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手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手铐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手铐是国家专政机关使用的一种戒具,中国使用的手铐主要有838型保险具锁,板铐与链铐是常见的两种手铐的形态,其差异主要在于铐环的连接处,链铐为较早期的设计,铐环间以2至3个铁圈串连,这样的设计虽然束缚着人的双手,但由链条长度所构成的活动半径依然相当的长,被铐者行动上依然十分地方便,有鉴于此,渐渐地板铐开始被采用,由于铐环的连接处是以2或3个铁圈并连,两铐环间距变得相当短,也无法自由的将手腕做前后的旋转,活动上的限制也因此变得很大,但是现有的手铐智能化程度低,安全性差,犯人容易逃脱,难以通过远程监控中心对手铐进行集中管理,且人性化不足,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手铐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手铐智能化程度低,安全性差,犯人容易逃脱,难以通过远程监控中心对手铐进行集中管理,且人性化不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手铐管理系统,包括后台服务器、智能手机和智能手铐,所述后台服务器、智能手机和智能手铐两两之间通过无线连接并实现数据交互,所述智能手铐上分别设置有控制器、储能单元、无线电源接收单元、gps定位单元、通信单元、存储器、生理指标采集单元、电子锁单元和语音播报单元,所述储能单元、无线电源接收单元、gps定位单元、通信单元、存储器、生理指标采集单元、电子锁单元和语音播报单元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通信单元分别与后台服务器和智能手机无线网络连接。
优选的,所述智能手铐内的控制器上携带有该手铐的身份信息,所述智能手机内的控制单元上携带有该手机的身份信息。
优选的,所述无线电源接收单元与储能单元电性连接,且所述无线电源接收单元与外部无线电源发射单元电磁感应连接。
优选的,所述生理指标采集单元设置在智能手铐的铐环内侧面上且与人体相接触,所述生理指标采集单元获取人体的生理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所述生理信息包括脉搏、血氧浓度以及皮感电压。
优选的,所述智能手铐的定位和监控流程包括:被押人戴上该智能手铐后,智能手铐上的生理指标采集单元采集人体生理指标信息并将该信息以及上锁记录上传至后台服务器和智能手机保存,被押人在戴上该智能手铐后自动开启定位功能,通过gps定位单元对智能手铐进行定位,以使绑定的智能手机和后台服务器能实时获取智能手铐的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智能手铐和智能手机的连接过程包括:操作人登录手机app,登录方法可为账号密码、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或虹膜识别,app登录成功后,操作人通过app扫描手铐条码并发送智能手机id和智能手铐id至后台服务器,然后后台服务器发送动态密码至智能手机和智能手铐,操作人输入动态密码至智能手机的app内,智能手铐对比动态密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智能手机和智能手铐成功连接,此时后台服务器存储绑定记录和手铐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智能手铐和智能手机的连接过程还包括:智能手铐接收到后台服务器的连接密码后通过语音播报单元语音提示电量是否充足,若电量充足,则继续对智能手铐进行连接操作,若电量不足,则对智能手铐进行无线充电后再使用,或换另一副智能手铐使用
优选的,所述智能手机解锁智能手铐的过程包括:智能手机成功连接智能手铐后,操作人在智能手机的app上输入登录信息进行认证登录,登录方法可为账号密码、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或虹膜识别,智能手机将登录信息发送到后台服务器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后台服务器发送动态解锁密码到智能手机和智能手铐上,智能手机只能通过输入接收到的动态解锁密码打开智能手铐,智能手铐开锁后,智能手机和智能手铐向后台服务器上传智能手铐的解锁记录和位置信息。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智能手机和后台服务器对被押人员实时监控身体状态,通过生理指标采集单元辅助预测心理变化,通过gps定位单元跟踪位置,确保在押人员无逃脱。
(2)本发明通过后台服务器管理操作智能手机和智能手铐的警员,提高日常工作管理的便利性,提高人员授权和智能手铐绑定的灵活性。
(3)本发明采用动态密码进行连接和开锁的方式,极大地提高智能手铐的安全性。
