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折叠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96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箱,特别是一种半折叠行李箱。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对出行的便捷程度非常重视,不同的出行需求不同大小的行李箱。因此,可折叠变化大小的行李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现在的非折叠行李箱通常采用塑料或铝合金材质加工,一体成型。可折叠行李箱通常采用布织面缝合的方式,分级扩容。

对于非折叠箱体,人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对行李箱容量的需求不一样。小的箱子装不了太多东西,大箱子装少量东西的时候又大材小用,有时候也容易因为空箱而损坏。

而对于布制的软体箱体,无法使用拉杆,只能使用布带,不方便长距离携带;而且软体箱体不能对行李无法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软塌塌的感觉影响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折叠行李箱,以满足人们对行李箱容量大小不同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半折叠行李箱,至少包括:扩容箱、基础箱、可伸缩拉杆、万向轮、可折叠支架;扩容箱在基础箱上方,扩容箱和基础箱采用柔性布连接;基础箱背部固定有可伸缩拉杆;基础箱底部在四个角上固定有万向轮;基础箱内置有可折叠支架,可折叠支架与箱体采用活动连接。

所述的扩容箱包括:左板、右板、第一拉链、主把手、副把手、第二拉链;左板和右板结构对称,左板和右板分别有斜截面,两个斜截面边缘上缝合有第一拉链,拉合第一拉链则可以使整个半折叠行李箱完全扩容展开状态;在扩容箱的后方边缘和基础箱上方边缘缝合有第二拉链。

半折叠行李箱在不需要扩容时,压扁后的扩容箱整个作为基础箱的顶盖,第二拉链起到稳定连接顶盖和基础箱箱身的功能;在扩容箱顶部正中间用螺钉固定着主把手;在扩容箱后方正中间用螺钉固定着副把手,副把手在套接在可伸缩拉杆外面。

所述的基础箱包括:前盖、第二拉链、可伸缩拉杆,前盖在基础箱前方;基础箱上方边缘固定有第二拉链;可伸缩拉杆固定在基础箱后方的正中间。

所述的可伸缩拉杆包括:拉杆轨道,拉杆轨道使用螺钉固定在基础箱后面,可伸缩拉杆只能沿着拉杆轨道上下运动。

所述的万向轮包括:卡扣,卡扣固定在万向轮侧面。

可折叠支架包括:螺栓、连杆,可折叠支架分两层,每层均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塑料;层与层之间由两对连接杆和个螺栓连接;支架拉伸时,层与层之间的连杆发生如下运动:一端转动,另一端在另一层沿滑轨移动,成对的连杆中点处铰接,两对连杆保证层与层之间能稳定上下移动;两层的最大拉伸高度与压缩时的箱体高度不冲突。

所述扩容箱、基础箱均采用布面结合eva材质。扩容箱作为扩容部分,做成板块状,左板、右板之间通过第一拉链连接。为了便于折叠,左板、右板两个板块的侧面材料使用结实的布料。

所述的基础箱设置有前盖,方便打开取用基础箱内部的行李物品。

在折叠扩容箱时,打开所述扩容箱上的左板和右板之间的第一拉链。按压右板向内向下沿着折横压缩折叠,将右板向箱体内部至少旋转,直到右板上表面完全和箱底平行。接着,将箱体可伸缩拉杆沿着拉杆轨道按缩到底部,露出原先套在可伸缩拉杆上的副把手。再将左板两侧向内翻折收拢,左板上主把手所在的一侧向内翻折,直到和左板上副把手所在一侧完全重合;左板上的副把手所在一侧向内向下翻折,直到左板和右板上的第二拉链贴合;最后拉合第二拉链,将折叠后的箱体的扩容箱和基础箱连接。

半折叠后的箱体要打开时,首先拉开第二拉链;然后将扩容箱的左板向后翻转90°,直到主把手所在的一面与箱底平行;拉出可伸缩拉杆,从副把手内部穿过;再拉着主把手,将其所在一侧拉起直至与箱底平行,展开左板收缩中的两侧;接着拉起被压缩的右板,直至右板与箱底相对成直立状态;最后拉上第一拉链,连接左板和右板。

基础箱底部四个角设有四个万向轮,四个万向轮可以朝着不同方向滚动,方便使用者推动或者拉着箱子沿着不同方向前进。万向轮上设置有卡扣,用户需要停下箱子的时候,按下卡扣,可以防止行李箱滚动。

