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珠宝饰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内圈可调节的戒指。
背景技术:
常规的戒指是环体结构,内圈的尺寸是固定的,客户在选购戒指时根据手指体的尺寸选择不同尺寸的戒指,但同一客户不同手指体其尺寸不同,导致同一戒指只适用配带于一手指体,而不能配带于另一手指体。
针对上述情况,市面上已出现能够调节圈径的戒指,通过类似于皮带式收紧结构进行圈径的调节,如此结构一方面需手工进行调节,另一方面结构较为复杂且外露,影响戒指的整体设计美感,配带也不舒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内圈可调节的戒指,调节块组成戒指内圈,通过弹片的弹性结构实现戒指内圈圈径的调节,实现于不同手指体配带,解决了现有可调戒指结构复杂,需手动调节圈径,且配带不舒适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内圈可调节的戒指,包括戒指本体和多个圆弧形的调节块,所述戒指本体的内侧壁均匀设有多个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包括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第二槽体内安装有弹片,多个调节块通过弹片的弹性可调节的分别安装于多个第一槽体内,并形成戒指内圈。
由此,调节槽由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构成,第二槽体内设有弹性的弹片,第一槽体设有调节块,因弹片的弹性作用使得调节块能够于第一槽体内伸出和缩入运动,调节槽以戒指本体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圆周阵列式的多个设置,多个能够伸缩运动的调节块组成可调节圆径大小的戒指内圈,解决了现有可调戒指结构复杂,需手动调节圈径,且配带不舒适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片包括第一弯曲部,调节块设有能够容纳第一弯曲部的凹陷部。由此,第一弯曲部向调节块的方向弯拱,并伸进抵接凹陷部,调节块伸缩运动时,第一弯曲部始终与凹陷部相抵,而凹陷部也限制第一弯曲部不会脱离调节块。第一弯曲部的设置使弹片更具弹性,弹性变形响应度更灵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片还包括第二弯曲部,第二弯曲部对称的设置于第一弯曲部的两侧,第二弯曲部相抵于第二槽体的槽底。由此,第二弯曲部设有两个,对称的设置于第一弯曲部的两侧,且第二弯曲部相抵于第二槽体的槽底,调节块伸缩运动时致使弹片发生形变,第二弯曲部于形变过程中沿第二槽体滑动。第二弯曲部的设置一方面弯曲设计利于提高弹片的弹性,另一方面利于第二弯曲部滑动,减少滑动摩擦阻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弯曲部的弯拱方向与第一弯曲部的弯拱方向相反。由此,不同方向的弯拱设置利于强化弹片的组织,提高弹片的弹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槽体的槽宽小于第一槽体的槽宽。由此,第二槽体的宽度小于第一槽体的宽度,从面限制弹片的宽度小于调节块的宽度,利于组装,使结构更紧凑,戒指内圈更美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于多个第一槽体之间的第二槽体的槽口处均设有封片,调节块的两端设有限位壁,限位壁延伸至封片和第二槽体形成的空间内。由此,限位壁的设置为限定调节块的位置,使得调节块不会从第一槽体内脱离,封片和第二槽体形成的空间为限位壁的活动空间,使得第二槽体不但用于安装弹片,也用于容纳限位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槽体的端面为斜面,调节块设有与之相配合的倾斜端面。由此,第一槽体的端面为向外扩张的斜面,调节块设有与之相配合的端面,倾斜的端面设置利于组装,也利于导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片的长度大于第一槽体的长度。由此,弹片的长度大于第一槽体的长度更利于,即弹片的长度大于调节块主体的长度,使得调节块伸缩运动时受力更均匀,伸缩量更趋一致,伸缩更可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调节块的数量为均匀设置的3个。由此,均匀设置为3个使得调节块与手指体的接触面积尽可能的大,增加配带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调节块通过弹片的弹性功能可调节的组成戒指内圈,以适合不同手指体的配带,如此,同一款式的戒指只需生产一种规格便能够配带于不同手指体,十分利于生产管理,客户更可随意的将戒指配带于不同手指上;
并且,调节槽设有安装弹片的第二槽体,弹片是弯曲设计,增强弹性,弹片形变时沿着第二槽体的延伸母线进行形变,结构紧凑可靠;
再者,调节槽、弹片、封片和调节块等结构调节结构不外露于戒指的装饰外表面,不会破坏戒指整体设计风格。
最后,戒指结构简单紧凑,组装方便,适合高效率的批量生产,且调节块是圆弧形顺滑曲面设计,配带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圈可调节的戒指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圈可调节的戒指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圈可调节的戒指的左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示图;
图5为图4的b-b剖示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圈可调节的戒指的调节块的结构图;
