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气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气机运行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cng、lng和h2等加注设备的硬件电控系统运算能力有限导致运算速度偏低,最终结果失真较大;现有产品缺少一套电控硬件同时适用于加气机、加氢机、加气柱、卸氢柱等设备的控制;此外现有电控硬件对充放电控制的时延及压差控制较差,缺乏互锁信号的检测及交流掉电检测,信号传输抗干扰能力差,采集的数据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加气机运行的控制系统,包括充放电电路、控制器单元、电磁阀驱动电路、互锁信号检测电路、交流掉电检测电路与流量计接口电路;所述充放电电路、电磁阀驱动电路、互锁信号检测电路、交流掉电检测电路、流量计接口电路分别与控制器单元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同时适用于加气机、加氢机、加气柱、卸氢柱等设备的控制,采用设置隔离模块的互锁信号检测电路及交流掉电检测电路,增强了信号传输抗干扰能力,减小了采集的数据误差,通过充放电电路减少了充放电控制的时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原理图;
图2是充放电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电磁阀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互锁信号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5是交流掉电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6是流量计接口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加气机运行的控制系统,包括充放电电路、控制器单元、电磁阀驱动电路、互锁信号检测电路、交流掉电检测电路与流量计接口电路;所述充放电电路、电磁阀驱动电路、互锁信号检测电路、交流掉电检测电路、流量计接口电路分别与控制器单元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充放电电路包括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三稳压二极管、第四稳压二极管与极性电容组;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正极用于电源输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负极接第二稳压二极管正极、第四稳压二极管负极、充放电电路输出端;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负极与通过第一电阻接第三稳压二极管负极、第四稳压二极管正极、极性电容组正极;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正极接地;所述极性电容组负极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 24v电源、第二 24v电源、第二电阻、第一二级管、第一光耦模块、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五稳压二极管、第一三极管与第一电容;所述控制器输出端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一光耦模块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光耦模块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一二极管接地;所述第一 24v电源与第一光耦模块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光耦模块输出端接第三电阻第一端、第四电阻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第二端接第一电容第一端、第一三极管基极;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端、第四电阻第二端、第一三极管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集电极接第五稳压二极管正极、继电器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 24v电源通过第五电阻接第五稳压二极管负极、继电器第二端;所述控制器单元与继电器控制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互锁信号检测电路包括第六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七电阻、第二光耦模块、第三光耦模块、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三电源、第四电源、第五电源、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写入接口、读取接口与双机通讯接口;所述写入接口通过第六电阻接第二三极管基极;所述第二三极管集电极接地;所述第三电源通过第七电阻接所述光耦模块正输入端;所述第二光耦模块第二输入端接所述三极管发射极;所述光耦模块第一输出端接所述第四电源;所述光耦模块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一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八电阻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八电阻第二端接所述双机通讯接口第一端;所述双机通讯接口第二端通过第十电阻接所述第三光耦模块输第一端;所述第三光耦模块第二端接所述读取接口、第二发光二极管负极;所述第五电源通过第九电阻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交流掉电检测电路包括第三光耦模块、第三发光二极管、第十一电阻、整流器与第二电容;所述整流器输入端用于电流信号采集;所说整流器正输出端接第十一电阻第二端、第二电容第一端;所述整流器负输出端接第二电容第二端、第三发光二极管负极;所述第十一电阻第一端接第三光耦模块第一输入端;所述发光二极管正极接第三光耦模块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三光耦模块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单元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流量计接口电路包括第四光耦模块、第六电源、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三三极管、隔离收发器与放电管过压保护电路;所述控制器单元通过第十二电阻接第三三极管基极;所述第六电源通过第十三电阻接第三三极管集电极、隔离收发器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三三极管发射极接地;所述隔离收发器与所述放电管过压保护电路相连。
输入的交流电源断电后,充放电电路在断电瞬间的自动放电,如附图所示充放电电路,使得充放电输入输出无压差,且时延低。具体的,充放电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电阻r1、稳压二极管d3、稳压二极管d4与极性电容组c11;所述稳压二极管d1正极用于电源输入,所述稳压二极管d1负极接稳压二极管d2正极、稳压二极管d4负极、充放电电路输出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2负极通过电阻r1接稳压二极管d3负极、稳压二极管d4正极、极性电容组c11正极;所述稳压二极管d3正极接地;所述极性电容组c11负极接地。稳压二极管d2能够阻止掉电后电容组从电阻r1一端形成限流放电。稳压二极管d4能够确保其负极端不能充电只能放电。
电磁阀驱动电路能够通过控制继电器实现加注机控制。具体的,所述电磁阀驱动电路包括 24v电源u1、 24v电源u21、 24v电源u22、电阻r21、发光二级管d11、发光二级管d12、光耦模块v1、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稳压二极管d5、三极管q1、继电器与电容c1;所述控制器输出端通过电阻r2与光耦模块v1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光耦模块v1第二输入端通过二极管d11接地;所述 24v电源u1与光耦模块v1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光耦模块v1输出端接电阻r3第一端、电阻r4第一端;所述电阻r3第二端接电容c1第一端、三极管q1基极;所述电容c1第二端、r4电阻第二端、三极管q1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接稳压二极管d5正极、继电器第一端相连; 24v电源u21通过电阻r6接发光二极管正极;发光二极管负极接继电器输出端;所述 24v电源u2通过电阻r5接稳压二极管d5负极、继电器第二端;所述控制器单元与继电器控制输入端相连。