(4)本发明通过语音播报单元提示剩余电量、播放内置警示语和远程喊话,使得该智能手铐的使用更加方便,与远程监控中心的交互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智能手铐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智能手铐与智能手机连接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智能手机解锁智能手铐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智能手铐定位和监控流程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后台服务器;2、智能手机;3、智能手铐;4、控制器;5、储能单元;6、无线电源接收单元;7、gps定位单元;8、通信单元;9、存储器;10、生理指标采集单元;11、电子锁单元;12、语音播报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智能手铐管理系统,包括后台服务器1、智能手机2和智能手铐3,后台服务器1、智能手机2和智能手铐3两两之间通过无线连接并实现数据交互,智能手铐3上分别设置有控制器4、储能单元5、无线电源接收单元6、gps定位单元7、通信单元8、存储器9、生理指标采集单元10、电子锁单元11和语音播报单元12,储能单元5、无线电源接收单元6、gps定位单元7、通信单元8、存储器9、生理指标采集单元10、电子锁单元11和语音播报单元12均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控制器4通过通信单元8分别与后台服务器1和智能手机2无线网络连接,语音播报单元12用于提示剩余电量、播放内置警示语和远程喊话。
进一步,智能手铐3内的控制器4上携带有该手铐的身份信息,智能手机2内的控制单元上携带有该手机的身份信息,通过上传智能手铐3和智能手机2的身份信息至后台服务器1,由后台服务器1发送动态连接密码或动态解锁密码到智能手机2和智能手铐3上,智能手机2通过动态连接密码连接智能手铐3,或通过动态解锁密码解锁智能手铐3。
进一步,无线电源接收单元6与储能单元5电性连接,无线电源接收单元6给储能单元5充电,且无线电源接收单元6与外部无线电源发射单元电磁感应连接,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对智能手铐3进行充电,使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生理指标采集单元10设置在智能手铐3的铐环内侧面上且与人体相接触,生理指标采集单元10获取人体的生理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至控制器4,生理信息包括脉搏、血氧浓度以及皮感电压,通过生理指标采集单元10对被押人的脉搏、血氧浓度以及皮感电压实时监测,确保被押人的安全。
进一步,智能手铐3的定位和监控流程包括:被押人戴上该智能手铐3后,智能手铐3上的生理指标采集单元10采集人体生理指标信息并将该信息以及上锁记录上传至后台服务器1和智能手机2保存,被押人在戴上该智能手铐3后自动开启定位功能,通过gps定位单元7对智能手铐3进行定位,以使绑定的智能手机2和后台服务器1能实时获取智能手铐3的位置信息。
进一步,智能手铐3和智能手机2的连接过程包括:操作人登录手机app,登录方法可为账号密码、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或虹膜识别,app登录成功后,操作人通过app扫描手铐条码并发送智能手机2id和智能手铐3id至后台服务器1,然后后台服务器1发送动态密码至智能手机2和智能手铐3,操作人输入动态密码至智能手机2的app内,智能手铐3对比动态密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智能手机2和智能手铐3成功连接,此时后台服务器1存储绑定记录和手铐位置信息。
进一步,智能手铐3和智能手机2的连接过程还包括:智能手铐3接收到后台服务器1的连接密码后通过语音播报单元12语音提示电量是否充足,若电量充足,则继续对智能手铐3进行连接操作,若电量不足,则对智能手铐3进行无线充电后再使用,或换另一副智能手铐使用。
进一步,智能手机2解锁智能手铐3的过程包括:智能手机2成功连接智能手铐3后,操作人在智能手机2的app上输入登录信息进行认证登录,登录方法可为账号密码、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或虹膜识别,智能手机2将登录信息发送到后台服务器1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后台服务器1发送动态解锁密码到智能手机2和智能手铐3上,智能手机2只能通过输入接收到的动态解锁密码打开智能手铐3,智能手铐3开锁后,智能手机2和智能手铐3向后台服务器1上传智能手铐3的解锁记录和位置信息。