其中:1-戒指本体;11-调节槽;111-第一槽体;112-第二槽体;2-调节块;21-凹陷部;22-限位壁;3-弹片;31-第一弯曲部;32-第二弯曲部;4-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内圈可调节的戒指,包括戒指本体1和多个圆弧形的调节块2,戒指本体1的内侧壁均匀设有多个调节槽11,调节槽11包括第一槽体111和第二槽体112,第二槽体112内安装有弹片3,多个调节块2通过弹片3的弹性可调节的分别安装于多个第一槽体111内,并形成戒指内圈。
进一步说明,如图2和图4所示,弹片3包括第一弯曲部31,调节块2设有能够容纳第一弯曲部31的凹陷部21。
进一步说明,弹片3还包括第二弯曲部32,第二弯曲部32对称的设置于第一弯曲部31的两侧,第二弯曲部32相抵于第二槽体112的槽底。
进一步说明,第二弯曲部32的弯拱方向与第一弯曲部31的弯拱方向相反。
进一步说明,第二槽体112的槽宽小于第一槽体111的槽宽。
进一步说明,于多个第一槽体111之间的第二槽体112的槽口处均设有封片4,调节块2的两端设有限位壁22,限位壁22延伸至封片4和第二槽体112形成的空间内。
进一步说明,第一槽体111的端面为斜面,调节块2设有与之相配合的倾斜端面。
进一步说明,弹片3的长度大于第一槽体111的长度。
进一步说明,调节块2的数量为均匀设置的3个。
工作原理:
戒指具有可调节的内圈,即内圈的圈径是可调节的,从而能够适合不同手指体的配带。戒指内圈由多个调节块2组成,调节块2安装于调节槽11的第一槽体111内,调节槽11还设有安装弹片3的第二槽体112,弹片3具有弹性,弹片3分别相抵于调节块2和第二槽体112的底壁实现调节块2能够于第一槽体111内伸缩调节。
调节槽11以戒指本体1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圆周阵列均匀设置为3个,此处数量为3个只是示范性实施方式的其中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以满足不同的设计和使用需要。第二槽体112的槽宽小于第一槽体111的槽宽,且第二槽体112的两端延伸出第一槽体111的两端,也可视为第二槽体112位于第一槽体111的两端,且第二槽体112与第一槽体111连通,阵列设置后第一槽体111和第二槽体112依次间隔相连,从而更好的优化结构,简化制造工艺。
弹片3包括第一弯曲部31和设于第一弯曲部31两侧的第二弯曲部32,第一弯曲部31抵接调节块2的凹陷部21,第二弯曲部32抵接第二槽体112的槽底,弯曲设置的弹片3利于提高弹性。配带戒指时,调节块2受力压缩促使弹片3形变,第二弯曲部32于形变过程中于第二槽体112内扩张式滑动,卸下戒指时,调节块2于弹片3恢复力作用伸出运动,第一弯曲部31和第二弯曲部32恢复初始形变。即第二弯曲部32于形变过程中会沿第二槽体112滑动,从而完成相应的形变。
封片4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于第一槽体111之间的第二槽体112的槽口处,调节块2限位壁22于封片4和第二槽体112形成的空间内活动,使得调节块2于调节过程中不会脱落。
调节块2突出第一槽体111构成戒指内圈的部分设有顺滑的圆角,使得更易配带和提高配带时的舒适度。弹片3为铜片,戒指本体1和调节块2为金、银、铜和铝等金属或合金材料制成,也可是塑料制成。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内圈可调节的戒指,其特征在于,包括戒指本体(1)和多个圆弧形的调节块(2),所述戒指本体(1)的内侧壁均匀设有多个调节槽(11),所述调节槽(11)包括第一槽体(111)和第二槽体(112),所述第二槽体(112)内安装有弹片(3),多个所述调节块(2)通过所述弹片(3)的弹性可调节的分别安装于多个所述第一槽体(111)内,并形成戒指内圈;
所述弹片(3)包括第一弯曲部(31),所述调节块(2)设有能够容纳所述第一弯曲部(31)的凹陷部(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圈可调节的戒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3)还包括第二弯曲部(32),所述第二弯曲部(32)对称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曲部(31)的两侧,所述第二弯曲部(32)相抵于所述第二槽体(112)的槽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内圈可调节的戒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曲部(32)的弯拱方向与第一弯曲部(31)的弯拱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圈可调节的戒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体(112)的槽宽小于所述第一槽体(111)的槽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圈可调节的戒指,其特征在于,于多个所述第一槽体(111)之间的所述第二槽体(112)的槽口处均设有封片(4),所述调节块(2)的两端设有限位壁(22),所述限位壁(22)延伸至所述封片(4)和所述第二槽体(112)形成的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内圈可调节的戒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111)的端面为斜面,所述调节块(2)设有与之相配合的倾斜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内圈可调节的戒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3)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槽体(111)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内圈可调节的戒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2)的数量为均匀设置的3个。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