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翻转包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7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提包,特别涉及一种可翻转包。



背景技术:

一般的手提包都只有一种外观。为了提供两种以上的外观,公知已有人提出积木式手提包,其是通过拉链组合不同的袋体模块以形成不同的袋体外观。

然而,由于要用到很多拉链做为连接手段,该积木式手提包的触感并不佳,甚至可能会伤到皮肤。

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新颖的可变换外观的手提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翻转包,其可方便使用者变换手提包的外观以和穿着搭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翻转包,其可在变换手提包的外观时,即使不将主袋内的容置物取出也不会使容置物掉出主袋。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翻转包,其可通过简洁的缝合工序实现。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可翻转包被提出,其具有一主袋及位于该主袋至少一侧的至少一外袋,包括:

该主袋及各所述外袋均具有独立的可挠袋身和置物空间;

各所述外袋的所述可挠袋身的两侧缘及底缘是和该主袋的所述可挠袋身的两侧缘及底缘以共线的方式缝合;

该主袋和与其邻近的一所述外袋共同围出一附带置物空间,该附带置物空间具有一开口,且其内部具有一线型边界延伸于两侧缘及底缘;以及

在实际使用时,使用者能够以该线型边界为轴将位于该主袋一侧的至少一所述外袋整个翻转至该主袋的另一侧,以便使该可翻转包呈现不同的外观。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该主袋的两侧表面具有不同的颜色及/或不同的纹路。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外袋的两侧表面具有不同的颜色及/或不同的纹路。

在一实施例中,该主袋的开口设有一第一闭合件,至少一所述外袋设有一第二闭合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可翻转包在该主袋的一侧边设有一扣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可翻转包设有用以与所述扣环扣接的一提把以方便使用者携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可翻转包在该主袋的两侧边均设有一扣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可翻转包设有用以与所述扣环扣接的一提带以方便使用者携带或背持。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该主袋可由织物、皮革、人造皮革和塑料的材料选项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外袋可由织物、皮革、人造皮革和塑料的材料选项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别列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翻转包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手提包的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拉开后分别呈现第一置物空间的开口和第二置物空间的开口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手提包的外袋在外翻并包覆主袋的后表面后所形成的不同手提包外观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手提包结合一提带的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以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以下实施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而非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照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可翻转包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可翻转包100具有一主袋110、一外袋120、两个扣环130以及一提把131。

主袋110是由一可挠材料构成且其具有一第一置物空间,且其袋口设有一第一闭合件。虽然在此实施例中该第一闭合件是由一第一拉链111构成,然其亦可由压条、夹链或其他扣合件实现。

外袋120是由一可挠材料构成且其袋身和主袋110的袋身互相独立,外袋120具有一第二置物空间,且其袋口设有一第二闭合件。虽然在此实施例中该第二闭合件是由一第二拉链121构成,然而其也可由压条、夹链或其他扣合件实现。请参照图2,其为图1所示可翻转包100的第一拉链111和第二拉链121拉开后分别呈现所述第一置物空间的开口和所述第二置物空间的开口的示意图。

另外,外袋120的两侧缘及底缘是对应地与主袋110的两侧缘及底缘缝合,且其上缘低于主袋110的上缘以在主袋110的前表面和外袋120共同围出一第三置物空间。也就是说,主袋110和外袋120共同围出一附带置物空间,其中该附带置物空间具有一开口,且其内部具有一线型边界延伸于两侧缘及底缘。

扣环130是用以与提把131扣接以方便使用者携带。

在实际使用时,使用者能够以该线型边界为轴翻转主袋110及外袋120,以便使外袋120的袋身整个由主袋110的前表面翻转至主袋110的后表面,以便和主袋110的后表面共同围成一第四置物空间,并使可翻转包100呈现不同的外观。请参照图3,其为图1所示手提包100的外袋120的袋身在翻转至主袋110的后表面后所形成的不同手提包外观的示意图。

