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取材的铝型材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5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取材的铝型材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是铸造液态模锻的一种方法,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的工艺。一般的压铸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多个螺栓或者紧扣件对模具进行固定,保证其上模具和下模具的连接固定,待成型腔中的物料成型后,一些成型板材与模具紧扣,难以取下,需要敲击模具或者成型板材才能将其取出。

现有一些压铸模具中的成型板材难以取出,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敲击模具和成型板材会对模具和成型板材有所损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便于取材的铝型材压铸模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成型板材取出方便,工作效率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护了模具和成型板材的安全的铝型材压铸模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取材的铝型材压铸模具包括:模具机构,所述模具机构包括上模具、下模具、成型腔、凹槽和成型压板,所述上模具转动连接于所述下模具上,所述成型腔和所述凹槽分别开设于所述下模具的上侧侧壁上和所述上模具的下侧侧壁上,所述成型压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凹槽中;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滑槽、顶杆、第一气缸和第一活塞杆,所述滑槽竖直开设于所述下模具中并与所述成型腔连通,所述顶杆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中,所述所述第一气缸位于所述下模具的下方,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上,且所述第一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下模具的下端;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模具的上端;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模具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座和支撑杆,所述底座位于所述下模具的下端,且所述底座通过所述支撑杆与所述下模具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模具的上端,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上,且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上模具并延伸至所述凹槽中与所述成型压板的上侧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l型板、固定块、螺纹杆和螺纹槽,所述l型板和所述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模具的侧壁上和所述下模具的侧壁上,所述螺纹杆横向螺纹连接于所述l型板上,所述螺纹槽开设于所述固定块中,且所述螺纹杆插设于所述螺纹槽中并与其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组锁止万向轮。

优选的,位于所述l型板外侧的螺纹杆一端上包裹有石棉垫。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取材的铝型材压铸模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物料冷却成型后,第一气缸带动第一活塞杆伸长,从而带动顶杆在滑槽中向上滑动,将成型腔中成型的物料顶出,即可取出物料,不需要对模具进行敲击或从成型腔中抠出成型板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护了模具和成型板材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取材的铝型材压铸模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的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模具结构,11、上模具,12、下模具,13、成型腔,14、凹槽,15、成型压板,2、顶出机构,21、滑槽,22、顶杆,23、第一气缸,24、第一活塞杆,3、支撑机构,31、底座,32、支撑杆,4、升降机构,41、第二气缸,42、第二活塞杆,5、固定机构,51、l型板,52、固定块,53、螺纹杆,54、螺纹槽,6、锁止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取材的铝型材压铸模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示的的顶杆的结构示意图。便于取材的铝型材压铸模具包括:模具机构1、顶出机构2、支撑机构3、升降机构4、固定机构5、锁止万向轮6。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和图3示,模具机构1,模具机构1包括上模具11、下模具12、成型腔13、凹槽14和成型压板15,上模具11转动连接于下模具12上,成型腔13和凹槽14分别开设于下模具12的上侧侧壁上和上模具11的下侧侧壁上,成型压板15滑动连接于凹槽14中,从下模具12上的注料孔向成型腔13中注入物料,注入完成后,升降机构4带动成型压板15下降,对物料进行挤压,配合成型腔13对物料进行挤压,使其成型,带物料冷却成型后,接触固定机构5的锁定,转动上模具11,即可打开成型腔13,配合顶出机构2从成型腔13中取出成型板材即可;

顶出机构2包括滑槽21、顶杆22、第一气缸23和第一活塞杆24,滑槽21竖直开设于下模具12中并与成型腔13连通,顶杆22滑动连接于滑槽21中,第一气缸23位于下模具12的下方,第一活塞杆2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气缸23的输出端上,且第一活塞杆24的另一端与顶杆2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物料冷却成型后,第一气缸23带动第一活塞杆24伸长,从而带动顶杆22在滑槽21中向上滑动,将成型腔13中成型的物料顶出,即可取出物料,不需要对模具进行敲击或从成型腔13中抠出成型板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护了模具和成型板材的安全。

