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轮胎用硬质合金防滑钉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72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轮胎用硬质合金防滑钉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冰雪天气行车时,若仍使用普通轮胎,会由于车辆打滑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欧洲的一些国家,规定冬天必须使用装有防滑钉的冬季轮胎。防滑钉所使用的钉芯由硬质合金材料制成,当汽车高速行驶时,轮胎上的防滑钉芯会和地面发生撞击,这就要求钉芯具有足够的抗冲击性以免破碎。在轮胎使用过程中,又要求防滑钉芯的磨损速度和轮胎橡胶的磨损速度基本同步,这样才能实现防滑钉的防滑效果,这就要求防滑钉芯具有合适的耐磨性(用rs值表征),不能太高,亦不能太低。近年来,防滑钉芯逐渐向着“异型化”、“小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基于环保又提出了“低钴化”的要求,如市面上某些用户对于防滑钉芯的技术要求为硬度≥hv101350、抗弯强度≥1700n/mm2、密度为≤12.5g/cm3、rs值为70~105、钴含量≤4%。现有技术无法同时实现上述的要求。如中国专利cn102061420a公开了一种低密度硬质合金防滑钉芯材料,实现了轻量化要求(密度小于12.0g/cm3),但其rs值为50~65,不能满足现有异型钉的rs值70~105的要求;而且其钴含量为8~9%,不能满足“低钴化”的要求。中国专利cn103014394a公布了一种硬质合金防滑钉芯材料,该材料具有很高的抗冲击性,rs值为80~100,能够满足现有防滑钉“异型化”、“小型化”的要求,耐磨性也符合要求。但是其密度高达13.6~13.9g/cm3,钴含量为9.5~10.5%,不能满足“轻量化”、“低钴化”的要求。中国专利cn107460389b公布了制备一种防滑钉芯的材料,该材料使用wc和ticn为硬质相,因此密度只有6.9~7.9g/cm3,满足了“轻量化”的要求,但其钴含量普遍在10%左右,不能满足“低钴化”要求。而且该材料的抗冲击性较低,当生产“小型化”防滑钉芯时会存在容易破碎的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防滑钉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轮胎用硬质合金防滑钉芯,其技术要求能达到硬度≥hv101350、抗弯强度≥1700n/mm2、密度为≤12.5g/cm3、rs值为70~105、钴含量≤4%,能够满足“异型化”、“小型化”、“轻量化”、“低钴化”的市场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轮胎用硬质合金防滑钉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制得:

作为优选,所述原料组分中,fe、co和ni的质量比为fe:co:ni=60~75:9~25:10~20,cr3c2和fe、co、ni三者总质量的质量比为cr3c2:(fe co ni)=5:100~10:100。

作为优选,所述fe包括羰基铁粉、还原铁粉和/或雾化铁粉,羰基铁粉与还原铁粉和/或雾化铁粉的质量比为1:1~1:4。羰基铁粉粒度细,具有很好的烧结活性,但价格高;而还原铁粉或雾化铁粉价格低,但粒度较粗,烧结活性低。本发明优选采用羰基铁粉与还原铁粉和/或雾化铁粉的组合,既可降低原料费用又能保证制得的材料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wc的费氏粒度为1~10μm、(ti,w)c的费氏粒度为1~10μm、cr3c2的费氏粒度为1~50μm、co的费氏粒度为1~5μm、ni的费氏粒度为1~5μm、羰基铁粉的费氏粒度为1~10μm、还原铁粉和/或雾化铁粉的粒度为-200目。

本发明制得的硬质合金防滑钉芯的硬度≥hv101350、抗弯强度≥1700n/mm2、密度≤12.5g/cm3、rs值为70~105、钴含量≤4%,能够满足“异型化”、“小型化”、“轻量化”、“低钴化”的市场要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汽车轮胎用硬质合金防滑钉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各原料组分配比称料,加入研磨介质进行湿磨,再经干燥制粒获得混合料;

s2、将s1所得混合料装入模具压制成型,获得防滑钉芯压坯;

s3、将s2所得防滑钉芯压坯进行真空烧结,获得防滑钉芯合金毛坯;

s4、将s3所得防滑钉芯合金毛坯装入球磨机中进行自磨钝化,钝化后进行干燥,获得防滑钉芯成品。

作为优选,s1中,湿磨介质为浓度95~98wt%的乙醇,乙醇的加入量与原料组分的体积质量比为200~300ml/kg;转速为30~40r/min,时间为24~72h。

