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水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径向多列立式活塞泵。
背景技术:
径向活塞泵定子内壁为椭圆形,转子高速旋转,活塞在惯性力、液压力和定子反作用力作用下沿定子内壁作椭圆周运动,活塞、转子和配流心轴形成的工作腔体积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吸压液压介质,配流心轴使吸入和压出的液压介质按规定方向流动。该泵结构高度对称,具有轴向柱塞泵的径向尺寸和径向柱塞泵的轴向尺寸,结构十分紧凑,且构件少,可靠性高,可实现低噪音、微振动、大排量和高转速。
容积泵具有输出压力高、输出流量基本不受输出压力影响等优点。常规柱塞泵要想增大流量,则必然要增大径向尺寸。增大径向尺寸又会导致线速度和惯性力增加。考虑到柱塞和滑靴等运动元件对线速度的敏感性和耐受性,泵的转速又不得不相应降低。转速降低又直接导致泵输出流量的下降。这些正是常规柱塞泵难以实现大流量的矛盾所在,是其致命弱点。而径向活塞泵要增大流量,则只要简单增加活塞列数并加长配流心轴长度即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径向多列立式活塞泵。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径向多列立式活塞泵,包括定子1、转子2、活塞3以及配流轴4,所述定子1为上下均设置有端盖的柱状腔体结构,所述定子1的腔体横截面呈椭圆形,所述定子1内设置有配流轴4,所述配流轴4与之同轴设置,所述配流轴4与定子1腔体之间套装有可以转动的转子2,所述转子上端通过球副6、传动轴7与电机连接,所述转子2竖直设置有多组塞槽组,每组塞槽组均由多个圆形阵列的塞槽组成,每个所述塞槽内均设置有活塞3,每个所述活塞3伸出端均通过外力与定子1的腔壁贴合,所述定子1底部两端设置有进水口10以及出水口11。
每个所述塞槽底部与活塞3之间设置有压缩状态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塞槽以及活塞3固定连接;常态下在复位弹簧作用下,活塞3紧贴定子1内壁运动。
所述塞槽底部设置有贯穿孔,在转子转动过程中塞槽交替与进水口10以及出水口11连通。
所述配流轴4与定子1内壁长轴端对应的设置有一对进水腔12,所述配流轴4与定子1内壁短轴端对应的设置有一对出水腔13,所述进水腔12与所述出水腔13分别与底部的进水口10以及出水口11连通;当塞槽由短轴向长轴转动时,塞槽与进水腔12连通进水,当塞槽由长轴向短轴转动时,塞槽与出水腔13连通出水。
所述定子1底部的端盖设置有进水道121以及出水道131,所述进水道121分别与进水腔12以及左侧的进水口10连通,所述出水道131分别与出水腔13以及右侧的出水口11连通。
所述定子1内壁设置有定子轨道槽,所述定子轨道槽的内壁为弧面;每组塞槽组均对应设置有一个定子轨道槽。
所述转子与定子1下端盖之间的定子上套装有止推轴承5。
所述配流轴包括配流轴芯8以及配流轴套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尺寸小,结构紧凑
活塞副多列错位排列,最大限度节省了空间,泵结构十分紧凑。
2、配流副周向受力均匀
每列为偶数活塞,相对于椭圆定子轨道为周向结构完全对称,配流副周向受力的合力绝大部分相互抵消。
3、泵为立式安装,避免了配流副成为旋臂梁,进而避免了配流副的偏磨现象;
4、泵转动系统由止推轴承支撑,受力状况优;
5、配流轴采用双重结构,既保证了刚度,又增加了耐磨性和密封性,工作十分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配流轴剖视图;
图3、图4为配流轴示意图。
其中,1定子,2.转子,3活塞,4配流轴,5止推轴承,6球副,7传动轴,8配流轴芯,9配流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4。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径向多列立式活塞泵,包括定子1、转子2、活塞3以及配流轴4,所述定子1为上下均设置有端盖的柱状腔体结构,所述定子1的腔体横截面呈椭圆形,所述定子1内设置有配流轴4,所述配流轴4与之同轴设置,所述配流轴4与定子1腔体之间套装有可以转动的转子2,所述转子上端通过球副6、传动轴7与电机连接,所述转子2竖直设置有多组塞槽组,每组塞槽组均由多个圆形阵列的塞槽组成,每个所述塞槽内均设置有活塞3,每个所述活塞3伸出端均通过外力与定子1的腔壁贴合,所述定子1底部两端设置有进水口10以及出水口11。
每个所述塞槽底部与活塞3之间设置有压缩状态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塞槽以及活塞3固定连接;常态下在复位弹簧作用下,活塞3紧贴定子1内壁运动。
所述塞槽底部设置有贯穿孔,在转子转动过程中塞槽交替与进水口10以及出水口11连通。
