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65MS抗酸管线钢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5

本发明涉及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济型x65ms抗酸管线钢,或者是一种x65ms抗酸管线钢。



背景技术:

管线钢是指用于输送石油、天然气等的大口经焊接钢管用热轧卷板或宽厚板,管线钢在使用过程中,除要求具有较高的耐压强度外,还需具有良好的强韧性、抗疲劳性能、低温韧性、焊接性能。

而抗酸管线钢主要用于酸性环境下的输油输气管线;酸性环境中的管线钢腐蚀主要有氢致开裂(hic)和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ssc)。当管线钢在富含h2s的油气环境中处于无应力或非拉应力状态下,受腐蚀产生的氢进入钢内造成的开裂称为hic,一般指氢致鼓泡(表面裂纹)和氢致台阶式开裂(内部裂纹)。ssc则是指h2s产生的氢原子渗透到钢的内部,并溶解于晶格中,导致钢脆性增大,在外加拉应力或残余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开裂。因此在原管线钢性能要求的基础上,抗酸管线钢还要求具有较强的抗氢致裂纹和抗硫化物应力腐蚀能力。

目前国内外钢企生产x65ms抗酸管线钢的常用工艺为采用低碳、高锰、铌钒微合金化并添加较多mo、cu、v等贵重合金,生产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x65ms抗酸管线钢添加了较多mo、v、cu、等贵重合金,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经济型x65ms抗酸管线钢,即一种x65ms抗酸管线钢,以解决现有的x65ms抗酸管线钢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x65ms抗酸管线钢,所述x65ms抗酸管线钢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3%~0.05wt%,si≤0.15wt%,mn:1.25%~1.35wt%,p≤0.015wt%,s≤0.0015wt%,alt:0.020%~0.040wt%,ti:0.010%~0.020wt%,nb:0.040%~0.050wt%,cr:0.20%~0.25wt%,ni:0.10%~0.20wt%,o≤0.0020%wt%,n≤0.0040wt%,ca/s比≥1.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

进一步地,所述x65ms抗酸管线钢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38%wt%,si:0.12wt%,mn:1.30wt%,p:0.007wt%,s:0.0009wt%,alt:0.025wt%,nb:0.049wt%,ti:0.013%wt%,cr:0.22wt%,ca:0.0023wt%,n:0.0031wt%,ni:0.18wt%,o:0.0019%wt%,;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

进一步地,所述x65ms抗酸管线钢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36%wt%,si:0.13wt%,mn:1.28wt%,p:0.008wt%,s:0.0008wt%,alt:0.032wt%,nb:0.047wt%,ti:0.015%wt%,cr:0.21wt%,ca:0.0019wt%,n:0.0036wt%,ni:0.19wt%,o:0.0012%wt%,;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

进一步地,所述x65ms抗酸管线钢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35%wt%,si:0.13wt%,mn:1.30wt%,p:0.007wt%,s:0.0010wt%,alt:0.027wt%,nb:0.046wt%,ti:0.013%wt%,cr:0.22wt%,ca:0.0027wt%,n:0.0035wt%,ni:0.176wt%,o:0.0011%wt%,;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

进一步地,所述x65ms抗酸管线钢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38%wt%,si:0.13wt%,mn:1.29wt%,p:0.007wt%,s:0.0009wt%,alt:0.031wt%,nb:0.047wt%,ti:0.017%wt%,cr:0.23wt%,ca:0.0033wt%,n:0.0033wt%,ni:0.175wt%,o:0.0013%wt%,;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

进一步地,所述x65ms抗酸管线钢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41%wt%,si:0.13wt%,mn:1.26wt%,p:0.005wt%,s:0.0010wt%,alt:0.029wt%,nb:0.045wt%,ti:0.017%wt%,cr:0.23wt%,ca:0.0036wt%,n:0.0030wt%,ni:0.169wt%,o:0.0011%wt%,;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

