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或净化气体或液体的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带两层滤网的压缩机油分离器。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核心,通过压缩机将压力较低的蒸汽压缩成压力较高的蒸汽,使蒸汽的体积减小,压力升高,高压蒸汽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压力较高的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后,成为压力较低的液体后,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压力较低的蒸汽,再送入压缩机的入口,从而完成制冷循环;在此过程中,由于高速运转的压缩机中含有大量的润滑油,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蒸汽中常常含有大量的润滑油气体,通常都需要采用油分离器对蒸汽中的润滑油进行分离,使其排出的气体中尽量不含有润滑油气体,以保证制冷系统安全有效的运行。
常见的油分离器有立式和卧式两种,立式一般为离心式分离器,通过对混合气体进行旋转导流,产生离心力,将油气凝集甩出到油分离器的内壁上,然后在下方进行润滑油的收集等,这种立式油分离器结构一般都比较复杂;卧式的油分离器一般都采用滤网的方式对油气混合物中的油进行分离,可以采用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油分离器及采用其的制冷系统(申请公布号:cn106352622a)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油分离器包括壳体、进管和出管,壳体内进管和出管之间设置有第一滤网;进管在壳体内的一端的管口和/或出管在壳体内的一端的管口朝向远离第一滤网的一侧;通过使进管在壳体内的一端的管口和/或出管在壳体内的一端的管口朝向远离第一滤网的一侧,从而使带油气体在壳体内迂回前进并充分与壳体的封头接触,提高油汽分离效果;但是这种结构采用了全封闭式壳体,在进管和出管之间设置的第一滤网粘附了大量的油滴后会率先堵塞和老化,即使进管口背离第一滤网仍然会先将大量的油滴粘附到第一滤网上,滤网的替换和固定都不太容易实现,即使现在有些结构中采用的对滤网进行捆扎的方法,也存在着固定不牢、易脱散等问题。
还有一种卧式油分离器的结构如中国发明专利:压缩机中的油分离器(申请公布号:cn102116297a)所示,包括:油分外壳;油分外壳的一侧开有与冷凝器相接的孔;在油分外壳内固定安置一个油桶;在油桶的前端设置一块挡板;挡板的一端与油桶的内壁相连接,挡板的另一端与油桶的对应内壁有距离;在挡板的后侧是与油桶的内壁相连接的第一滤网;距离第一滤网处还包括与油桶的内壁相连接的第二滤网;这种结构比传统油分加上二次油分的分油效率还要高,能有效的分离排气所携带的润滑油,从而简化系统设计、节约成本;但是这种结构在油桶的前端混合气体入口处就设置了一块挡板,虽然能够使介质流道改向,减少对第一滤网的冲击,但是对气流通道造成了极大的阻碍,甚至可能造成部分混合气体反弹回流,两层滤网也只是进行了简单叠加,过滤效果与一块大的滤网相差不大。
因此,对压缩机用油分离器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两层滤网的压缩机油分离器,能够对压缩机排出的混合气体中的油进行有效分离,滤网固定性好,替换操作方便。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了一种带两层滤网的压缩机油分离器,包括油分离器本体,封头及主过滤网,所述油分离器本体为圆筒形,所述封头为球冠形;
所述封头固定焊接在所述油分离器本体的一端,所述油分离器本体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法兰;所述封头内上部设有封头滤网层,所述封头滤网层通过封头滤网压板固定在所述封头的内壁上;所述封头滤网压板为l形,其侧边为与所述油分离器本体的内部相吻合的圆弧形,所述l形封头滤网压板的一个面与所述连接法兰相平行,另一个面连接到所述封头的内部;
所述主过滤网为圆形,设置在所述油分离器本体的内部,靠近所述封头,所述主过滤网与所述油分离器本体之间过盈配合;所述主过滤网的上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位于主过滤网及封头形成的空腔内,另一端靠近所述连接法兰,所述连接管的靠近所述连接法兰的一端设有快速接头,连接外部进气管;所述主过滤网的两侧设置有主过滤网压板,所述主过滤网压板的外径等于所述油分离器本体的内径,为镂空的圆盘状结构,其下部设有对称的两个安装孔,上部与所述连接管对应处设有连接管孔,所述主过滤网压板上还设有若干个固定孔,通过紧固件将两个所述主过滤网压板及主过滤网固定在一起;