该控制系统采用互锁信号检测电路检测可靠性和安全性。所述互锁信号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6、三极管q2、电阻r7、光耦模块v2、光耦模块v3、电阻r8、r9电阻、r10电阻、电源u3、电源u4、电源u5、发光二极管d12、发光二极管d13、写入接口、读取接口与双机通讯接口;所述写入接口通过电阻r6接三极管q2基极;所述三极管q2集电极接地;所述电源u3通过电阻r7接所述光耦模块v2正输入端;所述光耦模块v2第二输入端接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所述光耦模块v2第一输出端接所述第四电源u4;所述光耦模块v2第二输出端通过发光二极管d12与所述电阻r8第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8第二端接所述双机通讯接口第一端;所述双机通讯接口第二端通过电阻r10接所述光耦模块v3输第一端;所述光耦模块v3第二端接所述读取接口、发光二极管d13负极;所述电源u5通过电阻r9与所述发光二极管d13相连。
所述交流掉电检测电路包括光耦模块v4、发光二极管d14、电阻r11、整流器z与电容c2;所述整流器输入端用于电流信号采集;所说整流器z正输出端接电阻r11第二端、电容c2第一端;所述整流器负输出端接电容c2第二端、发光二极管d14负极;所述电阻r11第一端接光耦模块v4第一输入端;所述发光二极管d14正极接光耦模块v4第二输入端;所述光耦模块v4输出端与微处理器外围的掉电检测单元电路输入端相连。
所述流量计接口电路包括光耦模块v5、电源u6、电阻r12、电阻r13、三极管q3、485隔离收发器与放电管过压保护电路;所述控制器单元通过电阻r12接三极管q3基极;所述电源u6通过电阻r13接q3三极管集电极、485隔离收发器电源输入端;所述三极管q3发射极接地;所述485隔离收发器与所述放电管过压保护电路相连。
所述放电管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14、r15、四路稳压二极管电路与放电管p;稳压二极管电路包括两个反向连接的稳压二极管且一个稳压二极管负极接地;485隔离收发器第一输出端口通过电阻r14接放电管及两路稳压二极管电路;485隔离收发器第二输出端口通过电阻r15接放电管及另外两路稳压二极管电路。
所述控制器单元包括电磁阀接口、开关量输出接口、模拟量输出采集接口、rs485接口、键盘接口及开关量输入接口。
本实用新型同时适用于加气机、加氢机、加气柱、卸氢柱等设备的控制,采用设置隔离模块的互锁信号检测电路及交流掉电检测电路,增强了信号传输抗干扰能力,减小了采集的数据误差,通过充放电电路减少了充放电控制的时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用于加气机运行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放电电路、控制器单元、电磁阀驱动电路、互锁信号检测电路、交流掉电检测电路与流量计接口电路;所述充放电电路、电磁阀驱动电路、互锁信号检测电路、交流掉电检测电路、流量计接口电路分别与控制器单元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加气机运行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电路包括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三稳压二极管、第四稳压二极管与极性电容组;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正极用于电源输入,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负极接第二稳压二极管正极、第四稳压二极管负极、充放电电路输出端;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负极通过第一电阻接第三稳压二极管负极、第四稳压二极管正极、极性电容组正极;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正极接地;所述极性电容组负极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加气机运行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 24v电源、第二 24v电源、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一光耦模块、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五稳压二极管、第一三极管与第一电容;所述控制器输出端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一光耦模块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光耦模块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一二极管接地;所述第一 24v电源与第一光耦模块电源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光耦模块输出端接第三电阻第一端、第四电阻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第二端接第一电容第一端、第一三极管基极;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端、第四电阻第二端、第一三极管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集电极接第五稳压二极管正极、继电器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 24v电源通过第五电阻接第五稳压二极管负极、继电器第二端;所述控制器单元与继电器控制输入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加气机运行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锁信号检测电路包括第六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七电阻、第二光耦模块、第三光耦模块、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三电源、第四电源、第五电源、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写入接口、读取接口与双机通讯接口;所述写入接口通过第六电阻接第二三极管基极;所述第二三极管集电极接地;所述第三电源通过第七电阻接所述第二光耦模块正输入端;所述第二光耦模块第二输入端接所述第二三极管发射极;所述第二光耦模块第一输出端接所述第四电源;所述第二光耦模块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一发光二极管与所述第八电阻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八电阻第二端接所述双机通讯接口第一端;所述双机通讯接口第二端通过第十电阻接所述第三光耦模块输第一端;所述第三光耦模块第二端接所述读取接口、第二发光二极管负极;所述第五电源通过第九电阻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加气机运行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掉电检测电路包括第四光耦模块、第三发光二极管、第十一电阻、整流器与第二电容;所述整流器输入端用于电流信号采集;所说整流器正输出端接第十一电阻第二端、第二电容第一端;所述整流器负输出端接第二电容第二端、第三发光二极管负极;所述第十一电阻第一端接第四光耦模块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正极接第四光耦模块第二输入端;所述第四光耦模块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单元输入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加气机运行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计接口电路包括第五光耦模块、第六电源、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三三极管、隔离收发器与放电管过压保护电路;所述控制器单元通过第十二电阻接第三三极管基极;所述第六电源通过第十三电阻接第三三极管集电极、隔离收发器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三三极管发射极接地;所述隔离收发器与所述放电管过压保护电路相连。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