进一步地,所述x65ms抗酸管线钢经过转炉炼钢工艺和热连轧工艺制成,所述转炉炼钢工艺中:lf钢包顶渣控制目标,cao/al2o3:1.4~2.5;cao/sio2:7~15;al2o3≤35%;tfe mno≤1.0%。

进一步地,所述的热连轧工艺中:控制铸坯加热温度为1150±20℃;加热在炉时间为150~180min;粗轧出口晶粒尺寸小于25微米。

进一步地,所述的热连轧工艺中:终轧温度控制在810±20℃;卷取温度460±20℃。

本发明没有采用mo、v、cu、等贵重合金,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采用的工艺还能避免出现带状组织和减少偏析区硬度,提高了管线钢抗hic和scc(应力腐蚀断裂)性能,提高了管线钢的冲击韧性,完全满足标准及用户的使用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采用的钢种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3%~0.05wt%,si≤0.15wt%,mn:1.25%~1.35wt%,p≤0.015wt%,s≤0.0015wt%,alt:0.020%~0.040wt%,ti:0.010%~0.020wt%,nb:0.040%~0.050wt%,cr:0.20%~0.25wt%,ni:0.10%~0.20wt%,[o]≤0.0020%wt%,n≤0.0040wt%,ca/s比≥1.5。

本发明的c:0.03%-0.05%,采用低碳含量,提高产品的韧性和延性,同时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提高管线钢抗hic性能。

本发明的mn:1.25%~1.35%,适当降低锰含量,并防止偏析,避免出现带状组织和减少偏析区硬度。提高管线钢抗hic性能。

本发明采用纯净钢冶炼连铸工艺,降低s、p、h、o含量和进行夹杂物变性钙处理,可大幅度提高管线钢抗hic和scc(应力腐蚀断裂)性能,提高管线钢的冲击韧性。

本发明采用微钛处理技术,改善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的韧性。

本发明采用铌微合金化与热机械轧制工艺(tmcp)相结合,充分应用管线钢的细晶强化、固溶强化、析出强化和相变强化等机制,提高产品的强度和韧性。

本发明适当添加cr、ni元素,在提高强度、韧性的同时,可形成钝化膜,防止氢的侵入。本发明不加cu,因为考虑cu对延展性能有影响。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其工艺路线为:高炉铁水冶炼→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钢水冶炼→lf钢水精炼处理→rh钢水精炼处理→全程保护浇铸( 电搅 软压下)→送热轧生产→铸坯加热→粗轧→精轧→卷取→钢卷检验包装→送钢管厂进行焊接制管;

转炉钢水冶炼:入炉铁水控制s≤0.005wt%;为控s含量,使用一类专用废钢;冶炼过程采用全程底吹氩气;终渣碱度r设定值:4.0~4.5;终点控制设定目标参考:c≤0.035%、[p]≤0.013%;为控c含量,合金使用金属锰(mn≥98%)和低碳铬铁(c≤0.25%)。

lf钢水精炼处理和rh钢水精炼处理:lf钢包顶渣控制目标为cao/al2o3:1.4~2.5;cao/sio2:7~15;al2o3≤35%;tfe(全铁) mno≤1.0%。

精确控制化学成分,降低s、p、h、n、o含量,并进行夹杂物变性钙处理,当s>0.0015%时,ca/s≥1.5。精炼结束钢水镇静时间≥18分钟。

板坯连铸:要求投用钢包自动下渣检测控制;采用全程保护浇铸工艺;中间包浇注过热度按10~30℃,中包使用碱性覆盖剂,使用低碳钢保护渣,铸坯拉速为1.20~1.45m/min,采用结晶器液面波动自动控制,结晶器钢水液面波动范围控制在±3mm。