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固定拉杆,所述固定拉杆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通过螺母固定在靠近所述封头一侧的主过滤网压板上;所述固定拉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部上;
所述油分离器本体上设有连接法兰的一端还设有封闭端盖,所述封闭端盖的外表面不超出所述连接法兰的外表面,所述封闭端盖的外侧设有至少两个固定片,所述连接法兰上设有相应的固定卡槽,所述封闭端盖上的固定片卡在所述固定卡槽内,所述封闭端盖上设有进气管孔,供压缩机上的排气管穿过;所述支撑部固定在所述封闭端盖的内侧;
在所述连接法兰和主过滤网之间的油分离器本体的上部,设有排气口;在所述连接法兰和主过滤网之间的油分离器本体的下部,设有排油口。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拉杆与所述支撑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拉杆的端部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拉杆通过螺纹固定在支撑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为空心扁筒状,在其靠近所述主过滤网的一个面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拉杆的端部设有外螺纹,在安装孔两侧的固定拉杆上各设置至少一个螺母将所述固定拉杆紧固在所述支撑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油分离器本体的上部中间部位设有吊耳。
进一步的,所述封闭端盖的固定片通过内六角平头螺栓固定在所述连接法兰上。
进一步的,所述油分离器本体的下部设有两个观察镜,两个所述观察镜沿所述油分离器本体过中轴线的竖直中垂面对称,两个所述观察镜不同轴。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压缩机的排气管与连接管卡接到一起,然后将压缩机的法兰与连接法兰紧固在一起,排气口及出油口等连接到相应的管路,启动压缩机,油气混合气体从连接管排放到主过滤网与封头之间的空腔内,在混合气体流速较快时,先喷射到封头内部固定的封头滤网层上,进行初步油滴凝集,收集到的油滴在重力作用下滴落到油分离器本体的底部,混合气体碰撞到封头内壁后折返,经主过滤网去除大部分油滴后进入主过滤网与封闭端盖之间的空腔内,此时气体中的油气含量极少,经由排气口排出,收集到的油滴经出油口流出;在此过程中,由于主过滤网被固定拉杆固定住,而固定拉杆固定在支撑部上,同时主过滤网两侧还固定有主过滤网压板,即使混合气体的流速较快,冲击力较大,滤网也不会产生变形,松散或者产生位移等状况;
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果需要更换或者检查主过滤网的情况,松开连接法兰上的螺栓,将压缩机与油分离器分开,连接管可能会被拉出或卡接处被松开,将封闭端盖的固定片从连接法兰的固定槽内取出,通过拉拽封闭端盖上的进气管孔可以带动固定在其上的支撑部向外运动,进而带动两个对称的固定拉杆将主过滤网从油分离器本体内脱出,可以对滤网等进行更换,提高油分离器的过滤效果,延长油分离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两层滤网的压缩机油分离器跟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固定拉杆及主过滤网压板对主过滤网进行固定,固定牢固,不会产生松脱,主过滤网的拆卸、安装、更换比较方便快捷;
(2)固定的封头滤网层能够对进入的油气混合气体进行初步过滤,折返到主过滤网后能够进行再次过滤,油气分离效果好;
