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热式气化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8  67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化器领域,具体是均热式气化器。



背景技术:

气化器是将液相介质转化为气相介质的设备,其中的空温式气化器的结构比较简单,其核心构造为串联的翅片管。当液相介质由翅片管的入口至其出口方向移液时,液相介质通过翅片管的管壁和翅片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得液相介质的温度升高之后达到沸点,由此,液相介质在翅片管内转变为气相介质。

现有技术的气化器,趋近翅片管的入口端温度低于空气温度,趋近翅片管出口端接近空气温度,翅片管整体温度不均匀,随着气化器的长时间使用,翅片管由其入口端开始出现结冰现象,且由翅片管的入口端向翅片管的出口端蔓延,使得气化器的气化功能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气化器,趋近翅片管的入口端温度低于空气温度,趋近翅片管出口端接近空气温度,翅片管整体温度不均匀,随着气化器的长时间使用,翅片管由其入口端开始出现结冰现象,且由翅片管的入口端向翅片管的出口端蔓延,使得气化器的气化功能下降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均热式气化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均热式气化器,包括翅片管、浮动启闭装置和内管,所述浮动启闭装置设置在所述翅片管上,所述翅片管的入口通过所述浮动启闭装置与所述翅片管的出口相通;

所述内管延伸的设置在所述翅片管的内腔中,所述浮动启闭装置用于可启闭的导通或截断所述内管,接近空温的流动介质在所述内管内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的入口端设置在所述浮动启闭装置上,在所述翅片管的外部,所述内管由所述浮动启闭装置延伸至所述翅片管的出口,在所述翅片管的内部,所述内管由所述翅片管的出口延伸至所述浮动启闭装置的内腔中;

所述接近空温的流动介质通过所述浮动启闭装置和所述翅片管的出口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浮动启闭装置包括浮筒和浮球阀,所述翅片管的入口和所述翅片管的出口分别与所述浮筒相通;所述内管的入口设置在所述浮筒内、且与所述浮球阀的阀芯连接。

进一步的,当所述浮球阀的阀芯处于导通状态时,液相介质流入所述内管的入口、且所述液相介质在所述内管中转化为气相介质,所述气相介质由所述翅片管的出口端吸收热量后转变为所述接近空温的流动介质。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为串联式管路,所述内管的管身设置所述翅片管的内腔和所述浮动启闭装置的内腔中,所述内管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裸露在所述翅片管的外部,所述内管的入口与外设介质供应装置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和均热管,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分别设置在所述气化器的顶部和底部,多个所述均热管以并联的方式设置在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之间,所述均热管设置在所述翅片管内;

所述进气管的一部分管身设置在所述浮动启闭装置内,所述进气管与外设介质供应装置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浮动启闭装置包括浮筒和浮球阀,所述翅片管的入口和所述翅片管的出口分别与所述浮筒相通;

所述浮球阀的阀芯设置在所述内管上,所述进气管与外设介质供应装置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翅片管的内直径与所述内管的外直径的差值,大于所述内管的内直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热式气化器,均热式气化器内设置内管,并通过接近空温的流动介质实现在翅片管的内部对气相介质或液相介质进行热交换,使得翅片管本身受到来自外部空气和来自内部热管的双重热交换;通过内管及其接近空温的流动介质形成的翅片管内的热交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热式气化器,其翅片管的入口端温度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气化器的翅片管的入口端温度,具有趋于升温的状态;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热式气化器,由液相介质转化气相介质的翅片管转化段至翅片管的出口,通过内管及其接近空温的流动介质形成的翅片管内的热交换,能够形成温差比较均衡的效果,进而减少或延缓该段翅片管结冰的时间,保证了气化效果;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气化器中,翅片管整体温度不均匀,随着气化器的长时间使用,翅片管由其入口端开始出现结冰现象,且由翅片管的入口端向翅片管1的出口端蔓延,使得气化器的气化功能下降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均热式气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均热式气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翅片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气化器,趋近翅片管的入口端温度低于空气温度,趋近翅片管出口端接近空气温度,翅片管整体温度不均匀,随着气化器的长时间使用,翅片管由其入口端开始出现结冰现象,且由翅片管的入口端向翅片管1的出口端蔓延,使得气化器的气化功能下降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均热式气化器。

参见图1或图2,均热式气化器,包括翅片管1、浮动启闭装置2和内管3,浮动启闭装置2设置在翅片管1上,翅片管1的入口通过浮动启闭装置2与翅片管1的出口相通;

