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梁面板悬空现浇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73


本实用新型涉及i梁面板悬空现浇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i梁面板悬空现浇支架。



背景技术:

在小跨径桥梁施工工艺中,预制i梁架设 桥面板吊模现浇属于成熟施工工艺,现有的底模支架,其具体结构为:在i梁上通过支撑杆横向设置横梁,然后在横梁上设置钢吊杆,通过刚吊杆的下端固定吊梁来支撑底模,但是该种底模支架存在以下问题:1、密集的吊模横梁影响混凝土现浇收面作业;2、浇筑面板时需预留较多的孔洞,后期修补作业工程量大,且容易造成面板漏水等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施工效率,避免漏水隐患的i梁面板悬空现浇支架。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i梁面板悬空现浇支架,其设置于相邻的i梁之间且其用于支撑底模,包括:

多根支撑横梁,其沿着纵向均匀间隔设置在相邻的一对i梁之间;所述支撑横梁均沿着横向设置;所述支撑横梁的两端的侧面倾斜,且分别贴合并抵着一对i梁的下倒角倾斜面;

脚手架,其下端固定在多根所述支撑横梁上;所述脚手架的上端设置有一对沿着纵向且水平间隔设置的纵梁;

多根方木横梁,其沿着纵向均匀间隔设置在一对纵梁上,所述方木横梁均沿着横向设置;

多根第一螺杆,其沿着纵向均匀间隔设置在一对纵梁上,所述第一螺杆均长度可调且沿着横向设置;

其中,所述底模由底模板及一对沿着纵向且设置在底模板两侧的倒角方木拼接形成,所述底模板支撑在多根所述方木横梁上,一对所述倒角方木通过多根所述第一螺杆分别与一对i梁相抵。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i梁面板悬空现浇支架,还包括多对斜撑杆,其沿着纵向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脚手架上;

每对斜撑杆均相对设置在脚手架的横向的两端,每对斜撑杆的下端固定在脚手架上,每对斜撑杆的上端倾斜向外并分别抵着一对所述倒角方木。

优选地,所述脚手架包括多根竖向设置的竖杆,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套筒,第二螺杆及第二套筒;

所述第一套筒及第二套筒具有相反旋向的内螺纹;所述第二螺杆的上部与下部的外螺纹的旋向相反;

所述第二螺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螺接在所述第一套筒的下端及第二螺杆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套筒的上端设置有u型的卡板,其用于卡设所述纵梁。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竖杆的结构相同。

优选地,所述斜撑杆与所述竖杆结构相同;

所述斜撑杆的下端铰接在所述脚手架上,使斜撑杆与水平面的夹角可调;

所述斜撑杆的第二套筒与一竖直的螺钉的上端铰接,螺钉的中部螺纹连接在脚手架上。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i梁面板悬空现浇支架,取消位于面板上方的横梁,使浇筑面板及收面工作更加顺畅,提高施工工效。

2、通过在i梁下倒角与支撑横梁间形成楔形稳定承重体系,底模板通过靠方木横梁、脚手架体系形成较强的刚性支撑,且采用横撑螺杆对底模边角进行顶紧加固,同时,采用斜撑杆对倒角方木进行支撑,避免了悬挂的现浇底模存在变形过大或者位移的风险。

3、减少或者完全消除现浇桥面板上预留的孔洞,消除后期面板漏水质量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纵梁、方木横梁、第一螺杆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螺杆抵住一倒角方木的示意图;

图4为现有的底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斜撑杆与螺钉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i梁,2、支撑横梁,3、下倒角倾斜面,4、脚手架,5、纵梁,6、方木横梁,7、第一螺杆,8、底模板,9、倒角方木,10、斜撑杆,11、第一套筒,12、第二螺杆,13、第二套筒,14、卡板,15、螺钉,16、横梁,17、钢吊杆,18、支撑杆,19、吊梁,20、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i梁1面板悬空现浇支架,其设置于相邻的i梁1之间且其用于支撑底模,包括:

多根支撑横梁2,其沿着纵向均匀间隔设置在相邻的一对i梁1之间;所述支撑横梁2均沿着横向设置;所述支撑横梁2的两端的侧面倾斜,且分别贴合并抵着一对i梁1的下倒角倾斜面3;

脚手架4,其下端固定在多根所述支撑横梁2上;所述脚手架4的上端设置有一对沿着纵向且水平间隔设置的纵梁5;

多根方木横梁6,其沿着纵向均匀间隔设置在一对纵梁5上,所述方木横梁6均沿着横向设置;

多根第一螺杆7,其沿着纵向均匀间隔设置在一对纵梁5上,所述第一螺杆7均长度可调且沿着横向设置;

其中,所述底模由底模板8及一对沿着纵向且设置在底模板8两侧的倒角方木9拼接形成,所述底模板8支撑在多根所述方木横梁6上,一对所述倒角方木9通过多根所述第一螺杆7分别与一对i梁1相抵。

在该种技术方案中,通过支撑横梁2支撑在一对i梁1的下倒角倾斜面3,如图1所示,形成可靠的承重体系,在支撑横梁2上设置脚手架4,并在脚手架4上端设置纵梁5,在纵梁5上设置方木横梁6对底模板8进行有效支撑,第一螺杆7将一对倒角方木9抵在一对i梁1的上端之间,一对倒角方木9及底模板8拼接形成密封的底模,在底模上方浇筑混凝土即可形成面板。该种方式与现有的吊模支撑系统完全不同,省去了吊模支撑系统的支撑杆18,横梁16及钢吊杆17,使浇筑面板及收面工作更加顺畅,提高施工工效。同时,也免去了预留孔洞20带来的漏水的风险。现有的吊模支撑系统的具体结构为:在i梁1上通过支撑杆18横向设置横梁16,然后在横梁16上设置钢吊杆17,通过刚吊杆17的下端固定吊梁19来支撑底模,该种底模支架,如图4所示。

相邻的方木横梁6之间的距离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般设置在20-30㎝之间,多根方木横梁6可以对底模板8形成有效的支撑。

本实用新型所指的横向为左右方向,纵向为垂直于纸张的内外方向。

倒角方木的竖直截面为直角梯形状,是根据桥梁设计制备的,倒角结构对桥梁受力比较有利。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一种i梁1面板悬空现浇支架,还包括多对斜撑杆10,其沿着纵向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脚手架4上;

每对斜撑杆10均相对设置在脚手架4的横向的两端,每对斜撑杆10的下端固定在脚手架4上,每对斜撑杆10的上端倾斜向外并分别抵着一对所述倒角方木9。

在该种技术方案中,通过多对斜撑杆10对一对倒角方木9形成有效的支撑,若倒角木方在浇筑混凝土时,承重过大,防止了倒角方木9下滑的风险。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脚手架4包括多根竖向设置的竖杆,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套筒11,第二螺杆12及第二套筒13;

所述第一套筒11及第二套筒13具有相反旋向的内螺纹;所述第二螺杆12的上部与下部的外螺纹的旋向相反;

所述第二螺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螺接在所述第一套筒11的下端及第二螺杆的上端。

在该种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竖杆可伸缩,使得该装置能满足不同高度桥梁的施工。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套筒11的上端设置有u型的卡板14,其用于卡设所述纵梁5。

在该种技术方案中,纵梁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工字钢,其横向宽度等于u型的卡板的内槽的横向宽度,使得工字钢恰好卡合在卡板处,避免工字钢横向滑动;纵梁可以是一根或两根圆钢管,其均能恰好卡在卡板内,防止纵梁横向滑动;两根圆钢管需要通过钢筋绑扎或焊接在一起,两个圆钢管的外径之和恰好等于u型的卡板的内槽的横向宽度。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螺杆7与所述竖杆的结构相同。

在该种技术方案中,第一螺杆7与竖杆结构相同,是说,第一螺杆7也是由一螺杆及螺接在螺杆两端的一对套筒组成,使得第一螺杆7可伸缩;通过设置第一螺杆7可伸缩,使得该装置能适用于相邻i梁1间距不同的桥梁的施工。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斜撑杆10与所述竖杆结构相同;