基础箱内部有可折叠支架,可折叠支架可分层放置衣物,并且可以通过它将衣物平整的从行李箱中取出。

折叠后的箱子体积只有原先的一半大,方便在东西较少的时候使用。小体积的行李箱使得里面放置的行李物品空间紧凑,可以防止内部物品在箱内滚动,同时还起到减少行李箱内部震动的效果。此行李箱方便取用物品,打开基础箱的前盖就能方便取用常用物品。较小的体积使得本实施例的行李箱不受限于机场等限制行李尺寸的场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一款箱子两种大小,能满足人们对不同出行条件的需要;

硬质箱体更结实,有型;

内置可折叠分层架,方便收纳衣物;

箱体前置可打开前盖,方便取用架上物品,或另外存放别的东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半折叠行李箱扩容后正视图;

图2是半折叠行李箱扩容后后视图;

图3是半折叠行李箱折叠时的示意图;

图4是半折叠行李箱未扩容时基础箱正视图;

图5是半折叠行李箱未扩容时基础箱侧视图;

图6是半折叠行李箱的左板(或右板)细节示意图;

图7是半折叠行李箱的右板(或左板)折叠过程的细节示意图;

图8是可折叠支架示意图。

图中,扩容箱1、基础箱2、可伸缩拉杆3、万向轮4、内置可折叠支架5;左板101、右板102、第一拉链103、主把手104、副把手105、前盖201、第二拉链202、拉杆轨道301、卡扣401、螺栓501、连杆50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半折叠行李箱,至少包括扩容箱1、基础箱2、可伸缩拉杆3、万向轮4、可折叠支架5;扩容箱1在基础箱2上方,扩容箱1和基础箱2采用柔性布连接;基础箱2背部固定有可伸缩拉杆3;基础箱2底部在四个角上固定有万向轮4;基础箱2内置有可折叠支架5,可折叠支架5与箱体采用活动连接。

图1所示,所述的扩容箱1包括:左板101、右板102、第一拉链103、主把手104、副把手105、第二拉链202;左板101和右板102结构对称,左板101和右板102分别有斜截面,两个斜截面边缘上缝合有第一拉链103,拉合第一拉链103则可以使整个半折叠行李箱完全扩容展开状态;在扩容箱1的后方边缘和基础箱2上方边缘缝合有第二拉链202。

如图4所示,半折叠行李箱在不需要扩容时,压扁后的扩容箱1整个作为整个基础箱2的顶盖,第二拉链202起到稳定连接顶盖和基础箱2箱身的功能;在扩容箱1顶部正中间用螺钉固定着主把手104;在扩容箱1后方正中间用螺钉固定着副把手105,副把手105在套接在可伸缩拉杆3外面。

所述的基础箱2包括:前盖201、第二拉链202、可伸缩拉杆3,前盖201在基础箱2在前方;第二拉链202缝合在基础箱2上方边缘;可伸缩拉杆3使用螺钉固定在基础箱2后方的正中间。

所述的可伸缩拉杆3包括:拉杆轨道301,拉杆轨道301使用螺钉固定在钉在基础箱2后面,可伸缩拉杆3只能沿着拉杆轨道301上下运动。

所述的万向轮4包括:卡扣401,卡扣401固定在万向轮侧面。

可折叠支架5包括:螺栓501、连杆502,可折叠支架5分三层,每层均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pc塑料;层与层之间由两对连接杆和10个螺栓501连接;支架拉伸时,层与层之间的连杆502发生如下运动:一端转动,另一端在另一层沿滑轨移动,成对的连杆中点处铰接,两对连杆保证层与层之间能稳定上下移动;两层的最大拉伸高度与压缩时的箱体高度不冲突。

所述扩容箱1、基础箱2均采用布面结合eva材质。扩容箱1作为扩容部分,做成板块状,左板101、右板102之间通过第一拉链103连接。为了便于折叠,左板101、右板102两个板块的侧面材料使用结实的布料。

所述的基础箱2设置有前盖201,方便打开取用基础箱内部的行李物品。

如图3所示,是半折叠行李箱的折叠时示意图。在折叠扩容箱1时,打开所述扩容箱1上的左板101和右板102之间的第一拉链103。

如图6、图7所示,给出扩容箱左板(右板)折叠细节,按压右板102向内向下沿着折横压缩折叠,将右板102向箱体内部至少旋转90°,直到右板102上表面完全和箱底平行。接着,将箱体可伸缩拉杆3沿着拉杆轨道301按缩到底部,露出原先套在可伸缩拉杆4上的副把手105。