内管3延伸的设置在翅片管1的内腔中,浮动启闭装置2用于可启闭的导通或截断内管3,接近空温的流动介质在内管内流动。

其中,液相介质由翅片管1的入口注入到翅片管1的内腔中,且液相介质通过翅片管1吸收外部空气的热量后沸腾转化为气相介质,液相介质或气相介质流入浮动启闭装置2后,再流出翅片管1的出口。内管3在翅片管1中延伸,当液相介质填充在浮动启闭装置2中时,内管3处于导通状态,接近空温的流动介质在内管3中流动,使得接近空温的流动介质,通过内管3的管壁与翅片管1中的气相介质或液相介质形成热交换,从而使得翅片管1中的气相介质或液相介质获得来自翅片管1内的热源。

均热式气化器内设置内管3,并通过接近空温的流动介质实现在翅片管1的内部对气相介质或液相介质进行热交换,使得翅片管1本身受到来自外部空气和来自内部热管的双重热交换;通过内管3及其接近空温的流动介质形成的翅片管1内的热交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热式气化器,其翅片管1的入口端温度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气化器的翅片管1的入口端温度,具有趋于升温的状态;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热式气化器,由液相介质转化气相介质的翅片管1转化段至翅片管1的出口,通过内管3及其接近空温的流动介质形成的翅片管1内的热交换,能够形成温差比较均衡的效果,进而减少或延缓该段翅片管1结冰的时间,保证了气化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热式气化器,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气化器中,翅片管整体温度不均匀,随着气化器的长时间使用,翅片管由其入口端开始出现结冰现象,且由翅片管的入口端向翅片管1的出口端蔓延,使得气化器的气化功能下降的技术问题。

参见图1,优选的,内管3的入口端设置在浮动启闭装置2上,在翅片管1的外部,内管3由浮动启闭装置2延伸至翅片管1的出口,在翅片管1的内部,内管3由翅片管1的出口延伸至浮动启闭装置2的内腔中;

接近空温的流动介质通过浮动启闭装置2和翅片管1的出口排出。

其中,接近空温的流动介质为浮动启闭装置2中的气相介质;当浮动启闭装置2处于导通状态时,气相介质通过内管3的入口注入至内管3的管腔中,气相介质沿着内管3首先经过翅片管1的出口区域,由于翅片管1的出口区域接近空温,使得气相介质吸收该区域的热量后形成接近空温的流动介质;气相介质由翅片管1的出口区域继续沿着内管3流动,此时,内管3在翅片管1中延伸、且内管3的出口延伸至浮动启闭装置2中,气相介质通过内管3流经多段翅片管1,形成对多段翅片管1的内部热交换,从而实现均热效果;气相介质由从内管3的出口流入浮动启闭装置2内,此时,由内管3流出的气相介质与浮动启闭装置2内原有的气相介质混合,其混合的气相介质一部分通过翅片管1的出口排出,其另一部分再次进入到内管3中。应当理解的是,浮动启闭装置2内具有气相介质和液相介质,液相介质在浮动启闭装置2内气化后形成新的气相介质,使得浮动启闭装置2内的气相介质压力较高,同时,内管3的出口最好是设置在液相介质的液面下方,从而避免浮动启闭装置2内的气相介质从内管3的出口注入内管3的管腔,此外,气相介质流出内管3的出口时,气相介质的气压大于液相介质的液压,从而气相介质能够顺利的从内管3的出口注入到液相介质、再通过液相介质浮出。

进一步的,浮动启闭装置2包括浮筒和浮球阀,翅片管1的入口和翅片管1的出口分别与浮筒相通;

内管3的入口设置在浮筒内、且与浮球阀的阀芯连接。

其中,当气相介质注入浮筒内时,浮球阀的浮球处于低位,浮球阀的阀芯处于截止状态,浮筒内的气相介质通过翅片管1的出口直接排出;当液相介质注入浮筒内时,浮球阀的浮球趋于上升趋势,浮球阀的阀芯逐渐开启,气相介质通过浮球阀的阀芯注入到内管3中。

浮筒和浮球阀构成的浮动启闭装置2,其结构简单、可靠,能够有效的控制内管3的导通或截断状态,同时,二者的经济成本低。

额外的,当浮球阀的阀芯处于导通状态时,液相介质流入内管3的入口、且液相介质在内管3中转化为气相介质,气相介质由翅片管1的出口端吸收热量后转变为接近空温的流动介质。

较好的,内管3为串联式管路(图中未出示),内管3的管身设置翅片管1的内腔和浮动启闭装置2的内腔中,内管3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裸露在翅片管1的外部,内管3的入口与外设介质供应装置相通。

其中,外设介质供应装置用于提供接近空温的流动介质,该接近空温的流动介质为液态流动介质或气态流动介质。通过外部介质供应装置提供接近空温的流动介质,使得接近空温的流动介质的温度更加接近空温、甚至略超过空温,从而使得均热式气化器的均热效果更好。