参考图1和图2示,支撑机构3固定连接于下模具12的下端,支撑机构3包括底座31和支撑杆32,底座31位于下模具12的下端,且底座31通过支撑杆32与下模具12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气缸23固定连接于底座31上,通过底座31和支撑杆32对模具进行支撑,使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暴露在空气中,便于其散热,从而节省了物料成型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图1和图2示,升降机构4固定连接于上模具11的上端,升降机构4包括第二气缸41和第二活塞杆42,第二气缸41固定连接于上模具11的上端,第二活塞杆4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气缸41的输出端上,且第二活塞杆42的另一端贯穿上模具11并延伸至凹槽14中与成型压板15的上侧侧壁固定连接,第二气缸41控制第二活塞杆42的伸缩,从而控制凹槽14中的成型压板15的升降。

参考图2示,固定机构5固定连接于上模具11的侧壁上,固定机构5包括l型板51、固定块52、螺纹杆53和螺纹槽54,l型板51和固定块52分别固定连接于上模具11的侧壁上和下模具12的侧壁上,螺纹杆53横向螺纹连接于l型板51上,螺纹槽54开设于固定块52中,且螺纹杆53插设于螺纹槽54中并与其螺纹连接,螺纹杆53旋进螺纹槽54中,对l型板51和固定块52进行限位固定,从而对上模具11和下模具12进行连接固定,在需要打开打开成型腔13时,旋动螺纹杆53,使其旋出螺纹槽54,即可向上转动上模具11,使成型腔13打开,取出成型物料即可,成型腔13的关闭和打开简单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参考图1和图2示,底座3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组锁止万向轮6,通过设置锁止万向轮6,便于移动装置和对装置进行制动。

参考图1示,位于l型板51外侧的螺纹杆53一端上包裹有石棉垫,石棉垫具有隔热效果,是为了模具导热使螺纹杆53具有高温,防止工作人员在螺纹杆53温度未散尽之前触摸而受到烫伤。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取材的铝型材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具机构(1),所述模具机构(1)包括上模具(11)、下模具(12)、成型腔(13)、凹槽(14)和成型压板(15),所述上模具(11)转动连接于所述下模具(12)上,所述成型腔(13)和所述凹槽(14)分别开设于所述下模具(12)的上侧侧壁上和所述上模具(11)的下侧侧壁上,所述成型压板(15)滑动连接于所述凹槽(14)中;

顶出机构(2),所述顶出机构(2)包括滑槽(21)、顶杆(22)、第一气缸(23)和第一活塞杆(24),所述滑槽(21)竖直开设于所述下模具(12)中并与所述成型腔(13)连通,所述顶杆(22)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21)中,所述第一气缸(23)位于所述下模具(12)的下方,所述第一活塞杆(2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气缸(23)的输出端上,且所述第一活塞杆(24)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杆(22)的下端固定连接;

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3)固定连接于所述下模具(12)的下端;

升降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4)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模具(11)的上端;

固定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5)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模具(11)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取材的铝型材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底座(31)和支撑杆(32),所述底座(31)位于所述下模具(12)的下端,且所述底座(31)通过所述支撑杆(32)与所述下模具(1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23)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取材的铝型材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第二气缸(41)和第二活塞杆(42),所述第二气缸(41)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模具(11)的上端,所述第二活塞杆(4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气缸(41)的输出端上,且所述第二活塞杆(42)的另一端贯穿所述上模具(11)并延伸至所述凹槽(14)中与所述成型压板(15)的上侧侧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取材的铝型材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l型板(51)、固定块(52)、螺纹杆(53)和螺纹槽(54),所述l型板(51)和所述固定块(52)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模具(11)的侧壁上和所述下模具(12)的侧壁上,所述螺纹杆(53)横向螺纹连接于所述l型板(51)上,所述螺纹槽(54)开设于所述固定块(52)中,且所述螺纹杆(53)插设于所述螺纹槽(54)中并与其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取材的铝型材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组锁止万向轮(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取材的铝型材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l型板(51)外侧的螺纹杆(53)一端上包裹有石棉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取材的铝型材压铸模具。所述便于取材的铝型材压铸模具包括模具机构、顶出机构、支撑机构、升降机构、固定机构、锁止万向轮,所述模具机构包括上模具、下模具、成型腔、凹槽和成型压板,所述上模具转动连接于所述下模具上,所述成型腔和所述凹槽分别开设于所述下模具的上侧侧壁上和所述上模具的下侧侧壁上,所述成型压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凹槽中,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滑槽、顶杆、第一气缸和第一活塞杆,所述滑槽竖直开设于所述下模具中并与所述成型腔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取材的铝型材压铸模具具有成型板材取出方便,工作效率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护了模具和成型板材的安全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肖红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冶市金玉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907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