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放置物品的遮阳伞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5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放置物品的遮阳伞。



背景技术:

人们在进行户外活动时,通常会在遮阳伞下进行纳凉和休憩,但传统的遮阳伞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那就是不能方便使用者放置随身的一些物品,人们多是将随身物品直接放置在地面上,致使物品上沾染泥沙等污物,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遮阳伞进行改进,以方便人们的生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放置物品的遮阳伞,使用方便,安装快捷、稳固,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放置物品的遮阳伞,包括上下连接的主伞体和下伞杆、铰接在下伞杆中部的托盘架机构以及一对插设在托盘架机构上的托盘,所述托盘架机构包括对称铰接在下伞杆两侧的a托盘架和b托盘架,所述a托盘架包括与下伞杆铰接的a铰接部和与a铰接部相连的a支撑部,所述b托盘架包括与下伞杆铰接的b铰接部和与b铰接部相连的b支撑部,所述a铰接部和b铰接部相互嵌合,所述a支撑部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上部和b支撑部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上部均向外延伸形成凸条,所述托盘上设有置物腔,所述托盘中部与置物腔开口方向背向的表面设有使a支撑部的一对凸条或b支撑部的一对凸条对应卡入的一对卡槽,所述a支撑部靠近铰接点处和b支撑部靠近铰接点处均设有用于支撑托盘架机构保持水平状态的定位部。

所述a铰接部背向下伞杆的两侧面分别向外凸起形成圆台,所述圆台环形外壁凸起形成周向均布的凸缘。

所述b铰接部面向下伞杆的两侧面分别凹陷形成限位槽,所述圆台和凸缘一并卡入对应的限位槽使得a托盘架和b托盘架可同时进行转动。

所述置物腔底部中心设有通孔。

所述下伞杆上端固定套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中节和铰接在中节上部一侧的扳手,位于扳手铰接点内侧的所述中节上设有弹性部,所述主伞体包括上伞杆,所述上伞杆下部穿过中节伸入下伞杆内部,所述扳手向内推动弹性部使得上伞杆抵接固定在弹性部和下伞杆之间。

所述下伞杆底部连接有螺旋尖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下伞杆上设置可打开或收拢的托盘架机构并在托盘架机构上插设托盘,实现了遮阳伞可放置随身物品的新功能,且下伞杆底部设有螺旋尖头,插伞时握住托盘架机构向下旋转施力即可将遮阳伞牢固插入沙土中,操作简单、安装稳固,满足了人们对遮阳伞的多重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体现托盘架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托盘架与托盘组接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体现下伞杆分别与上伞杆、托盘架机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中节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主伞体1、上伞杆11、下伞杆2、固定件3、中节31、扳手32、弹性部33、托盘架机构4、a托盘架41、a铰接部42、圆台421、凸缘422、a支撑部43、b托盘架44、b铰接部45、限位槽451、b支撑部46、凸条47、定位部48、托盘5、置物腔51、卡槽52、通孔53、螺旋尖头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7所示,一种便于放置物品的遮阳伞,包括上下连接的主伞体1和下伞杆2、铰接在下伞杆2中部的托盘架机构4以及一对插设在托盘架机构4上的托盘5。

所述托盘架机构4包括对称铰接在下伞杆2两侧的a托盘架41和b托盘架44,a托盘架41和b托盘架44一起通过一个销钉串联铰接至下伞杆2,所述a托盘架41包括与下伞杆2铰接的a铰接部42和与a铰接部42相连的a支撑部43,所述b托盘架44包括与下伞杆2铰接的b铰接部45和与b铰接部45相连的b支撑部46,所述a铰接部42和b铰接部45相互嵌合,所述a支撑部43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上部和b支撑部46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上部均向外延伸形成凸条47,所述托盘5上设有置物腔51,所述托盘5中部与置物腔51开口方向背向的表面设有使a支撑部43的一对凸条47或b支撑部46的一对凸条47对应卡入的一对卡槽52,所述a支撑部43靠近铰接点处和b支撑部46靠近铰接点处均设有用于支撑托盘架机构4保持水平状态的定位部48。

a铰接部42和b铰接部45的具体嵌合方式是:所述a铰接部42背向下伞杆2的两侧面分别向外凸起形成圆台421,所述圆台421环形外壁凸起形成周向均布的凸缘422,所述b铰接部45面向下伞杆2的两侧面分别凹陷形成限位槽451,所述圆台421和凸缘422一并卡入对应的限位槽451使得a托盘架41和b托盘架44可同时进行转动,即操作时,只需转动a托盘架41或b托盘架44即可使得托盘架机构4打开或合拢。

