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眉型片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眉型片由于其自身形状的原因,在成型时,其眉尖处由于空间较小,使得熔融料不能较均匀的进入到眉尖处,使得眉尖处容易出现气孔、砂眼等情况,影响眉型片的成型质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眉型片加工模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型质量好的眉型片加工模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眉型片加工模具包括:模板,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模座;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模板;模具机构,所述模具机构连接于模座;敲击机构,所述敲击机构连接于模板,且敲击机构包括电机安装座、敲击杆、运动杆、电动机、转动杆、端板、固定板和弹簧,所述模板的上表面通过电机安装座固定连接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杆的一端,且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通过多个弹簧连接有运动杆,运动杆的一端与模板滑动连接,运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敲击杆,敲击杆远离模具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端板,端板位于模板与电动机之间,且端板位于转动杆的运动轨迹上。
优选的,所述模具机构包括动模、排气管、浇筑管、定模和眉型成型腔,所述模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定模,且模座的上表面还滑动连接有与定模相匹配的动模,动模和定模均开设有眉型成型腔,其中定模的上表面连接有与其内部眉型成型腔相互连通的浇筑管,动模的上表面连接有与其内部眉型成型腔相互连通的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模具机构还包括定位销,其中动模与定模相对的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定位销,且定模上开设有多个与定位销相匹配的定位槽。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限位杆、液压缸和安装板,所述模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安装板,安装板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端与动模固定连接,其中限位杆贯穿安装板并与安装板滑动连接,且限位杆也与动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浇筑管的开口为漏斗状。
优选的,所述定模与敲击杆相对的面固定连接有增厚块。
优选的,所述眉型成型腔竖直设置,且眉型成型腔的眉尖位于下方。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眉型片加工模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眉型片加工模具,在使用时,通过电动机工作,使得转动杆转动,通过转动杆的转动,拨动端板运动,从而使得敲击杆间歇敲击定模,使得定模内的用于成型的熔融料可以均匀的铺满眉型成型腔,从而减小气孔、砂眼等情况出现的几率,提高模具成品的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眉型片加工模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模具机构中动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敲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驱动机构;11、限位杆;12、液压缸;13、安装板;2、模具机构;21、动模;22、排气管;23、定位销;24、浇筑管;25、定模;26、眉型成型腔;3、增厚块;4、模座;5、敲击机构;51、电机安装座;52、敲击杆;53、运动杆;54、电动机;55、转动杆;56、端板;57、固定板;58、弹簧;6、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眉型片加工模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模具机构中动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敲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眉型片加工模具包括:模板6,模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模座4;驱动机构1,所述驱动机构1连接于模板6;模具机构2,所述模具机构2连接于模座4;敲击机构5,所述敲击机构5连接于模板6。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敲击机构5包括电机安装座51、敲击杆52、运动杆53、电动机54、转动杆55、端板56、固定板57和弹簧58,所述模板6的上表面通过电机安装座51固定连接有电动机54,电动机5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杆55的一端,且模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7,固定板57通过多个弹簧58连接有运动杆53,运动杆53的一端与模板6滑动连接,运动杆5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敲击杆52,敲击杆52远离模具机构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端板56,端板56位于模板6与电动机54之间,且端板56位于转动杆55的运动轨迹上。
需要说明:电动机54的规格型号为:ys6322,且装置在使用时,通过电动机54工作,使得转动杆55转动,通过转动杆55的转动,拨动端板56运动,从而使得敲击杆52间歇敲击定模25,使得定模25内的用于成型的熔融料可以均匀的铺满眉型成型腔26,从而减小气孔、砂眼等情况出现的几率,提高模具成品的成型质量。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模具机构2包括动模21、排气管22、浇筑管24、定模25和眉型成型腔26,所述模座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定模25,且模座4的上表面还滑动连接有与定模25相匹配的动模21,动模21和定模25均开设有眉型成型腔26,其中定模25的上表面连接有与其内部眉型成型腔26相互连通的浇筑管24,动模21的上表面连接有与其内部眉型成型腔26相互连通的排气管22。
需要说明:装置在使用时,通过驱动机构1使得动模21和定模25合拢,此时通过浇筑管24向眉型成型腔26内注入用于成型的熔融料,从而可以完成眉型片的成型。
参考图1所示,所述模具机构2还包括定位销23,其中动模21与定模25相对的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定位销23,且定模25上开设有多个与定位销23相匹配的定位槽。
需要说明:通过定位销23,有利于动模21和定模25的合拢。
参考图1所示,所述驱动机构1包括限位杆11、液压缸12和安装板13,所述模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安装板13,安装板13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2,液压缸12的输出端与动模21固定连接,其中限位杆11贯穿安装板13并与安装板13滑动连接,且限位杆11也与动模21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液压缸12的规格型号为:qf200-20,液压缸12由液压系统控制,通过液压缸12的伸缩驱动可以带动动模21运动,从而完成动模21与定模25的合拢与开启,从而完成脱模以及合模。
参考图1所示,所述浇筑管24的开口为漏斗状。
需要说明:方便熔融料进入到浇筑管24内
参考图1所示,所述定模25与敲击杆52相对的面固定连接有增厚块3。
需要说明:通过增厚块3可以避免定模25的磨损,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参考图2所示,所述眉型成型腔26竖直设置,且眉型成型腔26的眉尖位于下方。
需要说明;眉尖位于下方使得熔融料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更好的进入到较小的眉尖处,提高眉型片的成型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1.一种眉型片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板(6),模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模座(4);
驱动机构(1),所述驱动机构(1)连接于模板(6);
模具机构(2),所述模具机构(2)连接于模座(4);
敲击机构(5),所述敲击机构(5)连接于模板(6),且敲击机构(5)包括电机安装座(51)、敲击杆(52)、运动杆(53)、电动机(54)、转动杆(55)、端板(56)、固定板(57)和弹簧(58),所述模板(6)的上表面通过电机安装座(51)固定连接有电动机(54),电动机(5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杆(55)的一端,且模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7),固定板(57)通过多个弹簧(58)连接有运动杆(53),运动杆(53)的一端与模板(6)滑动连接,运动杆(5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敲击杆(52),敲击杆(52)远离模具机构(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端板(56),端板(56)位于模板(6)与电动机(54)之间,且端板(56)位于转动杆(55)的运动轨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眉型片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机构(2)包括动模(21)、排气管(22)、浇筑管(24)、定模(25)和眉型成型腔(26),所述模座(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定模(25),且模座(4)的上表面还滑动连接有与定模(25)相匹配的动模(21),动模(21)和定模(25)均开设有眉型成型腔(26),其中定模(25)的上表面连接有与其内部眉型成型腔(26)相互连通的浇筑管(24),动模(21)的上表面连接有与其内部眉型成型腔(26)相互连通的排气管(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眉型片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机构(2)还包括定位销(23),其中动模(21)与定模(25)相对的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定位销(23),且定模(25)上开设有多个与定位销(23)相匹配的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眉型片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包括限位杆(11)、液压缸(12)和安装板(13),所述模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安装板(13),安装板(13)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2),液压缸(12)的输出端与动模(21)固定连接,其中限位杆(11)贯穿安装板(13)并与安装板(13)滑动连接,且限位杆(11)也与动模(2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眉型片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管(24)的开口为漏斗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眉型片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25)与敲击杆(52)相对的面固定连接有增厚块(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眉型片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眉型成型腔(26)竖直设置,且眉型成型腔(26)的眉尖位于下方。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