所述配流轴4与定子1内壁长轴端对应的设置有一对进水腔12,所述配流轴4与定子1内壁短轴端对应的设置有一对出水腔13,所述进水腔12与所述出水腔13分别与底部的进水口10以及出水口11连通;当塞槽由短轴向长轴转动时,塞槽与进水腔12连通进水,当塞槽由长轴向短轴转动时,塞槽与出水腔13连通出水。
所述定子1底部的端盖设置有进水道121以及出水道131,所述进水道121分别与进水腔12以及左侧的进水口10连通,所述出水道131分别与出水腔13以及右侧的出水口11连通。
所述定子1内壁设置有定子轨道槽,所述定子轨道槽的内壁为弧面;每组塞槽组均对应设置有一个定子轨道槽。
所述转子与定子1下端盖之间的定子上套装有止推轴承5。
所述配流轴包括配流轴芯8以及配流轴套9。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克服传统柱塞泵难以实现大流量的缺点,提出一种多列立式活塞泵(如图1)。整个泵结构为立式结构,定子1为圆筒结构,内壁加工有若干条椭圆轨道槽,轨道槽条数与泵的列数对应相等;转子2通过中心球头副6与传动轴7相联,两者由中心球头副实现轴向定位,并可共同绕配流轴4转动;配流轴与定子在泵最下部固联,配流轴为双重结构,内部为金属质配流轴芯8,外壳为工程塑料质配流轴套9;转子、中心球头副和传动轴构成泵的转动系统,由于泵的列数较多,整个转动系统重量相对较大。泵下端的止推轴承5承受泵转动系统全部的重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径向多列立式活塞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1)、转子(2)、活塞(3)以及配流轴(4),所述定子(1)为上下均设置有端盖的柱状腔体结构,所述定子(1)的腔体横截面呈椭圆形,所述定子(1)内设置有配流轴(4),所述配流轴(4)与之同轴设置,所述配流轴(4)与定子(1)腔体之间套装有可以转动的转子(2),所述转子上端通过球副(6)、传动轴(7)与电机连接,所述转子(2)竖直设置有多组塞槽组,每组塞槽组均由多个圆形阵列的塞槽组成,每个所述塞槽内均设置有活塞(3),每个所述活塞(3)伸出端均通过外力与定子(1)的腔壁贴合,所述定子(1)底部两端设置有进水口(10)以及出水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径向多列立式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塞槽底部与活塞(3)之间设置有压缩状态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塞槽以及活塞(3)固定连接;常态下在复位弹簧作用下,活塞(3)紧贴定子(1)内壁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径向多列立式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塞槽底部设置有贯穿孔,在转子转动过程中塞槽交替与进水口(10)以及出水口(1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径向多列立式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流轴(4)与定子(1)内壁长轴端对应的设置有一对进水腔(12),所述配流轴(4)与定子(1)内壁短轴端对应的设置有一对出水腔(13),所述进水腔(12)与所述出水腔(13)分别与底部的进水口(10)以及出水口(11)连通;当塞槽由短轴向长轴转动时,塞槽与进水腔(12)连通进水,当塞槽由长轴向短轴转动时,塞槽与出水腔(13)连通出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径向多列立式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1)底部的端盖设置有进水道(121)以及出水道(131),所述进水道(121)分别与进水腔(12)以及左侧的进水口(10)连通,所述出水道(131)分别与出水腔(13)以及右侧的出水口(1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径向多列立式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1)内壁设置有定子轨道槽,所述定子轨道槽的内壁为弧面;每组塞槽组均对应设置有一个定子轨道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径向多列立式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与定子(1)下端盖之间的定子上套装有止推轴承(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径向多列立式活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流轴包括配流轴芯(8)以及配流轴套(9)。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