)之间设置立柱斜方支撑(1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层中层联接梁(12)之间设置斜支撑(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布压紧小车(25)包括车体(251)、走轮(252)、顶杆(253),其中所述走轮(252)设于所述车体(251)底部且与所述弧形轨道(21)滑动连接,所述顶杆(253)的一端设于所述车体(251)头部且所述顶杆(253)的杆体能相对于所述车体(251)垂直伸缩,所述压紧杆(26)相对于所述顶杆(253)的另一端轴向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251)头部设置套筒(254),所述套筒(254)内设置弹簧(255),所述顶杆(253)的一端设于所述套筒(254)内并与所述弹簧(255)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系统(4)包括被动行走机构与主动行走机构,所述被动行走机构包括滚轮(41),所述滚轮(41)安装于所述台架(1)前端底座(11)的底部;所述主动行走机构包括车轮(42)、将所述车轮(42)安装于所述台架(1)后端底座(11)底部的固定连接部件(43)以及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连接部件(43)上且与所述车轮(42)配合的电动机(4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防水板铺设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系统(5)包括平移滑座(51)、套设于所述平移滑座(51)上的竖向伸缩套(52)以及设于所述竖向伸缩套(52)内部的竖向伸缩油缸(53),其中,所述竖向伸缩套(52)的上端与所述台架(1)底部的底座(11)的端部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