如图3所示,将左板101两侧向内翻折收拢,左板上主把手104所在的一侧90°向内翻折,直到和左板101上副把手105所在一侧完全重合;左板上的副把手105所在一侧向内向下翻折,直到左板101和右板102上的第二拉链202贴合;最后拉合第二拉链202,将折叠后的箱体的扩容箱1和基础箱2连接。

如图4和图5所示,半折叠后的箱体。半折叠后的箱体要打开时,首先拉开第二拉链202;然后将扩容箱1的左板101向后翻转90°,直到主把手104所在的一面与箱底平行;拉出可伸缩拉杆3,从副把手105内部穿过;再拉着主把手104,将其所在一侧拉起直至与箱底平行,展开左板收缩中的两侧;接着拉起被压缩的右板102,直至右板102与箱底相对成直立状态;最后拉上第一拉链103,连接左板101和右板102。

基础箱2底部四个角设有四个万向轮4,四个万向轮可以朝着不同方向滚动,方便使用者推动或者拉着箱子沿着不同方向前进。万向轮4上设置有卡扣401,用户需要停下箱子的时候,按下卡扣401,可以防止行李箱滚动。

如图8所示,基础箱2内部有可折叠支架5,可折叠支架5可分层放置衣物,并且可以通过它将衣物平整的从行李箱中取出。

折叠后的箱子体积只有原先的一半大,方便在东西较少的时候使用。小体积的行李箱使得里面放置的行李物品空间紧凑,可以防止内部物品在箱内滚动,同时还起到减少行李箱内部震动的效果。此行李箱方便取用物品,打开基础箱2的前盖201就能方便取用常用物品。较小的体积使得本实施例的行李箱不受限于机场等限制行李尺寸的场所。

本实施例没有详细叙述的部件和结构属本行业的公知部件和常用结构或常用手段,这里不一一叙述。


技术特征:

1.一种半折叠行李箱,其特征是:至少包括:扩容箱、基础箱、可伸缩拉杆、万向轮、可折叠支架;扩容箱在基础箱上方,扩容箱和基础箱采用柔性布连接;基础箱背部固定有可伸缩拉杆;基础箱底部在四个角上固定有万向轮;基础箱内置有可折叠支架,可折叠支架与箱体采用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折叠行李箱,其特征是:所述的扩容箱包括:左板、右板、第一拉链、主把手、副把手、第二拉链;左板和右板结构对称,左板和右板分别有斜截面,两个斜截面边缘上缝合有第一拉链,拉合第一拉链则可以使整个半折叠行李箱完全扩容展开状态;在扩容箱的后方边缘和基础箱上方边缘缝合有第二拉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折叠行李箱,其特征是:所述的扩容箱顶部正中间固定有主把手;在扩容箱后方正中间固定有副把手,副把手可套接在可伸缩拉杆外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折叠行李箱,其特征是:所述的基础箱包括:前盖、第二拉链、可伸缩拉杆,前盖在基础箱前方;第二拉链缝合在基础箱上方边缘;可伸缩拉杆使用螺钉固定在基础箱后方的正中间轨道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折叠行李箱,其特征是:所述的可伸缩拉杆包括:拉杆轨道,拉杆轨道使用螺钉固定在基础箱后面,可伸缩拉杆只能沿着拉杆轨道上下运动,可伸缩拉杆能够从左板的副把手中间穿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折叠行李箱,其特征是:所述的可折叠支架分两层,层与层之间由两对连接杆和个螺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折叠行李箱,其特征是:所述的基础箱内部有可折叠支架,可折叠支架可分层放置衣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折叠行李箱,其特征是:所述扩容箱、基础箱均采用布面结合eva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折叠行李箱,其特征是:所述的基础箱设置有前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折叠行李箱,其特征是:所述的基础箱底部四个角设有四个万向轮,万向轮上设置有卡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箱,特别是一种半折叠行李箱。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半折叠行李箱,至少包括:扩容箱、基础箱、万向轮、可伸缩拉杆。所述扩容箱包括有左板、右板、扩容拉链、主把手、副把手;所述基础箱包括:前盖、压缩拉链;所述万向轮上设施有卡扣。所述扩容箱、基础箱均采用布面结合EVA材质。扩容箱作为折叠部分,做成板块状,分别是左板、右板,两板块之间通过扩容拉链连接。本实用新型满足人们对行李箱容量大小不同的需求,既提供方便的出行,又能满足使用者对行李箱美观度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李帅胜;梁厚权;申宇飞;刘小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8.0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89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