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黑色金属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变形抗力高强钢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钢材使用的强度等级迅速提高,高强钢除了强度指标是必要条件外,其折弯过程中的“回弹量”影响作业率和成品质量。低内应力汽车桥壳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cn201610687537.9)公开了一种低内应力汽车桥壳用钢板,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13~0.19%,si:0.20~0.40%,mn:1.30~1.60%,nb:0.001~0.025%,ti:0.005~0.030%,als:0.015~0.045%,p≤0.015%,s≤0.007%,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生产步骤包括转炉冶炼、lf精炼、板坯连铸、铸坯加热、轧制、矫直机矫直和自然冷却;其所得钢板冶金质量优异,内应力小,生产工艺简单易控,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易于大规模生产,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一种低成本屈服强度700mpa级非调质处理高强钢板及其制造方法(cn201010101815.0)公开了一种低成本屈服强度700mpa级非调质处理高强钢板,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c:0.05~0.10%;si:0.1%~0.4%;mn:1.5~2.0%;p<0.015%;s<0.01%;cr:0.3~0.8%;ti:0.09~0.15%;nb:0.04~0.08%;n:<0.005%;o:<0.002%;其余为铁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上述钢板的制造方法为:经冶炼、粗轧、精轧、卷取及冷却工艺,得到屈服强度:700~780mpa;抗拉强度:800~860mpa,延伸率δ≥18%的钢板,该屈服强度700mpa级非调质处理高强钢板同时具备耐磨性,低温韧性较好,韧脆转变温度在-40℃左右,常温下比冲击功可以达到120j以上优点。屈服强度大于700mpa级热轧含钛高强钢板及其制造方法(cn201110366129.0)公开了一种屈服强度大于700mpa级热轧含钛高强钢板及其制造方法,该钢板包含的组分(wt%)如下:基本成分:c0.05~0.12%、si0.2~0.5%、mn1.0~1.6%、ti0.16~0.20%、n≤0.010%、p≤0.02%、s≤0.010%;可选成分:b0.001~0.0025%;以及余量的fe和杂质;该钢板厚度规格为3~8mm,具有铁素体与上贝氏体的组织;其制造方法包括对与所述含钛高强钢板具有相同组成的铸坯依次进行的加热工序、轧制工序和控冷工序;其所得钢种机械性能优良,合金元素较少,成本低廉,且其tmcp工艺参数有一个较宽的范围,所以性能较稳定,产品合格率较高。但根据目前所公开发表的文献,缺乏厚度为3.00mm~8.01mm、长度为≤12m、强度等级为750~900mpa、回弹量≤4mm的钢板制造汽车吊臂。技术实现要素:基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缺乏厚度为3.00mm~8.01mm、长度为≤12m、强度等级为750~900mpa、回弹量≤4mm的钢板制造汽车吊臂的问题,提供一种低变形抗力高强钢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变形抗力高强钢,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0.04%~0.09%;si:0.03%~0.15%;mn:1.65%~1.89%;p≤0.0010%;s≤0.0005%;cr:0.10%~0.20%;mo:0.08%~0.17%;nb ti v≤0.20%;h≤2ppm,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一种低变形抗力高强钢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冶炼、热装热送、轧制、矫直和热处理依次进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本发明提供的低变形抗力高强钢的生产方法进一步包括下列技术特征的部分或全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冶炼具体过程为氧气顶底复吹转炉、lf、rh和连铸依次进行。氧气顶底复吹转炉采用130t顶底复吹转炉,双渣法操作,挡渣出钢,控制钢中p含量,lf进一步控制钢水中的s含量。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连铸采用20℃~30℃过热度,恒定1.2m/min拉速。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连铸所得铸坯低倍质量满足b、c类夹杂物不大于1.0级,中心偏析小于1.5级,不允许出现中心裂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轧制采用两阶段控制,铸坯入炉温度为678℃~749℃;i阶段终轧温度为832℃~897℃;ii阶段开始温度为817℃~851℃,终轧温度为559℃~57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热处理为采用真空辐射加热方式实施回火,回火温度561℃~582℃,保温时间101min~109min,同时,钢板的内部组织内部无变化,ti的氮化物和碳化物出现,第二相质点的弥散强化作用保证钢板的强度。一种低变形抗力高强钢的应用,将厚度为3.00mm~8.01mm、长度为≤12m、强度等级为750~900mpa、回弹量≤4mm的低变形抗力高强钢板用于汽车吊臂制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的成分、工艺制造生产的钢板用于厚度为3.00mm~8.01mm、长度为≤12m、强度等级为750~900mpa汽车吊臂制造,整体折弯后其长度方向上的“回弹量”≤4mm,提高下游制作厂家的单位时间作业率;轧制采用两阶段控制,在i阶段尽可能细化铸坯原始组织带来的粗大柱状晶保证钢板内部组织致密,一致性强,同时降低出现内部缺陷的风险,特别的,此工艺可以保证钢板的在全奥氏体区域内变形,而ii阶段的目的是进一步细化晶粒,保证后序冷却过程中晶粒尺寸满足细晶强化的要求;整个轧制 热处理工艺过程分布实施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钢板内部的应力分布均匀,保证使用过程中钢板的回弹量小。