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4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泵。



背景技术:

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通俗来讲,真空泵是用各种方法在某一封闭空间中改善、产生和维持真空的装置,现有小型真空泵,把手为握把式,不便于手提携带,加油口矮小不便加油,进气口简陋在抽真空时容易将细小的杂质吸到泵体内部,电机在启动时不仅叶片转动声音大,而且整体震动大,因此需要一种真空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泵,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泵,包括把手、风叶罩、电机、电容盒、电源开关、底板、支腿、加油管、进气装置、捕集器、泵体、油窗、放油管及柱塞,所述在底板顶面设置有把手,且在把手之间设置有电机,并在电机后端叶片处设置有风叶罩,电容盒设置在电机顶面,且在电容盒顶面设置有电源开关,电机、电容盒和电源开关并通过电源线串联连接,支腿设置在底板底面四角位置,在底板顶面前端设置有泵体,且泵体并与电机转轴连接,在泵体顶面后左位置设置有加油口,且在加油口处设置有加油管,泵体顶面后右位置设置有进气口,且在进气口处设置有进气装置,捕集器设置在泵体顶面中间位置,且在泵体前端设置有油窗,并在泵体底面前端设置有放油管,加油管和放油管与柱塞通过螺纹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支腿由支柱、弹簧、套筒及防滑垫组成,所述弹簧套在支柱表面,且支柱底部从套筒顶面嵌入进内部,并在套筒底面设置有防滑垫,支柱与套筒做伸缩运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进气装置由保护盖、进气管a、过滤管及进气管b组成,所述进气管b底端与泵体顶面后右位置进气口连接,且进气管b顶端与过滤管底端通过螺纹连接,过滤管顶端与进气管a底端通过螺纹连接,且进气管a顶端与保护盖通过螺纹连接,在过滤管内设置有微孔过滤网。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把手为手提式把手,加油管为倒锥型,在风叶罩内壁设置有隔音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把手为手提式把手,便于手提携带,加油管为倒锥型,加油时能够使油的流速加快,在进气装置上设置有过滤管,避免了在抽真空时容易将细小的杂质吸到泵体内部的情况,进气装置整体部件采用螺纹连接,便于对过滤管更换与清洗,风叶罩内壁设置有隔音棉,电机启动时能够将叶片转动产生的声音降低,支腿上的弹簧能够将电机启动时产生的震动降低,设计合理,安全可靠,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一种真空泵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支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进气装置截面示意图。

图中:1-把手、2-风叶罩、3-电机、4-电容盒、5-电源开关、6-底板、7-支腿、8-加油管、9-进气装置、10-捕集器、11-泵体、12-油窗、13-放油管、14-柱塞、15-支柱、16-弹簧、17-套筒、18-防滑垫、19-保护盖、20-进气管a、21-过滤管、22-进气管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一种真空泵,包括把手1、风叶罩2、电机3、电容盒4、电源开关5、底板6、支腿7、加油管8、进气装置9、捕集器10、泵体11、油窗12、放油管13及柱塞14,所述在底板6顶面设置有把手1,且在把手1之间设置有电机3,并在电机3后端叶片处设置有风叶罩2,电容盒4设置在电机3顶面,且在电容盒4顶面设置有电源开关5,电机3、电容盒4和电源开关5并通过电源线串联连接,支腿7设置在底板6底面四角位置,在底板6顶面前端设置有泵体11,且泵体11并与电机3转轴连接,在泵体11顶面后左位置设置有加油口,且在加油口处设置有加油管8,泵体11顶面后右位置设置有进气口,且在进气口处设置有进气装置9,捕集器10设置在泵体11顶面中间位置,且在泵体11前端设置有油窗12,并在泵体11底面前端设置有放油管13,加油管8和放油管13与柱塞14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支腿7由支柱15、弹簧16、套筒17及防滑垫18组成,所述弹簧16套在支柱15表面,且支柱15底部从套筒17顶面嵌入进内部,并在套筒17底面设置有防滑垫18,支柱15与套筒17做伸缩运动。