热连轧:轧制工艺采用控轧控冷工艺。为充分发挥nb的作用,加热温度不应太高,以发挥铌抑制晶粒长大的作用,加热时间也不用太长。按1150±20℃;加热在炉时间:150~180min控制;采用两阶段控制轧制工艺,分别在奥氏体再结晶区和未再结晶区轧制。粗轧阶段在奥氏体再结晶区轧制,晶粒要压得越扁越好;粗轧出口晶粒尺寸按小于25微米目标控制。粗轧未两道道次压下率≥25%,累计压下率≥70%,经过反复的静态再结晶充分细化奥氏体晶粒,出粗轧温度按990℃控制。精轧阶段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轧制,开轧温度不超过950℃,累计压下率≥60%,通过未再结晶区轧制,使奥氏体晶粒被充分压扁,沿轧制方向伸长,同时由于变形使奥氏体晶粒内导入大量的变形带,两者的作用使得奥氏体向铁素体相变的形核点大幅度增加,充分细化相变后的铁素体晶粒。终轧温度控制810±20℃,按防止温度过低出现混晶,造成强度韧性下降。轧后采用层流冷却,控制在460±20℃较低的卷取温度,保证冷却速度在10~20℃/s,并尽量保证通卷的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均匀稳定。通过加速冷却,降低相变温度,促进铁素体晶内形核,阻止相变后铁素体晶粒长大,进一步细化铁素体晶粒。最终保证组织均匀,晶粒细小,带状组织实现0级控制。

本发明的各实例的成分,见表1

表1产品化学成分(wt%)

本发明各实例的转炉冶炼工艺参数见表2

表2各实例转炉冶炼工艺参数

本发明各实例的热连轧工艺参数见表3

表3各实例热连轧工艺参数

本发明各实例的性能参数见表4

表4各实例性能参数

本发明各实例的金相组织见表5

表5本发明各实例的金相组织,注:a——硫化物夹杂;b——氧化铝夹杂;c——硅酸盐夹杂;d——球状氧化物夹杂;ds——单颗状球类夹杂;f——铁素体;p——珠光体;b——贝氏体。

本发明各实例的hic裂纹测量分析结果见表6

表6本发明各实例的hic裂纹测量分析结果

本发明的铸坯质量控制较好。边角部裂纹:0;内裂纹:0;三角区裂纹:0;角部裂纹:0;中心偏析:c0.5级;中心疏松:0.5级;夹杂:0;气泡:0。从低倍样结果以及铸坯检查边角部表面质量的情况看,x65ms铸坯质量控制均正常。热轧试轧16mm、15.45mm厚钢卷。x65ms抗酸钢卷强度余量较高,屈服强度在510~540mpa之间,抗拉强度在580~600mpa之间。屈强比≤0.90,达到要求。冲击值较高,-20℃冲击功平均390j,-40℃冲击功平均360j。落锤性能良好,-15℃落锤平均95%以上。钢卷微观组织:组织主要为铁素体和贝氏体,晶粒总体较为均匀,铁素体晶粒度平均为12.5~13.5级,带状组织为0,整个钢质较为纯净。

