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装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小麦、谷子等小株距作物科研用多功能整地机。
发明背景
科研单位在小麦、谷子等小株距作物育种穗行或株行播种作业中,对土壤的耕整是一项时间要求很紧而且劳动强度极大的农艺作业,目前通常的做法是,试验地播种前,整块试验地用旋耕机械耕平耙细(第一次土地平整),在耕平耙细的基础上,根据试验要求旳规格划区、筑畦背,然后畦内进行人工搂耙、碎土、整平、镇压等第二次或多次土地平整,然后人工划出观察道、播种线、灌(排)水线、插播种牌,最后进行播种作业。特别是整个试验区必须全部划完播种线后才能插牌播种,技术要求高,需要技术工人多,而且依靠人力整地,劳动强度极大,且费时,很难适应作物播种节令期紧以及对土地耕整质量高的要求。本发明提供一种小麦、谷子等小株距作物科研用多功能整地机,该机集平地、筑畦背、划线、开播种沟作业于一体。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小麦、谷子等小株距作物科研用多功能整地机,由机架,传动箱,平地装置,筑畦背圆盘,圆辊开沟器,观察道划线圆盘组成。作业时,多功能整地机悬挂在拖拉机上,拖拉机牵引整地机前进,并通过万向联轴器、传动箱向平地装置输出动力,平地装置对地面土壤平整,以使播种深浅一致。筑畦背圆盘筑出畦畦背。圆辊开沟器由圆辊和开沟齿组成,工作时在拖拉机牵引下在地面上滚动,在地面上压出播种沟。两个观察道划线圆盘安装在圆辊开沟器后面,在地面上划出观察道两侧边线,即观察道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用于小麦、谷子等小株距作物科研整地作业效率高,作业质量好,劳动强度低。
附图
图1是科研用多功能整地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开沟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万向联轴器,2.传动箱,3.机架,4.u型螺栓,5.弹簧,6.手柄,7.减震杆,8.观察道划线圆盘,9.连杆,10.圆辊开沟器,11.开沟齿,12.筑畦背圆盘,13.螺旋,14.平地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传动箱(2)、平地装置(14)、筑畦背圆盘(12)和观察道划线圆盘(8)以从前到后的顺序依次通过u型螺栓(4)固定在机架(3)上。两个观察道划线圆盘(8)所划的直线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试验要求调节设定。平地装置(14)和筑畦背圆盘(12)的安装高度是可以调节的,以此来适应作业中对畦面平整深浅和畦背高低宽窄的要求。
如图1、图2,圆辊开沟器(10)通过连杆(9)连接到机架(3)上,连杆(9)与机架(3)铰接。圆辊开沟器(10)是鼠笼结构,上面有开沟齿(11),开沟齿(11)的结构形状如图2所示。作业时,在拖拉机牵引下圆辊开沟器(10)在地面上滚动前进,开沟齿(11)则在地面上压出播种沟,开沟齿(11)的长度等于小麦育种要求的穗行长度,两开沟齿(11)在圆辊开沟器(10)上的直线距离等于小麦育种要求的穗行行距。所以圆辊开沟器(10)开出的播种沟的长度和沟距等于小麦育种要求的穗行长度和行距。位于圆辊开沟器(10)上方的减震杆(7)一端与连杆(9)铰接,另一端穿过弹簧(5)和机架(3)后安装手柄(6),通过转动手柄(6)调整圆辊开沟器(10)所压出的播种沟深度。弹簧(5)起减震作用。
如图1,作业时多功能整地机悬挂在拖拉机上,拖拉机牵引整地机前进,并通过万向联轴器(1)、传动箱(2)向平地装置(14)中的螺旋(13)输出动力,使螺旋(13)转动,对地面土壤平整。位于机架(3)两侧的筑畦背圆盘(12)在前进中筑出畦背。圆辊开沟器(10)上的开沟齿(11)在地面上压出播种沟。观察道划线圆盘(8)在地面上划出观察道线。由于开沟齿(11)的长度和开沟齿(11)的间距与小麦育种要求的穗行长度和行距相一致,因此,开出的播种沟长度和沟距符合小麦育种穗行的要求,且均匀一致。确定好播种沟和观察道的位置后,由工人按育种穗行或株行的播种要求点播小麦、谷子等种子。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而易举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小麦、谷子等小株距作物科研用多功能整地机,由机架、传动箱、平地装置、筑畦背圆盘、圆辊开沟器、观察道划线圆盘组成,其特征是:作业时拖拉机牵引多功能整地机前进并通过万向联轴器、传动箱向平地装置输出动力,平地装置平整地面土壤,筑畦背圆盘筑出畦背,圆辊开沟器在地面上压出播种沟,观察道划线圆盘在地面上划出观察道线。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