所述斜撑杆10的下端铰接在所述脚手架4上,使斜撑杆10与水平面的夹角可调;

所述斜撑杆的第二套筒与一竖直的螺钉15的上端铰接,螺钉的中部螺纹连接在脚手架上。

在该种技术方案中,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施工完成一桥梁的面板之后,再用于另一桥梁时,若该另一桥梁的一对i梁1之间的横向距离相对于已施工的桥梁发生变化时,通过调整斜撑杆10的长度及角度即可使得斜撑杆10仍能支撑倒角方木9,不需要使用不同长度的斜撑杆10在不同角度重新安装。

螺钉使得斜撑杆10在任一角度时,均能临时固定。

斜撑杆10与竖杆结构相同,是说,斜撑杆10也是由一螺杆及螺接在螺杆两端的一对套筒组成,使得斜撑杆10可伸缩。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技术特征:

1.一种i梁面板悬空现浇支架,其设置于相邻的i梁之间且其用于支撑底模,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根支撑横梁,其沿着纵向均匀间隔设置在相邻的一对i梁之间;所述支撑横梁均沿着横向设置;所述支撑横梁的两端的侧面倾斜,且分别贴合并抵着一对i梁的下倒角倾斜面;

脚手架,其下端固定在多根所述支撑横梁上;所述脚手架的上端设置有一对沿着纵向且水平间隔设置的纵梁;

多根方木横梁,其沿着纵向均匀间隔设置在一对纵梁上,所述方木横梁均沿着横向设置;

多根第一螺杆,其沿着纵向均匀间隔设置在一对纵梁上,所述第一螺杆均长度可调且沿着横向设置;

其中,所述底模由底模板及一对沿着纵向且设置在底模板两侧的倒角方木拼接形成,所述底模板支撑在多根所述方木横梁上,一对所述倒角方木通过多根所述第一螺杆分别与一对i梁相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梁面板悬空现浇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对斜撑杆,其沿着纵向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脚手架上;

每对斜撑杆均相对设置在脚手架的横向的两端,每对斜撑杆的下端固定在脚手架上,每对斜撑杆的上端倾斜向外并分别抵着一对所述倒角方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i梁面板悬空现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包括多根竖向设置的竖杆,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套筒,第二螺杆及第二套筒;

所述第一套筒及第二套筒具有相反旋向的内螺纹;所述第二螺杆的上部与下部的外螺纹的旋向相反;

所述第二螺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螺接在所述第一套筒的下端及第二螺杆的上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i梁面板悬空现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的上端设置有u型的卡板,其用于卡设所述纵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i梁面板悬空现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竖杆的结构相同。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i梁面板悬空现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杆与所述竖杆结构相同;

所述斜撑杆的下端铰接在所述脚手架上,使斜撑杆与水平面的夹角可调;

所述斜撑杆的第二套筒与一竖直的螺钉的上端铰接,螺钉的中部螺纹连接在脚手架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I梁面板悬空现浇支架,其设置于相邻的I梁之间且其用于支撑底模,包括:多根支撑横梁,其沿着纵向均匀间隔设置在相邻的一对I梁之间;所述支撑横梁均沿着横向设置;所述支撑横梁的两端的侧面倾斜,且分别贴合并抵着一对I梁的下倒角倾斜面;脚手架,其下端固定在多根所述支撑横梁上;所述脚手架的上端设置有一对沿着纵向且水平间隔设置的纵梁;多根方木横梁,其沿着纵向均匀间隔设置在一对纵梁上,所述方木横梁均沿着横向设置;多根第一螺杆,其沿着纵向均匀间隔设置在一对纵梁上,所述第一螺杆均长度可调且沿着横向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施工效率,避免漏水隐患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I梁面板悬空现浇装置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林树奎;李宁;程多云;向冠华;李洪军;王超;汪磊;周忠胜;赵冬晓;王振;李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2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9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