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本发明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优点通过该详细说明将会变得一目了然。一种低变形抗力高强钢,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0.04%~0.09%;si:0.03%~0.15%;mn:1.65%~1.89%;p≤0.0010%;s≤0.0005%;cr:0.10%~0.20%;mo:0.08%~0.17%;nb ti v≤0.20%;h≤2ppm,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一种低变形抗力高强钢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冶炼、热装热送、轧制、矫直和热处理依次进行。冶炼具体过程为氧气顶底复吹转炉、lf、rh和连铸依次进行。连铸采用20℃~30℃过热度,恒定1.2m/min拉速。连铸所得铸坯低倍质量满足b、c类夹杂物不大于1.0级,中心偏析小于1.5级,不允许出现中心裂纹。轧制采用两阶段控制,铸坯入炉温度为678℃~749℃;i阶段终轧温度为832℃~897℃;ii阶段开始温度为817℃~851℃,终轧温度为559℃~579℃。热处理为采用真空辐射加热方式实施回火,回火温度561℃~582℃,保温时间101min~109min。一种低变形抗力高强钢的应用,将厚度为3.00mm~8.01mm、长度为≤12m、强度等级为750~900mpa、回弹量≤4mm的低变形抗力高强钢板用于汽车吊臂制造。冶炼过程为氧气顶底复吹转炉、lf、rh和连铸,按照成分设计要求控制各组分化学元素及气体含量,通过连铸获得铸坯,实施效果见表1所示。表1主要化学成分/wt%将表1获得的铸坯经过表面检查依次进入热装热送、轧制工序,铸坯温度控制及轧制工艺如表2、表3所示,轧制完成的钢板经过矫直后进入热处理工序。表2铸坯入炉温度及轧制工艺实绩表3道次压下量实绩经过矫直——冷却后的钢板按照热处理工艺制度进行回火处理,实绩如表4所示。表4热处理实绩实施例厚度/mm回火温度/℃保温时间/min1-13.005821011-24.025811062-14.995751092-25.005771033-16.005631053-28.01561107回火后的钢板自然冷却后,按标准规定进行取样检验,钢板的实际力学性能及整体折弯后的效果如表4所示。表4强度及整体折弯后的回弹量按照表1~4实施的厚度为3.00mm~8.01mm,长度8000mm~12000mm,屈服强度750~900mpa的低变形抗力高强钢板,整体折弯后全构件长度的回弹量小于4mm。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动,这些改进和变动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一种低变形抗力高强钢,其特征在于,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
c:0.04%~0.09%;si:0.03%~0.15%;mn:1.65%~1.89%;p≤0.0010%;s≤0.0005%;cr:0.10%~0.20%;mo:0.08%~0.17%;nb ti v≤0.20%;h≤2ppm,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
2.一种低变形抗力高强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冶炼、热装热送、轧制、矫直和热处理依次进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变形抗力高强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冶炼具体过程为氧气顶底复吹转炉、lf、rh和连铸依次进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变形抗力高强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连铸采用20℃~30℃过热度,恒定1.2m/min拉速。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低变形抗力高强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连铸所得铸坯低倍质量满足b、c类夹杂物不大于1.0级,中心偏析小于1.5级,不允许出现中心裂纹。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变形抗力高强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轧制采用两阶段控制,铸坯入炉温度为678℃~749℃;i阶段终轧温度为832℃~897℃;ii阶段开始温度为817℃~851℃,终轧温度为559℃~579℃。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变形抗力高强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热处理为采用真空辐射加热方式实施回火,回火温度561℃~582℃,保温时间101min~109min。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生产方法所制得的低变形抗力高强钢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厚度为3.00mm~8.01mm、长度为≤12m、强度等级为750~900mpa、回弹量≤4mm的低变形抗力高强钢板用于汽车吊臂制造。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低变形抗力高强钢,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C:0.04%~0.09%;Si:0.03%~0.15%;Mn:1.65%~1.89%;P≤0.0010%;S≤0.0005%;Cr:0.10%~0.20%;Mo:0.08%~0.17%;Nb Ti V≤0.20%;H≤2ppm,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冶炼、热装热送、轧制、矫直和热处理依次进行。低变形抗力高强钢的应用,将厚度为3.00mm~8.01mm、长度为≤12m、强度等级为750~900MPa、回弹量≤4mm的低变形抗力高强钢板用于汽车吊臂制造。整体折弯后其长度方向上的“回弹量”≤4mm。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森;王建立;宋中华;皮昕宇;洪霞;雷廷;曹炳雷;张鹏武;胡唐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