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泥浆泵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泵送泥浆时,通常直接将泥浆泵置于泥浆蓄水坑内,然而泥浆蓄水坑内通常漂浮着许多垃圾,当垃圾漂浮到泥浆泵附近时容易卷入泥浆泵,导致泥浆泵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泥浆泵送装置,可以解决垃圾漂浮到泥浆泵附近时容易卷入泥浆泵导致泥浆泵损坏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泥浆泵送装置,包括:
置于泥浆蓄水坑内且浮于泥浆面的浮台;
设于所述浮台的泥浆泵,所述泥浆泵的吸水口位于所述浮台的下方;以及
固设于所述浮台下表面周围的围挡,所述围挡上覆盖有过滤网,使得泥浆经所述过滤网过滤后流至所述泥浆泵的吸水口处,并通过所述泥浆泵进行泵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一个浮台,并在浮台的周围设置覆盖有过滤网的围挡,使泥浆泵在泵送泥浆时,漂浮在泥浆蓄水坑内的垃圾无法进入围挡内,从而避免垃圾卷入泥浆泵导致泥浆泵损坏。
本实用新型泥浆泵送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浮台上设有气囊,以使所述浮台浮于泥浆面。
本实用新型泥浆泵送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浮台为方形浮台,所述气囊为条形气囊且设于所述浮台的两侧,所述泥浆泵设于所述浮台的中央。
本实用新型泥浆泵送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网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围挡。
本实用新型泥浆泵送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围挡上对应所述过滤网形成有卡槽,所述过滤网的两侧卡设于对应的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泥浆泵送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浮台每侧的围挡上设有两层过滤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泥浆泵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泥浆泵送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泥浆泵送装置,可避免垃圾卷入泥浆泵导致泥浆泵损的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泥浆泵送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泥浆泵送装置包括:置于泥浆蓄水坑内且浮于泥浆面的浮台11、固设于浮台下表面周围的围挡12以及设于浮台的泥浆泵21和气囊31。围挡12上覆盖有过滤网,由于泥浆泵21的吸水口位于浮台11的下方,且围挡12围设于泥浆泵21下表面的四周,使得泥浆经所述过滤网过滤后流入浮台内至泥浆泵21的吸水口处,并通过泥浆泵21进行泵送。
气囊31的设置使浮台11浮于泥浆蓄水坑的泥浆面处,起到防止泵送装置沉于泥浆蓄水坑的底部的作用,继而防止泥浆泵被泥浆蓄水坑内沉淀的泥土掩埋,也防止泥浆蓄水坑内的垃圾从围挡12上方进入浮台11内。其中,浮台11为方形浮台,气囊31为条形气囊且设于浮台11的两侧,使浮台11受到均匀的浮力而保持水平。且气囊31的长度大于浮台11的长度,使得气囊31的两端露于浮台11外,气囊31通过绳索等箍紧固定于浮台11。泥浆泵21穿设并固定于浮台11的中央,使得其吸水口位于浮台11下方中央而电机位于浮台上方。
围挡的侧部及底部均覆盖有过滤网。较佳地,过滤网可拆卸地装设于围挡12。具体地,围挡12上对应过滤网形成有卡槽,过滤网的两侧卡设于对应的卡槽内。浮台每侧的围挡上设有两层过滤网,当位于外侧的过滤网被垃圾覆盖时,可将该层过滤网拆卸清洗,在此过程中,由位于内侧的过滤网过滤垃圾,将清洗完毕的过滤网再安装于围挡12,即可再将位于内侧的过滤网拆下清洗。反复上述步骤能够确保围挡12的每一侧始终有过滤网对垃圾进行过滤,与只设置一层过滤网相比,能避免在取下过滤网清洗的时候垃圾进入浮台并卷入泥浆泵的风险。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泥浆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置于泥浆蓄水坑内且浮于泥浆面的浮台;
设于所述浮台的泥浆泵,所述泥浆泵的吸水口位于所述浮台的下方;以及
固设于所述浮台下表面周围的围挡,所述围挡上覆盖有过滤网,使得泥浆经所述过滤网过滤后流至所述泥浆泵的吸水口处,并通过所述泥浆泵进行泵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台上设有气囊,以使所述浮台浮于泥浆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泥浆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台为方形浮台,所述气囊为条形气囊且设于所述浮台的两侧,所述泥浆泵设于所述浮台的中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围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泥浆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上对应所述过滤网形成有卡槽,所述过滤网的两侧卡设于对应的卡槽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浆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台每侧的围挡上设有两层过滤网。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