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顶针板变形的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1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防顶针板变形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铝制产品的压铸模具中,压铸机的顶棍需要抵住顶针板,然后使得顶针运动从而将产品顶出模具。

在模具合模的时候,顶针受到铝液的冲击会反馈给顶针板作用力,使用时间长了之后会导致顶针板发生轻微的变形,从而导致产品上的顶针印子会产生不平整的凹坑,从而导致产品需要进一步的打磨,进而增加了额外的工序,大大减慢了产品的产出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防顶针板变形的模具结构,能够避免顶针板的受力变形,从而提高产品的产出速度。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防顶针板变形的模具结构,包括动模板和至少两个模脚,模脚支撑动模板,模脚之间设有顶针板,顶针板通过支撑柱与动模板连接,支撑柱贯穿顶针板,动模板与顶针板之间还设有复位杆,顶针板包括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第一顶板相对于第二顶板靠近动模板,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之间设有至少四个弹簧,且在第一顶板不受力的情况下,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之间的距离大于2.6cm,支撑柱贴近第二顶板的一端设有抵接板,抵接板抵接第二顶板的底面。

通过两个顶板之间增设多个弹簧的设置,使得第一顶板在受力的时候会向下挤压弹簧,利用弹簧的弹力部分抵消顶针瞬间传下来的力道,同时通过抵接板的设置,使得第二顶板的背面会被抵接板支撑,进一步消除顶针传下来的压力,从而减轻了顶针板的变形,避免了产品表面出现不平整凹坑,进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速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防顶针板变形的模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动模板、2模脚、3第一顶板、4第二顶板、5支撑柱、6复位杆、7弹簧、8抵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现有铝制产品的压铸模具中,压铸机的顶棍需要抵住顶针板,然后使得顶针运动从而将产品顶出模具。

在模具合模的时候,顶针受到铝液的冲击会反馈给顶针板作用力,使用时间长了之后会导致顶针板发生轻微的变形,从而导致产品上的顶针印子会产生不平整的凹坑,从而导致产品需要进一步的打磨,进而增加了额外的工序,大大减慢了产品的产出速度。

为了能够避免顶针板的受力变形,从而提高产品的产出速度,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防顶针板变形的模具结构。技术方案如下:

下面根据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实用新型提供了防顶针板变形的模具结构,包括动模板1和至少两个模脚2,模脚2支撑动模板1,模脚2之间设有顶针板,顶针板通过支撑柱5与动模板1连接,支撑柱5贯穿顶针板,动模板1与顶针板之间还设有复位杆6,顶针板包括第一顶板3和第二顶板4,第一顶板3相对于第二顶板4靠近动模板1,第一顶板3与第二顶板4之间设有至少四个弹簧7,且在第一顶板3不受力的情况下,第一顶板3与第二顶板4之间的距离大于2.6cm,支撑柱5贴近第二顶板4的一端设有抵接板8,抵接板8抵接第二顶板4的底面。

通过两个顶板之间增设多个弹簧7的设置,使得第一顶板3在受力的时候会向下挤压弹簧7,利用弹簧7的弹力部分抵消顶针瞬间传下来的力道,同时通过抵接板8的设置,使得第二顶板4的背面会被抵接板8支撑,进一步消除顶针传下来的压力,从而减轻了顶针板的变形,避免了产品表面出现不平整凹坑,进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速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技术特征:

1.防顶针板变形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板(1)和至少两个模脚(2),所述模脚(2)支撑所述动模板(1),所述模脚(2)之间设有顶针板,所述顶针板通过支撑柱(5)与动模板(1)连接,所述支撑柱(5)贯穿所述顶针板,所述动模板(1)与所述顶针板之间还设有复位杆(6),所述顶针板包括第一顶板(3)和第二顶板(4),所述第一顶板(3)相对于所述第二顶板(4)靠近所述动模板(1),所述第一顶板(3)与所述第二顶板(4)之间设有至少四个弹簧(7),且在第一顶板(3)不受力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顶板(3)与所述第二顶板(4)之间的距离大于2.6cm,所述支撑柱(5)贴近所述第二顶板(4)的一端设有抵接板(8),所述抵接板(8)抵接所述第二顶板(4)的底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顶针板变形的模具结构,涉及压铸模具的技术领域。防顶针板变形的模具结构包括动模板和至少两个模脚,模脚支撑动模板,模脚之间设有顶针板,顶针板通过支撑柱与动模板连接,支撑柱贯穿顶针板,顶针板包括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第一顶板相对于第二顶板靠近动模板,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之间设有至少四个弹簧,支撑柱贴近第二顶板的一端设有抵接板,抵接板抵接第二顶板的底面。通过两个顶板之间增设多个弹簧的设置,使得第一顶板在受力的时候会向下挤压弹簧,利用弹簧的弹力部分抵消顶针瞬间传下来的力道,同时通过抵接板的设置,使得第二顶板的背面会被抵接板支撑,进一步消除顶针传下来的压力,进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武基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昊新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9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90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