另外,主袋110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可具有不同的颜色及/或不同的纹路。

另外,外袋120的两相对表面可具有不同的颜色及/或不同的纹路。

另外,手提包100也可设有可与扣环130扣接的一提带以方便使用者携带或背持。请参照图4,其为图1所示手提包100结合一提带的外观示意图。如图4所示,一提带132的两端分别与一扣环130扣接以方便使用者携带或背持。

另外,主袋110可由织物、皮革、人造皮革和塑料的选项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

另外,外袋120亦可由织物、皮革、人造皮革和塑料的选项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

另外,在制作手提包100时,可先将外袋120的未缝合的原型的两侧缘及底缘贴合主袋110的未缝合的原型的两侧缘及底缘,然后以精简的数道缝合工序加以缝合。

另外,虽然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只公开了一个外袋120,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在可能的实施例中,主袋110的两侧可各设置至少一外袋120。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可翻转包可表达如下:一种可翻转包100,具有一主袋110及位于主袋110至少一侧的至少一外袋120,包括:主袋110及各外袋120均具有独立的可挠袋身和置物空间;各外袋120的所述可挠袋身的两侧缘及底缘是和主袋110的所述可挠袋身的两侧缘及底缘以共线的方式缝合;主袋110和与其邻近的一外袋120共同围出一附带置物空间,该附带置物空间具有一开口,且其内部具有一线型边界延伸于两侧缘及底缘;以及在实际使用时,使用者能够以该线型边界为轴将位于主袋110一侧的至少一外袋120整个翻转至主袋110的另一侧,以便使可翻转包100呈现不同的外观。

依上述的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至少以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可翻转包可方便使用者变换手提包的外观以和穿着搭配。

2、本实用新型的可翻转包可在变换手提包的外观时,即使不将主袋内的容置物取出也不会使容置物掉出主袋。

3、本实用新型的可翻转包可通过简洁的缝合工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的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翻转包,具有一主袋及位于该主袋至少一侧的至少一外袋,其特征在于:

该主袋及各所述外袋均具有独立的可挠袋身和置物空间;

各所述外袋的所述可挠袋身的两侧缘及底缘是和该主袋的所述可挠袋身的两侧缘及底缘以共线的方式缝合;

该主袋和与其邻近的一所述外袋共同围出一附带置物空间,该附带置物空间具有一开口,且其内部具有一线型边界延伸于两侧缘及底缘;以及

在实际使用时,使用者能够以该线型边界为轴将位于该主袋一侧的至少一所述外袋整个翻转至该主袋的另一侧,以便使该可翻转包呈现不同的外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包,其特征在于,该主袋的两侧表面具有不同的颜色及/或不同的纹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袋的两侧表面具有不同的颜色及/或不同的纹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包,其特征在于,该主袋的开口设有一第一闭合件,至少一所述外袋设有一第二闭合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包,其特征在于,在该主袋的一侧边设有一扣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翻转包,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以与所述扣环扣接的一提把以方便使用者携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包,其特征在于,在该主袋的两侧边均设有一扣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翻转包,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以与所述扣环扣接的一提带以方便使用者携带或背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包,其特征在于,该主袋是由织物、皮革、人造皮革和塑料所组成群组所选择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转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袋是由织物、皮革、人造皮革和塑料所组成群组所选择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一种可翻转包,具有一主袋及位于该主袋至少一侧的至少一外袋,该主袋及各所述外袋均具有独立的可挠袋身和置物空间;各所述外袋的所述可挠袋身的两侧缘及底缘是和该主袋的所述可挠袋身的两侧缘及底缘以共线的方式缝合;该主袋和与其邻近的一所述外袋共同围出一附带置物空间,该附带置物空间具有一开口,且其内部具有一线型边界延伸于两侧缘及底缘;以及于实际使用时,使用者能够以该线型边界为轴将位于该主袋一侧的至少一所述外袋整个翻转至该主袋的另一侧,以使该可翻转包呈现不同的外观。

技术研发人员:徐佳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佳义
技术研发日:2019.10.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90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