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晶器挡块。
背景技术:
:
挡块是康梯诺德法连铸机结晶器成型的重要部分,其两个工作面一面与高温铜水接触,另一面与通冷却水的耐磨铁接触,在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挡块与挡块之间容易发生错位,挡块链平直度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铜铸坯的质量,
为解决上述缺陷,我公司先前发明了一种结晶器挡块(专利号201320113209.x),该结晶器挡块的端面上设置凸块与凹槽,凸块为半截结构(凸块底面未延伸至挡块的底面上),在加工时,还要考虑凸块与凹槽配合间隙小(公差0.002mm),加工难度系数高,产品报废率高,且在装配成环状的结晶链时,相邻的两挡块之间只能沿着挡块的长度方向相向运动并相互对插(如图4),在最后一块挡块安装时,安装工艺十分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晶器挡块。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结晶器挡块,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为矩形状,本体的顶面为钢带连接面,在钢带连接面上设有钢带串接槽,与所述钢带连接面相邻且互相相对的两侧面均为光滑平面,与钢带连接面相邻的另一组互相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凸块与凹槽,所述凸块与凹槽均竖直设置,且凸块与凹槽的顶端均置于钢带串接槽的下方,凸块与凹槽的底面均与本体的底面相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与凹槽均位于本体对应侧面的中间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与凹槽呈相对应的拱门状或者圆柱状。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产品上进行升级改造,在保证两个挡块之间不会发生错位的同时,方便安装,且加工时难度系数低,产品成材率高,生产装配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时挡块的安装方向示意图。
图4为本现有的结晶器挡块安装时挡块的安装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晶器挡块,包括一本体1,本体1为矩形状,本体1的顶面为钢带连接面,在钢带连接面上设有钢带串接槽11。
与钢带连接面相邻且互相相对的两侧面均为光滑平面,与钢带连接面相邻的另一组互相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凸块12与凹槽13。凸块12与凹槽13均竖直设置,且凸块12与凹槽13的顶端均置于钢带串接槽11的下方,凸块12与凹槽13的底面均与本体1的底面相齐平。
本实用新型中的凸块12与凹槽13均位于本体1对应侧面的中间位置处,凸块12与凹槽13呈相对应的拱门状或者圆柱状。
在装配成环状的结晶链时,相邻的两挡块之间可以沿着挡块的长度方向相向运动并相互对插,或者沿着挡块的高度方向相向运动并相互对插,尤其是最后一块挡块安装装配时,采用竖直方向(图3)相互对插的方式,可以极大的节省装配时间,简化装配工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结晶器挡块,包括一本体(1),所述本体(1)为矩形状,本体(1)的顶面为钢带连接面,在钢带连接面上设有钢带串接槽(11),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钢带连接面相邻且互相相对的两侧面均为光滑平面,与钢带连接面相邻的另一组互相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凸块(12)与凹槽(13),所述凸块(12)与凹槽(13)均竖直设置,且凸块(12)与凹槽(13)的顶端均置于钢带串接槽(11)的下方,凸块(12)与凹槽(13)的底面均与本体(1)的底面相齐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晶器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2)与凹槽(13)均位于本体(1)对应侧面的中间位置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晶器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2)与凹槽(13)呈相对应的拱门状或者圆柱状。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