所述进气装置9由保护盖19、进气管a20、过滤管21及进气管b22组成,所述进气管b22底端与泵体11顶面后右位置进气口连接,且进气管b22顶端与过滤管21底端通过螺纹连接,过滤管21顶端与进气管a20底端通过螺纹连接,且进气管a20顶端与保护盖19通过螺纹连接,在过滤管21内设置有微孔过滤网。

所述把手1为手提式把手,加油管8为倒锥型,在风叶罩2内壁设置有隔音棉。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泵,把手为手提式把手,便于手提携带,加油管为倒锥型,加油时能够使油的流速加快,在进气装置上设置有过滤管,避免了在抽真空时容易将细小的杂质吸到泵体内部的情况,进气装置整体部件采用螺纹连接,便于对过滤管更换与清洗,风叶罩内壁设置有隔音棉,电机启动时能够将叶片转动产生的声音降低,支腿上的弹簧能够将电机启动时产生的震动降低,设计合理,安全可靠,宜推广使用。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1)、风叶罩(2)、电机(3)、电容盒(4)、电源开关(5)、底板(6)、支腿(7)、加油管(8)、进气装置(9)、捕集器(10)、泵体(11)、油窗(12)、放油管(13)及柱塞(14),所述在底板(6)顶面设置有把手(1),且在把手(1)之间设置有电机(3),并在电机(3)后端叶片处设置有风叶罩(2),电容盒(4)设置在电机(3)顶面,且在电容盒(4)顶面设置有电源开关(5),电机(3)、电容盒(4)和电源开关(5)并通过电源线串联连接,支腿(7)设置在底板(6)底面四角位置,在底板(6)顶面前端设置有泵体(11),且泵体(11)并与电机(3)转轴连接,在泵体(11)顶面后左位置设置有加油口,且在加油口处设置有加油管(8),泵体(11)顶面后右位置设置有进气口,且在进气口处设置有进气装置(9),捕集器(10)设置在泵体(11)顶面中间位置,且在泵体(11)前端设置有油窗(12),并在泵体(11)底面前端设置有放油管(13),加油管(8)和放油管(13)与柱塞(14)通过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7)由支柱(15)、弹簧(16)、套筒(17)及防滑垫(18)组成,所述弹簧(16)套在支柱(15)表面,且支柱(15)底部从套筒(17)顶面嵌入进内部,并在套筒(17)底面设置有防滑垫(18),支柱(15)与套筒(17)做伸缩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装置(9)由保护盖(19)、进气管a(20)、过滤管(21)及进气管b(22)组成,所述进气管b(22)底端与泵体(11)顶面后右位置进气口连接,且进气管b(22)顶端与过滤管(21)底端通过螺纹连接,过滤管(21)顶端与进气管a(20)底端通过螺纹连接,且进气管a(20)顶端与保护盖(19)通过螺纹连接,在过滤管(21)内设置有微孔过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为手提式把手,加油管(8)为倒锥型,在风叶罩(2)内壁设置有隔音棉。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泵,包括把手、风叶罩、电机、电容盒、电源开关、底板、支腿、加油管、进气装置、捕集器、泵体、油窗、放油管及柱塞,所述在底板顶面设置有把手,且在把手之间设置有电机,并在电机后端叶片处设置有风叶罩,电容盒设置在电机顶面,且在电容盒顶面设置有电源开关,电机、电容盒和电源开关并通过电源线串联连接,支腿设置在底板底面四角位置,在底板顶面前端设置有泵体,且泵体并与电机转轴连接,在泵体顶面后左位置设置有加油口,且在加油口处设置有加油管,泵体顶面后右位置设置有进气口,且在进气口处设置有进气装置,捕集器设置在泵体顶面中间位置,且在泵体前端设置有油窗,设计合理,安全可靠,宜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蔡成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世纪欧亚孵化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886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