(3)封头滤网固定焊接在油分离器本体的封头内部,防冲击效果好,不会松散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两层滤网的压缩机油分离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两层滤网的压缩机油分离器封头滤网压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两层滤网的压缩机油分离器连接法兰及封闭端盖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两层滤网的压缩机油分离器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油分离器本体;11、连接法兰;12:封闭端盖;13:排气口;14:排油口;15、吊耳;16:观察镜;2、封头;21、封头滤网层;22:封头滤网压板;3、主过滤网;31:连接管;32:主过滤网压板;321:安装孔;322:连接管孔;33:固定拉杆;34:支撑部;4、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两层滤网的压缩机油分离器,包括圆筒形的油分离器本体1,球冠状封头2及主过滤网3;图中实线实心箭头方向为气体流向,虚线空心箭头方向为油滴流向;
球冠状封头2固定焊接在油分离器本体1的一端,油分离器本体1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法兰11;球冠状封头2内上部设有封头滤网层21,封头滤网层21通过封头滤网压板22固定在封头2的内壁上,一般都是焊接在封头2的内壁上;封头滤网压板22的形状如图2所示,为l形,其侧边为与油分离器本体1的内部相吻合的圆弧形,l形封头滤网压板22的一个面与连接法兰11相平行,另一个面连接到球冠状封头2的内部;
主过滤网3为圆形,设置在油分离器本体1的内部,靠近球冠状封头2,其直径略大于油分离器本体1的内径,与油分离器本体1之间过盈配合;主过滤网3的上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连接管31,连接管31的一端位于主过滤网3及球冠状封头2形成的空腔内,另一端靠近连接法兰11,设有快速接头,用于连接外部进气管;主过滤网3的两侧设置有主过滤网压板32,主过滤网压板32的直径略小于油分离器本体1的内径,为镂空的圆盘状结构,其下部设有对称的两个安装孔321,上部与连接管31对应处设有连接管孔322,主过滤网压板32上还设有若干个固定孔,通过螺栓螺母等紧固件将两个主过滤网压板32及主过滤网3固定在一起;
安装孔321内设置有固定拉杆33,固定拉杆33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通过螺母等固定件固定在靠近球冠状封头2一侧的主过滤网压板32上;固定拉杆3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部34上,最好是可拆卸连接,支撑部34上设置有内螺纹,固定拉杆33的端部设有外螺纹,固定拉杆33通过螺纹固定在支撑部34上;还可以采用空心扁筒状的支撑部34,在其靠近主过滤网3的一个面上设有安装孔,固定拉杆33的端部设有外螺纹,通过在安装孔两侧的固定拉杆33上各设置至少一个螺母将其固定在支撑部34上;
油分离器本体1上设有连接法兰11的一端还设有封闭端盖12,封闭端盖12的外表面不超出连接法兰11的外表面,封闭端盖12的外侧设有若干个固定片,至少设置两个,连接法兰11上设有相应的固定卡槽,封闭端盖12上的固定片卡在固定卡槽内,封闭端盖12上设有进气管孔,供压缩机4上的排气管穿过;支撑部34固定在封闭端盖12的内侧,一般焊接在封闭端盖12上;
在连接法兰11和主过滤网3之间的油分离器本体1的上部,设有排气口13,供过滤掉油滴后的气体排出;在连接法兰11和主过滤网3之间的油分离器本体1的下部,设有排油口14,将过滤的油滴排出油分离器本体1。
油分离器本体1的上部中间部位还设有吊耳15,用于油分离器安装移动等。
封闭端盖的固定片也可以通过内六角平头螺栓等固定在连接法兰11上。
油分离器本体1的下部还设有两个观察镜16,两个观察镜16沿油分离器本体1过中轴线的竖直中垂面对称,两个观察镜16不同轴,用于观察油分离器本体1内液体油滴的情况,及时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如图4所示,将压缩机4的排气管与连接管31卡接到一起,然后将压缩机4的法兰与连接法兰11紧固在一起,排气口13及出油口14等连接到相应的管路,启动压缩机4,油气混合气体从连接管31排放到主过滤网3与封头2之间的空腔内,在混合气体流速较快时,先喷射到封头2内部固定的封头滤网层21上,进行初步油滴凝集,收集到的油滴在重力作用下滴落到油分离器本体1的底部,混合气体碰撞到封头2内壁后折返,经主过滤网3去除大部分油滴后进入主过滤网3与封闭端盖12之间的空腔内,此时气体中的油气含量极少,经由排气口13排出,收集到的油滴经出油口14流出;在此过程中,由于主过滤网3被固定拉杆33固定住,而固定拉杆33固定在支撑部34上,同时主过滤网3两侧还固定有主过滤网压板32,即使混合气体的流速较快,冲击力较大,滤网也不会产生变形,松散或者产生位移等状况;
