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电送风口罩的下肢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63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电送风口罩领域,涉及一种无电送风口罩的下肢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口罩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但普通口罩存在诸多问题:普通口罩存在呼吸阻力,降低了呼吸的顺畅性;穿戴者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湿气,不能完全排出口罩外部,使用者佩戴口罩的部位被温湿气体笼罩,降低了佩戴舒适性。电动送风口罩可全面解决普通口罩的上述缺陷。但现有的电动送风口罩采用电池驱动气泵进行送风,电池续航时间有限,且需要经常充电,使用维护性差,限制了电池动力送风口罩的推广应用,因此,设计一种方便携带,可集成于衣物内的,利用人体下肢摆动机械式送风的无电送风口罩的驱动装置,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电送风口罩的下肢驱动装置,该装置通过下肢自然摆动牵动软轴拉伸,机械式的输出动力与送风装置配合,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电池驱动,续航时间短,使用不便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可隐藏于衣物内,使用方便,无需电力,续航时间长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电送风口罩的下肢驱动装置,它包括腰带、摆杆轴、摆杆、摆杆卡头和软轴;所述腰带佩戴于使用者腰间,腰带两侧对称连接有摆杆轴和摆杆,摆杆套在摆杆轴上并绕摆杆轴摆动;摆杆底端连接摆杆卡头,摆杆卡头卡戴于使用者的两侧大腿外侧,随大腿活动带动摆杆摆动;所述软轴一端与摆杆顶端连接,另一端与外接送风设备连接,摆杆摆动拉伸软轴,将拉力进行传递。

所述摆杆轴为万向节结构,一端固定在腰带上,另与摆杆连接。

所述摆杆卡头顶部设置有线性伸缩套,摆杆底端通过线性伸缩套与摆杆卡头连接。

所述线性伸缩套为滑套结构,受轴向到拉力或压力时长度相应改变。

所述摆杆卡头内侧设置有软性填充物的保护层。

一种无电送风口罩的下肢驱动装置,它包括腰带、摆杆轴、摆杆、摆杆卡头和软轴;所述腰带佩戴于使用者腰间,腰带两侧对称连接有摆杆轴和摆杆,摆杆套在摆杆轴上并绕摆杆轴摆动;摆杆底端连接摆杆卡头,摆杆卡头卡戴于使用者的两侧大腿外侧,随大腿活动带动摆杆摆动;所述软轴一端与摆杆顶端连接,另一端与外接送风设备连接,摆杆摆动拉伸软轴,将拉力进行传递。该装置通过下肢自然摆动牵动软轴拉伸,机械式的输出动力与送风装置配合,结构简单,可隐藏于衣物内,使用方便,无需电力,续航时间长。

在优选的方案中,摆杆轴为球关节万向节结构,一端固定在腰带上,另一端与摆杆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时,万向节起到关节替代的作用,可以保证肢体活动的灵活性。

在优选的方案中,摆杆卡头顶部设置有线性伸缩套,摆杆底端通过线性伸缩套与摆杆卡头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时,当摆杆轴位置与下肢髋关节位置不匹配时,摆杆轴偏离摆杆的摆动轴心,导致摆杆不能绕摆杆轴做纯圆周摆动,摆动周期内,摆杆的长度要循环变化,线性伸缩套可以补偿这种变化,避免摆杆的下端卡头往复摩擦下肢,也保证了摆杆上端做往复圆周运动的稳定性。

在优选的方案中,线性伸缩套为滑套结构,受轴向到拉力或压力时长度相应改变。结构简单,使用时,当摆杆因位置变化在运动中对摆杆卡头施加压力或拉力时,线性伸缩套长度相应改变,消除了轴向应力,避免摆杆卡头摩擦腿部肢体。

在优选的方案中,摆杆卡头内侧设置有软性填充物的保护层。结构简单,使用时,保护层可以防止硬质材料磨损衣物或摩擦肉体,保障了使用者的舒适性。

一种无电送风口罩的下肢驱动装置,它包括腰带、摆杆轴、摆杆、摆杆卡头和软轴;所述腰带佩戴于使用者腰间,腰带两侧对称连接有摆杆轴和摆杆,摆杆套在摆杆轴上并绕摆杆轴摆动;摆杆底端连接摆杆卡头,摆杆卡头卡戴于使用者的两侧大腿外侧,随大腿活动带动摆杆摆动;所述软轴一端与摆杆顶端连接,另一端与外接送风设备连接,摆杆摆动拉伸软轴,将拉力进行传递。该装置通过下肢自然摆动牵动软轴拉伸,机械式的输出动力与送风装置配合,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电池驱动,续航时间短,使用不便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可隐藏于衣物内,使用方便,无需电力,续航时间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摆杆轴和摆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腰带1,摆杆轴2,摆杆3,摆杆卡头4,软轴5,线性伸缩套6,保护层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中,一种无电送风口罩的下肢驱动装置,它包括腰带1、摆杆轴2、摆杆3、摆杆卡头4和软轴5;所述腰带1佩戴于使用者腰间,腰带长度可调,腰带1两侧对称连接有摆杆轴2和摆杆3,摆杆3套在摆杆轴2上并绕摆杆轴2摆动;摆杆3底端连接摆杆卡头4,摆杆卡头4卡戴于使用者的两侧大腿外侧,随大腿活动带动摆杆3摆动;所述软轴5一端与摆杆3顶端连接,另一端与外接送风设备连接,摆杆3摆动拉伸软轴5,将拉力进行传递。该装置通过下肢自然摆动牵动软轴5拉伸,机械式的输出动力与送风装置配合,结构简单,可隐藏于衣物内,使用方便,无需电力,续航时间长。

