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雨伞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9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控雨伞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伞骨架的设计装置。



背景技术:

伞是人们家居必备,现有市场上的伞有直杆伞、二折伞、三折伞

和五折伞,普遍用于降雨时遮雨或烈日时遮阳,伞作为人类智慧的结

晶被不断改造更新,但普遍是外形上的改变,目前市场上没有一种雨

伞能够同时在遮雨的同时还能使自己轻松的挡住来自前方的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型目的在于解决市场上雨伞无法同时在挡风的同时还能遮雨的问题,为此提高雨伞的利用率,提供一种雨伞机构。

本实用型设计的内容是将直杆伞和折叠伞的机构组合起来,并结

合老年人的拐杖解决了市场上雨伞的功能单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控雨伞装置,可控雨伞装置中的固定连接杆套固定在中棒的顶端,滑动连接杆套套在中棒的外部,滑动连接杆套的上端与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滑动连接杆座与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下端的孔与滑动连接杆套下端的圆环配合连接,第一连接杆上端的孔通过连接钉与第二连接杆连接;

第二连接杆上端的孔与下杆和弯杆的孔通过销钉连接;

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通过销钉连接,第二连接杆下端与滑动连接杆座通过圆环连接;

上杆通过旋转连接杆套与下杆相连,上杆边界处的孔通过圆环和固定连接杆套相连接;

弯杆通过旋转连接杆套跟短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连接,短骨插入到旋转连接杆套当中。

进一步的,中棒的上端连接有杖底。

进一步的,所述杖底为四角结构。

进一步的,滑动连接杆座的下端连接有握柄。

进一步的,中棒的表面采用电镀黑色防锈漆。

进一步的,可控雨伞装置的伞面采用丁二烯一丙腈一苯乙烯。

伞架是由一个移动副和多个转动副构成的平面连杆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伞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平面连杆机构,故将本实用型分为迎风区域和背风区域,顾名思义,迎风区域能够在遮住雨的情况下还能助于遮挡来自于前方的风,背风区域用于普通的遮雨,本实用型还添加了拐杖的设计,本实用型用于老年人能轻松地挡住风同时还不会是使自己淋湿,在降雨时作为功能强大的雨伞,同时在天晴时能作为拐杖便于行走,解决了老年人面对天气骤变时忘带伞的问题。

本实用型的中棒采用电镀黑色防锈漆来防止中棒生锈,提高雨伞

的耐用性,本实用型的伞面采用丁二烯一丙腈一苯乙烯,加强本实用型的遮雨能力,本实用型的握柄采用软木给予老年人舒适的手感。

该实用型制作成本低,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功能多样,是对传统雨伞结构的创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型的平面机构简图;

图1:中1.短骨2.连接钉3.中棒4.固定连接杆套5.杖底6.上杆7.旋转连接杆套8.下杆9.滑动连接杆套10.握柄11.弹簧12.滑动连接杆座13.第一连接杆14.第二连接杆15.弯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可控雨伞装置,可控雨伞装置中的固定连接杆套4固定在中棒3的顶端,滑动连接杆套9套在中棒3的外部,滑动连接杆套9的上端与弹簧11的下端固定连接,滑动连接杆座12与弹簧11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13下端的孔与滑动连接杆套9下端的圆环配合连接,第一连接杆13上端的孔通过连接钉2与第二连接杆14连接;

第二连接杆14上端的孔与下杆8和弯杆15的孔通过销钉连接;

第二连接杆14与第一连接杆13通过销钉连接,第二连接杆14下端与滑动连接杆座12通过圆环连接;

上杆6通过旋转连接杆套7与下杆8相连,上杆6边界处的孔通过圆环和固定连接杆套4相连接;

弯杆15通过旋转连接杆套7跟短骨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14连接,短骨1插入到旋转连接杆套7当中。

中棒3的上端连接有杖底5。所述杖底5为四角结构。

滑动连接杆座12的下端连接有握柄10。

中棒3的表面采用电镀黑色防锈漆。

可控雨伞装置的伞面采用丁二烯一丙腈一苯乙烯。

在图1中当撑开伞的时候弹簧11将滑动连接杆套9向上拉的同时与滑动连接杆座12一起向上滑动,此时第一连接杆13由于滑动连接杆套9的压力开始转动,上杆6和下杆8通过旋转连接杆套7的连接运动趋势相同,通过第二连接杆14产生摆动向上张开,短骨1通过上杆6上的四杆机构发生向下旋转,当滑动连接杆座12的上表面和固定连接杆套4的下表面接触时,伞骨完全张开,伞面的迎风面能在挡住前面的风的同时还能有效地遮住雨,在天气晴朗的时候,老年人能够用手握住握柄10,当作手杖使用,为了最为手杖时的稳定性本实用型将杖底5设计为四脚结构,为了防止老年人走失握柄10上端圆柱内含有防走失装置。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控雨伞装置,其特征在于:可控雨伞装置中的固定连接杆套(4)固定在中棒(3)的顶端,滑动连接杆套(9)套在中棒(3)的外部,滑动连接杆套(9)的上端与弹簧(11)的下端固定连接,滑动连接杆座(12)与弹簧(11)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13)下端的孔与滑动连接杆套(9)下端的圆环配合连接,第一连接杆(13)上端的孔通过连接钉(2)与第二连接杆(14)连接;

第二连接杆(14)上端的孔与下杆(8)和弯杆(15)的孔通过销钉连接;

第二连接杆(14)与第一连接杆(13)通过销钉连接,第二连接杆(14)下端与滑动连接杆座(12)通过圆环连接;

上杆(6)通过旋转连接杆套(7)与下杆(8)相连,上杆(6)边界处的孔通过圆环和固定连接杆套(4)相连接;

弯杆(15)通过旋转连接杆套(7)跟短骨(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14)连接,短骨(1)插入到旋转连接杆套(7)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雨伞装置,其特征在于:中棒(3)的上端连接有杖底(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雨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杖底(5)为四角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雨伞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连接杆座(12)的下端连接有握柄(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雨伞装置,其特征在于:中棒(3)的表面采用电镀黑色防锈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雨伞装置,其特征在于:可控雨伞装置的伞面采用丁二烯一丙腈一苯乙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控雨伞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伞骨架的设计装置。可控雨伞装置中的固定连接杆套固定在中棒的顶端,滑动连接杆套套在中棒的外部,滑动连接杆套的上端与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滑动连接杆座与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下端的孔与滑动连接杆套下端的圆环配合连接,第一连接杆上端的孔通过连接钉与第二连接杆连接;本实用型设计的内容是将直杆伞和折叠伞的机构组合起来,并结合老年人的拐杖解决了市场上雨伞的功能单一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权;王强;汤宗伟;卢淑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华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5.1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90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