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果需要更换或者检查主过滤网3的情况,松开连接法兰11上的螺栓,将压缩机4与油分离器分开,连接管31可能会被拉出,将封闭端盖12的固定片从连接法兰的固定槽内取出,通过拉拽封闭端盖12上的进气管孔可以带动固定在其上的支撑部34向外运动,进而带动两个对称的固定拉杆33将主过滤网3从油分离器本体1内脱出,可以对滤网等进行更换,提高油分离器的过滤效果,延长油分离器的使用寿命。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仅限于所述的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1.一种带两层滤网的压缩机油分离器,其特性在于,包括油分离器本体,封头及主过滤网,所述油分离器本体为圆筒形,所述封头为球冠形;
所述封头固定焊接在所述油分离器本体的一端,所述油分离器本体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法兰;所述封头内上部设有封头滤网层,所述封头滤网层通过封头滤网压板固定在所述封头的内壁上;所述封头滤网压板为l形,其侧边为与所述油分离器本体的内部相吻合的圆弧形,所述l形封头滤网压板的一个面与所述连接法兰相平行,另一个面连接到所述封头的内部;
所述主过滤网为圆形,设置在所述油分离器本体的内部,靠近所述封头,所述主过滤网与所述油分离器本体之间过盈配合;所述主过滤网的上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位于主过滤网及封头形成的空腔内,另一端靠近所述连接法兰,所述连接管的靠近所述连接法兰的一端设有快速接头,连接外部进气管;所述主过滤网的两侧设置有主过滤网压板,所述主过滤网压板的外径等于所述油分离器本体的内径,为镂空的圆盘状结构,其下部设有对称的两个安装孔,上部与所述连接管对应处设有连接管孔,所述主过滤网压板上还设有若干个固定孔,通过紧固件将两个所述主过滤网压板及主过滤网固定在一起;
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固定拉杆,所述固定拉杆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通过螺母固定在靠近所述封头一侧的主过滤网压板上;所述固定拉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部上;
所述油分离器本体上设有连接法兰的一端还设有封闭端盖,所述封闭端盖的外表面不超出所述连接法兰的外表面,所述封闭端盖的外侧设有至少两个固定片,所述连接法兰上设有相应的固定卡槽,所述封闭端盖上的固定片卡在所述固定卡槽内,所述封闭端盖上设有进气管孔,供压缩机上的排气管穿过;所述支撑部固定在所述封闭端盖的内侧;
在所述连接法兰和主过滤网之间的油分离器本体的上部,设有排气口;在所述连接法兰和主过滤网之间的油分离器本体的下部,设有排油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两层滤网的压缩机油分离器,其特性在于,所述固定拉杆与所述支撑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拉杆的端部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拉杆通过螺纹固定在支撑部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两层滤网的压缩机油分离器,其特性在于,所述支撑部为空心扁筒状,在其靠近所述主过滤网的一个面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拉杆的端部设有外螺纹,在安装孔两侧的固定拉杆上各设置至少一个螺母将所述固定拉杆紧固在所述支撑部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两层滤网的压缩机油分离器,其特性在于,所述油分离器本体的上部中间部位设有吊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两层滤网的压缩机油分离器,其特性在于,所述封闭端盖的固定片通过内六角平头螺栓固定在所述连接法兰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两层滤网的压缩机油分离器,其特性在于,所述油分离器本体的下部设有两个观察镜,两个所述观察镜沿所述油分离器本体过中轴线的竖直中垂面对称,两个所述观察镜不同轴。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