优选的方案中,摆杆轴2为球关节万向节结构,一端固定在腰带1上,另一端与摆杆3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时,万向节起到关节替代的作用,可以保证肢体活动的灵活性。

优选的方案中,摆杆卡头4顶部设置有线性伸缩套6,摆杆3底端通过线性伸缩套6与摆杆卡头4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时,当摆杆轴2位置与下肢髋关节位置不匹配时,摆杆轴2偏离摆杆3的摆动轴心,导致摆杆3不能绕摆杆轴2做纯圆周摆动,摆动周期内,摆杆3的长度要循环变化,线性伸缩套6可以补偿这种变化,避免摆杆3的下端卡头往复摩擦下肢,也保证了摆杆3上端做往复圆周运动的稳定性。

优选的方案中,线性伸缩套6为滑套结构,受轴向到拉力或压力时长度相应改变。结构简单,使用时,当摆杆3因位置变化在运动中对摆杆卡头4施加压力或拉力时,线性伸缩套6发生相应形变消除压力或拉力,避免了摆杆卡头4摩擦腿部肢体。

优选的方案中,摆杆卡头4内侧设置有软性填充物的保护层7。结构简单,使用时,保护层7可以防止硬质材料磨损衣物或摩擦肉体,保障了使用者的舒适性。

如上所述的无电送风口罩的下肢驱动装置,安装使用时,所述腰带1佩戴于使用者腰间,腰带1两侧对称连接有摆杆轴2和摆杆3,摆杆3套在摆杆轴2上并绕摆杆轴2摆动;摆杆3底端连接摆杆卡头4,摆杆卡头4卡戴于使用者的两侧大腿外侧,随大腿活动带动摆杆3摆动;所述软轴5一端与摆杆3顶端连接,另一端与外接送风设备连接,摆杆3摆动拉伸软轴5,将拉力进行传递。该装置通过下肢自然摆动牵动软轴5拉伸,机械式的输出动力与送风装置配合,结构简单,可隐藏于衣物内,使用方便,无需电力,续航时间长。

使用时,摆杆轴2为球关节万向节结构,一端固定在腰带1上,另一端与摆杆3连接,万向节起到关节替代的作用,可以保证肢体活动的灵活性。

使用时,摆杆卡头4顶部设置有线性伸缩套6,摆杆3底端通过线性伸缩套6与摆杆卡头4连接,当摆杆轴2位置与下肢髋关节位置不匹配时,摆杆轴2偏离摆杆3的摆动轴心,导致摆杆3不能绕摆杆轴2做纯圆周摆动,摆动周期内,摆杆3的长度要循环变化,线性伸缩套6可以补偿这种变化,避免摆杆3的下端卡头往复摩擦下肢,也保证了摆杆3上端做往复圆周运动的稳定性。

使用时,线性伸缩套6为滑套结构,受轴向到拉力或压力时长度相应改变。当摆杆3因位置变化在运动中对摆杆卡头4施加压力或拉力时,线性伸缩套6发生相应形变消除压力或拉力,避免了摆杆卡头4摩擦腿部肢体。

使用时,摆杆卡头4内侧设置有软性填充物的保护层7,保护层7可以防止硬质材料磨损衣物或摩擦肉体,保障了使用者的舒适性。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无电送风口罩的下肢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腰带(1)、摆杆轴(2)、摆杆(3)、摆杆卡头(4)和软轴(5);所述腰带(1)佩戴于使用者腰间,腰带(1)两侧对称连接有摆杆轴(2)和摆杆(3),摆杆(3)套在摆杆轴(2)上并绕摆杆轴(2)摆动;摆杆(3)底端连接摆杆卡头(4),摆杆卡头(4)卡戴于使用者的两侧大腿外侧,随大腿活动带动摆杆(3)摆动;所述软轴(5)一端与摆杆(3)顶端连接,另一端与外接送风设备连接,摆杆(3)摆动拉伸软轴(5),将拉力进行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电送风口罩的下肢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摆杆轴(2)为万向节结构,一端固定在腰带(1)上,另一端与摆杆(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电送风口罩的下肢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摆杆卡头(4)顶部设置有线性伸缩套(6),摆杆(3)底端通过线性伸缩套(6)与摆杆卡头(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电送风口罩的下肢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线性伸缩套(6)为滑套结构,受轴向到拉力或压力时长度相应改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电送风口罩的下肢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摆杆卡头(4)内侧设置有软性填充物的保护层(7)。

技术总结
一种无电送风口罩的下肢驱动装置,它包括腰带、摆杆轴、摆杆、摆杆卡头和软轴;所述腰带佩戴于使用者腰间,腰带两侧对称连接有摆杆轴和摆杆,摆杆套在摆杆轴上并绕摆杆轴摆动;摆杆底端连接摆杆卡头,摆杆卡头卡戴于使用者的两侧大腿外侧,随大腿活动带动摆杆摆动;所述软轴一端与摆杆顶端连接,另一端与外接送风设备连接,摆杆摆动拉伸软轴,将拉力进行传递。该装置通过下肢自然摆动牵动软轴拉伸,机械式的输出动力与送风装置配合,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电池驱动,续航时间短,使用不便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可隐藏于衣物内,使用方便,无需电力,续航时间长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胡新武;唐国庆;陈洁;沈洁;袁祖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华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89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