作为优选,s2中,压制成型的压力为150~300mpa。

作为优选,s3中,真空烧结的真空度为10~1000pa,温度为1400~1480℃,时间为40~120min。

作为优选,s4中,自磨钝化的转速为球磨机临界转速的60~90%,更优选为75~85%;时间为4~12h。采用本发明优选的转速对防滑钉芯合金毛坯进行自磨钝化,可以借助防滑钉芯合金毛坯在球磨机中的相互冲击碰撞,使得表面产生压应力从而实现强化效果,可以提高抗弯强度及冲击韧性值,更好的满足小型异形钉的抗冲击性能要求。

与常规硬质合金防滑钉芯全部采用co(或co 少量ni)做粘结相不同,本发明以铁为主要成分,通过合理调整co、ni、cr、c这四种元素的比例,可以实现合金元素对铁的固溶强化,形成了“fe-co-ni-cr-c”的马氏体组织复合粘结相,其韧性和硬度相对于现有钴基粘结相的防滑钉芯均得到提升。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

1、相对于现有的防滑钉芯以钴或钴镍为粘结相,本发明的硬质合金防滑钉芯以铁为主粘结相,大幅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具有很高的经济性,且钴含量不高于4.0%,满足了“低钴化”的要求;

2、本发明的硬质合金防滑钉芯的密度低于12.5g/cm3,降低了合金材料消耗,也满足了“轻量化”的要求;

3、本发明的硬质合金防滑钉芯抗冲击性较好,再加上自磨钝化过程中的强化处理,保证了其韧性能满足生产小型异形钉的技术要求,即满足了“小型化”、“异型化”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硬质合金防滑钉芯的1500倍金相照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硬质合金防滑钉芯的1500倍金相照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硬质合金防滑钉芯的1500倍金相照片。

图4为本发明对比例3制得的硬质合金防滑钉芯的1500倍金相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这些描述并不是要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对本发明内容的技术特征所做的等同替换,或相应的改进,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按表1中的各原料组分配比称料,其中wc粉的费氏粒度为1.5μm、cr3c2粉的费氏粒度为1.5μm、钴粉的费氏粒度为1.3μm、镍粉的费氏粒度为1.3μm、铁粉为费氏粒度2.0μm的羰基铁粉及-200目的还原铁粉、(ti,w)c的费氏粒度为2.5μm。

s1、按表1中的各原料组分配比称料,然后按照乙醇与原料组分的体积质量比为240ml/kg加入浓度为96wt%的乙醇进行球磨,球磨转速为36r/min,时间为48h,再经干燥制粒获得混合料;

s2、将s1所得混合料装入模具内,于压力为200mpa下压制成型,获得防滑钉芯压坯;

s3、将s2所得防滑钉芯压坯装入石墨舟皿中,放入真空炉内,在真空度为150pa,温度为1450℃下,进行真空烧结1h,获得防滑钉芯合金毛坯;