工作原理:本发明通过设置生理指标采集单元10,可对被押人的脉搏、血氧浓度以及皮感电压实时监测,确保被押人的安全,更加的人性化,通过设置gps定位单元7和通信单元8,通过后台服务器1对智能手铐3的上锁情况及在押人员的在押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管理、跟踪,确保在押人员无逃脱,通过设置语音播报单元12,通过语音提示剩余电量、播放内置警示语和远程喊话,使得该智能手铐3的使用更加方便,与远程监控中心的交互性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智能手铐管理系统,包括后台服务器(1)、智能手机(2)和智能手铐(3),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服务器(1)、智能手机(2)和智能手铐(3)两两之间通过无线连接并实现数据交互,所述智能手铐(3)上分别设置有控制器(4)、储能单元(5)、无线电源接收单元(6)、gps定位单元(7)、通信单元(8)、存储器(9)、生理指标采集单元(10)、电子锁单元(11)和语音播报单元(12),所述储能单元(5)、无线电源接收单元(6)、gps定位单元(7)、通信单元(8)、存储器(9)、生理指标采集单元(10)、电子锁单元(11)和语音播报单元(12)均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4)通过通信单元(8)分别与后台服务器(1)和智能手机(2)无线网络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铐(3)内的控制器(4)上携带有该手铐的身份信息,所述智能手机(2)内的控制单元上携带有该手机的身份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电源接收单元(6)与储能单元(5)电性连接,且所述无线电源接收单元(6)与外部无线电源发射单元电磁感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理指标采集单元(10)设置在智能手铐(3)的铐环内侧面上且与人体相接触,所述生理指标采集单元(10)获取人体的生理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至控制器(4),所述生理信息包括脉搏、血氧浓度以及皮感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铐(3)的定位和监控流程包括:被押人戴上该智能手铐(3)后,智能手铐(3)上的生理指标采集单元(10)采集人体生理指标信息并将该信息以及上锁记录上传至后台服务器(1)和智能手机(2)保存,被押人在戴上该智能手铐(3)后自动开启定位功能,通过gps定位单元(7)对智能手铐(3)进行定位,以使绑定的智能手机(2)和后台服务器(1)能实时获取智能手铐(3)的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铐(3)和智能手机(2)的连接过程包括:操作人登录手机app,登录方法可为账号密码、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或虹膜识别,app登录成功后,操作人通过app扫描手铐条码并发送智能手机(2)id和智能手铐(3)id至后台服务器(1),然后后台服务器(1)发送动态密码至智能手机(2)和智能手铐(3),操作人输入动态密码至智能手机(2)的app内,智能手铐(3)对比动态密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智能手机(2)和智能手铐(3)成功连接,此时后台服务器(1)存储绑定记录和手铐位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铐(3)和智能手机(2)的连接过程还包括:智能手铐(3)接收到后台服务器(1)的连接密码后通过语音播报单元(12)语音提示电量是否充足,若电量充足,则继续对智能手铐(3)进行连接操作,若电量不足,则对智能手铐(3)进行无线充电后再使用,或换另一副智能手铐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机(2)解锁智能手铐(3)的过程包括:智能手机(2)成功连接智能手铐(3)后,操作人在智能手机(2)的app上输入登录信息进行认证登录,登录方法可为账号密码、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或虹膜识别,智能手机(2)将登录信息发送到后台服务器(1)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后台服务器(1)发送动态解锁密码到智能手机(2)和智能手铐(3)上,智能手机(2)只能通过输入接收到的动态解锁密码打开智能手铐(3),智能手铐(3)开锁后,智能手机(2)和智能手铐(3)向后台服务器(1)上传智能手铐(3)的解锁记录和位置信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