所述置物腔51底部中心设有通孔53,通孔53的设置可避免置物腔51内积聚水分。

所述下伞杆2上端固定套设有固定件3,所述固定件3包括中节31和铰接在中节31上部一侧的扳手32,位于扳手32铰接点内侧的所述中节31上设有弹性部33,所述主伞体1包括上伞杆11,所述上伞杆11下部穿过中节31伸入下伞杆2内部,所述扳手32向内推动弹性部33使得上伞杆11抵接固定在弹性部33和下伞杆2之间,上述方式是利用弹性部33与上伞杆11间的摩擦力、下伞杆2内壁与上伞杆11间的摩擦力实现主伞体1的固定。

所述下伞杆2底部连接有螺旋尖头6,便于遮阳伞旋转插入沙土中。

使用遮阳伞时,先将托盘架机构4打开至托盘架机构4呈水平状态,双手握住托盘架机构4旋转使力使得下伞杆2下部逐渐插入沙土中,再安装固定好主伞体1,然后将托盘5插设到a托盘架41和b托盘架44上,即可用于放置随身物品,若不需要放置随身物品,将托盘架机构4合拢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放置物品的遮阳伞,包括上下连接的主伞体(1)和下伞杆(2)、铰接在下伞杆(2)中部的托盘架机构(4)以及一对插设在托盘架机构(4)上的托盘(5),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架机构(4)包括对称铰接在下伞杆(2)两侧的a托盘架(41)和b托盘架(44),所述a托盘架(41)包括与下伞杆(2)铰接的a铰接部(42)和与a铰接部(42)相连的a支撑部(43),所述b托盘架(44)包括与下伞杆(2)铰接的b铰接部(45)和与b铰接部(45)相连的b支撑部(46),所述a铰接部(42)和b铰接部(45)相互嵌合,所述a支撑部(43)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上部和b支撑部(46)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上部均向外延伸形成凸条(47),所述托盘(5)上设有置物腔(51),所述托盘(5)中部与置物腔(51)开口方向背向的表面设有使a支撑部(43)的一对凸条(47)或b支撑部(46)的一对凸条(47)对应卡入的一对卡槽(52),所述a支撑部(43)靠近铰接点处和b支撑部(46)靠近铰接点处均设有用于支撑托盘架机构(4)保持水平状态的定位部(4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放置物品的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a铰接部(42)背向下伞杆(2)的两侧面分别向外凸起形成圆台(421),所述圆台(421)环形外壁凸起形成周向均布的凸缘(4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便于放置物品的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b铰接部(45)面向下伞杆(2)的两侧面分别凹陷形成限位槽(451),所述圆台(421)和凸缘(422)一并卡入对应的限位槽(451)使得a托盘架(41)和b托盘架(44)可同时进行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放置物品的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腔(51)底部中心设有通孔(5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放置物品的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伞杆(2)上端固定套设有固定件(3),所述固定件(3)包括中节(31)和铰接在中节(31)上部一侧的扳手(32),位于扳手(32)铰接点内侧的所述中节(31)上设有弹性部(33),所述主伞体(1)包括上伞杆(11),所述上伞杆(11)下部穿过中节(31)伸入下伞杆(2)内部,所述扳手(32)向内推动弹性部(33)使得上伞杆(11)抵接固定在弹性部(33)和下伞杆(2)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于放置物品的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伞杆(2)底部连接有螺旋尖头(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放置物品的遮阳伞,包括上下连接的主伞体和下伞杆、铰接在下伞杆中部的托盘架机构以及一对插设在托盘架机构上的托盘,托盘架机构包括A托盘架和B托盘架,A托盘架包括A铰接部和与A支撑部,B托盘架包括B铰接部和B支撑部,A铰接部和B铰接部相互嵌合,A支撑部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上部和B支撑部沿其宽度方向的两侧上部均向外延伸形成凸条,托盘上设有置物腔,托盘中部设有使A支撑部的一对凸条或B支撑部的一对凸条对应卡入的一对卡槽,A支撑部靠近铰接点处和B支撑部靠近铰接点处均设有用于支撑托盘架机构保持水平状态的定位部。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安装快捷、稳固,实现了遮阳伞可放置随身物品的新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何鑫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友谊菲诺伞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915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