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调节倾斜角度的伞具。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雨伞还是遮阳伞,都因为外界介质的改变需要人为的倾斜,但是手持伞具将其倾斜,倾斜角度和手持时间均受到限制,无法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倾斜角度的伞具,实现了伞具倾斜角度的稳定调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倾斜角度的伞具,包括伞中心支撑杆、伞骨和伞面,伞中心支撑杆断开分为上支杆和下支杆,上支杆和下支杆连接,且上支杆和下支杆之间设置有两啮合的齿轮带动上支杆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上支杆和下支杆均为中空结构,上支杆中设置有t型杆,t型杆底端与下支杆连接。
t型杆底端与下支杆壳体通过螺钉连接。
上支杆和下支杆之间设置有啮合的上齿轮和下齿轮,上齿轮和下齿轮均为半圆齿轮,上齿轮和下齿轮分别与上支杆的底端、下支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t型杆的竖直杆包裹有弹簧,弹簧顶端与t型杆的横杆固定连接,弹簧的底端与上齿轮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倾斜角度的伞具,结构简单,紧凑,使用灵活方便;通过充分利用齿轮的啮合转动和弹簧的弹力使得伞具能够稳定的调节倾斜角度,倾斜角度不受限制;同时可以对倾斜角度进行固定,解决了手持伞具无法长时间保持倾斜角度的问题,节省人力,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倾斜角度的伞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倾斜角度的伞具上齿轮和下齿轮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伞中心支撑杆,2.伞骨,3.弹簧,4.上支杆,5.下支杆,6.t型杆,7.螺钉,8.上齿轮,9.下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倾斜角度的伞具,如图1所示,包括伞中心支撑杆1、伞骨2和伞面,伞中心支撑杆1断开分为上支杆4和下支杆5,上支杆4和下支杆5均为中空结构,上支杆4中设置有t型杆6,t型杆6底端与下支杆5壳体通过螺钉7连接,且上支杆4和下支杆5之间设置有啮合的上齿轮8和下齿轮9,如图2所示,上齿轮8和下齿轮9均为半圆齿轮,上齿轮8和下齿轮9分别与上支杆4的底端、下支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上支杆4和下支杆5之间设置有两啮合的齿轮带动上支杆4转动,t型杆6的竖直杆包裹有弹簧3,弹簧3顶端与t型杆6的横杆固定连接,弹簧3的底端与上齿轮8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倾斜角度的伞具的主要部件作用如下:
t型杆6将上支杆4和下支杆5进行连接,使得上支杆4在倾斜角度调整过程中更加稳定。
螺钉7在倾斜角度调整到位后将t型杆6与下支杆5固定,上齿轮8停止转动,进而使上支杆4与下支杆5固定,伞具的倾斜角度得以固定。
下齿轮9固定不动,上齿轮8与下齿轮9啮合,上齿轮8通过其移动改变与下齿轮9的啮合位置调整伞具倾斜角度。
弹簧10在伞具产生倾斜角度时受到t型杆6的压缩,给上齿轮8压力,使得上齿轮8与下齿轮9压力啮合,上支杆4与下支杆5保持稳定。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倾斜角度的伞具的使用过程具体如下:
手持下支杆5或固定下支杆5,拨动上支杆4,上齿轮8移动,上齿轮8与下齿轮9啮合位置改变,当上支杆4倾斜到目标角度,停止拨动上支杆4,拧紧螺钉7,固定上支杆4与下支杆5的相对位置,即可正常使用。
1.一种可调节倾斜角度的伞具,包括伞中心支撑杆(1)、伞骨(2)和伞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伞中心支撑杆(1)断开分为上支杆(4)和下支杆(5),所述上支杆(4)和下支杆(5)连接,且所述上支杆(4)和下支杆(5)之间设置有两啮合的齿轮带动上支杆(4)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倾斜角度的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杆(4)和下支杆(5)均为中空结构,所述上支杆(4)中设置有t型杆(6),所述t型杆(6)底端与下支杆(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倾斜角度的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杆(6)底端与下支杆(5)壳体通过螺钉(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倾斜角度的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杆(4)和下支杆(5)之间设置有啮合的上齿轮(8)和下齿轮(9),所述上齿轮(8)和下齿轮(9)均为半圆齿轮,所述上齿轮(8)和下齿轮(9)分别与上支杆(4)的底端、下支杆(5)的顶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倾斜角度的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杆(6)的竖直杆包裹有弹簧(3),所述弹簧(3)顶端与t型杆(6)的横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3)的底端与上齿轮(8)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