参见图2,更好的,内管3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和均热管,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设置在气化器的顶部和底部,多个均热管以并联的方式设置在进气管和出气管之间,均热管设置在翅片管1内;

进气管的一部分管身设置在浮动启闭装置2内,进气管与外设介质供应装置相通。

其中,外设介质供应装置用于提供接近空温的流动介质,该接近空温的流动介质为液态流动介质或气态流动介质。采用并联的方式设置内管3,与前述串联式内管3相比,内管3本身具有分流接近空温的流动介质,每一个均热管的入口温度分别相通,从而使得均热式气化器的均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前述的串联式或并联式的内管3中,浮动启闭装置2包括浮筒和浮球阀,翅片管1的入口和翅片管1的出口分别与浮筒相通;

浮球阀的阀芯设置在内管3上。

其中,当气相介质注入浮筒内时,浮球阀的浮球处于低位,浮球阀的阀芯处于截止状态,浮筒内的气相介质通过翅片管1的出口直接排出;当液相介质注入浮筒内时,浮球阀的浮球趋于上升趋势,浮球阀的阀芯逐渐开启,来自外设介质供应装置的接近空温的流动介质,通过浮球阀的阀芯注入到内管3中。

浮筒和浮球阀构成的浮动启闭装置2,其结构简单、可靠,能够有效的控制内管3的导通或截断状态,同时,二者的经济成本低。

在前述所有内容的基础上,翅片管1的内直径与内管3的外直径的差值,大于内管3的内直径。其中,翅片管1与内管3之间的管腔,其管腔的截面面积大于内管3的内截面面积,使得翅片管1与内管3之间的液相介质或气相介质在具有较大的接触内管3的面积同时,还能够保证液相介质或气相介质在,翅片管1与内管3之间的管腔中流通。

除了前述所有内容之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均热式气化器,还可以在翅片管1上,选择性的增设电加热结构。具体是,参见图3,在翅片管1的翅片上设置突出翅片表面的凹槽,在凹槽内设置加热电阻丝,在加热电阻丝翅片之间设置绝缘导热层。通过设置加热电阻丝,可以更好控制均热式气化器的温度状态,使得翅片管1保持更好的气化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均热式气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翅片管、浮动启闭装置和内管,所述浮动启闭装置设置在所述翅片管上,所述翅片管的入口通过所述浮动启闭装置与所述翅片管的出口相通;

所述内管延伸的设置在所述翅片管的内腔中,所述浮动启闭装置用于可启闭的导通或截断所述内管,接近空温的流动介质在所述内管内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热式气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入口端设置在所述浮动启闭装置上,在所述翅片管的外部,所述内管由所述浮动启闭装置延伸至所述翅片管的出口,在所述翅片管的内部,所述内管由所述翅片管的出口延伸至所述浮动启闭装置的内腔中;

所述接近空温的流动介质通过所述浮动启闭装置和所述翅片管的出口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热式气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启闭装置包括浮筒和浮球阀,所述翅片管的入口和所述翅片管的出口分别与所述浮筒相通;

所述内管的入口设置在所述浮筒内、且与所述浮球阀的阀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均热式气化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浮球阀的阀芯处于导通状态时,液相介质流入所述内管的入口、且所述液相介质在所述内管中转化为气相介质,所述气相介质由所述翅片管的出口端吸收热量后转变为所述接近空温的流动介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热式气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为串联式管路,所述内管的管身设置所述翅片管的内腔和所述浮动启闭装置的内腔中,所述内管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裸露在所述翅片管的外部,所述内管的入口与外设介质供应装置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热式气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和均热管,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分别设置在所述气化器的顶部和底部,多个所述均热管以并联的方式设置在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之间,所述均热管设置在所述翅片管内;

所述进气管的一部分管身设置在所述浮动启闭装置内,所述进气管与外设介质供应装置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均热式气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启闭装置包括浮筒和浮球阀,所述翅片管的入口和所述翅片管的出口分别与所述浮筒相通;

所述浮球阀的阀芯设置在所述内管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均热式气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管的内直径与所述内管的外直径的差值,大于所述内管的内直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化器领域,具体是均热式气化器具体是包括翅片管、浮动启闭装置和内管,浮动启闭装置设置在翅片管上,翅片管的入口通过浮动启闭装置与翅片管的出口相通;内管延伸的设置在翅片管的内腔中,浮动启闭装置用于可启闭的导通或截断内管,接近空温的流动介质在内管内流动。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气化器中,翅片管整体温度不均匀,随着气化器的长时间使用,翅片管由其入口端开始出现结冰现象,且由翅片管的入口端向翅片管的出口端蔓延,使得气化器的气化功能下降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俞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辉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87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