s4、将s3所得防滑钉芯合金毛坯装入球磨机中进行自磨钝化,自磨钝化的转速为球磨机临界转速的80%,时间为10h,钝化后进行干燥,获得防滑钉芯成品。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制得的硬质合金防滑钉芯的1500倍金相照片,其中α相粒度为1.0微米,γ相粒度为2.0微米,其组织结构和普通的yt类硬质合金类似。对防滑钉芯成品进行各项性能测定,其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按照表1中的实施例2的各原料组分配比称料,其他条件均相同。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制得的硬质合金防滑钉芯的1500倍金相照片,其中α相粒度为1.0微米,γ相粒度为2.0微米,其组织结构和普通的yt类硬质合金类似。所得硬质合金防滑钉芯成品的各项性能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按照表1中的实施例3的各原料组分配比称料,其他条件均相同。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制得的硬质合金防滑钉芯的1500倍金相照片,其中α相粒度为1.0微米,γ相粒度为2.0微米,其组织结构和普通的yt类硬质合金类似。所得硬质合金防滑钉芯成品的各项性能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按照表1中的实施例4的各原料组分配比称料,其他条件均相同。所得硬质合金防滑钉芯成品的各项性能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本实施例中使用的fe粉均为羰基fe粉,所得硬质合金防滑钉芯成品的各项性能与使用了羰基fe粉和还原铁粉组合的实施例3基本一致,但原料成本提高较多。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按照表1中的对比例1的各原料组分配比称料,其他条件均相同。所得硬质合金防滑钉芯成品的各项性能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由于原料组分中无c粉,导致防滑钉芯产品的硬度、抗弯强度、rs值均不能满足要求。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按照表1中的对比例2的各原料组分配比称料,其他条件均相同。所得硬质合金防滑钉芯成品的各项性能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由于co:ni:fe=50:25:25,导致粘结相组织为奥氏体,防滑钉芯产品的硬度、抗弯强度、rs值均不能满足要求。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按照表1中的对比例3的各原料组分配比称料,其他条件均相同。如图4所示,为本对比例制得的硬质合金防滑钉芯的1500倍金相照片,其中α相粒度为1.2微米,γ相粒度为2.5微米,两者粒度均明显粗于图3。所得硬质合金防滑钉芯成品的各项性能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由于未添加cr3c2粉,导致合金晶粒度偏粗,硬度值及rs值均不能满足要求。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按照表1中的对比例4的各原料组分配比称料,其他条件均相同。所得硬质合金防滑钉芯成品的各项性能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fe:co:ni=84.4:7.8:7.8,制得的防滑钉芯虽然硬度值较高,但抗弯强度值及rs值均不能满足要求。

表1实施例1-4和对比例1-4中的各原料组分质量配比(%)

表2实施例1-4和对比例1-4中得到的防滑钉芯成品的各项性能测试结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轮胎用硬质合金防滑钉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胎用硬质合金防滑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组分中,fe、co和ni的质量比为fe:co:ni=60~75:9~25:10~20,cr3c2和fe、co、ni三者总质量的质量比为cr3c2:(fe co ni)=5:100~10: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胎用硬质合金防滑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fe包括羰基铁粉、还原铁粉和/或雾化铁粉,羰基铁粉与还原铁粉和/或雾化铁粉的质量比为1:1~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轮胎用硬质合金防滑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wc的费氏粒度为1~10μm、(ti,w)c的费氏粒度为1~10μm、cr3c2的费氏粒度为1~50μm、co的费氏粒度为1~5μm、ni的费氏粒度为1~5μm、羰基铁粉的费氏粒度为1~10μm、还原铁粉和/或雾化铁粉的粒度为-2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轮胎用硬质合金防滑钉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合金防滑钉芯的硬度≥hv101350、抗弯强度≥1700n/mm2、密度≤12.5g/cm3、rs值为70~105。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轮胎用硬质合金防滑钉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各原料组分配比称料,加入研磨介质进行湿磨,再经干燥制粒获得混合料;

s2、将s1所得混合料装入模具压制成型,获得防滑钉芯压坯;

s3、将s2所得防滑钉芯压坯进行真空烧结,获得防滑钉芯合金毛坯;

s4、将s3所得防滑钉芯合金毛坯装入球磨机中进行自磨钝化,钝化后进行干燥,获得防滑钉芯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轮胎用硬质合金防滑钉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湿磨介质为浓度95~98wt%的乙醇,乙醇的加入量与原料组分的体积质量比为200~300ml/kg;转速为30~40r/min,时间为24~72h。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轮胎用硬质合金防滑钉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压制成型的压力为150~300mpa。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轮胎用硬质合金防滑钉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真空烧结的真空度为10~1000pa,温度为1400~1480℃,时间为40~12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轮胎用硬质合金防滑钉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自磨钝化的转速为球磨机临界转速的60~90%,时间为4~12h。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轮胎用硬质合金防滑钉芯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制得:1.5~4.0%Co,1.5~4.0%Ni,9.0~13.0%Fe,0.5~2.0%Cr2C3,10~40%(Ti,W)C,0.05~0.3%炭黑,余量为WC。本发明的硬质合金防滑钉芯,其技术要求能达到硬度≥HV10 1350、抗弯强度≥1700N/mm2、密度为≤12.5g/cm3、RS值为70~105、钴含量≤4%,能够满足“异型化”、“小型化”、“轻量化”、“低钴化”的市场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袁四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洲明日硬质合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89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