经帕博检测技术服务公司进行第三方抗酸检测,委托试样hic试验报告。按标准nacetm0284-2011(hic)试验,经过96h的h2s饱和溶液浸泡试验后,所有试样表面均无出现氢鼓泡;所有试样的截面在100倍的显微镜下均没有裂纹。ssc试验报告。根据astmg39-99(2011)标准的4点弯曲法和nacetm0177-2005标准的硫化物应力开裂(ssc)试验,进行720h试验后,在低倍显微镜下放大10倍检查试验的受拉伸面,所有试样均无开裂或裂纹,试样合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为本发明的各组成部分在不冲突的条件下可以相互组合,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x65ms抗酸管线钢,其特征在于,所述x65ms抗酸管线钢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3%~0.05wt%,si≤0.15wt%,mn:1.25%~1.35wt%,p≤0.015wt%,s≤0.0015wt%,alt:0.020%~0.040wt%,ti:0.010%~0.020wt%,nb:0.040%~0.050wt%,cr:0.20%~0.25wt%,ni:0.10%~0.20wt%,o≤0.0020%wt%,n≤0.0040wt%,ca/s比≥1.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65ms抗酸管线钢,其特征在于,所述x65ms抗酸管线钢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38%wt%,si:0.12wt%,mn:1.30wt%,p:0.007wt%,s:0.0009wt%,alt:0.025wt%,nb:0.049wt%,ti:0.013%wt%,cr:0.22wt%,ca:0.0023wt%,n:0.0031wt%,ni:0.18wt%,o:0.0019%wt%,;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65ms抗酸管线钢,其特征在于,所述x65ms抗酸管线钢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36%wt%,si:0.13wt%,mn:1.28wt%,p:0.008wt%,s:0.0008wt%,alt:0.032wt%,nb:0.047wt%,ti:0.015%wt%,cr:0.21wt%,ca:0.0019wt%,n:0.0036wt%,ni:0.19wt%,o:0.0012%wt%,;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65ms抗酸管线钢,其特征在于,所述x65ms抗酸管线钢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35%wt%,si:0.13wt%,mn:1.30wt%,p:0.007wt%,s:0.0010wt%,alt:0.027wt%,nb:0.046wt%,ti:0.013%wt%,cr:0.22wt%,ca:0.0027wt%,n:0.0035wt%,ni:0.176wt%,o:0.0011%wt%,;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65ms抗酸管线钢,其特征在于,所述x65ms抗酸管线钢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38%wt%,si:0.13wt%,mn:1.29wt%,p:0.007wt%,s:0.0009wt%,alt:0.031wt%,nb:0.047wt%,ti:0.017%wt%,cr:0.23wt%,ca:0.0033wt%,n:0.0033wt%,ni:0.175wt%,o:0.0013%wt%,;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65ms抗酸管线钢,其特征在于,所述x65ms抗酸管线钢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41%wt%,si:0.13wt%,mn:1.26wt%,p:0.005wt%,s:0.0010wt%,alt:0.029wt%,nb:0.045wt%,ti:0.017%wt%,cr:0.23wt%,ca:0.0036wt%,n:0.0030wt%,ni:0.169wt%,o:0.0011%wt%,;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65ms抗酸管线钢,其特征在于,所述x65ms抗酸管线钢经过转炉炼钢工艺和热连轧工艺制成,所述转炉炼钢工艺中:lf钢包顶渣控制目标,cao/al2o3:1.4~2.5;cao/sio2:7~15;al2o3≤35%;tfe mno≤1.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x65ms抗酸管线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连轧工艺中:控制铸坯加热温度为1150±20℃;加热在炉时间为150~180min;粗轧出口晶粒尺寸小于25微米。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x65ms抗酸管线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连轧工艺中:终轧温度控制在810±20℃;卷取温度460±2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x65ms抗酸管线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连轧工艺中:采用铌微合金化与热机械轧制工艺相结合,进行细晶强化、固溶强化、析出强化和相变强化。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提出一种X65MS抗酸管线钢,所述X65MS抗酸管线钢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3%~0.05Wt%,Si≤0.15Wt%,Mn:1.25%~1.35Wt%,P≤0.015Wt%,S≤0.0015Wt%,Alt:0.020%~0.040Wt%,Ti:0.010%~0.020Wt%,Nb:0.040%~0.050Wt%,Cr:0.20%~0.25Wt%,Ni:0.10%~0.20Wt%,O≤0.0020%Wt%,N≤0.0040Wt%,Ca/S比≥1.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本发明没有采用Mo、V、Cu、等贵重合金,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采用的工艺还能避免出现带状组织和减少偏析区硬度,提高了管线钢抗H IC和SCC(应力腐蚀断裂)性能,提高了管线钢的冲击韧性,完全满足标准及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刘川俊;邓深;樊雷;袁勤攀;陈利;杨跃标;赵忠云;吴海林;周从锐;潘刚;张广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1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876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